?

古詩文教學與學生核心素養的關系

2017-05-24 11:26文立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17年4期
關鍵詞:古詩文教學初中語文核心素養

【摘 要】中華上下五千年,數千年的文化底蘊塑造了一個屹立不倒的大國形象,更衍生出了燦爛的中華文化。古詩文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字里行間隱藏了一個時代興衰榮辱,一個人的悲歡離合。從小學開始,我們就接觸到古詩文,現在的社會很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通過對古詩文的誦讀和理解,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高尚的人格魅力。本文從初中語文入手,探索古詩文的教學和核心素養的培養。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詩文教學;核心素養

引言

在幾千年歷史的長河中,古詩文的發展可以說是源遠流長。語文教育就是培養學生的情操,幫助其建立健全的審美標準,通過對詩文的理解,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古詩文教學是一個傳播知識傳播文化,弘揚社會正能量的途徑,而不應該把它當做外在的沒有用的附加產品。核心素養其實就是人文素養,它表現為積極樂觀、自立自強、淡泊名利等方面。人文素養不是生來就有的,是人在后天的學習中形成的一種對于物質文化需求的較為高級的意識形態。它側重于人的精神層面和精神建設。一個有人文素養的人,品格一定同樣優秀。

一、當前學校古詩文教學的現狀

(一)對教學工作認識不夠,重視度不高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忽視了對于古詩文的教育培訓工作,甚至有些人覺得,學習古詩文毫無用處,或者沒有直接的幫助。這種觀念的蔓延,導致一些學校的老師和家長也消極懈怠,認識不清。但其實,作為流傳了數千年的文化,一字一句都有它獨特的魅力,更是我們探索一生的奧秘。

(二)學生學習興趣不濃,學習方法不明確

很多學生不喜歡接觸晦澀難懂的古詩文,甚至毫無學習興趣,應付了事。不能正確掌握學習方法,沒有主觀學習的欲望,這已經成了大多數學生的現狀。其實究其根本,主要還是學生的文化素質不高,不能正確理解學習古詩文的意義。作為老師也有原因,老師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舞臺劇、歌舞表演等形式融入到教學當中,既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又能使課堂輕松能夠活躍,從而弘揚傳統文化。

二、古詩文教學的意義

(一)加深學生對歷史的認知,引導學生增強愛國熱情

對于一個國家和民族而言,最為重要的就是歷史的演變過程。中華民族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里,古詩文是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習古詩文,可以領略到中華燦爛的文化,加深對我國悠久歷史的認識,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信自尊。

(二)通過對勞動人民的歌頌,增強自立自強的精神

讀《憫農》知道了什么是汗滴禾下土,知道了珍惜糧食,明白了勞動人民生活的水深火熱。讀杜甫的詩懂得了一個國家的興衰帶給人民的都是殘酷,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對統治者的控訴?!队^刈麥》描寫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窮苦農民,他們生活在最底層,卻勇敢的生活。通過這些古詩文背后的故事讓學生更加真切的知道勞動人民的困苦,謳歌了他們偉大的精神,從而使學生自立自強,少年強則國強。

(三)通過對祖國山水的描寫,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

大自然是奇妙的,上一秒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下一秒就“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千變萬化的自然界是祖國留給我們最美的財富。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山清水秀,通過山水田園詩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对狸枠怯洝防锏臍庀笕f千,《醉翁亭記》里的四時之景美的驚心動魄。

(四)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加強修養

讀古詩文,也在一定程度上開闊了視野,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景物都會出現在畫卷上?;畹嚼蠈W到老,人的一生對知識的追求不應該停止,多閱讀一些古詩文,會增長人生閱歷,由內而外提升內涵,加強自身的修養。

(五)提高誦讀水平,培養誦讀能力

現在是電子設備普遍運用的時代,很多人不再關注書本,不再關注傳統文化,很少人愿意花時間誦讀一段話、一本書。學習古詩文其實是一種返璞歸真的狀態,當你理解意思的同時也在不知不覺得誦讀。所以,學習古詩文,很大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誦讀能力。

三、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一)核心素養的含義

核心素養其實就是人文素養。人文素養指的是在培養學生高尚的人格和審美興趣的同時,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科教興國戰略,加強古詩文的學習。要利用教科書上的內容,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興趣,提升學生的人文情懷。

(二)如何利用古詩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古詩文里不管是描寫山川河流,還是家國天下,都蘊含著人文核心素養。學習古詩文不僅是對于文化的傳承,更是對于美的傳遞,對于精神的傳遞。優美的古詩文可以洗滌人的心靈,在身心上得到放松和滿足,散發出獨特的人格魅力。因此,這對于教師來說,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地方,要讓學生自覺學習自主學習,最后愛上古詩文。社會的發展需要更優秀的接班人,中華文化的傳承同樣需要代代相傳。

(三)領悟古人博大精深的哲學思想

古詩文大多都是將一句話或者一段思想提煉成簡潔的語言,雖然言簡意賅卻意義深遠,耐人尋味,往往蘊含著很多哲學方面的思想。古代的哲學思想都是從經驗入手,利用唯物思想,揭示辯證統一。

在《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告誡人們想要成就一番大事,必定會先忍受很多困苦;《傷仲永》告訴我們不能自滿,不能止步不前,人生往往是在一念之間改變;《長歌行》說年少的時候不努力,老了只有徒傷悲……

其實有很多古詩文都蘊含著哲理,這些前任總結下來的精髓,會滲透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一直影響著我們。

結語

綜上所述,古詩文教學推動著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二者相輔相成。前人把祖國的秀美和自己一生的悲歡凝練成了優美的古詩文,在中華文化里留下了財富。古詩文讓無數學子建立起健全的人格,提升了自身修養,時代在變,文化長存。

【參考文獻】

[1]劉召元.依托古詩文教學培養學生人文素養[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3):112-115

[2]張攀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古詩文教學必不可少[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0):79-82

【作者簡介】

姓名:文立,出生年月:1970年8月;性別:男;籍貫:貴州。務川;本科學歷;中學語文高級教師,1988年8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遵義市名師,貴州省書法協會會員?,F任貴州省遵義市務川縣豐樂中學校長。研究方向:古詩曲格律。古典文學。核心素養下的語文課程研究。

猜你喜歡
古詩文教學初中語文核心素養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古詩文教學對培養人文素養的思考
如何培養學生在學習古詩文中入情入境
淺論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古詩文教學的利弊
從“意會”走向“言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