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教為何與何為

2017-06-06 22:24朱傳世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7年4期
關鍵詞:詩教萬物情懷

朱傳世

中央電視臺《中國詩詞大會》節目火了,中學生武亦姝火了,主持人董卿更火了,詩教也再一次被點燃,被憶及。

詩教之所以在當今火起來,是因為它像俗不可耐的世俗中的一股清流,它像著急著慌的世界中的一份從容,它像濃厚的霧霾中的一縷清新的空氣。

自有詩歌以來,詩教就原生態地存在著。一部《詩經》,照亮了炎黃春秋!半部《論語》,治了多少代的天下!唐詩宋詞,被尊為中華子民的宗親!中華文化在詩教中繁衍生息,哺育了無數具有詩情的中華兒女!詩教之功,功不可沒!

詩教,用豐富的意象豐滿人生,用詩情畫意描繪人生,“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勾起了人們對美好環境的無盡想象。詩教,用格物致理啟發人,物理和物趣并蒂,文質兼美,“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改變了人們對小草的不公平看法。詩教,用真情實感打動人,延續人類作為情感化動物的本性,“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詩教,用史實典故警示人,以古鑒今,借古諷今,無異于一面亮锃锃的鏡子,“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的歷史教訓能被多少人記起?詩教,用高風亮節垂范于人,“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屈原、“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于謙、“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的英雄們,用“行為的詩句”筑起了“精神的長城”。詩教,用愛國情懷感召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茍利國家生死已,豈因禍福避趨之”“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抒寫了無數中華兒郎精忠報國的情懷,“為有犧牲多壯志”的豪邁之氣,“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俠肝義膽。詩教,用人格詩格純化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骨氣、“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節氣、“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正氣,用詩行和詩人的事跡展現一個大寫的人,回答了人以何生于天地間的大問題。詩教,還可以用假惡丑乖揭露人、百工名物豐富人、言外之意開悟人、桃源理想激勵人。詩教之德,德澤廣布!

詩教,是詩歌經典的涵養之教,它以詩證理,以詩美刺,以詩制禮,成人成德,主仁主義。新時代要繼續發揚詩教的優良傳統,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此,一方面要進一步認清詩教的正面意義,另一方面要避免詩教的不當做法。

詩教,是萬物之教。天地萬物無一不可以入詩,古往今來,中華詩歌無數,所記錄的名物也是不計其數。從詩中尋章摘句,究物之形,識物之態,格物之理,窮物之性,感受發現的驚喜和漢語的曼妙。不止于此,如果引導人從中悟出人與萬物的親近關系,生發出一份“萬物有靈”的情懷,便打通了物化世界與心靈世界的通道,崇拜萬物,敬仰宇宙,那便有了“天人合一”的大境界。

詩教,是自由之教。毛澤東在《沁園春·長沙》中寫道:“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詩人用深邃的眼光洞察到了“競自由”是“萬類”的共性,人更不例外。毛澤東帶領中國人民頑強斗爭的歷史就是一部“競自由”的歷史。歷代的詩歌,無論寫景、敘事、狀物、詠史、抒情、言志,無一不是“自由之教”,有的是描繪自由之態,有的是歌頌自由,有的是憧憬自由,有的是爭取自由,有的是揭露不自由,有的是立自由之志。詩教,要教育人們從詩中看到自由之光,從心底燃起自由之火,讓人的心靈在市場的力量前不再干枯,讓人在時代的追逐中也能歇歇腳,讓人的思想在現實的觀念中融入浪漫的色調,讓不自由的身軀和精神不再隨著扭曲的時代逃跑,而是和著人與社會的正常節奏舞蹈。

但詩教不是萬能的,它只是眾多教育形式中的一種,不要過分地把它抬高。詩教,不是愚教,不是馴化,不是維護落后的舊秩序,那些“三綱五?!薄白鸨坝行颉薄胺蔽目d節”不在當代的詩教之列。詩教,不僅僅是教人“溫柔敦厚”,它還有“剛強勇毅”“豪放灑脫”“銳意進取”“潔身自好”……詩教,不是掉書袋,不僅僅是簡單地以中華文化為傲,更不是自我賣弄與自我夸耀。詩教,不是人生的點綴,不是無聊的唱和應答,不是無病呻吟。詩教,不是教酸腐之氣,不是教奢靡之音,不是教玩弄詞藻。詩教,不是簡單地背詩、表演詩歌、擺擂臺打比賽,更不是背了不用,演了不信,熱鬧一陣子。詩教就是詩教,也不要把它泛化成說教、言教、文教,更不能以詩教代替說教、言教、文教。

編輯 _ 付江泓

猜你喜歡
詩教萬物情懷
我與詩教
萬物皆可折
萬物生
中華詩詞學會詩教培訓部2021年秋季函授班招生啟事
贛鄱情懷
民有呼我有應 “剛”與“柔”中顯情懷
楊叔子當代詩教理論研討會在杭州舉行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假如萬物會說話,絕對會把你萌化
喚起“詩心”,更要喚起“詩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