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英翻譯中的中式英語現象分析及對策

2017-06-07 12:12李嫻
校園英語·下旬 2017年4期
關鍵詞:中式英語產生原因對策

李嫻

??诮洕鷮W院外國語學院

【摘要】作為推動國際交流的重要方式,翻譯有效地推進了國際間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交流。但由于中西方思維模式的不同和語言環境的差異,在實際漢英翻譯過程中,若沒有成功地進行思維模式的轉換,就會出現中式英語現象。本文分析了中式英語產生的原因,并通過大量例子指出中式英語的特點并提出了相關解決策略。

【關鍵詞】中式英語 產生原因 對策

一、中式英語及其成因分析

1.中式英語的定義。美國職業翻譯瓊·平卡姆女士(Joan Pinkham)在其著作《中式英語之鑒》對中式英語下了一個比較全面的定義,認為中式英語就是一種畸形的、混合的、既非英語又非中文的語言文字,也可稱其為“具有中文特色的英語”。

一些國內的學者也對中式英語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李文中教授(1993)認為中式英語是一種畸形語言現象,將隨著英語的普及和中國英語使用者的自我審視而逐步減少或消亡。汪榕培教授(1991)認為中式英語是中國人使用的英語,以標準英語為核心,具有中國特色的英語。

總的來說,中式英語是中國人在學習英語過程中,由于受到思維模式、文化背景的影響,將中文的語法規則和表達習慣應用到英語中而產生的畸形英語,是不可避免的語言現象。

2.中式英語形成的原因。

(1)母語的負遷移。語言的遷移現象,是指語言的使用者將其母語的語言規則應用在第二語言當中。如果母語的語法規則和表達方式符合目的語的表達習慣,就會產生正遷移。但是如果學習者盲目地將母語的語法規范應用在目的語中,就會出現語言錯誤,我們將其稱為負遷移。語言之間的差別越大,負遷移發生的概率就越高。

在中英翻譯過程中,如果譯者缺乏較好的英語水平,就會將中文的語法規范應用到英語當中,就會導致中式英語。

(2)不同的文化背景。由于各個國家歷史、宗教和地理環境的差異,造就了不同的文化背景。而翻譯就是為了傳播文化,這也必然在另一種文化中引起文化差異和思想的碰撞。因此,這也是翻譯的難點所在。

在跨文化交際當中,人們在說話和思考時傾向于使用他們自己的文化符號和價值觀。中國人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由于受到中文的局限,加上缺乏對西方文化的了解,中國人在表達時會忽視西方文化,這也必會導致中式英語的產生。

(3)不同的思維模式。語言與思維模式有著密切的關系。中國人的思維模式是模糊抽象的,而西方人的思維模式是直接具體的。這種差異導致他們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中國學生使用英語時經常使用模糊的詞匯,這就容易產生中式英語。

二、中式英語實例分析

1.冗余啰嗦。中國人的表達迂回重復,而西方人表達直截了當。由于中國人和西方人在思維模式上的差異,在英譯的過程中,譯者應注意避免重復冗余。比如:

使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

[原譯]To balance the development between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改譯]To balance the economy and the environment.

在該例中,development一詞冗余,去掉后意思直接明了,符合西方人的表達習慣。

2.語義重復。中國人習慣重復表達以顯示該信息的重要性,而這會導致英文的羅嗦。因此,在英譯中應省略重復信息。例如:

弘揚綠色文化、生態文化

[原譯]Promotion of green culture and ecological culture

[改譯]Promotion of green ecological culture

很明顯,在這句話中,“綠色文化”和“生態文化”中的“文化”語義相同,在翻譯時只需譯其一即可。

3.連接詞的省略。英語重形合,句子結構主要靠語言本身的語法手段,借助形態和形式詞來表示詞間、小句間和句子間的語法關系,以形顯義。我們來看以下例子:

你方價格大大低于我方成本,我們不能按你價成交。

[原譯]Your price is far below our cost,we are not in a position to entertain business.

[改譯]We are not in a position to entertain business at your price since it is far below our cost.

在這個例子中,兩個分句中隱含著因果關系,因此在翻譯的時候需要加表示因果關系的連接詞。

4.語法錯誤。中文是意合語言,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外形變化,也沒有顯性的詞類區別,詞與詞之間可以隨意組合。因此,在漢譯英時要注意到這一差異,進行及時地形式上的轉換。例如:

他們過去是相愛的,但現在已沒有什么感情可言了。

[原譯]They love each other and there is no love left between them.

[改譯]They loved each other and there is no love left between them.

從這個例子中不難看出,在原譯中譯者忽略了英語在數和時態上的變化,而進行了中

英文對等翻譯,導致譯文帶有中式英語的色彩。

三、減少和避免中式英語的對策

1.避免字面翻譯。按照字面翻譯是導致中式英語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受語言功底、思維方式以及文化背景知識等方面的限制,在翻譯過程中,譯者會過多地按照文字機械地翻譯,使得譯文晦澀難懂。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產生,譯者應深層次的理解原文,用目的語的表達習慣進行翻譯,切忌拘泥于原文。

2.注重英語思維的培養。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應注重加大語言的輸入量,而閱讀就是語言輸入的最好渠道。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僅要學習語言點,還要注重對文化背景、風俗習慣以及社會關系等方面的積累。在此過程中,盡量減少對母語的依賴,以此來強化學習者英語思維的形成。

3.了解英語的表達特點。

(1)英語的名詞化特點。英語句子多用名詞,名詞的使用頻率大大高于動詞,因而敘述呈靜態;中文句子多用動詞,因而敘述呈動態。比如:

我因坎坷一生碌碌無為而遺憾。

[原譯]I regret because I made little achievement in my troubled life.

[改譯]I regret few achievement in a troubled life.

改譯中用名詞短語“few achievement”替換了原譯中的從句結構,簡單明了,符合英文的行文習慣。

(2)英語中的固定搭配。掌握英語中的固定搭配也可以有效地避免中式英語的出現。比如:

1)安娜想明年結婚。

[原譯]Mary wants to be married next year.

[改譯]Mary wants to get married next year.

“結婚”作為一種行為,英語應說get married。而be married表示一種狀態。

2)從長遠看

[原譯]from the long run

[改譯]in the long run

原譯受到文字“從”的影響,用了介詞from。但是在英語中in long run是固定搭配,表示“從長遠看”。

(3)英語中被動語態的使用。中英文都有被動結構,但是英文中被動語態使用頻繁,中文中則較少使用被動語態。因此,在翻譯時,若了解兩種語言在這方面的差異,可提高譯文的質量。例如:

過去,由于諸多原因,貧困一直困擾著中國。

For quite a long time in the past,China was bedeviled by poverty,for various reasons.

人們按各自的地方習俗烹制一些傳統菜肴。

Traditional favorites should be prepared according to regional customs.

四、結語

在漢譯英實踐中,譯者因在思維方式、表達習慣和翻譯技巧上存在問題,從而導致中式英語的出現。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譯者應在準確理解原文的基礎上,運用適當的翻譯技巧,從讀者的角度出發,盡量使譯文符合目的語的表達習慣,使譯文通順、地道。與此同時,譯者平時還需不斷加強中英文的修煉,通過大量的翻譯實踐,強化語言表達水平,提高譯文質量。

參考文獻:

[1]Joan Pinkham.中式英語之鑒[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3.12.

[2]李雪紅.淺析中式英語產生的原因[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 2005.8.

[3]李青.翻譯技巧與誤譯評析[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6.

猜你喜歡
中式英語產生原因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走,找對策去!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漢譯英中“Chinglish”面面觀
淺析企業勞資糾紛產生原因及化解對策
陪讀現象產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漢英翻譯中中式英語產生的主要原因及解決對策
淺析大學英語寫作中的漢語思維模式及中式英語
高校英語教學中中式口語現象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