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茶區茶旅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研究

2017-06-09 22:30江平
安徽農學通報 2017年10期
關鍵詞:茶區生態文明建設

江平

摘 要:該文運用生態經濟學原理和資源優化配置功能,研究了安徽茶區茶旅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的時代背景和可行性,并提出其創新性實施方案。研究表明,培育茶旅新興生態文明復合型產業是安徽茶區調結構、轉方式、謀發展的必要選擇和有效途徑。

關鍵詞:茶區;茶旅;生態文明;建設;研究

中圖分類號 F326.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10-0144-03

生態文明是指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是指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人類社會已經歷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三個階段,表現出時代性、多元性、演進性特征。利用安徽茶區景觀的新穎性、特色性、生產性的豐富資源,筆者開展了茶旅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力求構建生態茶業、生態加工業、生態旅游業、生態文化業高度融合的戰略性新興生態產業,實現茶產業和生態經濟共生體的可持續發展。

1 茶旅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的背景簡述

安徽皖南皖西是我國江南江北的重要茶區,既有革命老區,又有貧困地區,生態環境優越、產茶歷史悠久、名茶享譽中外,安徽茶業在中國茶產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據統計:2014年,安徽茶園面積11.104萬hm2、在全國排名(下同)第7位,茶葉總產量11.12萬t、總產值76億元、排名均在第8位,產量805.5kg/hm2、產值56187.15元/hm2、皆低于全國平均值,排名都在第12位。2015年,茶葉結構性矛盾顯現,成本上升持續,采工短缺凸顯,茶農增收乏力,總量位趨平行。面對百萬畝茶園鮮靈、千家茶廠春茶后閑置、茶農忙于脫貧急切的現狀,安徽茶業亟待作出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深化綜合改革、加大扶持力度的抉擇。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依托農村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等資源,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提升工程、振興中國傳統手工藝計劃,使之成為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新興支柱產業。這是黨和政府賦予我們的歷史重任和時代擔當。為此,我們要準確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準確把握“三農”工作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堅持茶業市場需求導向,緊扣經濟發展的重大關切,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著力打通資源要素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通道,著力解決投資需求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的制約,讓廣袤無垠的生態茶園真正應用到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上,把綠水青山變成實實在在的生態產業活動。由此可見,“茶旅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簡稱“示范區”,下同),就是堅持把提高茶葉質量效益作為主攻方向,促進可持續發展作為重要內容,推進改革創新作為根本動力,尊重農民主體地位作為基本遵循,轉變茶業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作為主要目標?!笆痉秴^建設”就是要將茶區變成景區,茶園變成公園,茶廠變成景點,茶文化變成休閑文化,茶農變成導游,一季茶葉加工變成全年生態文明創新實踐,單獨茶葉變成茶旅一體化生態復合型產業。

茶旅業是我國茶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性產業,是國民經濟和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經濟繁榮社會進步的程度,發展茶旅業對于促改革、調結構、增就業、減貧困、惠民生具有獨特作用和現實意義。西安曲江“茶文化+旅游+城鎮化發展模式”,采取產業重組、資源整合、城鄉統籌、文化塑造、屬性彰顯的途徑,具有示范推廣的價值。池州市位處皖南國家旅游示范區、長江經濟帶重要旅游干線,茶旅節點眾多、特色景點多樣、立體交通快捷、區位優勢明顯。錦繡茶園集中連片,茶廠傳統與現代特征鮮明,生態承載力強固,生物多樣性、景觀多樣性豐厚,素有一圣一村一帶、二山二湖二個自然保護區、三戲文明、五大古文化遺址、十二洞天世界,開發利用潛力巨大。

總之,“示范區建設”將呈獻出茶旅業政策所屬、市場所需、企業所求、茶農所盼、發展所在的態勢,重點扶持是必然的、可信的?!笆痉秴^建設”是尋求改革突破點、培育經濟增長點、提升生態平衡點、建成小康新亮點的產業創新標圖,重點建設是現實的、可能的。

2 茶旅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的可行性分析

2.1 安徽茶區“茶旅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符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的基本精神“示范區建設”堅持以生態平衡、保護優先、環境友好作為基本準則,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作為根本途徑,市場主導和創新驅動作為不竭動力,培育現代茶旅生態文明作為重要標志,示范突破和整體推進作為建成方式。在示范區,促進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全面優化,資源可持續利用更加高效,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生態文明制度相對健全,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生態主流價值觀普遍形成,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穩定性明顯增強,生態功能產業體系逐步完整。

2.2 安徽茶區“茶旅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響應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重大部署 “示范區建設”將充分利用市場經濟和生態農業兩大資源優勢,充分發揮企業和茶農2個方面積極性,竭力提高投資有效性、加快培育茶旅新的發展動能,改造傳統單一茶產業,優化升級產業疊加效應,激發企業活力和消費潛力,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契機,創造茶旅新業態,提高茶葉新品位,擴大市場新需求。

2.3 安徽茶區“茶旅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適宜中辦國辦《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的戰略決策 “示范區建設”圍繞發展生態、特色、有機農業,創造綠色、低碳、環保產業,綜合布局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將有利于土地公有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三條底線”更加穩定,有利于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三權分置”更加完善,有利于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農業支持保護體系、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農業科技創新體系、農村合作金融體系“五大體系”更加健美。

綜上所述,“示范區建設”將成為茶旅功能主體與目標團體共同發展的紐帶,創新內在潛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橋梁,直接誘導產業公共效應行為自我變革的直接動力,資源整合利用提高生態文明質量的重大突破,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平衡改善向生態文明全面感知和高效應用拓展延伸,實現生態經濟和茶產業可持續發展。

3 茶旅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方案

安徽茶區“茶旅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要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倡導綠色價值取向、綠色行為方式和綠色生活方式,經過綠化茶區、美化茶園、香化茶廠、優化設施、強化管理、活化機制、感化游客的創新舉措,力求連接千里茶區、整合百家茶廠、組織萬戶茶農;讓生態保護、文明建設、精準脫貧高度融合,使農業、工業、旅游業有機復合??梢詫⑸剿?、森林、歷史、茶旅、野生動植物、生態功能、綠色消費、休閑文化等特色旅游聚集成全新價值鏈和新興產業共生體,為茶旅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提供豐滿內容和智力支撐,從而構建科學合理的生態農業發展、生態工業安全、生態文化繁榮、生態文明昌盛、生態茶旅興旺的新農村。

3.1 政府引導眾創推進 由政府組織發改委、旅游、財政、農林等職能部門,協調網絡媒體、賓館、旅行社等旅游經濟實體,形成工作機制和統一口徑,實現科技創新、制度創新、商業創新的有機統一和精準發力。組織審定、監管“示范區建設”的規劃、設計、方案、規范、標準等,整合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生態保護、茶業發展專項、農業標準化等項目資金,加大切塊統籌力度,讓“示范區建設”進入“安徽省新興產業化示范基地”的行列。出臺相關文件,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的政策,全面指導和解決休閑農業和茶旅配套建設的關鍵問題。殷切期盼政府相關部門對“示范區建設”關愛有成、扶持兌現、協調到位。

3.2 龍頭提挈市場運營 龍頭企業、茶葉專業合作社、茶農是“示范區建設”的主體。企業出資金、出人才、尋市場、找客源,合作社優化茶廠、美化基地,茶農管好茶園、辦好農家樂,三方合約管理。根據不同的發展階段,以合同制、形成利益共同體,以合作聯營制、形成價值責任共同體,以股份經營制、形成命運共同體。采取“資源整合、資產重組、建章立制、統分結合”共同帶有區別的經營模式,適時組建“安徽茶旅生態產業集團公司”。在沿山、沿湖、沿江、沿路相適相宜之域,做好茶旅人性化設計、專業化布局、標準化建設、時尚化配套的經營條件,形成茶旅生態文明產業帶、產業圈;并使一幢幢山野別墅、一片片花果園林、一家家特色餐館、一處處養生勝地、一座座藝術殿堂落地生根示范區;力求達到“建成一批、示范一線、帶動一片”的成效。

3.3 特色定位體系支撐 堅持系統的觀念、統籌的方法、信息的應用,立足茶旅文化特色和生態環境優勢,詮釋民風民俗的鄉情特質,深入挖掘休閑農林內涵,完善茶旅要素配套設施,研發豐富多彩的旅游產品,舉辦特色鮮明的節慶活動,推介個性突出的旅游規則。推進鄉村旅游精準脫貧,開展鄉村大眾旅游創業、萬眾創新就業行動,組合研學基地旅游,豐富老年健康旅游,發展中醫養生旅游,培育復合功能旅游,提升“互聯網+旅游”,竭力打造智慧景區和智慧茶旅鄉村藍圖。

3.4 加快重點工程建設 著力構建生態文明產業支撐體系:做實做強生態農業,做精做高生態工業,做新做特生態旅游業,做好做美生態文化業,達到“四業共生、文明共享”的產業群體。著力構建生態文明環境保護體系:建立健全環境保護制度、投入品準入制度、環境影響賠償制度,推進綠色生產、綠色發展,倡導綠色行為、綠色生活方式,建立物聯網監管平臺,提升生態平衡點和資源承載能力。著力構建生態文明文化功能體系:借鑒全國“茶旅一體化建設”的成功典范,樹立新標桿;建設別出心裁的茶博館、茶藝館、茶宴館和茶旅文化研究院,即“三館一院”,實現生態文明建設規范化、標準化。著力構建生態文明法制保障體系:堅持以德育人、以教啟智、以法引行,宣揚生態文明法律法規,普及生態文明知識,培育生態文明隊伍,倡導生態文明行動,明確生態文明評價,推行生態文明風尚;基本形成源頭預防、過程控制、損害賠償、責任追究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和法制規范。

(責編:張宏民)

猜你喜歡
茶區生態文明建設
北緣茶區秋季修剪對茶樹越冬及次年茶芽萌發影響的探討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生態茶區旅游開發與保護管理淺析
生態文明建設融入高職校園文化發展的思考
適應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