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至說“日”

2017-06-13 23:48富麗
月讀 2017年6期
關鍵詞:字形用法含義

富麗

時間轉至6月,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正所謂“綠樹陰濃夏日長”,值此時節,烈日炎炎,樹陰匝地。關于“夏至”這一名稱的由來,清代陳希齡所著《恪遵憲度》一書抄本中作如是解釋:“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笨梢?,夏至這個節氣跟“日”關系密切。

“日”在甲骨文中寫成等形狀,描摹的是太陽的形象。然而,對于這樣一個簡簡單單的字形,學者也不乏異議。爭議主要集中在對其內部或作一點、或作一短橫的筆畫的解釋上。有的文字學家認為,這一筆并不具有實質含義,而僅作為區別于其他字形的符號;以許慎為代表的文字學家則認為,這一筆表現的是太陽的光,即所謂“太陽之精”。

甚至還有人對這一簡單的筆畫作出了大膽的推斷。這個推斷涉及到我國古代的神話傳說和天文學觀測?!痘茨献印ぞ裼枴酚小叭罩杏雄Z烏”的說法?!佰Z烏”是古代傳說中太陽里的三足烏。我國古代天文學著作《開元占經》中則記載了戰國天文學家石申觀察到的現象:“日中有立人之像?!薄佰Z烏”也好,“立人之像”也罷,據今人推測,指的都是太陽黑子?!稘h書·五行志》中有一段文字描寫了公元前28年5月10日這一天的天象:“(河平元年)三月乙未,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逼渲?,對太陽黑子出現的時間、形狀、大小及位置都作了明確的記述,是當今世界公認的關于太陽黑子的最

早記錄。

通過上述材料,我們可以看出,我國古人對太陽黑子現象的觀察和認識由來已久,難怪有人據此認為甲骨文“日”字里面的一點或一短橫代表太陽黑子。然而,迄今為止尚沒有確鑿的證據證實這一說法,我們權且把它當作一種有趣的假設吧。

不過,由于“日中有踆烏”這一傳說,以“踆烏”借指太陽這一用法被沿襲下來。例如唐代黃滔《秋色賦》:“踆烏減赫,顧兔添明?!本渲械摹佰Z烏”和“顧兔”,一指太陽,一指月亮。魯迅的《集外集·斯巴達之魂》中也有:“壯哉勁氣亙天,踆烏退舍?!?/p>

“日”最初指太陽,關于這一點是沒有疑義的?!对娊洝ばl風·伯兮》中有“杲杲出日”一句,形容太陽出來以后明亮的樣子,用的正是“日”本來的含義。其他如“日上三竿”“鋤禾日當午”等,其中的“日”同此用法。

“日”從“太陽”的意思發展出“白天”之義,也就是從太陽升起到落下的一段時間,與“夜”相對,例如“日夜兼程”“夜以繼日”等。

再進一步,“日”又從“白天”發展出表示“一天”,即“一晝夜”這樣的時間單位的用法。例如《詩經·王風·采葛》:“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币话阏J為,這句詩采用夸張的手法表現了殷切的思念之情。后來,還由此產生了“一日三秋”“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等說法。

除此之外,“日”還可以表示每天、一段時間、特定的某一天等意思,都是在前述意思的基礎上逐漸發展出來的。

太陽的出沒是可以憑借肉眼直接觀察到的現象,因此,古人根據太陽的起落來判斷時間的做法也就順理成章了。一方面,古人發明了根據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測定時間的工具——日晷。另一方面,他們還把一晝夜分為若干時段,并用特定的字詞來表示。比如說,日出時分叫作“旦、早、朝、晨”等,日落時分叫作“夕、暮、昏、晚”等,是以古文中常有“朝夕”并舉、“旦夕”并舉、“旦暮”并舉、“晨昏”并舉等用法。例如北宋范仲淹《岳陽樓記》“朝暉夕陰,氣象萬千”,《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史記·魏公子列傳》“吾攻趙,旦暮且下”,清代袁枚《祭妹文》“風雨晨昏,羈魂有伴,當不孤寂”,等等。仔細觀察這些字,它們的字形中大多包含“日”。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漢字作為我們祖先智慧的結晶,凝聚了他們對大千世界的認識。

“日”現在還作為部首使用。以“日”為部首的字大多跟太陽或時間有關,只不過有的字經過語義的發展演變已經不容易看出它們跟“日”的關聯了。例如:“普”現在主要表示廣泛、全面等意思,而它最初的含義是“日無光”;“景”現在多表示風景、情況等意思,而它本來是指“日光”;等等。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我們祖先簡單樸實的生活方式。如今,憑借現代科學技術,人類不必時時事事都受自然所限,而且擁有了利用自然甚至改造自然的能力。即便如此,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規律,無論何時都不失為一種明智的做法。

猜你喜歡
字形用法含義
“how many和how much”的用法知多少
“品”字形漢字知多少
特殊用法
白噪音的三種用法
每個袋子里總有壞土豆
添一筆變個字
用“A”字形的性質求角
鼴鼠牌游樂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