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部農村小學教師職業倦怠的現狀與對策

2017-06-14 16:46魏瑋
報刊薈萃(上) 2017年4期
關鍵詞:西部地區小學教師職業倦怠

魏瑋

摘要:我國西部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偏低,小學教師的薪資待遇也不夠理想,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西部農村地區小學教師的職業倦怠問題更為嚴重,已經開始對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的良性開展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诖?,在充分了解西部農村小學教師職業倦怠問題和原因的基礎上,應該從政府和社會、學校、教師自身三個層面入手探索相應的解決措施,力求逐步改善西部農村小學教師職業倦怠現狀,為西部農村小學教育質量的提升提供相應的支持。

關鍵詞:西部地區;農村;小學教師;職業倦怠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工作的進一步推進,農村小學教育現狀逐漸受到教育部門的高度關注,特別是對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農村小學教育來說,西部農村小學教育質量較差問題已經成為國家相關教育部門重點關注的問題。在此社會背景下,國家提出要想改善農村小學教育現狀,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應該加強農村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在教師隊伍建設過程中應該將西部農村教師作為重點,以西部農村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為切入點促使我國農村小學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得到逐步增強。所以針對當前我國西部農村小學教師普遍存在的職業倦怠問題,應該積極探索相應的措施給予西部農村小學教師一定的支持和鼓勵,讓教師能夠自覺調整自身心理狀態,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保持高漲的熱情,對學生實施系統的教育和指導,為西部小學教學質量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教師職業倦怠的基本含義

教師的職業倦怠是國際上職業倦怠研究工作在教育領域中的拓展和延伸,并且隨著教師職業倦怠問題逐漸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以及教師職業倦怠的日漸加重,教師職業倦怠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世界各國職業倦怠研究工作中的重點內容。國外相關研究學者認為教師的職業倦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具體指教師在從教過程中無法順利適應工作壓力而在心理和生理層面出現的一種極端反映,是教師在工作和生活中受到巨大壓力影響所產生的不良情緒、態度和行為,最為典型的表現就是對自身教育工作的滿意度相對較低,面對教學工作缺乏熱情,工作興趣匱乏,不愿意與同事或者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情感冷漠疏離,對教育教學工作產生了一定的不良影響。我國學者在研究中基于對我國實際情況的分析,發現教師的職業倦怠是教師長期處于巨大壓力的工作環境下,在工作中存在持續疲勞情況或者與他人產生一定的矛盾沖突,直接導致教師的工作挫折感加劇,造成教師在情緒、認知和行為方面出現精力衰竭、精神高度緊張、情感冷漠的不良狀態,是教師在工作中形成的非正常心理和行為??v觀國內外學者對教師職業倦怠問題的研究觀點,可以發現教師的職業倦怠是教師面對巨大的工作壓力無法對工作壓力進行妥善處理,并且自身心理調節能力不足而產生的身心疲憊精神狀態,因此要想改善教師職業倦怠情況,就應該從內外部入手探索相應的措施,一方面讓教師認識到職業倦怠問題并對自身工作狀態和心理狀態等進行有效調節,另一方面也應該從外部環境的營造入手減緩教師的心理壓力,為教師職業倦怠問題的改善提供良好的支持。唯有如此,才能夠從根本上擺脫職業倦怠問題對我國各級教育教學工作產生的不良影響,促使我國整體教育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為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提供良好的支持。而針對我國西部農村小學教師職業倦怠問題較為嚴重的情況探索相應的改善措施,則應該從西部農村地區小學教育和小學教師的實際情況入手對改善措施進行適當的探索,逐步提升西部農村小學教師的工作滿意度,促使教師能夠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為西部農村基礎教育質量的提升提供良好的支持。

二、西部農村小學教師職業倦怠現狀的不良影響

教師職業倦怠問題會對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甚至會對教師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傷害,因此必須加強對教師職業倦怠問題的重視。本文結合西部農村小學教師職業倦怠的實際情況對其不良影響進行分析,希望能夠為教師職業倦怠的研究提供相應的參照。

1.造成教學效果下降

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出現職業倦怠行為,會對教師的工作積極性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教師的教育能力和對學生的關心程度也會隨之下降,無法有效承擔對學生實施心理援助和綜合管理的責任,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降低,嚴重限制了素質教育思想的貫徹落實和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最終會導致西部農村小學教學質量的整體性下降。

2.造成教師人際關系緊張

職業倦怠會對教師的生活和工作熱情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致使教師失去與同事、與學生進行良好溝通和交流的興趣,進而造成學生出現人際關系方面疏離和退縮等行為,甚至部分職業倦怠問題嚴重的教師還會對學生實施強制性的管理,體罰表現相對較差的學生,直接導致教師與同事和學生之間的關系變差,給小學基礎教育工作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

3.對教師身心連成一定的傷害

教師職業倦怠問題的形成與教師的心理和行為都存在一定的聯系,如果不進行及時處理,長時間以后,教師甚至會出現心里障礙和心理方面的疾病,而嚴重心理疾病必然會對教師的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如經常感到疲勞、虛弱、肌肉緊張、失眠、頭痛等問題,這些會導致教師更加厭惡教育教學工作,形成惡性循環,對教師的個人發展以及農村小學教育工作的優化開展產生不良影響。所以必須加強對教師職業倦怠問題的重視,制定有效的預防和處理措施,為教師良好工作心態的保持創造相應的條件。

三、我國西部農村小學教師職業倦怠狀況的形成原因

相關調查研究顯示,當前我國教師職業倦怠問題已經成為影響我國教育事業穩定發展的關鍵性問題,特別是對于西部農村小學來說,教師職業倦怠問題更為嚴重,極大限制了西部農村基礎教育工作的優化開展,對西部農村人才培養工作的優化產生了一定的不良影響。對西部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狀況和教育教學狀況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小學教師職業倦怠狀況的出現主要受到以下幾方面因素的影響。

1.教師職業壓力相對較大

西部農村地區小學教育資源嚴重匱乏,農村小學的基礎教學設施不夠完善,師資資源短缺,直接導致一個班級中學生人數過多,教師往往要承擔大量的學科教育工作和班級管理工作,并且為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展對教育教學工作進行適當的優化,還需要不斷接受各種學歷進修以及繼續教育培訓等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師疲憊不堪,工作壓力超過了教師的承受能力,對教師的心理狀態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endprint

2.學生素質偏低并且參差不齊

西部農村小學學生來自不同的農村地區,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差異,特別是由于西部農村家庭中大量青年群體外出務工,部分學生存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況,導致學生整體素質呈現出下降的趨勢,極大增加了教師的學生管理難度。同時,由于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學生學習能力也不盡相同,教師要想實現班級學生的共同發展,就必須付出更大的努力,這些問題直接造成教師承受較大的工作壓力,導致職業倦怠感出現。

3.教師的經濟收入少,生活壓力大

近幾年隨著國家加強對西部農村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視,西部農村教師的薪資水平也有所提升,但是與東部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的地區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西部農村教師的薪資待遇與西部農村地區其他行業相比也屬于中低水平,甚至造成部分農村小學教師的收入無法承擔其生活的負擔,這就造成部分教師為了增加自身收入選擇補課或者兼職賺錢,教師的生活壓力增大,使其出現心理倦怠感。

4.教師的社會角色矛盾沖突問題嚴重

長時間以來教師在我國一直被看作是較為神圣的職業,在教書育人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但是現階段,教師在社會上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教師社會地位偏低,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所作出的努力沒有得到社會應有的認可,這一社會角色沖突的存在極易造成教師心理落差的出現,對教師心理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5.社會對教師的期望值過高

長時間以來我國西部農村地區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發展都不夠理想,而在國家制定出一系列教育扶持政策后,社會對農村小學教學質量的提升寄予過高的期望,希望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農村小學整體教育質量也能夠得到顯著的提升。而社會的希望在西部農村小學教育教學方面最為直接的反映就是對小學教師的壓力,過高的社會期望值對小學教師的教學心態產生了一定的不良影響,極易造成西部農村小學教師出現職業倦怠問題,影響其教育教學效果。

6.教師自身人格因素的不良影響

部分教師長期在工作壓力較大的環境中工作,或者在受教育過程中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德育教育,導致教師的人格出現一定的不良因素,如自卑、孤僻等,在面對巨大的工作壓力時,自身往往無法結合實際情況對心理狀態做出適當的調整,造成心理問題的出現。同時也存在部分教師具有較強的競爭意識,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急于求成,而當教學工作發展無法滿足其心理期望時,就會對教師的心理狀態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甚至致使教師在工作中出現職業倦怠問題。

四、有效預防和解除西部地區農村小學教師職業倦怠的措施

新時期我國知識經濟的轉型對高素質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各級教育教學工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促使各地區教育管理部門必須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積極探索相應的教學改革措施,逐步提升教學質量。但是由于西部地區農村小學教師存在較為嚴重的職業倦怠問題,所以西部地區要想逐步推進教育教學工作的革新,逐步提升西部農村教學質量,就應該注意對教師職業倦怠問題進行有效的預防和解除,降低職業倦怠問題的不良影響,為西部農村小學教學工作的優化開展提供相應的保障。具體來說,要想緩解西部農村小學教師職業倦怠現狀,就應該從政府和社會、學校以及教師自身角度人手積極探索相應的措施,為西部農村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的良性發展提供一定的支持。

1.政府和社會方面

政府和社會相關組織應該加強對西部農村教師的重視,并針對農村小學教師職業倦怠問題做出一定的努力。具體來說,政府和社會相關組織可以從以下方面為西部農村小學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給予適當的支持。

首先,政府部門應該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在政策的支持下促使西部農村小學教師的薪資待遇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并且讓教師真切的感受到來自政府部門的重視和關懷,進而對自身教育工作興致形成新的定位,提升自身工作信心和工作責任感,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的重要作用為西部農村小學教師職業倦怠問題的有效預防和緩解提供相應的支持。

其次,政府部門應該聯合社會相關經濟組織加強宣傳教育,讓社會大眾逐步認識到農村小學教師在教育崗位上做出的貢獻,進而倡導社會大眾重拾尊師重道的優良傳統,提升農村小學教師的社會地位,增強小學教師的工作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時,有條件的地區還可以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組織優秀教師選拔工作,為在農村地區艱苦施教的教師授予“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促使教師對自身工作認同感得到進一步提升,增強教師的工作幸福感,為職業倦怠情況的有效預防和緩解創造良好的條件。這樣,借助薪資水平的提升和社會地位的提高,西部地區的教育管理部門就能夠為農村教師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對農村地區整體教育現狀的改善和教育水平的提升產生著一定的積極影響。

最后,政府聯合社會相關組織應該積極構建扎實有效的社會支持系統,為西部農村小學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相應的支持,切實維護西部農村小學教師的合法權益。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就明確指出,只有人的基本需要得到一定的滿足,并且獲得一定的發展性支持,人才能夠感受到真正的幸?!,F階段,基于國家對農村基礎教育的重視,西部農村小學的教師基本生活和工作需求已經能夠得到相應滿足,但是發展性的滿足卻仍然不夠理想,部分職業發展情況與教師的理想存在巨大的偏差,尤其是西部山區的小學,教師的發展性需求基本受到忽視,對教師職業認同感和崗位歸屬感的強化產生著一定的不良影響。因此要想切實改善西部農村小學教師職業倦怠問題,消除職業倦怠不良影響,政府部門就應該聯合社會相關組織建立扎實有效的社會支持體系,為農村小學教師的職業發展提供相應的保障,盡量滿足西部農村小學教師的發展性需求。例如,一方面,政府部門可以借助宣傳教育突出西部農村小學教育的重要性,鼓勵優秀的師范生和教師到西部農村小學任教,為西部農村小學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相應的師資支持,有效緩解本地教師的壓力。同時,也可以嘗試建立城鄉一體化教師管理機制,保證農村地區的教師可以享受和城市教師同等的教育資源、薪資待遇和晉升機會,盡力縮小城鄉教師的薪資待遇差距,為農村小學教師的職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另一方面,政府教育管理部門可以針對西部農村小學教師定期開展心理教育和引導工作,注意及時發現教師存在的心理問題并加以導正,避免教師出現職業倦怠問題對教育教學工作產生不良影響,在促進教師健康發展的同時也為西部農村教育現狀的改善提供良好的支持。endprint

2.學校方面

西部農村小學作為西部農村教師的主要工作場所,小學校園環境以及教學管理等工作也會對教師的心理狀態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要想預防和消除當前西部農村小學教師職業倦怠狀態,就應該使教師能夠端正自身心態,積極主動的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首先,在教師管理方面,學校應該充分認識到教師的工作壓力,在管理教師的過程中積極關心和愛護教師,了解教師在生活和工作方面的實際需求,結合教師的意見和建議組織開展民主管理活動,提升教師對學校教師管理工作的認同感。同時,為了有效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學??梢灾贫ㄏ鄳慕逃畲胧?,借助良好的激勵政策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端正教師的教育心態,讓教師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有效預防和消除職業倦怠問題,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質量。

其次,結合農村地區小學教師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時機對教師實施崗前培訓和在職培訓,在為教師未來職業發展奠定基礎的同時也促使教師的執教能力得到進一步強化,能夠自如應對西部農村小學教育的復雜情況,從繁雜的教育和教學任務中理清教育思路,提升工作效率。這樣,在教師能夠自如應對西部農村小學特殊教育情況后,教師的教學自信心也可以得到進一步培養,對教師職業倦怠問題的預防和消除產生著一定的積極影響。

最后,為西部農村小學教師提供良好的教育條件。西部農村地區小學教師職業倦怠問題的緩解離不開小學教學條件和教師工作環境的改善,只有西部農村小學加強對教師教學環境建設工作的重視,并為教師提供高質量的教學條件,才能夠為西部農村小學教師職業倦怠問題的處理提供良好的支持。一方面,學??梢约訌妼處熃逃ぷ鳝h境的建設,營造以人為本、民主和諧的工作氛圍,讓教師在輕松自由的環境中完成相應的教學工作,適當緩解教師的教學壓力,為職業倦怠問題的規避奠定基礎。另一方面,西部農村小學要結合本校實際情況盡量為教師提供良好的教學條件,配置相對充裕的教學資源,促使教師能夠結合自身情況合理組織開展教學工作,在提升農村小學教育質量的同時,也為西部農村小學教師的個人發展提供相應的保障。唯有如此,在西部農村小學的全面支持下,西部農村小學教師才能夠感受到來自學校的關懷,進而在學校的支持和鼓勵下積極組織開展教學工作,對自身工作形成正確的認識,為農村小學教育工作奉獻一定的力量。

3.教師自身方面

教師自身自我定位和心理調節能力等也會對教師工作心理、工作狀態產生一定的影響,不合理的職業定位和較差的心理狀態調節能力都會導致教師在工作中存在不良心理傾向,甚至造成職業倦怠問題的出現,影響教師的教育工作和個人職業發展。

首先,西部農村教師應該加強自我反省,積極建立更為合理的職業發展期望。西部農村部分小學教師職業倦怠問題的產生還受到教師自身過高職業發展期望的影響,教師沒有對自身工作形成正確的認識,對未來發展抱有過高的期望,而當理想和現實出現偏差時,教師就會遇到巨大的心理落差,造成心理問題的出現,促進教師職業倦怠的形成。因此要想從根本上改變教師職業倦怠的問題,還應該引導西部農村教師針對自身心理狀態進行適當的反省,結合社會現實和個人能力對職業發展進行重新審視,進而正確的認識自己和定位自己,制定合理的職業發展規劃,避免理想和現實的巨大差距對自身心理狀態產生不良影響。這樣,教師就能夠基于對自身工作的正確認識,認真負責的組織開展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為西部農村小學教育現狀的改善提供良好的支持。

其次,培養教師的問題處理和自我調節能力。教師職業倦怠問題的有效緩解需要教師對自身心理狀態的把握和適當調節,因此要想逐步實現對西部農村小學教師職業倦怠的預防和消除,教師也應該逐步提升自身問題處理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及時發現自身思想方面的不良傾向,對自身錯誤的心理認知加以處理,并在出現消極工作情緒時進行適當的自我心理調節,以正確的工作態度面對學生,對學生實施科學的教育和指導。唯有如此,西部農村小學教師的職業倦怠問題才能夠借助教師的自我調節得到根本上的改善,教師的整體教育能力也能夠得到顯著的提升,有利于促進西部農村小學教育的持續穩定發展。

五、結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我國西部農村小學教師職業倦怠問題已經成為限制西部農村小學教育教學工作優化發展的關鍵性因素,教育教學工作者要想逐步提升農村小學的整體教育質量,就應該進一步加強對教師職業倦怠問題的重視,進而從多角度探索改善教師教學現狀、降低職業倦怠問題發生幾率的措施,在提升教師積極性,增強教學質量的基礎上,為西部農村小學教育的科學發展提供相應的師資保障,為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順利推進貢獻一定的力量。endprint

猜你喜歡
西部地區小學教師職業倦怠
重慶科學城南開景陽小學教師作品
張家港市鹿苑小學教師作品
句容市行香中心小學教師作品
劉輝
職場人職業倦怠擾
教師職業倦怠何時休?
西部地區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中資源配置的思考
以法治提高西部地區環境保護實效
影響西部地區承接轉移產業的原因分析
社會工作視角下貴州地區農村空巢老人家庭養老模式的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