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賺錢

2017-06-15 15:58姚思宇
新能源汽車新聞 2017年6期
關鍵詞:穆拉菲爾無人駕駛

賺錢

《新能源汽車新聞》副總編輯 姚思宇

前幾天福特CEO馬克·菲爾茲“被下課”的消息讓我頗有感觸,這位頗具明星氣質的CEO 28歲就加入了福特公司,被穆拉利欽點為接班人,并最終坐上了高管的位置。

有人說菲爾茲2006年就該接任CEO,但由于穆拉利的空降導致菲爾茲的升任推遲了8年。2006年,全球金融危機在底特律悄然出現,大量車企申請破產,福特巨虧127億。在此背景下,求新求變的福特在穆拉利的帶領下,才逐漸走出了危機。在8年后的2014年,菲爾茲上任,然而好景不長,此時距離以車企為代表的產能過剩卻只有不到幾個月的時間了。

產能過剩意味著舊技術的門檻降低,反之則是新技術革命開始的征兆。菲爾茲意識到了這一點,于是他將福特的戰略重點轉向了智能技術、新能源等,并將其作為驅動福特增長的要點之一。然而,一心想著能夠帶領福特邁向新臺階的他卻沒想到,這一新路線卻為日后的“被下課”埋下了隱患。

為了向科技企業轉型,菲爾茲投資了3D地圖生產商Civil Maps、機器視覺公司Nirenberg Neuroscience以及機器學習企業SAIPS,又花了整10億美金收購了Argo AI??梢?,福特在車聯網、新能源等領域的投入可謂下了血本啊。

從2014年1月,福特首款無人駕駛汽車亮相后,我們可以不斷地看到福特在雨天、雪天、夜晚等各種天氣狀況下測試系統,并宣布無人駕駛企業將在2021年量產,提供租車和共享業務。就在幾個月前Navigant發布的數據調研報告中,綜合可靠性、未來策略、營銷供應等維度,福特在無人駕駛領域已經能夠排名第一。從這一角度看,菲爾茲的戰略是成功的。

然而,市場是殘酷的,企業是無情的,別管你的技術儲備能夠為企業在未來的市場上提升多少競爭力,更不管你為企業的品牌影響力創造了多少個第一,慘淡的利潤和股價都將成為攻擊你的最強有力的武器。一句“拿數據說話”,就可以將一切功績抹殺。

看到菲爾茲的今天,讓我聯想到了這本雜志的命運。一本創刊于2013年的專注于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游的雜志,在當時應該是全國首例。一路以來,雜志作為能源汽車傳播集團的戰略項目,得到了業界和同行們的認同,此前的兩任社長均提出新能源汽車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需要也務必要提升對其的重視程度。

然而,由于這一新產業的市場化程度不高,一直以來都是雷聲大雨點小,而作為剛剛樹立品牌的我們,也自然很難如其他傳統汽車媒體那樣,“吸金”“吸睛”兩相宜。眼下,“拿數據說話”成為懸在我們頭頂的一把刀,不知何時就會落下。

菲爾茲的今天會是我們的明天嗎?那些在傳統車企里堅持要增加對新技術、新能源、智能化投入的高管們,會成為下一個菲爾茲嗎?

猜你喜歡
穆拉菲爾無人駕駛
最終,菲爾茲獎二次花落女得主
專用車企業首次主導 無人駕駛環衛車上路
北京第一條無人駕駛地鐵試運行!你敢坐嗎?
宴會
就我一個人的時候
看戲
無人駕駛飛機
宴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