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統論視角下的運動鏈、鏈反應及功能性訓練再認識

2017-06-19 01:16王銀暉
山東體育學院學報 2017年3期
關鍵詞:功能性訓練

王銀暉

摘 要:從系統論角度,分析了人體運動鏈系統和鏈反應傳導的形態結構與具體功能。發現運動鏈由關節鏈、肌肉鏈、神經鏈及其子鏈接相互協同組合構成。運動鏈反應是運動鏈功能上的體現,傳遞過程呈“波浪效應”。人體運動鏈的客觀存在是功能性訓練的物質基礎,鏈反應是功能性動作的目的和結果,功能性訓練必須正視人體核心區在運動鏈中的樞紐作用。功能性訓練在實踐過程中應重視運動鏈的完整性和結構與功能的統一。功能性訓練與傳統訓練方法相結合是現代運動訓練理論與實踐發展的趨勢,也是弱鏈接功能強化和運動員競技水平提高的有效手段。

關鍵詞:運動鏈;鏈反應;波浪效應;功能性訓練

中圖分類號:G808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2076(2017)03-0086-08

Abstract: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ystem theory,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human body kinetic chain and chain reaction were analyzed. It is found that the kinematic chains are composed of articular chains, muscular chains, neurological chains and their sub chains. The kinematic chains reaction is reflected in the function of the kinematic chains, and their transfer process is"wave effect". The objective existence of the human body kinetic chain is the material base of functional training. Chain reaction is the purpose and result of functional action. Functional training must face up to the key role of the core area of the human body in the kinetic chain. Therefore, the functional training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unity of the integrity and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kinematic chain in practice. The combination of functional training and traditional training is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ports tra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it is also an effective means to strengthen the weak link function and improve the competitive level of athletes.

Key words: kinetic chain; reactions; wave effect; functional training

功能性訓練具有訓練整體觀的本質[1]。美國功能動作系統代表人物Gray Cook指出,功能性訓練要避免某特定環節的單一性訓練,應將運動中的人體視為一個鏈式結構,注重鏈結構訓練的整體性[2]??梢?,人體運動鏈的結構和功能是功能性訓練的基礎和前提。隨著世界各國對功能性訓練的關注,運動鏈理論在訓練學領域的發展與應用逐漸成為一個研究熱點。目前國內對人體運動鏈及其反應機制的理論與實踐處于較孤立、片面階段,尚未形成系統化的整體認知觀念[3]。本研究對國內外人體運動鏈與鏈反應研究文獻分析歸納,詮釋運動鏈理論發展及應用趨勢,辨析概念分歧,以匡正功能性訓練科學化進程中的系統論和認識論問題。

1 人體運動鏈概念溯源及結構分類

1.1 人體“鏈結構”的理論發展

運動鏈的概念源于機械學領域,1876年由德國人Franz Reuleaux在《機械運動學》中第一次創造性提出“鏈接概念”,這一概念迅速被廣泛接受并推廣應用到其他學科領域[4]。隨著邊緣學科間的不斷交融,許多新學科和新理論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在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力學等相關學科的不斷推進下,運動訓練理論體系中人體結構適應性變化和運動功能各因素間聯系的研究越發全面和深入,人體運動鏈結構理論隨之產生和發展。1933年Hans運用外推法將運動鏈概念系統框架和動態鏈接引入人體運動領域,首次建立了人體運動鏈的理論雛形,運動鏈被視為以肌肉功能為單元連接身體各部位的連續結構[5]。20世紀40年代,Herman Kabat在運用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進術(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治療脊髓灰質炎患者時提出人體“肌肉鏈”觀點并加以應用。Kabat認為PNF能將功能失常的肌肉組合到一個肌肉鏈中,利用興奮由神經向肌肉傳遞的生理特性,通過施加外界刺激激活整個肌肉鏈,使失常肌肉通過整個肌肉鏈參與收縮運動,最終達到肌肉功能恢復[6]。物理治療師Denys在Kabat觀點的基礎上進行歸納,明確了“肌肉鏈”概念的定義,并建立起在物理康復領域影響深遠的肌肉鏈模型[7]。1964年Hanavan根據人體大關節的結構分布將人體視為15個剛體模型,這一方法被運動生物力學界認可并用以研究人體運動時的力學特征[8]。隨后,捷克生理學家Janda博士在綜合解剖學的功能學派和結構學派要素中提出了“鏈反應(chain reaction)”概念,用來解釋肌肉骨骼病理學中的一些現象?!版湻磻庇申P節鏈、肌肉鏈、神經鏈三大鏈結構組成,三大鏈結構在功能上并不孤立,而是相互影響、補充共同構成“鏈反應”[9]。Janda的理論極大地豐富了人體運動鏈體系的理論內涵和應用范圍,在世界范圍內成為傳播和影響最廣的一種運動鏈理論。

1.2 人體運動鏈的結構與功能

1.2.1 關節鏈

關節鏈(Articular Chains)由人體相鄰的一個或多個關節聯合構成,在神經肌肉接頭傳導的電化學反應支配下對人體姿態和動力分布做出有機調控。Janda根據關節的功能將人體關節鏈分為體姿鏈(Postural Chains)和動力鏈(Kinetic Chains)兩個類型[10]。2010年Boyle[11]和Cook[12]按照“結構決定功能”理論將人體主要關節逐個分析,區分為穩定關節與靈活關節。其中穩定關節包括腳趾、膝、腰、肩胛、肘等;靈活關節包括踝、髖、胸、頸、肩、腕等(見圖1)。人體姿態鏈就是身體直立時一個關節相對于另一個關節的位置,或者一個人站立或保持一定姿勢時身體各個部位的直線情況,各關節以穩定關節為身體穩定基礎。體姿鏈的流暢程度決定了運動時人體動能的傳導效率,目前以體姿鏈為理論背景的“體姿與運動評估圖”被廣泛應用到人體體姿結構和功能問題的診斷,可對運動員的體姿與運動不平衡程度進行視覺評估。

動力鏈以脊柱、骨盆和肩胛關節為基礎,動能由軀干向肢體末梢方向傳導,做功肌群附著骨連接協調運動。動力鏈中各環節繞關節軸轉動可使末端環節做圓弧運動或平動,平動是人體運動鏈中幾個環節繞相應關節軸轉動合成的結果。Blackburn[13]認為開放鏈和閉鎖鏈是動力鏈工作的兩種基本形式,開鏈運動以主動肌向心收縮和肢體加速為主要特征,遠端肢體不與地面或固定物體接觸,不支撐體重,強調剪切力、靈活、速度和爆發力,如各類運動中的發力動作;閉鏈運動以拮抗肌或主動肌離心收縮和肢體減速為主要特征,遠端肢體與地面或固定物體接觸以便支撐體重,強調壓縮力和關節的穩定性。人體上肢運動多以開鏈形式為主,下肢運動多以閉鏈形式為主。Palmitier等人在對膝關節康復的動力鏈練習研究中發現,人體下肢的協調運動由髖部、膝蓋與腳踝等關節構成的運動鏈開、閉鏈運動交替或同時完成,其中閉鏈運動能夠更好調整作用于人體的外力負荷與下肢肌肉同步收縮產生的力量之間的力矩平衡[14]。該發現能夠從解剖學和生物力學范疇對動力鏈進行科學闡述與解釋,也證實了閉鎖鏈的功能性更強,在功能性訓練和功能性康復領域應該得到更多的研究關注。

1.2.2 肌肉鏈

肌肉鏈(Muscular Chains)是運動鏈力量產生的源泉,一切運動都必須由人體肌肉收縮完成。Phil Page[15]綜合歸納了Janda對肌肉組織研究的觀點,認為人體肌肉鏈包括協同?。⊿ynergists)、肌筋膜鏈(Myofascial Chains)和肌肉環帶(Muscle Band)等三種類型,三種肌肉鏈與骨骼及神經系統彼此相互作用(見表1)。協同肌是指共同完成同一種身體活動的肌肉群。肌肉協同反應涉及到多個肌群和關節的活動,是基本動作模式發展的根基。例如做前臂彎屈動作時,肱二頭肌主要負責彎屈,前臂的肱橈肌、上臂肱二頭肌深處的肱肌以及肩關節周圍的肌肉都是協同肌,主要作用在于固定肱骨的位置和協助肱二頭肌完成屈臂動作。協同肌可以輔助主動肌進行同一組的關節運動,也可以參與兩個以上的可移動關節運動。

肌筋膜理論首先是由著名物理康復專家Ida Rolf 提出,然后由她的學生Thomas Myers通過解剖手段證實[16]。肌筋膜理論是對傳統肌肉解剖理念的挑戰與創新,它結合解剖實踐,拓展了人們“每一條肌肉都有特定的起止點”的認知局限,強調肌肉系統的整體功能。肌筋膜是包裹肌肉組織的堅韌的纖維性結締組織,位于皮膚深層或滲透注入肌肉和身體各個器官,主要由深筋膜構成,能夠保護內臟器官和運動系統。Myers認為人體有5條肌筋膜鏈,由淺到深貫穿人體,它包含了很多感受器,能將本體感覺、壓力、疼痛等反饋信號傳遞給中樞神經。肌筋膜鏈的反彈效應可以使身體使用更少的肌肉力量,因此能減少或延遲疲勞的出現。肌筋膜鏈理論可以很好地解釋人體代償現象,目前該理論已經拓展到了10類,共20條筋膜鏈,像地圖一樣遍布人體各處,人們可以遵循它的延伸路徑確定代償出現的根本原因,從源頭處解決疼痛和損傷等問題[17]。

肌肉環帶往往對稱分布于人體軀干部位,是肌肉鏈存在的另外一種形式[18]。肌肉環帶包括維持脊柱-骨盆穩定的深層短肌環狀帶系以及支撐軀干屈曲、伸展和扭曲的淺層扁狀肌群,在人體運動時起到傳導上、下肢動能,儲存彈性勢能,維持人體核心區域穩定的重要作用。經肌肉環帶整合的運動鏈可以更好地控制腿和髖以上軀干部位的姿勢,使力量在運動鏈各個環節直至肢體末梢有效傳輸。在競技運動中,肌肉環帶還能夠主動發力,成為人體運動的一個重要的發力源。

除此以外,2014年Myers[19]認為人體肌肉鏈還存在肌肉吊索(Muscle Slings)的形式。肌肉吊索是指大肌肉群及其周圍的結締組織所形成的運動鏈體系,主要由筋膜、肌肉、肌腱、韌帶、骨骼等成分有機連接而成。合理的筋膜或機械作用力牽拉可以將肌肉吊索激活。人體肌肉吊索主要有前斜位吊索、后斜位吊索、后縱吊索和前后及軀干吊索等。肌肉吊索對傳遞作用力和能量以完成功能動作,儲存彈性能量以增大靈活張力來維持身體和關節穩定性,保護深層穩定肌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1.2.3 神經鏈

John Liu[20]認為,神經鏈(Neurological Chains)主要體現在感知運動系統(Sensorimotor System)和神經發展運動模式(Neurodevelopmental Locomotor Patterns)上(見圖1)。感知運動系統是通過神經的傳入和傳出系統(即反射?。┬纬涉溄?,反射弧可視為神經鏈的基本結構。在運動控制中,神經肌肉活動的鏈式反應由反饋和前饋機制控制,肌肉群在神經系統調控下彼此聯系共同維持體姿和產生軀體運動的功能。人體感知運動系統鏈主要有以下兩種形式:1)保護性反射鏈(Protective Reflexes)。保護性反射即刺激皮膚或粘膜所引出的反射活動,屬于皮膚肌肉反射。人體在位移運動時中腦的中央動作模式發動器和脊髓可以激活和支配主動和被動肌肉交替收縮,協調單邊和雙邊肢體的交替動作,從而產生肢體位移動作。例如當肢體觸覺或肌腱感受器受到刺激時,四肢會產生無意識控制的肌肉收縮反應,運動時呼吸的神經反射控制通過感受器自動調節氣管與呼吸機收縮,改變呼吸深度、頻率等[21]。2)感知運動鏈(Sensorimotor Chains)。該鏈接形式包括反射性穩定鏈(Reflexive Stabilization Chains)和感知運動適應鏈(Sensorimotor Adaption Chains)。反射穩定是在無意識狀態下發生,肌肉不由自主地收縮以維持身體整體或局部穩定,如單腿站立時,異側腰臀肌肉自動激活維持身體平衡[18]。人體最重要的反射性穩定鏈是骨盆鏈,由腹橫肌、多裂肌、膈肌和盆底肌組成,骨盆鏈的同步激活是力量傳遞與軀干穩定的保障,是身體其他部位穩定的基礎。Prieske和Muehlbauer對軀干肌力與運動表現的研究發現,骨盆的松軟與虛弱與腰背痛、腹股溝拉傷、膝前疼痛、前十字交叉韌帶撕裂等都有關聯[22]。因此在運動訓練中應特別關注以骨盆鏈為核心的人體核心區力量與穩定性練習。感知運動適應鏈主要由解剖結構適應鏈與神經功能適應鏈組成。解剖結構適應鏈指人體某處肌肉、關節功能受損時,其他關節和肌肉會發生結構上的適應。如腰痛時會引發頸部周圍肌肉緊張和頸椎屈曲不正,導致頸椎疼痛綜合征。這種由肢體近端到遠端或遠端到近端預測的運動鏈反應模式,用于訓練實踐中可以較好地診斷和預測肌肉失衡,彌補或消除弱鏈環節。神經功能適應鏈包涵周圍神經與中樞神經的相互適應兩個方面,即脊髓影響大腦,大腦也影響脊髓。其系統中某個部分出現障礙將會削弱整個系統的功能[23]。此外,動作指令程序產生變化也會導致異常運動模式出現,如踝關節不穩的人行走步態表現出異常運動特征,此類動作代償被稱為動作控制程序的“前饋變化”[24]。

人類的神經發展運動模式也呈現鏈式結構。在人體生長過程中,新生兒最初僅能夠進行呼吸、仰臥等最簡單的功能動作,隨著神經系統的不斷發育完善逐漸向更高級的動作過渡,直至動作達到站立、奔跑的功能水平[25]。動作模式(Movement Pattern)發展過程的內在本質是人體神經系統發育階段性變化,動作模式形成是神經痕跡作用的結果,具有明顯的時間鏈式特征。在動作模式的形成和執行過程中,人體感知覺系統收集的信息傳遞到大腦不同區域,經過神經系統的協調整合后形成對其他器官系統的統一指令,并通過運動產生的動作參量的拮抗與協同信息反饋對指令進行調控,最終完成動作模式[26]。運動員運動技能習得過程的生理學基本原理也與之在本質上相同。此外,人體屈肌和伸肌均通過中樞神經系統來調節。雖然有不同方法對這兩組肌肉分類,但站在神經學角度來看,屈肌和伸肌是按照神經發育的運動模式來劃分的。其中屈肌肌肉系統主要參與重復或有節律的身體活動,在人體發育過程中占主導地位;伸肌肌肉系統主要負責控制體姿穩定和人體伸展運動,以及參與克服或抵抗重力的工作和運動。屈肌和伸肌系統在人體運動中不單獨起作用,而是通過同步激活和收縮一起進行姿勢、步態和協調運動。Janda的肌肉平衡概念正是基于這兩個肌肉系統的有機結合來形成最佳姿勢和動作[27]。

目前,神經鏈在功能性訓練領域的作用越來越受到學者們的關注。如牽伸訓練的理論和實踐證實人體本體感覺具有可訓練性,由此而誕生的本體感受器訓練能提高人體動覺系統能力和肌肉做功效率,高水平運動員本體感受器機能的提高對專項動作分析、精確度以及時間的判斷能力提升有著巨大貢獻。

綜上所述,人體運動鏈是由關節鏈、肌肉鏈和神經鏈以及相關子系統有機結合的復雜系統結構。該結構內部各子系統間既相互獨立不可替代,又密不可分,為人體進行復雜、多樣和多變的肢體運動和實施身體自我功能奠定了基礎。由此可見,運動鏈與每個子系統,并不是從屬或上下級的邏輯關系,而是宏觀與微觀、概括與具體、整體與部分的辯證統一。當前功能性訓練涉及運動鏈概念時常將思維局限在關節鏈開鏈和閉鏈范疇,而忽視了運動鏈其他存在形式的客觀事實。此外,人體運動鏈對軀體的感覺、控制、調節、組織等自我功能尚未得到重視,在訓練方法與訓練內容設置時人為干預性太強,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這種自我功能的發揮。

2 運動鏈反應的形式

2.1 運動鏈反應的“波浪效應”

運動鏈反應是指整個運動鏈中,某個環節原發的運動可以導致周圍相鄰環節也產生運動。運動鏈屬于結構上的概念描述,鏈反應則是鏈結構在功能上的體現。運動鏈反應的主要功能在于力量和能量的傳遞過程像波浪一樣向四周蔓延,因此有人用“波浪效應”來描述運動鏈反應。影響運動鏈反應的主要因素包括骨骼、關節、肌肉、筋膜、神經等鏈接部分以及各部分的功能[28]。上述任何一個部分結構或功能上出現缺陷時,便會破壞運動鏈整體結構與功能的完整性。如Page和Frank發現體姿鏈的動力傳導不暢會使導致相關肌肉失衡[29],上交叉癥和下交叉癥中出現的頸、肩、腰背等肌肉關節疼痛就是由于體姿不正引發。所以要解決身體關節和肌肉功能水平下降問題,需要從尋找和改善其根源著手,而不是簡單地處理表面現象。

John Liu[30]認為,在人體運動中,并非所有運動鏈的每個部分都是同等重要的,每個鏈都有各自的分工和作用。這些不同的組織、器官在形態與功能上的差異導致運動鏈并不是一條各環節等同的剛體結構。不同的功能單元協同起來參與運動,將各自不同的反應形式組合在一起,即運動鏈反應的特點。John Liu的運動鏈反應理論彌補了一些學者將運動鏈視為環節等同的簡化鏈式結構的不足,使運動鏈理論在功能動作篩查、運動損傷防治等領域有了更廣泛的應用。

2.2 運動弱鏈接是運動鏈反應的存在體現

“弱鏈接”的概念類似于美國管理學界Piter提出的“木桶原理”。木桶的盛水量多少取決于其最短的版塊。同樣,運動鏈的各個或某個環節出現相對薄弱狀態時,便會導致運動“弱鏈接”出現,從而影響運動員整體競技水平[31]。我們不但要重視人體運動鏈的“正向功能”,還要承認運動鏈弱鏈接和功能代償等“負向功能”的客觀存在。從運動鏈反應角度理解,弱鏈接可視為人體各運動鏈系統在發揮作用時功能或作用未達到平均水平的薄弱環節。環節的功能性絕對或相對弱化是弱鏈接主要表現形式的共同特點。產生弱鏈接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外界和機體自身因素導致該環節未達到運動鏈功能狀態需要的平均強度水平,即絕對弱化;另一種情況下,該環節所處運動鏈其他環節強度過高,或者與該環節在生物學上呈對立制衡功能的對應環節強度過高,也可在整體上表現出該環節弱化,即相對弱化。運動訓練實踐中,功能性弱鏈接是普遍存在一種客觀現象,如訓練過程中過分關注局部動作和細節而缺乏對動作的整體認知、忽視運動中人體各器官系統間的協調統一、運動負荷安排失當引起的訓練不足或過度訓練問題等。此外,任滿迎等[32]認為運動鏈工作方式轉換的瞬間弱連接是運動損傷的多發環節,其原因在于開、閉鏈運動轉換時會導致更強的剪切力出現,這時如果存在弱鏈接將會增加該環節的致傷幾率。由此可見,對運動弱鏈接的客觀認識豐富和補充了運動訓練的科學理論內涵,在訓練過程中應充分關注弱鏈接現象,在功能和結構上完善運動鏈,預防運動損傷發生,整體上提高運動員的競技水平。

3 功能性訓練的再認識

3.1 人體運動鏈的客觀存在是功能性訓練的物質基礎

功能性訓練最初源自康復訓練領域,用來治療缺乏功能持續性的肌肉與關節,以保證人體正確、安全地完成各種動作。功能性訓練“使人體機能得到整體和全面發展[33]”的主要作用已經得到世界大多數學者認可,但學者們對其概念的描述尚存在一些差異。Boyle對功能性訓練做出了“功能是目的”的詮釋,即目的明確的訓練方法[34];美國運動醫學學會(National Academy of Sports Medicine, NASM)將功能性訓練定義為:功能性訓練是能夠高效提升人體在三維運動方向上進行加減速和保持穩定等復合運動能力的訓練[35];Florence和Elizabeth[36]認為功能性訓練是一種利用解剖知識選擇訓練方法的非局部肌肉的訓練,訓練方法不僅局限于運動場,還可將之整合到日常的身體活動中。綜合分析學者們的觀點,筆者認為功能性訓練應具備以下理論特征:一、功能性訓練應符合人體生物力學規律的多維度、機體平衡狀態和動作銜接與加速度等特點;二、人體各種復雜動作均為功能性動作的組合,因此功能性訓練要在分析人體解剖構造的基礎上,緊密聯系專項技術動作,使訓練具有更強的比賽指向性;三、功能性訓練應重視神經-肌肉系統的生理規律,運用多種刺激手段,強化運動程序,全面提高訓練和比賽中運動員的體能、技能表現。由上述分析可見,功能性訓練是以人體運動鏈為物質基礎,在對人體結構的全面把握下,充分調動機體神經、肌肉、骨骼等多系統共同參與控制,多維整合地綜合性訓練。

因此在競技體育領域的功能性訓練實踐過程中,必須遵循系統論“結構決定功能”的基本原理。教練員對人體運動鏈的客觀存在要有微觀結構與宏觀功能的整體、深入的理論認知,承認運動鏈的結構決定功能性動作的功能,在組織訓練時應以運動員個體的實際情況為基礎,結合專項動作需要,在運動鏈及鏈反應理論的指引下選擇功能性動作。

3.2 運動鏈反應是功能性動作的目的和結果

Gambetta指出,人體在進行全身運動時,如何使多肌群和多關節協同配合形成符合生物力學規律的“運動鏈”,將軀干動能傳導到肢體發力端,這是大多數運動專項訓練共同的難題[37]。動能沿運動鏈的傳導正是鏈反應在功能上的體現,也是功能性動作的目的和結果。所有功能性動作的完成都是在肌肉、肌腱、筋膜等組織、器官的主動作用下,以骨骼為杠桿的動能傳導過程,且整個過程受神經系統支配[38]。按照運動鏈反應的表現形式,無論何種目的的功能性動作均需兼顧以下原則:一、鏈反應“波浪效應”傳導的多維性?!安ɡ诵币筮x擇練習動作應注意全身運動,動作軌跡應具有矢狀面與額狀面交替的三維立體特征;肌肉動員方面表層、深層肌肉充分動員,主動肌、拮抗肌協同有序做功。由于人體無論往哪個方向運動,都有與之相連的關節肌肉共同維持和支撐軀體動作,所以功能性動作必須注重相關人體運動鏈反應同步且多維效果,使機體得到多維刺激。如進行腰部核心力量訓練時,不僅要使淺表的豎脊肌得到鍛煉,脊柱周圍維持軀體穩定的深層肌肉以及額狀面上的髂腰肌等也必須加以重視。運動鏈的多維性實質上是能否達到功能性訓練目的的整體體現和實施保障,負荷刺激的全面化和多樣化致使機體綜合運動功能全面提升。二、鏈反應的動態傳導。大部分體育運動區別于其他形式人類活動的最大特點是在機體大負荷高效率高強度的狀態下,維持或改變機體內外時空動態特征[39]。這種高負荷下的人體時空特征迅速改變要求鏈反應不能持續保持某一種模式的傳遞,必須按照運動實踐需要根據人體力學結構的變化做出自我動態調整。因此,功能性動作通過外部支撐位置、動作速度、頻率、幅度等變化方式,由運動員自我控制機體時空要素,保證鏈反應的動態傳遞效果,實現訓練目的。三、機體各系統鏈反應傳導的相互協調。任何性質動作方式和體育項目都不是僅有單關節參與,供能方式也相互補充滲透。人體運動的動力源泉在宏觀上由肌肉骨骼系統表現,微觀而言則由細胞代謝產生能量推動。從專項角度設計功能性動作時,要將該項目肌肉-骨骼、供能特點、神經系統變化、激素調節等諸多因素統籌進去,從整體到局部重視人體運動鏈和鏈反應的客觀存在,這也是傳統訓練方式所欠缺和必須考慮的。

運動鏈及鏈反應的理論已經在訓練實踐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應用和推廣。如功能動作篩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FMS)利用7種測試動作整合全身運動,篩查人體運動的弱鏈、不對稱性及功能受限,并對運動損傷風險評估。FMS是運動鏈理論在實踐上應用的典范,為運動員健康訓練提供了可靠保障。懸吊訓練(sling exercise training)也是近年來一種新型的兼顧力量與功能性康復的綜合訓練方法,其功能在于利用身體自重和閉鎖運動鏈的作用,通過運動鏈的波浪效應來增強穩定關節周圍尤其是核心肌群的力量與耐力。

3.3 正視人體核心區在運動鏈中的樞紐作用

上世紀90年代Maree就預言核心力量訓練或將成為功能性訓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40],我國運動訓練學界也曾有“核心力量訓練就是功能性訓練”的觀點[41]??梢娙梭w核心區訓練與功能性訓練有著密不可分的天然聯系。目前學者們對人體核心區的結構劃分還存在一些爭論,但不可否認的是核心區是幾乎所有運動鏈的中心,對整個運動鏈系統動能與力量的傳導有著極其重要的樞紐功能。核心區訓練一般被分為核心穩定性訓練和核心力量訓練。郭樹濤、王衛星等認為核心穩定性是在神經、肌肉、骨骼、呼吸四個子系統相互協調下改變和維持脊柱和骨盆的穩定姿態,為肌肉發力創造支點,具有優化整體力量“產生、傳遞、控制”過程的能力[42]。在人體參與的所有運動中,只有核心區的運動器官和組織正常工作,人體脊柱-骨盆的空間穩定結構才會處在相對理想的狀態,并將周圍的韌帶、肌肉以及椎間盤等組織承受的壓力控制在相對安全的范圍,在提高人體運動經濟性的同時避免運動損傷發生。核心力量則指人體核心區肌肉群與上、下肢力量的整體能力。大量研究表明,在競技運動中,軀干近端肌肉興奮時可以促進肢體遠端器官功能的有效發揮,核心區的力量增強可以為四肢動作的精確和穩定提供保障,還能通過運動鏈的整合、傳遞與放大,在肢體遠端形成類似鞭打的效果[43]。核心區功能的重要性來源于其結構的特殊性。從解剖學角度觀察,脊柱-骨盆鏈結構類似鐵軌的分道裝置,當力量傳遞到達人體的軀干位置時,通過脊柱-骨盆的旋轉會把力量輸送到想要達到的位置。如果這個過程中脊柱-骨盆的位置、角度不正,會導致力量傳遞大小不適宜或者方向不正,使機體產生代償性動作,影響運動功能發揮[44]。

由此可見,發展核心區的平衡能力和核心力量是至關重要的,功能性訓練必須重視人體核心區的訓練。當前,核心區訓練已經在備戰奧運會、亞運會的跆拳道、皮劃艇、摔跤等多個項目中開展了一系列理論探索與實踐研究,但仍有部分工作在訓練第一線的教練員對核心區訓練的本質與原理有某種程度的認識偏差,對核心區在人體運動鏈中的樞紐地位辨析不明確,這或將是制約運動員體能與技能水平發展的重要因素[45]。另外,在某些專項中,過度的核心區訓練以及軀干肌群發展不均衡(如腰、腹力量失衡)對專項運動技術的發展將會起到阻礙作用[46],所以在訓練實踐中應注意遵循系統訓練原則與有效控制原則,合理安排訓練周期,避免矯枉過正。

4 小結

4.1 人體運動鏈主要由關節鏈、肌肉鏈、神經鏈三大鏈結構組成。關節鏈包括人體保持一定姿勢時身體各個環節狀況的體姿鏈,和脊柱、骨盆和肩胛關節為基礎,開放鏈和閉鎖鏈為基本工作形式的動力鏈;肌肉鏈有協同肌、肌筋膜鏈、肌肉環帶、肌肉吊索等四種類型,主要有傳遞張力,儲存彈性勢能、動作代償、維持身體穩定等作用;神經鏈體現在感知運動系統和神經發展運動模式方面,支配人體運動并在動作模式形成和發展過程中起主導作用。

4.2 運動鏈反應是人體鏈結構在功能上的體現。鏈反應在人體傳遞的過程中具有“波浪效應”。研究和應用鏈反應理論時不能將運動鏈各環節視為等同的剛體結構。弱鏈接是鏈反應理論的現實依據,訓練實踐中應區分運動鏈功能性絕對和相對弱化,重視“轉鏈”瞬間弱鏈接產生及導致損傷的原因。

4.3 功能性訓練是對傳統訓練方法簡單、孤立、機械等陳舊思想的摒棄和反思的結果,也是人們對運動本質的由局部到整體、單一到系統的再認識過程。功能性訓練要以運動鏈的科學原理為理論依據和物質基礎,摸清鏈反應的傳遞機制,正視人體核心區的樞紐作用,合理應用核心區訓練的技術與方法。

4.4 建議教練員和運動員加深人體結構和運動鏈、鏈反應的認知水平,選編功能性動作時必須遵循人體運動鏈固有的解剖結構和生理特點。在訓練實踐中,既不能忽視傳統訓練的基石作用,又不能思想僵化拒絕功能性訓練帶來的科學效果,應該將功能性訓練視為傳統訓練與專項訓練之間溝通的橋梁,將其合理補充到訓練體系之中,使之與傳統訓練優勢互補,實現訓練專項化,最終為比賽服務。

參考文獻:

[1]龍斌,李丹陽.功能性訓練的科學內涵[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3,47(2):72-76.

[2]Cook Gray.Movement: Functional Movement Systems : Screening, Assessment, Corrective Strategies[M].Chichester: Lotus Publishing, 2011:66-69.

[3]師文月.初論競技運動訓練之運動鏈、運動弱鏈及其功能危機[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3,29(1):100-103.

[4]李世明.對人體運動環節重量矩測量方法的理論研究[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4,28(3):62-66.

[5]Myers T W. Anatomy Trains : Myofascial Meridians for Manual and Movement Therapists[M].London: Elsevier Health Science,2009:12-15.

[6]Mahieu N, Cools B, Wilde De, et al. Effect of 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stretching on the plantar flexor muscle-tendon tissue properties[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2009,19(4):553-560.

[7]楚野,梁斌.神經肌肉本體感覺促進技術的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14,20(15):2705-2707.

[8]霍洪峰, 趙煥彬.人體運動鏈的動力學規律研究進展[C].濟南:第十四屆全國運動生物力學學術交流大會,2010.

[9]Page P, Frank C C, Lardner R.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of Muscle Imbalance:the Janda Approach[M]. Champaign: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2010:27-42.

[10]Janda V. Muscles and moter control in low back pain: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In Physical therapy of the low back[M].New York:Churchill Livingstone,1987:253.

[11]Boyle, M. Advances in Functional Training: Training Techniques for Coaches, Personal Trainers and Athlete[M].New York: Mumbai, 2010:37.

[12]Cook Gray.Movement: Functional Movement Systems:Screening, Assessment, Corrective Strategies[M].Chichester: Lotus Publishing, 2011:66-69.

[13]Blackburn J R, Morrissey M C.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pen and closed kinetic chain strength of the lower limb and jumping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Orthopaedic & Sports Physical Therapy, 1998, 27(6):430.

[14]Palmiter D J. Practicing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with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 A Guide for Students and Early Career Professionals[M].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 Inc, 2016:102.

[15]Phil Page. Sensorimotor training:A "global" approach for balance training[J]. Journal of bodywork and movement therapies,2005,10(1):188-192.

[16]Myers T W. Anatomy Trains : Myofascial Meridians for Manual and Movement Therapists[M].London: Elsevier Health Science,2009:12-15.

[17]原林. 筋膜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1:57-61.

[18]Izraelski J.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of Muscle Imbalance: The Janda Approach[J]. Journal of the Canadian Chiropractic Association, 2012, 56(2):234-341.

[19]Myers T W. Anatomy Trains : Myofascial Meridians for Manual and Movement Therapists[M].London: Elsevier Health Science,2014:12-15.

[20]Liu J, Wrisberg C A. Immediate and Delayed Bilateral Transfer of Throwing Accuracy in Male and Female Children[J].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2005,76(1):20-27.

[21]Gangopadhyay N, Madary M, Spicer F. Perception, action, and consciousness: Sensorimotor dynamics and two visual systems[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84-91.

[22]Prieske O, Muehlbauer T,Granacher U. The Role of Trunk Muscle Strength for Physical Fitness and Athletic Performance in Trained Individual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Sports Medicine, 2015, 46(3):401-419.

[23]Duncan J. An adaptive coding model of neural function in prefrontal cortex[J].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2001, 2(11): 820-829.

[24]Casile A, Giese M A. Nonvisual motor training influences biological motion perception[J]. Current Biology, 2006, 16(1): 69-74.

[25]Keshner E A. Reevaluating the theoretical model underlying the neurodevelopmental theory[J]. Physical therapy, 1981, 61(7): 1035-1040.

[26]Roger Bartlett.Introduction to Sports Biomechanics:Analysing Human Movement Patterns[M].London: Taylor and Francis Ltd, 2014:74-75.

[27]Janda V. Manuelle Muskel funktions diagnostik[M]. Elsevier: Urban and FischerVerlag, 2009:233-239.

[28]McMullen J, Uhl T L. A kinetic chain approach for shoulder rehabilitation[J]. Journal of Athletic Training, 2000, 35(3): 329-337.

[29]Page P, Frank C C, Lardner R.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of muscle imbalance: The Janda Approach[M].Champaign: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 2010: 3-12.

[30]Liu J. Prevention and Rehabilitation of Sport Injuries in USA: New Challenges and New Approaches[R].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Summut, 2015.

[31]呂中凡. 運動“弱鏈接”及其訓練學應對路徑分析[J].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24(3):112-115.

[32]任滿迎,劉穎,劉桂成,等.核心運動鏈肌力診斷新方法研究——以國家體操隊運動員測試分析為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9):66-69.

[33]Gambetta V., Gray G. Following a functional path[J]. Training & Conditioning, 1995,5(2):25-30.

[34]Boyle M. Advances in Functional Training:Training Techniques for Coaches, Personal Trainers and Athletes[M].Chichester: Lotus Publishing, 2011:2.

[35]NASM. NASM Essentials of Sports Performance Training[M].Sudbury: Jones and Bartlett Publisher, 2014:58-59.

[36]Florence K, Elizabeth M, Patricia P, Mary R, William R [M]. Muscles: Testing and Function, with Posture and Pain, Philadephia: Lippincott Williams and Wilkins,2005:331-333.

[37]Gambetta V. Athletic development: The art & science of functional sports conditioning[M].Champaign: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 2007:5.

[38]張英波,佟海青.競技運動中的人體運動感覺與動作調節[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34(7):114-116.

[39]趙魯南.競速運動制勝因素及訓練特征的集成與分群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 2014.

[40]Marees D E. Sport physiologie[M]. Kittson: Sport and bunch STR, 1996:82-90.

[41]王衛星,李海肖.競技運動員的核心力量訓練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0(8):1119-1121,1131.

[42]郭樹濤,王衛星,姚旭霞,等. 核心穩定性——釋義及形成機制[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0,33(8):120-124.

[43]黎涌明,于洪軍,資薇,等.論核心力量及其在競技體育中的訓練——起源·問題·發展[J].體育科學, 2008, 28(4):19-29.

[44]林輝杰.擲鐵餅動作中人體運動協調特征研究[D]. 上海: 上海體育學院, 2013.

[45]韓春遠,趙曉雯,王衛星,等.運動員核心力量訓練的本質[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3(5):112-116.

[46]趙佳.我國高水平網球運動員力量訓練理論與實踐[D]. 北京:北京體育大學, 2009.

猜你喜歡
功能性訓練
功能性訓練在高校體能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功能性訓練對技巧啦啦操運動員技術訓練的應用價值
功能性訓練對中職女學生身體素質的影響研究
功能性訓練在籃球體能訓練中的應用
基于功能性訓練角度淺談功能動作篩查(FMS)
功能性訓練與太極拳在技術層面的對比研究
“功能性訓練”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可行性研究
幼兒運動功能性訓練效果研究
功能性訓練在武術基本功訓練中的結合與應用探討
推陳出新:談功能性訓練在中學體育教學當中的應用有效性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