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和改進國企黨建工作充分發揮黨組織政治核心保障作用

2017-06-19 16:23徐少鵬
大經貿 2017年5期
關鍵詞:核心作用黨組織國有企業

徐少鵬

以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十分重視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在2016年10月10日至11日召開的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上。他強調,要通過加強和完善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黨的建設,使國有企業成為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成為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決策部署的重要力量。他深刻指出,堅定不移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最根本的是加強黨的領導。當前,國企國資改革正處于攻堅期和深水區,黨的領導只能加強,不能削弱。貫徹落實好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對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尤為重要而緊迫。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以及社會變革對國有企業的影響加深,給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帶來了許多新的挑戰。多年來的工作實踐,使我們逐步認識到,充分發揮好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需要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一、提高認識,充分了解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意義

(一)認識上的缺位決定了國有企業黨組織必須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大多數黨員干部、員工對黨組織應發揮政治核心作用有比較明確的認識,但也有少數黨員干部、員工受社會上所謂“淡化論”、“退出論”等錯誤看法的消極影響,對公司制企業黨組織是否要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在認識上還存有不少偏差,造成了黨建工作中出現諸多的不平衡。集中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弱化。有人認為,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實際上是削弱了黨的領導。認為黨組織管好黨員就行了,用不著再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因此,一些企業黨組織缺乏適應新體制的要求,缺乏依法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意識,對企業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的理解認識不深刻、工作不到位。這種認識上的偏差,導致出現諸如削弱黨建工作、自我放松黨建工作、黨政關系不協調等問題。

二是淡化。有人認為,企業黨組織只談監督、保證就夠了,從而忽略了黨組織的其他職能的發揮。所以,導致出現沒有解決好黨建工作與現代企業制度和經濟工作的結合方式,存在基層黨建工作游離于企業發展,局限于黨務系統的小循環。

三是虛化。有人認為,企業中心工作就是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黨的組織建設可有可無,就算有也是玩文字游戲,業務空洞,對企業經濟發展毫無作用可言。

四是邊緣化。有人認為,重大問題由董事會決策,黨組織的工作不會有實際作用。此外,在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上,由于在配備班子時總是把精兵強將首先放在企業董事會、經理層,所以黨務干部在生產經營方面的決策能力相對較弱,使得他們在履行職責時常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有一些黨組織負責人因擔心“越位”,造成參與“不到位”。新的社會新形態逐漸固化以來,企業職工一些新的政治訴求和社會需要,一些企業黨組織則很難予以滿足,導致職工群眾對基層黨組織產生了疏離感,甚至導致了一些基層黨組織被“邊緣化”現象的出現。

(二)從歷史到當前,從責任到法治明確了國有企業黨組織必須發揮政治核心作用。一是歷史定位。建國以來,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是隨著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內在規律的認識深化而不斷加強的。改革開放以前,國有企業一直是黨的一元化領導。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對國企黨建工作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我們黨總結經驗教訓,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要發揮國有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十四屆四中全會作出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建設幾個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國有企業黨組織要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證監督作用,參與企業重大決策。十五屆四中全會作出的《中共中央關于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提出堅持黨的領導,充分發揮國有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是一個重大原則問題,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十六屆四中全會上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提出要把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作為加強黨執政能力的重要內容,國有企業黨組織要適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完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要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推進企業的基層黨組織建設。十七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把建設高素質經營管理者隊伍、人才隊伍、黨員隊伍、職工隊伍和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貫穿國有企業黨組織活動始終,保證黨組織參與決策、帶頭執行、有效監督,發揮政治核心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多次就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于此同時,近年來相繼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加強了黨的建設,充實和完善了國企黨建工作內涵。通過以上歷史的回顧,可以幫助我們看清國企黨建工作的走勢,增強責任感和工作信心。

二是當前定位。抓好國有企業黨建工作,首先是由國有企業的性質和地位決定的。國有企業是黨執政的經濟基礎和階級基礎,承擔著維護國民經濟穩定,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必須加強黨的建設,體現黨的意志,掌控在黨的手中。其次是由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保持先進性要求決定的。黨的基層組織是我們黨全部戰斗力的基礎,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黨政干部一樣是黨的干部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黨要執好政,不僅是國家機關的事,也是國有企業黨組織的重要職責和義不容辭的義務。

三是責任定位。國有企業黨組織必須發揮政治核心作用,這是中央對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準確定位,也是必須遵循的原則。首先要保證上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企業內得到貫徹實施,實現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權。其次,要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的原則,努力建設一支“四好”領導班子和“想干事、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黨員干部隊伍,為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提供基礎保障。第三,要積極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發揮好保證監督作用,保證企業的發展符合科學發展觀,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符合民主決策的程序,符合廣大員工的利益。第四,要融入企業的生產經營中心,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調動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發動廣大員工為實現企業發展目標而努力奮斗,促進企業的和諧穩定。這就是國有企業黨組織的工作任務。

四是法律定位?!皣衅髽I黨組織要適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完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秉h組織在企業中處于政治核心地位,發揮政治核心作用,是黨章賦予企業黨組織的政治責任,是執政黨的政治意志在企業中的體現。新修訂的《公司法》第十九條明確規定:“在公司中,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的規定,設立中國共產黨的組織,開展黨的活動。公司應當為黨組織的活動提供必要條件?!边@一規定體現了憲法的精神,為公司制企業中黨組織的設立、黨組織活動提供了法律依據。

二、把握方法,確保國有企業黨組織能夠真正發揮政治核心作用

(一)主動參與決策。只有旗幟鮮明地站在黨性立場上,積極主動參與企業重大問題的決策,才能充分發揮黨組織的作用,才能有效地保證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在企業中得以貫徹。一是把握好參與的程度。首先黨組織參與不等于個別黨組織負責人參與。事關企業發展大局的重大問題,必須經過黨委會集體研究,真正體現黨組織的集體意志。尤其在決策那些涉及企業生產經營、改革和發展的帶有方向性、全局性、長遠性的問題,對社會、企業產生較大影響的敏感問題和關系職工切身利益的原則問題時,要成為決定性力量。二是把握好參與的方式。中組發〔2016〕26號《中共中央組織部國務院國資委黨委關于印發<貫徹落實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精神重點任務>的通知》中提出完善“雙向進人、交叉任職”領導體制,適當增加進入董事會的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人數。這樣就能夠在組織形式上通過“身份參與”把黨組織的意志帶進和融入企業的重大決策之中。三是把握好參與的內容。從工作的實踐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企業的發展戰略和實施規劃;企業中層干部的任免和企業人才戰略的實施措施;企業重大經營管理布局的調整;企業重大項目的確立,大額資金的使用;企業用工政策、工資分配方案、職工福利方案的確定;企業規章制度的推行;企業精神文明建設重大措施的實施等。

(二)堅持管好干部。企業黨組織堅持黨管干部,關鍵是要明確管理的方式方法和重點。一是管理程序變化了,但黨組織管干部政策不變,保證黨的干部路線在企業中的貫徹落實;二是管理權限變了,但黨組織把好任用關不變,要嚴格按照德才兼備的原則通過多種機制選拔推薦干部;三是職能變化了,但集體討論的方式以及對干部的監督、考核不變,要把堅持黨管干部的原則同配強黨組織書記和企業管理經營者結合起來,把組織考核推薦和引入市場機制公開向社會招聘結合起來,不斷優化企業干部隊伍的結構和素質,真正使企業的人力資源得到合理配置,使企業人才價值不斷在優化中得到升值。

(三)有效實施監督。企業黨組織要通過抓好企業改革發展和經營中的重大問題來實施監督保障。一是要監督本企業在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上不發生偏移;二是要監督企業重大生產經營和實施改革措施上不產生失誤;三是要監督本企業領導干部在權力的行使上不出現腐敗行為。

(四)加強自身建設。黨組織能否發揮政治核心作用,黨對企業的政治領導是否堅強有力,關鍵在于黨的建設是否扎實,黨組織自身是否堅強有力。一是要按照精干高效、有利于加強黨的工作和從企業實際出發的原則,合理設置企業黨組織的工作機構,切實加強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使之與企業黨組織所處的地位和所承擔的任務相適應。二是加強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為企業的改革、發展、穩定提供精神動力。三是以“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為抓手,以“美麗項目部創建”、“黨建+”、“優化服務提升年”等活動為載體,堅持融入中心,服務大局不動搖。因此,黨組織要支持企業經營管理者依法行使職權,積極主動地圍繞企業的中心任務開展工作,對管理者在政治上加強指導、在業務上當好參謀,在日常工作中當好助手,使黨組織的戰斗力和先進性得以充分發揮,引導企業健康發展。

三、積極創新,更好地推動黨組織在國有企業內部發揮政治核心作用

近年來,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黨建工作面臨著新理論、新思想、新觀念的沖擊。因此,更新觀念、改進方法、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創新發揮企業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是當前國有企業黨建工作面臨的重要任務。

一是創新活動思路。國有企業的黨建工作要緊緊圍繞企業的中心工作,融入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的全過程,要把保證企業堅持社會主義方向、依法競爭和經營、切實維護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確保員工隊伍的穩定,作為黨的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做到黨建工作“四個同步”制度,即黨的基層組織和生產行政組織同步建立,黨務干部和生產行政干部同步配備,黨建工作制度和生產管理制度同步制定,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工作同步考核。

二是創新活動載體。要創新工作載體,增強工作活力,提高黨在群眾中的威信。一方面要通過“三會一課”、專題報告會、舉辦基層黨支部書記培訓班、組織黨員干部觀看教育影片、開展黨團活動等有效載體,不斷豐富黨建工作內容,使黨建工作更具有針對性和適用性;另一方面要把黨的建設同企業文化建設緊密結合起來,使黨建工作融入中心、深入人心。例如通過創建“黨建+”品牌、美麗項目部等活動的開展,都極大地豐富了職工對精神文明建設的新需求,營造了“家”文化氛圍,有力促進企業的和諧穩定。

三是創新活動形式。一是要按照“為企業所需要、為員工所擁護、為黨員所歡迎”的要求,不斷創新黨組織的工作方式和活動方式。通過深入開展黨員帶頭人隊伍建設,充分發揮黨員在生產經營中的主力軍和生力軍作用,帶動企業經濟效益的不斷攀升。二是圍繞活動內容創新活動形式。針對企業的特點和要求,開展長期性、經常性、群眾性、多樣性的黨建和企業文化活動,激發員工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同時,要結合企業特點,組織以提高黨員業務知識和職業技能為目的的專業培訓和勞動競賽活動,使黨員成為各個崗位的技術能手和業務骨干。

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是國有企業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工作。只有創新,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才能適應新時期新要求,在改進中不斷加強黨組織自身建設,在探索中努力開創黨建工作新局面,充分發揮好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

猜你喜歡
核心作用黨組織國有企業
新時期加強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思考
清華黨組織公開
如何做好國有企業意識形態引領工作
企業黨委在轉型期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調研與啟示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思考和實踐
論“依憲治國”在依法治國中的核心作用
國企黨組織在企業法人治理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以地大出版社為例
發揮造價管理核心作用,提高建設工程管理水平
建好“三型”黨組織 實現醫院新跨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