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構投資者對真實盈余管理的影響

2017-06-19 21:27徐鷗周道娟
大經貿 2017年5期
關鍵詞:盈余投資者機構

徐鷗 周道娟

【摘 要】 盈余管理是企業管理層為了影響利益相關者的決策,通過會計手段或者真實交易手段粉飾財務報告的行為。國內外學者基于應計項目操控的研究大多數表明機構投資者能夠有效抑制應計盈余管理,目前許多學者發現企業更傾向于實施真實盈余管理。本文的研究主要是闡述機構投資者對企業的真實盈余管理行為的影響以及探索其對策建議。

【關鍵詞】 機構投資者 真實盈余管理

一、引言

所謂盈余管理行為是指企業管理層通過操控盈余的手段來影響財務報告的行為,即應計項目盈余管理和真實盈余管理Gunny(2010)。應計項目盈余管理是指在企業公認會計原則許可的范圍內通過一些會計手段來改變企業的會計盈余,這種方式通常不對企業的會計利潤總額造成影響只是通過會計手段改變了各個會計期間盈余的分布。真實盈余管理則是指企業通過操縱真實的經濟活動從而實現虛夸當期盈余的目的,即企業通過降低價格增加當期的銷售收入,異常地擴大生產量以降低單位成本,削減研發費用支出等等以增加當期毛利潤實現保盈的目的。

在現實經濟市場中相比于散戶投資者,機構投資者可以發揮其自身優勢發出價格信號引導資本市場的資源有效配置。在發達國家機構投資者已經成為資本市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起到引導證券市場的作用,其持有證券的數量占證券總額的大部分。機構投資者也以其專業優勢更能夠收集和分析證券市場的信息、優化股權結構、參與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監督上市公司的經營行為。我國也逐步認識到機構投資者在企業公司治理中發揮重要作用。由于我國的機構投資者發展的歷史尚短,持股比例不同的機構投資者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發揮的抑制真實盈余管理的作用可能有所不同。

二、機構投資者對應計盈余管理的影響

國內外眾多學者對機構投資者與盈余管理的關系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機構投資者能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企業的真實盈余管理結論尚未統一。國外的資本市場發展時間長,是成熟的資本市場,且機構投資者一般持有企業的股份比例較高,采用“用腳投票”的方式相對于監督方式付出的成本更高,因此機構投資者一般會選擇參與公司治理方式增加企業價值一起得到更大的匯報。

我國資本市場投資氣氛濃烈,而且公司治理結構尚未完善,機構投資者本身也不夠成熟,關于機構投資者對真實盈余管理程度的影響國內的研究較少。孫剛(2012)研究不同持股目的的機構投資者分別對企業應計和真實盈余管理影響,文中他將持有公司限售A股的機構投資者認為是交易動機較強的機構投資者,實證檢驗結果顯示這類投資者的持股比例與真實盈余管理水平顯著正相關,將持有公司流通A股的機構投資者認為是監督動機較強的機構投資者,實證結果顯示這類投資者對應計和真實盈余管理都能起到顯著的抑制作用。李增福,連玉君和林盛天(2013)以2006-2009年全部上市A股企業為研究樣本,構建多元回歸模型,區分是否為國有控股不同情況對機構投資者持股與真實盈余管理之間的關系進行梳理,結果表明相比于非國有企業,國有企業的真實盈余管理水平更高,無論是國有還是非國有企業機構投資者持股能夠均能起到抑制其真實盈余管理的作用,但是這種抑制作用在國有企業中受到一定程度的抵制。李增福,連玉君和林盛天(2013)以2006-2009年全部上市A股企業為研究樣本,構建多元回歸模型,區分是否為國有控股不同情況對機構投資者持股與真實盈余管理之間的關系進行梳理,結果表明相比于非國有企業,國有企業的真實盈余管理水平更高,無論是國有還是非國有企業機構投資者持股能夠均能起到抑制其真實盈余管理的作用,但是這種抑制作用在國有企業中受到一定程度的抵制。

三、政策與建議

我國目前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普遍偏低,存在嚴重的投機行為,在這樣的背景下要充分發揮機構投資者的積極性改善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不僅需要機構投資者自身也需要企業的管理者、證券市場的其他參與者共同努力。此外政府還應該從政策上給與積極引導,進一步完善對機構投資者的評價體系為機構投資者的成長成熟創造良好的環境。

(一)提高機構投資者的持股比例,優化機構投資者投資結構

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較低時隨著機構投資者持股增加會更加促進企業真實盈余管理行為,因此擴大機構投資者規模促進機構投資者多元化發展才能使其在公司治理中發揮作用。相應的措施有:(1)積極推進社?;鸷捅kU基金入市規模,目前我國社?;鸷捅kU基金在資本市場還未形成規模入市比例較低,研究表明我國社?;鸷捅kU基金的投資收益率在機構投資者中排名靠前,因此應擴大這種積極的能夠穩定市場的長期機構投資者的發展;(2)擴大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的規模,適當擴大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的規模,放寬對其投資額度的限制、準入條件從而促進機構投資者的多元化發展,形成積極的競爭格局,并且隨著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的進入也能夠為我國機構投資者帶來先進的投資理念和專業的技術方法有利于國內機構投資者的快速壯大發展。

(二)完善上市公司的投資環境

使機構投資者在資本市場上發揮發揮積極的治理作用首先應該完善我國法律制度,才能削減機構投資者發揮作用的法律障礙創造適合機構投資者的發展的法律環境。西方證券市場中保險基金和養老基金在機構投資者中占據主導地位,保險基金社?;鸶悠赝顿Y收益的穩定性和長期性而且資金實力雄厚,能夠起到維持資本市場穩定性得到作用,而我國這兩種機構投資者收到了政策過多的限制,比如政策規定保險公司投入市場的資金比例不得高于10%,而我國控股股東的限制為30%,導致保險基金在企業公司治理中缺失話語權。因此我國應逐步放寬對社?;鸨kU基金以及合格的境外投資者等更加適合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的金融機構參與投資的限制。

【參考文獻】

[1] 高雷,張杰.公司治理、機構投資者與盈余管理[J].會計研究,2008.

作者簡介:徐鷗(1993—),女,漢族,云南昭通市人,碩士研究生在讀,云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專業:會計學,研究方向:財務會計。

猜你喜歡
盈余投資者機構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與盈余管理
聊聊“普通投資者”與“專業投資者”
關于經常項目盈余的思考
新興市場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不斷增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