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記文

2017-06-21 17:10鐘能文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7年13期
關鍵詞:項脊軒歸有光色調

鐘能文

雜記文看起來有些“雜”,其實是形散神聚的。這里的“雜”,可看作所記的事情有些零雜。材料雖然零雜,但是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卻是一以貫之的。一般來說,雜記文在材料選置上采用零散或零星“配置”形制,化散為整,然后聚焦,映出觀點。因此,閱讀古代雜記文,需要注意把握以下幾點:

1.辨明色調。所謂“色調”,就是雜記文所選置材料的品色。雜記文的一個重要性狀就是材料的不“成套”與不嚴整,初讀下來往往給人一種支離破碎的感覺。其實,這并非雜記文取材的本然。比如歸有光的《項脊軒志》,看上去材料瑣瑣碎碎,實際上作者是用或喜或悲的感情作為貫穿全文的脈絡,將生活瑣碎事串為一個整體。這些零碎的材料共同折射出一個色調,即借“百年老屋”的幾經興廢,回憶家庭瑣事,抒發了物在人亡、三世變遷的感慨。

2.品味細節。雜記文往往不以重大事件為取材對象,而是習慣于擷取日常生活中為人所忽略的細枝末節來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與精神品貌。比如前面所舉的《項脊軒志》,作者自己對祖母的追憶,看上去似乎很平常,卻洋溢著淳厚的人情味?!拔醿?,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的垂問和“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的自語,以及持象牙朝笏的一段勉勵,都生動地表現了老祖母對孫子的疼愛與厚望。

3.研析風味。風味就是一個作家的文章風格。這種風格往往呈現出作者獨特的藝術品位。所以閱讀雜記類文言文,就要注意研析文章所表現出來的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比如前面所引的《項脊軒志》,質樸自然,不加藻飾。作者沒有選用色彩華麗的詞藻加以描繪、渲染,而只是運用簡凈、樸素的語言,平平常常地敘述,老老實實地勾畫。自然中彰顯著豐沛的表現力,淺顯中蘊含著醇厚的感情。這就是歸有光散文自然率真的藝術特色。

右面這篇《雪竹軒記》是歸有光寫給馮山人的一封書信。因為一直沒有兌現給馮山人的雪竹軒寫一篇記,所以作者感到很愧疚。于是寫了這篇“記”以“搪塞”一下。歸有光的散文一向注重從生活場景中搜取細小的瑣事,然后從這些小事中反映他想表達的東西。馮山人喜愛雪竹,就把自己建造的軒名為“雪竹軒”。于是請求歸有光替他寫一篇記言。為此,他十分懇切地屢次寫信給歸有光,可謂情真意切。由于種種原因,歸有光一直沒有付諸筆墨。最后在提筆寫《雪竹軒記》時,歸有光沒有費墨去寫這些原因,而是把筆墨對準馮山人。寫馮山人之詩以及其為人,通過他人對馮山人的評價,突出了馮山人的篤實。所以,歸有光的這篇記言,看起來是寫軒,實際上是在寫人,意在表現馮山人為人懇誠的品質。把握住了這一點,那么理解這篇《雪竹軒記》的情感脈絡就比較容易了。

猜你喜歡
項脊軒歸有光色調
《項脊軒志》教學設計
字字顯真心,句句總關情
《項脊軒志》細節的秘妙淺析
“知人論世”與文言文釋義案例分析
ROMANTIC PARTY
馬拉喀什記憶
肆意融合
一曲讀書人的勵志
儒家思想觀照下的《項脊軒志》閱讀
千絲萬縷難理情,一景一言皆回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