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文化交際背景下中美文化的差異與融合

2017-06-21 22:44趙影
青年文學家 2017年17期
關鍵詞:文化沖突

摘 要:隨著改革開放以及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有了顯著的提高,這就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了解中國文化,這為中西方的接觸增加了很多機會。然而,在中西交往的過程中,文化沖突屢見不鮮,這就要求我們了解什么才是文化沖突,以便于中西文化的融合進行更好的交流。本文以《功夫夢》為例,剖析《功夫夢》中的跨文化交際中的中美文化的差異與融合,從而對中西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關鍵詞:文化沖突;《功夫夢》;文化的差異與融合

作者簡介:趙影(1989-),女,吉林大學公共外語教育學院碩士,研究方向:二語寫作。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17--02

一.《功夫夢》的劇情簡介

12歲的德雷. 帕克由于父親去世、母親工作的調動,隨母親來到了對于他來說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度—中國。剛剛來到中國的時候,習慣了底特律生活的帕克很不習慣中國的生活,很是不開心。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小區樓下的公園里面遇到了一個自己喜歡的女孩—美瑩,這讓同樣喜歡美瑩的程很是不滿,于是以程為小頭頭的小幫隊經常對帕克圍追堵截,帕克更是懼怕他們的毆打。一次,帕克也是出于報復的心理對他們做了一次惡作劇,在程的小幫隊狠狠的毆打的帕克的時候,物業先生(韓先生)及時的趕到了現場,將帕克帶回了自己的家中,對其進行拔罐很快的療好了帕克的傷。后來韓先生帶著帕克去程習武的武館講和的時候,遭到了程的師傅的步步緊逼,最后不得不同意雙方的徒弟在比武大賽上一決高低。隨后,帕克拜韓先生為師,開始學習真正的中國功夫,帕克從基本功開始學起,逐步到個性修煉,最后終于悟出了中國功夫的精髓及其蘊含的人生哲理,通過帕克的不斷努力,最后終于在賽場上贏得了武術大賽的冠軍,實現了一個美國小孩在中國的功夫夢。

二.跨文化交際

“跨文化交際”的英文名稱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個人之見的交際,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間所發生的相互作用”。(薛曉瑾,劉洋,2008)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的全球化,越來越多的人需要同有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接觸和交流,然而,在交流的過程中,中西方的文化沖突屢見不鮮。

任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或者一個群體,不論其文化程度如何,他們都擁有者自己固有的交流方式,都認為自己的交流方式是正確的。因此,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群體,他們的思維方式和處事方式存在著差異,因此,在交往的過程中,往往會導致相互之間的不理解,對同一件事情產生不同的看法。(薛曉瑾,劉洋,2008)

三.《功夫夢》中折射出的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1. 中西方稱呼語的差異

隨著全球化經濟的迅猛發展,中西方跨文化交際越來越頻繁,在跨文化交際中,稱呼語的地位非常重要,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中西方稱呼語有著很大的差異,而且如果稱呼不當,可能會導致不必要的誤解。中國社會的稱呼方式極為復雜,中國人尊崇“上下有異,貴賤有分,長幼有序”,又有著血親關系、職位高低、社會地位、職業、性別、年齡乃至場合等因素的制約。中國的稱呼語主要是“敬長親幼、尊上親下、敬生人親熟人”(周新玲,2000)而西方人崇尚平等和自由,相互之間的稱呼也沒有那么復雜。

《功夫夢》中,帕克和母親剛剛來到中國第一天,初次見到哈利的時候,帕克的媽媽說:“你可以叫我雪莉小姐”。帕克的媽媽讓帕克去找物業先生的時候,帕克稱他為“Mr. Han”,而韓師傅并沒有理會他。在后來拜師學武的過程中,帕克還是稱師傅為“Mr. Han”,而當地的中國人都稱他為“韓師傅”“韓老師”等等。(刑星,2016)而師傅稱帕克為“Xiao Dre”,以“小”來表示帕克是晚輩,同時也有表達了師傅對帕克的喜愛。

2. 中西方教育方式的差異

中國人和西方人擁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其思維方式、行為習慣、宗教信仰以及價值觀念都有很大的區別,其教育方式也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中國人喜歡中庸之道,思想保守,崇尚傳統,導致了中國的教育方式被稱之為應試教育。而美國的教育是真真正正的培養人才。美國人自強獨立,注重個性能力、動手能力以及開放的思維方式的培養,鼓勵孩子要敢于冒險、勇于創新,真真正正的素質教育。在西方的教育當中,教師能夠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承認每個孩子的天賦,并鼓勵孩子將努力發展自己的特長。

正是不同的中西這種不同的教育方式,教育出了不同性格的孩子?!豆Ψ驂簟分械闹魅斯?,帕克性格獨立,無論遇到什么事情都是自己想方法去解決。帕克來到中國的第一天,與自己喜歡的女孩—美瑩邂逅,可是引起了同是喜歡美瑩的程的不滿,因此被程的小邦隊毒打了一頓。受到了這樣的委屈之后,帕克沒有告訴母親。相反,不想讓母親知道自己挨打的事實,涂抹粉底液遮掩眼部的淤青,當母親問起這件事的時候,帕克并沒有說出實情,而是說自己撞了一根柱子。性格獨立的帕克想要自己去解決這件事情,于是拜韓師傅為師,最后贏得了比賽,讓自己不再懼怕程。

美瑩的學習方式是中國式教育的一個代表,每天都按時按點地去練習小提琴,沒有自己的支配時間,甚至在吃飯的時候都要邊吃邊練,家長還在不斷給美瑩施加心理壓力,導致美瑩在即將考試之前,極其緊張,考試的時候并沒有很好一發揮出自己真正的水平。而帕克的母親不會干涉帕克的學習,所有的事情都是由帕克自己去決定,所有的時間都是帕克自己在支配。而且美瑩聽從父母的安排,考試之后,父親沒有說出任何原因,就不讓自己的女兒和帕克做朋友,美瑩毫無質疑的順從,這讓來自不同文化的帕克很是不解。

3. 中西方思維方式的差異

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其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文化,塑造了不同的思維方式和文化特征,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是呈曲線狀的,而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呈直線的。在《功夫夢》中,韓師傅讓帕克反復做同樣的動作—撿外套、穿外套、脫外套、掛外套,但是并沒有告訴帕克這樣做的原因,很是不理解的帕克就開始發問,但是韓師傅還是沒有說明其中的原因。就這樣,帕克重復同樣的一套動作,重復了兩天,最后不知情的帕克終于忍不住說自己不做了,還說韓師傅根本不懂正真的功夫。就在這時,韓師傅叫住了即將離去的帕克,最后,帕克終于知道了師傅讓他反復撿外套、穿外套、脫外套、掛外套的目的是在教導他“生活中處處是功夫”。從這個小片段中就能看出,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是呈曲線狀的而西方人的思維方式是呈直線狀的。

在帕克練武的過程中,有這樣一個片段。帕克認為師傅并沒有教自己真正的功夫,所以在撿外套的時候漫不經心,韓師傅說:“It is not right.”德瑞說“What? I am doing it.”韓師傅說“No, something is missing.”德瑞很生氣地說“Nothing is missing.”韓師傅說“Attitude.”中國人認為,什么事情都要兢兢業業的去做,即使是一件小事,態度很重要,中國人相信:“態度決定一切”。所以,韓師傅在教德瑞的習武的過程中不斷地讓德瑞在反復做簡單動作的過程中領悟真正的中國功夫的真諦。

四.總結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取得的成就使中國在國際的地位不斷提高,所以跨文化交際日益頻繁。不當的交際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影響,本文通過剖析《功夫夢》電影中中西文化的差異和共同性,是想讓人們認識到每種文化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文化并沒有優劣之分,只是存在著差異性和共同性,通過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有助于提高文化意識,減少國與國、名族與民族、不同的文化群體之間的跨文化交際中出現的沖突,從而提高人們的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刑星,淺析跨文化交際中中美文化的差異與融合—以《功夫夢》為例[J]. 影視與舞臺藝術,2016(7).

[2]薛曉瑾,劉洋,跨文化交際中的中西文化沖突研究[J].外語教學研究,2008(10).

[3]周新玲,英漢稱呼語比較[A].吳友富主編.外語與文化研究(第二輯)[C].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288.

猜你喜歡
文化沖突
論《白牙》中流散族群內部的文化沖突
論文化沖突產生的原因及其化解途徑*
漢語國際教育中的文化沖突及應對策略
跨文化沖突視角下的法國電影《岳父岳母真難當》解讀
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青少年犯罪新趨勢
文化沖突與融合下的就業選擇方向——以潮汕女大學生為研究對象
酒店英語交際中的文化沖突與解決策略
中英禮貌用語對比及跨文化沖突——以《喜福會》為例
高校外事工作中的中德跨文化沖突與對策:以浙江科技學院中德學院為例
《空山》不空——多重文化沖突下的詩性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