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識“項目式學習”

2017-06-23 19:58王曉波陳麗竹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2017年6期
關鍵詞:項目式學習探究評價

王曉波+陳麗竹

近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項目式學習重新回到教育者的視野中,成為學校課程改革探索的一個熱詞。這種秉承著新理念的歸納式學習方法風靡了整個教育圈。教育人士探討了各種模式的項目式學習和理論研究,抑或是各階段各學科的實證、應用研究。在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背景之下,人們對項目式學習可能有著不同的理解,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特別是中小學教師該如何理解項目式學習的思想和精神,對于教育教學的創新發展意義重大。為此,本刊采訪了北京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院副院長董艷教授。

融合——新時期的項目式學習

記 者:在我國中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項目式學習作為一種面向未來的創新教學方法,被廣泛關注和應用。項目式學習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形態各異,不同的學者也有不同的理解與研究,請問您是怎么認識這種教學方法呢?

董 艷:項目學習并不是近些年提出來的新事物。但我們可能需要重新認識項目式學習: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屬于行動導向的教學方法。項目是指生產一件具體的、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產品或完成一件可展示的作品,包括方案、圖紙。在技術領域里,幾乎所有的產品都可以作為項目,如模具、小電視機、測量儀器以及簡單的工具制作等;所有具有整體特性并有可見成果的工作也都可以作為項目,如不同場合的商品展示、產品的廣告設計、應用小軟件的開發等。通過體驗這樣一些項目的整體性、綜合性、探究性,學生解決與生活相關的、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或任務,完成并展示相應的作品,從而提升了他們的多種學習技能。

新時期的項目式學習,看重的是學生如何在技術的支持下,通過完成具有挑戰性的項目而得到的收獲?!白鲋袑W”正是項目學習的核心,通過學生的實踐,學生真正有所得;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把學科知識融入到項目的設計與實施中,項目的完成依賴于學生對學科知識的理解與應用。單純地完成項目或者只選擇完成一些學生感興趣而和學科沒有關系的內容,可能只是開展了表層的項目式學習。然而,要想通過項目式學習達到更深層的認知目標,或通過項目式學習提高學生的21世紀學習技能,發展學生核心素養,還需要將項目學習與學科知識進行通整,甚至需要跨學科設計。傳統講授方法,很難培養學生面向未來社會所需要的綜合能力,甚至跨學科綜合素養。而在項目式學習中,學生有參與、有探究、有合作的過程,才有利于其能力的提升。

之所以重新提起項目式學習,有兩個主要緣由。一是當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不斷提升;二是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普及。但項目學習的成功,依賴于師生自身觀念的轉變。學校其實存在著很大的“浪費”,學生在學校的學習不能完全運用他在校外獲得的經驗;同時,學生又不能把在學校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其日常的生活中去。統計數據顯示,通過讓學生“聽+看+做”或“親身實踐”等類型的學習,記憶效果可達90%,遠遠超過“聽”“看”“聽+看”的學習效率。項目式學習就是這樣一種知行合一的學習方式,將學習和生活聯系,通過提出和生活相關的、有挑戰性的、比較復雜的問題,讓學生親自去探究、去合作、去走入社會生活,促進他們愿意去學習,從而完成項目作品要求或完成最終的任務。

相比之下,傳統學習就是不斷的讀、練,通過這樣的訓練形成刺激—反應。認知心理學強調如何發揮學生內在的學習主動性,學習就是不斷同化和順應。當前在移動互聯的網絡時代背景下,學生獲取信息和數據的渠道更加容易,VR技術為學生帶來了豐富學習環境的可能,學生可以在教室中“走”進博物館,“走”進大自然,感受虛擬的社會職業情境。這些新技術也為課堂教學提供技術情境的支撐提供條件,也有利于項目式學習的開展。

現在的教育生態中還存在另一種融合:項目式學習與STEAM教育的融合。學科融合在中小學教育中愈來愈受到重視,這不僅表現在學校層面,孩子喜歡、家長歡迎、產業追隨。通過項目式學習的方式來開展STEAM實踐,學生參與到跨學科項目的情境之中,通過驅動式項目的合作探究完成,來實現工程能力和綜合素養的提升。

記 者:剛才您提到了項目式學習與STEAM的融合,項目式學習和STEAM教育融合的要義是什么?二者之間有什么樣的聯系?

董 艷:項目式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設計執行項目的教學和學習方法。STEAM教育則是一種跨學科的教學理念,以突破傳統的分科教學帶來的對學生培養的不足。但在某些方面,兩者存在一些相同的地方,比如都強調讓學生在真實的學習任務或情境中,通過小組合作來完成學習的任務。前者更強調學習即參與的一種隱喻,而后者更加強調通過跨學科的知識滲透和整合來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并形成創造性作品的教育過程。STEAM教育不一定按照項目式學習的規范流程來操作,但項目式學習的教學思想經常會在STEAM教與學中得到體現。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社會發展逐漸要求我們的學習者具有科學精神、創新精神。國內現在倡導的“社會大課堂”為學生提供了一種接觸社會、融入生活的實踐方式。美國也在很多年前提出營地教育的旅行研學模式,呼吁學習者走出課堂,走入自然,通過臨時組建的學習共同體,在精心設計的項目活動中,讓學生去體驗學習,獲得提升。這些都為學校教師設計學生的項目式學習或STEAM教育提供一些基礎。教師要敢于迎接這樣的新挑戰。

項目式學習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

記 者:項目式學習回歸教育者的視野,被越來越多的學校和教師歡迎。在設計與實施中有哪些關鍵步驟需要注意呢?

董 艷:項目式學習的實施有這樣幾個關鍵步驟:一是規劃探究主題。通常由教師提出一個或幾個項目任務設想,然后同學生一起討論,最終確定項目的目標和任務。二是形成項目學習小組。三是確定項目任務。學生選擇探究主題,明確探究任務。四是制定主題探究計劃。由學生制訂項目工作計劃,確定工作步驟和程序,并最終得到教師的認可。五是實施計劃。學生收集資料,開展主題探究,分析、總結資料,制作作品。六是展示與評價。預定展示作品的時間,進行成果展示,進行多元化評價。七是歸檔或結果應用,項目工作成果應該歸檔或應用到相應的實踐中,例如作為項目的維修工作應記入維修保養記錄,作為項目的工具制作、軟件開發可應用到生產部門或日常生活和學習中。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探究主題,一方面要結合教學要求,另一方面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教師和學生一起討論來形成。特別是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他們有一定的探究需求??傊?,要考慮到學生的聲音。此外,探究主題或任務,不一定選大而全的,有時可以在一節課內選擇小而美的項目工作來完成。對于項目成果的展示評價來說,可以擴展更大的范圍,讓學生感受到他們被關注,同時能夠得到更多的反饋意見。在評價過程中,教師要制定明確的評價規則或標準等。

記 者:在開展項目式學習時,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角色被重新定位。這樣的變化給教師帶來了哪些挑戰?

董 艷:項目式學習不同于傳統的講授式教學,傳統授課主要完成知識傳遞,授課結束以后學生完成相應的作業以鞏固學習任務,每節課之間沒有特別多的關聯。但項目式學習有時需要更長的時間,可以是一周或一個學期,為此對教師的過程性指導和督促就有較高的要求。教師在項目式學習過程中,主要扮演好四個主要角色。一是做好項目規劃:綜合考慮學生知識技能背景,設定項目目標并給出驅動問題。二是提供關鍵指導:就學生的調研方法、采訪技巧、數據分析、知識解惑、專題指導等。第三,促進或協助學生做好管理:方案制作過程中給予團隊管理、時間管理、專家引進、修正建議等。最后,教師要給予積極反饋:給學生提供展示創造機會并給予反饋、提供評估。

希望運用項目式學習的老師可以先從以下一些小的工作做起,比如嘗試運用一些項目式學習的具體策略;在課堂上更加以學生為中心;在課堂教學中加入小組學習的設計;至少在學期內做一次項目學習;改進教學中的一個專題項目;將技術整合在課堂學習中。但在實踐中發現,較多教師都認同項目式學習,但在實施過程中卻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不能完整實施一個項目流程。項目式學習要求教師有很強的實踐和組織能力,要求學科與實踐有深度結合,如此,教師才能很好地設計規劃項目和督促項目的完成。此外,項目式學習對教師如何監督項目實施和評價項目完成成果均提出了高要求。為此,從學校管理來說,需要學校有一種組織或倡導。比如開展項目式學習的教師組成一個實踐共同體,形成研究團隊,通過交流解決項目式學習開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或困惑,也可以分享經驗,促進其他老師的工作。

項目式學習評價主體從學生到過程和作品

記 者:通過項目式學習可以對課程進行很好的設計、規劃與實施,項目式學習對學生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價值和意義,那么,項目式學習應該如何評價學生呢?

董 艷:項目式學習要求對學生完成項目的過程進行規范、全面的評價。美國巴克教育研究所(http://www.bie.org/)開發了許多評價用的工具和量表。評價的主體從以往的教師評價學生,到現在評價公開展示的學生作品,如將作品在全校的宣傳場所展示,或者學生用PPT、Video面向全校做匯報。評價者可以包括校長、教師、家長、同學等所有看到作品的人;評價的作品不再僅僅是總結性評價的內容,還更加強調學生在項目學習中的過程性表現,如小組討論的材料、項目半成品以及總結的材料。所以項目的多元評價理念更加明確,評價方式更加公開,甚至權威。當然,這也意味著對教師的高要求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項目式學習和基于問題的學習的縮寫形式,都是PBL?;趩栴}的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主要是把學生置于混亂、結構不良的問題情境中,讓學生自己或小組一起去分析問題、學習解決該問題所需的知識,一步一步的解決問題,達到對學習的理解。兩者都符合建構主義心理理論,是基于情境的、以小組學習為主的學習方式。在此之前,由教學者提出需要解決的有價值的、或有挑戰性的問題,項目式學習最終是完成一個項目,基于問題的學習更多是學生在已有的學科知識結構上,通過資料學習和同伴探討,對某一難題深度思考,其重點是學生對學科知識的理解。項目式學習是完成挑戰性的任務,并且以完成項目,生成作品為終。只是在許多情況下,項目式學習也會以一個問題的形式來引入。

猜你喜歡
項目式學習探究評價
一道探究題的解法及應用
中藥治療室性早搏系統評價再評價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
探究式學習在國外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及思考
項目式學習在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實施項目式學習
網絡信息平臺支持下的PBL英語教學實踐與研究
基于項目式學習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研究與實踐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