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非語言因素對技校生英語學習的影響

2017-06-27 02:14周亞峰
神州·上旬刊 2017年4期
關鍵詞:教學策略

摘要:技工院校是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院校,所培養的學生大部分畢業后是要參加工作的。英語學習對于各個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極為重要,但因為技校學生大多英語考試成績不好,而徹底失去學習動力和興趣。本文將分析非語言因素對技校生英語學習的影響,以期尋找改善技校生英語學習的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技工院校英語;非語言因素;教學策略

語言是思維的外在表現,語言作為表達情感、思維的載體有著重要的作用。但作為語言課的從教者往往會偏重于語言知識的灌輸而忽略了非語言因素對教學的影響。

一、非語言因素

(一)非語言因素的概念

非語言溝通(Non-verbal Communication)是相對于語言溝通而言的,是指通過身體動作、體態、語氣語調、空間距離等方式交流信息、進行溝通的過程。 在溝通中,信息的內容部分往往通過語言來表達,而非語言則作為提供解釋內容的框架,來表達信息的相關部分。因此非語言溝通常被錯誤地認為是輔助性或支持性角色。

(二)非語言因素的功能

1、使用非言語溝通符號來重復言語所表達的意思或來加深印象的作用;具體如人們使用自己的言語溝通時,附帶有相應的表情和其他非言語符號。

2、替代語言,有時候某一方即使沒有說話,也可以從其非言語符號上比如面部表情上看出他的意思,這時候,非言語符號起到代替言語符號表達意思的作用。

3、非言語符號作為言語溝通的輔助工具,又作為“伴隨語言”,使語言表達的更準確、有力、生動、具體。

4、調整和控制語言,借助非言語符號來表示交流溝通中不同階段的意向,傳遞自己的意向變化的信息。

5、表達超語言意義,在許多場合非語言要比語言更具有雄辯力。高興的時候開懷大笑,悲傷的時候失聲痛哭,當認同對方時深深的點頭,都要比語言溝通更能表達當事人的心情。

二、充分了解技工院校學生的自身特點,才能因材施教,提高英語教學的效果

技工院校是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院校。所培養的學生大部分畢業后是要參加工作的。技工院校的學生的現狀是普遍文化程度較低,在學習上沒有興趣,更不用說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于此同時,他們中的大多數自我意識又較強,甚至會自以為是。這樣的情況往往會造成他們更加厭學,不愿接受別人的指導和意見。究其原因,大多是因為他們初中階段因為考試成績的不好而沒有得到他們應有的重視。這也是我國為何要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原因之一。英語教學對于各個職業的綜合素質的提高極為重要,但因為技校學生大多英語考試成績不好,而徹底失去學習動力和興趣。技校生的初中經歷,要求我們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和關心,可以通過他們感興趣的方式或者平臺與他們溝通和交流,從而進一步了解他們的需要,這樣才能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非語言因素在職教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1、教師的儀容儀表。對于教師來講,最直觀的非語言因素就是儀容儀表。比如教師的服裝、妝容、發型、配飾等。大方、得體、干凈、有品位的儀容儀表會讓學生對你的第一印象非常深刻。俗話說愛屋及烏,如果一名英語教師能使學生們不討厭甚至是欣賞,無疑會使學生們首先不再排斥上英語課,甚至會發展成喜歡學習英語。

2、講臺與課桌間的距離。以往我們的英語課堂組織形式總是教師在講臺、學生在下面的課桌這樣固定的位置。教師在講臺上有一種“Boss”的感覺,站在高臺“發號”學習內容,而學生在臺下猶如一個個“員工”。這種位置形成的距離就是給學生們傳遞出教師是課堂主宰、權威,而不是交流的對象,師生之間的交流時單一且不可逆的。這種情況勢必造成有的學生在學習中產生畏懼心理。英語是一門語言,在必要的語言知識的傳之外,更重要的是交流。學好英語、使他們有興趣。這種師高生低地傳統格局就勢必要有所改變。比如,采取課桌“圓桌式”擺放、“小組式”擺放等方式,打破傳統的布局。這樣一來,教師走下了講臺、走進了學生中間,原有的“距離”被拉近了,對消除學生學習時的心理壓力有緩解的作用。

3、肢體語言。肢體語言又稱身體語言,是指經由身體的各種動作,從而代替語言以達到表達情感、傳遞意義的溝通方式。人類誕生之初沒有語言,就是通過肢體的動作來進行交流的。比如:鼓掌表示贊揚和興奮、跺腳表示著急和生氣、點頭表示認可、攤手表示無奈、年輕學生們的手勢,比如,擊掌(Give me five)等等。如果教師在每一次學生的發言,每一個點滴的進步或者學生完成了一項較難的任務等時機作出合適的肢體語言,都能使學生增加自信同時心理得到極大的滿足和認同。

4、眼神的交流。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睛也是英語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交流的最直接方式之一。眼神的作用有時起到的作用甚至超過了語言的作用,起到“無聲勝有聲”的效果。當教師用真誠的眼神與學生的眼神接觸時,學生們一定會獲得“老師是重視或者在乎我的”這樣的信息。這是一種肯定、一種安撫、一種鼓勵。所以教師們特別是技校的英語教師們一定要盡可能的做到在課堂上和每一個學生眼神交流。當然,這種眼神可以根據情景的不同而傳達不同的意義。

5、環境教學?!敖煺叱?,近墨者黑”,學習需要一定的環境,英語學習也是如此。技工學校的學生缺乏自制力,對英語學習更是興趣缺乏。如何利用環境熏陶、影響他們就顯得十分重要了。年輕人對流行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也易于接受。比如時下流行的各種綜藝、游戲、電影、體育比賽等,學生們十分了解和感興趣。利用這些元素創造適合他們英語學習的活動進而漸漸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就是身為師者的工作和責任。

綜上所述,英語教學是語言的教學,教學的過程其實也是一種交流和信息的傳遞。但信息的傳遞又不僅僅依靠語言。使用非語言因素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獲得更多的信息。非語言因素的運用不僅可以使學生了解到所學語言的肢體語言和文化,也可以形象地說明老師的要求,還能對所說的話起到輔助作用,這將使得技校的英語教學對技工院校的學生更有吸引力。

參考文獻:

[1]燕國材.非智力因素與學習.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馬志國.培養你的興趣.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7.

[3]畢繼萬.跨文化非語言交際.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4]殷勤.現代外語教學法.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周亞峰(1982.02)男,民族:漢,籍貫:河南 開封,職稱:中級,學歷:本科,研究方向:英語教育,單位:河南工業技師學院。endprint

猜你喜歡
教學策略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