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設計作業,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

2017-06-27 12:57康娜
神州·上旬刊 2017年4期
關鍵詞:提升教學質量數學

康娜

摘要:作業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徑。適當的數學作業可以起到鞏固基礎知識,提高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的作用。在數學教學中,不斷的進行各種作業題目的練習,還能逐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所以,在數學教學中,老師要重視作業的設計,使它更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鞏固和掌握,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科學設計作業;提升;數學;教學質量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數學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越來越高。教師的教學任務也隨之不斷加重,與此同時,教師為了提高教學效果,學生的課業負擔也越來越繁重。絕大多數教師采用了題海戰術。題海戰術過多的消耗了學生的精力,他們每天都要花費3、4個小時來完成課后作業,導致每天休息很晚,第二天上課時無精打采,錯過了重要的知識點。每天花費大量的時間做作業,還讓學生對數學產生了畏懼心理,一談到數學題目就避之不及。如此惡性循環,怎么能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因此,教師應當重視對數學課后作業的設計,使它更利于學生的成長和學習。

一、情境激趣法

枯燥乏味的數學題目令學生望而卻步。面對枯燥的數學題目,學生往往也只是敷衍了事。俗話說:“興趣是做好的老師?!苯處熞胩岣呓虒W效果,那么首先就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情境教學法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作業設計中,融入生產和生活的情境,會讓學生對數學產生一種親近感,拉近他們與數學之間的距離。與此同時,成功的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還會讓他們獲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因此,喜歡上數學的思想和方法。

在學習一元二次方程時,我創設了這樣的作業情境。小紅家4月份的電表讀數為2210度,5月份的電表讀數是2280度。已知高峰用電的價格為1元/度,低谷用電的價格為0.5元/度。已知小紅家四月份應繳電費為50元。求小紅家高峰用電和低谷用電各為多少度?交電費是每個家庭的日常行為,在這樣貼近生活的數學題目當中,學生能夠知道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也因此感受到數學的無窮魅力,從此,更加熱愛數學。

二、作業設計要精練

作業是對教學效果的反饋,也是學生獨立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新課程改革倡導要為學生減負,因此教師更要把握好數學課后作業的“質”與“量”,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作業題目。

1、把握好作業難度

教師應當把握好作業的“質”。作業應當結合課堂所講的內容精心挑選。作業題目的編排上也要由易到難,逐步深入,體現數學作業啟發性和鞏固性的原則。在作業設計中要避免濫竽充數,這樣會白白消耗學生的時間,起不到任何教學效果。如果作業設計難度過大,學生也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因此否定自己。這不僅不利于他們的成長和學習,也與數學課改的宗旨背道而馳。因此,教師要將那些刁鉆古怪、生冷偏僻的題目排除在作業之外。

2、科學控制作業的“量”

教師應當科學的控制作業的“量”。通常來講,課后作業的布置應當以20分鐘為宜。當然,作業量的確定還要兼顧到學生的年齡特征、教學內容、學生的掌握狀況等因素的制約,不能夠一概而論。但是,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一定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把學生從不必要的機械練習當中脫離出來。

3、作業設計要有針對性

作業設計的針對性是指抓住學生理解上容易出錯的地方,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這樣才更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設計有針對性的作業,首先要圍繞教學的重點、難點以及學生的弱點展開,讓學生通過作業的形式,發現錯誤、自行糾錯、補漏,以鞏固所學的知識。如在學習《有理數的加減法》時,我針對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只變減號,不變負號的實際情況設計了這樣的練習題目11+(-10)-(-20),讓學生計算算式的值。有的學生忘了“負負得正”的道理,因此出現了以下錯誤運算:11+(-10)-(-20)=11-10-20=-19,針對這種情況,老師要對類似錯誤多次強調,還要多設計此類針對性的練習題目,幫助學生糾正錯誤。

三、采用動手操作的作業形式

在傳統的作業設計當中,數學作業往往是清一色的練習題目,容易讓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因此,教師不妨打破書面作業形式的限制,改為布置一些展示創作成果、具有觀察性和實驗性的作業,讓學生進行動手練習,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

動手操作在數學教學中的地位不可替代。動手操作有助于將抽象的幾何知識直觀化。如在學習《多姿多彩的圖形》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制作正方體、長方體、圓柱、圓錐、棱錐等數學模型。學生在制作的過程中,可以清楚的認識到各個立體圖形的特點。比如,正方體和長方體都有六個面、12條棱、8個頂角等等。學生可以試著將它們展開、閉合,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看分別得到了怎樣的形狀,逐步培養他們的空間想象能力。對于圓錐學生了解的相對較少,圓錐制作起來更加簡單,只要一張扇形的紙和一個圓就可以獲得。學生還可以將圓柱與圓錐放在一起對比。圓柱有三個面,而圓錐只有兩個面,從上面觀察它們,均得到一個圓形,從側面觀察,分別得到了正方形和三角形。通過動手操作的作業形式,學生對幾何圖形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且圖形形成了直觀的認識,起到了很好的輔助教學的作用。

四、作業設計要有“彈性”

俗話說:“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班級上有眾多的學生,每個人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也不盡相同。因此,老師在設計作業時,要留有一定的“彈性”空間,即將作業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兩大類。必做題由基礎知識構成,難度小,能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學生一般都能夠按時完成。選做題,則相應的增加難度,學生需要靈活的運用相關的知識才能做出正確的解答。這類題目老師不做統一要求,學生可以不做,也可以少做或者多做。選做題,主要針對那些成績優秀的學生而設置,一方面可以滿足他們探究的欲望,另一方面增加練習的難度,也可以開闊他們的視野,打消他們驕傲自滿的情緒。

總之,作業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一項充滿創造性、挑戰性的工作。作為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提高作業的質量,使作業不再是學生的負擔。在教師的精心設計下,我們要到達這樣的效果,即學生對作業不再產生厭煩的情緒,而且能夠但從中不斷獲取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優化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策略,提高作業教學質量.[J].李向南.教育.2016年12月15日

[2]巧設作業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J].賴俏宏.學科探索,2016年4月8日endprint

猜你喜歡
提升教學質量數學
提高教學質量,重在科學管理
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策略與方法
提升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態意識
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
錯在哪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