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當前經濟犯罪的現狀、趨勢及對策

2017-06-27 00:14韓美超馮立濤
神州·上旬刊 2017年4期
關鍵詞:預防對策特點發展趨勢

韓美超?馮立濤

摘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發展與深入,我國的經濟發展也變得突飛猛進,GDP由之前的落后到現在的位居第二。但是隨之帶來一系列的社會突出性問題,一些社會群體和個人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無休止的進行著一系列經濟犯罪活動,給人民群眾的財產以及社會主義的經濟秩序帶來巨大的損失和破壞。因此,全面認識當前經濟犯罪的現狀,了解經濟犯罪的特點,分析未來經濟犯罪的發展趨勢以及合理地提出預防經濟犯罪的對策,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經濟犯罪的現狀;特點;發展趨勢;預防對策

馬克思指出:“犯罪----孤立的個人反對統治關系的斗爭,和法一樣,也不是隨心所欲產生的。相反地犯罪和現行的統治都產生與相同的條件”。[1]這說明,犯罪都產生于一定的條件,經濟犯罪也不例外。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改變了原有的經濟體制,主要通過市場機制來配置資源;市場經濟引發的競爭;人們在利益的驅使下,觀念逐漸發生改變等原因,使得單位或個人趁機從中非法獲取利益,從而引發了經濟犯罪。

所謂經濟犯罪,是指在商品經濟的運行領域中,為謀取不法經濟利益,違反國家法律,嚴重侵害國家經濟管理制度,破壞社會主義經濟秩序,損害人民群眾的合法利益的,依刑法應當受到處罰的行為。[2]

一、當前經濟犯罪的現狀

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建設的初級階段,經濟體制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處于歷史的新發展時期,經濟處于轉型升級之中。利 益調整急劇變革的時期,社會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解放,經濟形式多樣經濟內容豐富。犯罪種類多樣化,經濟犯罪領域廣闊,手段靈活,更加智能化、現代化。犯罪活動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犯罪數量多,涉案金額巨大

近年來,經濟犯罪案件隨著改革的深入而逐年增加。案發速度之快,數量多。經濟的發展使得犯罪分子追求更高的利益,開始經手涉及金額數巨大的案件。高發的犯罪活動加上涉案金額的巨大,是當前經濟犯罪的主要特點。

(二)社會危害性大,給社會主義經濟秩序造成了巨大的沖擊

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過程中,經濟犯罪活動嚴重擾亂市場經濟體制,給國家財富帶來了不可彌補的損失。經濟犯罪的行為不僅帶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財產物質,還給人民群眾的精神世界造成了一定的損害。

(三)經濟犯罪領域多樣化,并向市場經濟的熱點部門延伸

經濟犯罪手段的更新變化是依附于經濟的發展的。即經濟犯罪緊緊依附于經濟活動的拓展,伴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經濟領域的不斷拓寬,經濟犯罪活動總是不斷地滲透到這些新的經濟領域中去,尤其最容易在新興的、薄弱的經濟活動環節中得逞。不僅滲透到國內經濟領域,而且還滲透到涉外經濟領域。

(四)頂風作案現象嚴重

在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國家對經濟的管理逐步走向專門化。市場經濟在分配形式上的多元化導致人們在心態上失衡,進而引起了權利的物化,致使國家職能部門涉及到經濟管理方面的工作人員常常利用職務給予他人行駛便利,如:發放許可證、征收稅款、政府采購等等,給國家管理秩序造成巨大的損害,損害了國家工作人員的形象,引起了人民群眾的強烈的不滿和痛恨。

(五)經濟犯罪手段隱蔽、智能化

犯罪分子利用空間的隱蔽性可以有效地躲避違法犯罪的打擊活動,因此,他們會選擇較為隱蔽的手段進行非法活動。除此之外,當今社會互聯網技術發達,犯罪分子行為手段更是智能化、新型化。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以你想不到的方式進行非法活動,使廣大人民群眾猝不及防。并且給公安機關發現破獲經濟犯罪案件增加了難度。

(六)跨區域、跨境的經濟犯罪日益增多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社會呈現出開放的姿態,給經濟犯罪分子提供了較大的活動空間,交通通訊工具的日益便捷,也給經濟犯罪分子流動作案提供了有利條件。一些經濟犯罪案件往往涉及多個省市地區,有的還涉及到港澳臺地區。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和國際經貿活動的日益頻繁,跨國的經濟犯罪案件日益增多。

二、當前經濟犯罪的發展趨勢

經濟犯罪學認為,對于財富的過分追求是人們走向犯罪的一個重要的原因。經濟犯罪是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上的犯罪,之所以在這一犯罪有較大的誘惑力,就因為在一種不正常的利益驅使下,從而使一些人鋌而走險喪失道德和法律觀念,走向經濟犯罪。[3]當前經濟犯罪活動的基本格局還將繼續保持和發展,隨著市場機制的高度擴張,經濟犯罪將會發生以下變化趨勢:

(一)犯罪案件總量高居不下

經濟犯罪的數量有起有落,但總體呈上升趨勢。2006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經濟犯罪案件35.1萬起,挽回經濟損失1717.4億元。共破獲商業賄賂案件4800余起,挽回經濟損失3.35億元,查處涉案人員4300余名。不斷加強與境外執法部門的協作配合,從20余個國家、地區緝捕經濟犯罪逃犯250人。我國經濟犯罪案件總量持續攀升,2000年以來年均增幅達9.2%,2010年前三季度,經濟犯罪案件增幅達到19.9%。經濟犯罪的數量持高不下。

(二)犯罪手段更加專業化,更加智能化

犯罪分子大多利用其熟悉金融,稅收,外匯等方面的知識,鉆我國經濟生活中存在的某些漏洞和弊端。尤其當今社會的科技發達,計算機早已成為眾人所利用的工具。通過計算機網絡進行經濟犯罪活動日趨同化。信息化時代下,犯罪分子利用高科技,通過偽裝設計,利用人們的利益追求心態,來達到非法獲取不正當利益。

(三)犯罪領域更加廣泛

經濟犯罪領域的廣泛性分為橫向領域和縱向領域。一方面,跨境經濟犯罪的趨勢是越來越明顯。市場經濟條件下,其經濟活動必然呈現出開放性,流動性和跨區域的特點??梢哉f,只要國家出臺一項新的經濟政策,社會經濟生活出現一種新的內容,便會衍生出一種新的經濟犯罪活動。因此,經濟犯罪不乏存在于經濟活動中。另一方面,經濟犯罪呈現縱向發展的趨勢。在市場經濟發展的情勢下,各個領域開始出現各種形式的違法犯罪活動。經濟犯罪侵害的領域逐步由金融,稅收和商貿等經濟領域向就業、體育、教育等領域滲透和擴散。endprint

(四)單位犯罪日益突出嚴重

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企業單位,面臨著競爭壓力大、市場機制改革等問題,常常會出現“狗急跳墻”的情況。企業無法在虧損的情況下持續經營,必須找到出路,來彌補損失,挽救生存。當前市場經濟秩序和經濟立法的不完善,給企業創造了機會,它們利用漏洞和瑕疵進行非法活動獲取利益。企業在經營活動中趨利避害,獲取利益已成為他們生存的本能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中,企業的盈利性必然驅使其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

(五)犯罪行為組織化

眾人拾柴火焰高,人人知曉。當前社會是合作的社會,用在違法犯罪上便是有預謀、有組織的團伙犯罪。有組織的經濟犯罪,行為更加具體,分工明確,便于逃避打擊,有效獲得利益。犯罪團伙的有組織性可以在經濟犯罪活動中進行“一條龍”的行為,具有目的明確,分散性嚴重的特點,對于經偵工作是巨大的挑戰。

經濟犯罪的發展趨勢,在市場經濟體制完善之前,經濟犯罪仍將處于高發的態勢。犯罪手段、特點等都將會在科技的發展中更新。經濟犯罪現象仍將長期存在,我們同經濟犯罪作斗爭和打擊經濟犯罪任重而道遠。[4]

三、經濟犯罪的預防對策

(一)經濟犯罪的偵查對策

經濟犯罪偵查對策是指,經偵主體為發現、制止經濟犯罪行為,揭露和證實經濟犯罪事實,而依法確立的工作制度以及采取的各種偵查措施、技術與策略的合理配置方案的總稱。

1.建立偵查協作機制

建立以中央政府為主導,金融監管部門為核心,公安、外匯管理、海關、稅務、檢察機關和法院等職能部門積極參與、協調行動機制。

經濟犯罪的協作機制,是經濟犯罪擴散性和有組織化得必然要求。從大量事實表明,現今存在的大量的經濟犯罪活動,多多少少都會通過金融渠道進行,因此,金融機構是經濟犯罪的重要環節。要想發現、揭露、證實經濟犯罪活動的事實,必須發揮金融機構的作用。對于眾多攜資、攜物外逃經濟犯罪案件,其通常會經過外匯管理部門和海關部門環節,與外匯管理部門和海關部門合作成為辦理相關經濟犯罪案件的必然途徑。稅收是國家財政主要來源,具有強制性,是每個公民、單位以及其他組織的義務。逃稅成為主要的犯罪目的,因此,緊靠某一部門的獨立行動,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沒有偵查協作機制,公安機關很難完成對證據的收集和查清案件的任務。通過建立偵查協作機制,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安機關辦案效率,有利于整合資源,充分發揮各個部門的優勢,實現公安機關偵查效益。

2.加強信息共享

建立、健全對可疑資金流、可疑物流的追蹤監控與研判機制,逐步實現情報信息的及時互通共享,為偵查機關對經濟犯罪的主動進攻與精確打擊提供信息支持。[5]工商、稅務、海關、人民銀行、銀監、證監、保監、外匯管理、國有資產管理、質量監督等部門處于社會經濟生活的最前沿,它們要么服務于社會經濟活動,要么承擔著社會經濟生活的管理職能,往往最早感知可疑的經濟犯罪線索信息,并對異常信息有著敏銳的嗅覺與判斷能力。經偵部門應該與它們密切溝通,加強協作,借助現代通訊技術和計算機網絡,及時共享有關情報信息,并充分利用這些信息資源為經濟犯罪偵查工作服務,促進對經濟犯罪活動的主動進攻和精確打擊。

3.完善經偵工作管理體系加強專業隊伍建設

經濟犯罪活動滲透于社會經濟生活的每一個層次,而且犯罪手段多樣化,要想有效地遏制經濟犯罪,增強隊伍的素質勢必不可缺少的。當前經偵工作面臨的經濟犯罪活動,涉及領域廣,要求工作人員要有過硬的素質,工作人員必須要掌握多門學科的知識,所選派的經偵人員應具備忠誠的堅定的政治信仰,熟悉法律、懂經濟,長于偵查,會外語,會計算機等“一專多能”的優良素質。只有這樣,在預防打擊經濟犯罪分子的過程中才能真正發揮出隊伍的力量。

除了進行隊伍素質建設,經偵工作部門內部管理也是重中之重。應當積極建立與經偵實踐需要向協調的,規范的、科學的業務管理制度與運作機制。經偵管理制度是一項復雜的制度,它包括:

(1)建立健全人員激勵機制,激發工作人員的內在力量;

(2)加強監督機制的建設,保證偵查主體能夠正確的、公正的執法;

(3)發揮排除干擾機制的作用,能夠使偵查主體及時、公正地處理經濟犯罪案件;

(4)保障機制是經偵工作高效、正確執法的基礎,各種保障措施的應用,可以促使經偵目標順利的實現。

4.全面推進經偵業務基礎的建設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必然要求經偵部門提高工作水平。經過業務信息化的建立,經偵工作由被動型向主動進攻性,由粗放經營向精確打擊轉變的基礎與保障。信息的采集工作是經偵主體辦案的基礎,及時、準確地掌握信息能夠使經偵主體迅速采取應對措施。經偵信息網絡化的建立,實現了經濟犯罪情報的共享,為實戰提供支持與服務。信息化的建設,給經偵工作帶來了科學技術的支持。

(二)加強經濟犯罪的立法工作,規范經濟秩序

依法治國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要求,是法治國家的嚴格要求。近年來,我國在法制建設中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法律滯后的矛盾依舊存在。許多法律法規,在改革深入到一定程度時,不能適應各類突發事情。這種不平衡的狀態,成為了一些非法犯罪分子有空可鉆的契機。建立完善的經濟法規體系,為打擊經濟犯罪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要緊密結合改革實際,加強經濟立法的研究,制定出周密的經濟法律法規,使各種經濟行為都有法可依,從法律上堵塞漏洞,使經濟犯罪分子無孔可入。加強經濟刑事立法,將經濟犯罪歸入刑事處罰中,是對全社會的警示。打擊經濟犯罪要依法堅決從重從快,排除一切干擾,正確區分罪與非罪,做到不枉不縱。[6]同時,應加大經濟環境治理力度,對各種非法的、不合理的經濟組織給于取締資格的懲罰。嚴格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整頓金融秩序,建立嚴密的稽核稽查機制,完善內部管理體制。作為公安機關,要切實加強對治安秩序的管理,該處罰的堅決處罰,該依法辦理的繩之以法。強化立法工作及對經濟秩序的有效管理,社會主義經濟秩序才能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endprint

(三)加大經濟犯罪的宣傳力度,鼓勵群眾舉報

目前經濟犯罪的手段呈現多樣化,智能化,對廣大人民群眾的財產損害嚴重。犯罪分子之所以會非法取得所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部分人群對經濟犯罪手段的不了解,甚至會對此類作案手法的依賴性。這正是違法犯罪分子所期望的效果。因此

進行經濟犯罪的手段、途徑等的宣傳,是保護人民群眾財產不遭受損害的必要方式。通過宣傳,使得廣大人民群眾對經濟犯罪的警惕性有所提高,而且還能依靠群眾破獲經濟犯罪的案件。進而增強了社會安全感,有效地制止了經濟違法活動。

通過以上對當前經濟犯罪的現狀,經濟犯罪的發展趨勢以及應對經濟犯罪的對策的闡述,得出以下結論:我國目前經濟犯罪形勢嚴峻,給國家和人民群眾的財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這種局面將會繼續存在下去,并且將會呈現出新的面貌。由此,我們應該加強對經濟犯罪動態的分析和研究,以及使調整好經偵工作的重點和方向。加大力度去發現犯罪,懲罰犯罪,更多的是要面向廣大人民群眾宣傳經濟犯罪的知識。這樣我們才能占有主動權,有力有效地打擊犯罪分子,為維護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顏景虎:“試論經濟犯罪的形成、現狀與防治”,載《濟寧師專學報》1994年第2期(總第54期),第91頁。

[2]顏景虎:“試論經濟犯罪的形成、現狀與防治”,載《濟寧師專學報》1994年第2期(總第54期),第94頁。

[3]巴哈提牙爾·米吉提:“新時期我國經濟犯罪的現狀及其預防對策”,載《法治與社會》2008年5月(上),第108頁。

[4]徐宏偉:“當前經偵工作與犯罪的現狀難點及對策”,載《云南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1999年第3期(總第29期),第68頁。

[5]徐宏偉:“當前經偵工作與犯罪的現狀難點及對策”,載《云南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1999年第3期(總第29期),第70頁。

[6]薛懷祖:“試論我國經濟犯罪的偵查對策”,載《鐵道警官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第1期第17卷(總第69期)。

[7]程小白、高春興主編《經濟犯罪偵查總論》,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簡介:

韓美超(1996.03),女,河北石家莊人,西北政法大學公安學院2014級學生,學號20140941011。

馮立濤(1995.01),男,河北石家莊人,西北政法大學公安院2014級學生,學號:20140941012。endprint

猜你喜歡
預防對策特點發展趨勢
私設“小金庫”引發的職務犯罪預防對策研究
浙江天臺縣森林防火現狀及預防對策
從語用學角度看英語口語交際活動的特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