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陜西省某三甲醫院臨床感染性病原菌調查分析

2017-06-28 16:06馮亞紅劉順智
陜西醫學雜志 2017年6期
關鍵詞:鮑曼感染性病原菌

馮亞紅,劉順智,張 蕾

1.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西安710061),2.陜西省中醫醫院(西安710003),3.西安市衛生局(西安710002)

2016年陜西省某三甲醫院臨床感染性病原菌調查分析

馮亞紅1,2,劉順智3,張 蕾2△

1.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西安710061),2.陜西省中醫醫院(西安710003),3.西安市衛生局(西安710002)

目的:研究不同種類的臨床感染性病原菌分布特點及其耐藥菌株的耐藥變化。方法:對某三甲醫院檢驗科細菌室檢驗記錄中獲取相關患者的31 980份細菌培養與藥敏試驗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31 980份細菌標本中分離出9466株非重復的感染性病原菌,病原菌陽性檢出率29.60%。其中檢出的革蘭陰性菌占首位,共6465株,檢出率20.22%;革蘭陽性菌次之,共2006株,檢出率6.27%;檢出真菌995 株,檢出率3.11%。不同人群檢出的感染性病原菌排名前三位的菌種不完全相同,新生兒感染中分離出的病原菌排名第一位的是肺炎克雷伯菌,兒童是表皮葡萄球菌,成年人以大腸埃希菌為主,老年人以鮑曼不動桿菌為主。檢出率最高的感染性病原菌為大腸埃希菌、鮑曼不動桿菌、銅綠假單胞菌等。病原菌在臨床分布上以重癥監護室(ICU)為主,檢出3005株(39.25%);其次為呼吸內科1574株(37.16%)。分離到的病原菌在標本類型上以呼吸道痰液為主,檢出率52.39%(5432株),其次是尿液37.52%(2486株)。結論:感染性病原菌中多重耐藥現象比較明顯,總體呈現上升趨勢。臨床治療常見感染性疾病時,不能完全依靠臨床經驗用藥,而是需要根據實驗室提供的細菌藥敏結果來合理選擇抗菌藥物,盡量減少多重耐藥菌在院內的傳播感染。

隨著抗生素的廣泛使用,細菌耐藥問題也越來越嚴重,中央14部委聯合印發《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1],旨在進一步遏制多重耐藥菌的傳播。本研究分析了陜西省某三甲醫院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兩年臨床感染性病原菌的檢出和分布情況,以期對臨床用藥提供參考。

對象與方法

1 研究對象 某三甲醫院的住院、門診及急診患者等,其檢驗結果相關數據均來自檢驗科細菌室的檢驗記錄。分離培養的臨床標本包括血液、痰液、尿液、胸腹水、膿液、腦脊液等,但不包括(7 d內)同一患者同一部位分離的重復菌株數據。病例納入標準:有感染的臨床表現,而且有確定的病原學證據臨床確診為細菌感染性疾病的病例,包括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血流感染、創口分泌物感染、腹部感染等。

2 研究方法 從該院檢驗科細菌室檢驗記錄中獲取相關患者的31 980份細菌培養與藥敏試驗結果。細菌鑒定和藥敏試驗使用的是Siemens WalkAway-96 plus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藥敏試驗采用K-B紙片擴散法和MIC 法。

3 結果判定 評價指標最小抑菌濃度(MIC):指在體外能達到抑制細菌生長的最小抗菌藥物濃度。藥敏判定結果按照CLSI推薦的(2013)版[2]的要求進行。根據CLSI公布的最新解釋標準進行結果判斷,藥敏試驗結果以敏感、耐藥、中介來表示。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WHONET 5.6 及SPSS 20.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以率(%)的形式表示,進行檢出率和耐藥率95%CI的計算及耐藥率的統計分析,并采用卡方檢驗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 果

1 病原菌總體分布 見表1。共收集31 980份細菌培養標本,其中感染性病原菌培養陽性標本9466份,陽性檢出率29.60%。檢出陽性的菌株中占比最高的是革蘭陰性菌,檢出率20.22%(6465株);革蘭陽性菌次之,檢出率6.27%(2006株);檢出率最低的是真菌,檢出率3.11%(995 株)。

表1 陜西省某三甲醫院病原菌總體分布

2 不同人群病原菌分布 見表2。不同人群檢出的感染性病原菌排名前三位的菌種并不完全相同,新生兒感染中分離出的病原菌排名第一位的是肺炎克雷伯菌,所占比重幾乎達到50.00%;兒童感染的首位病原菌是表皮葡萄球菌,檢出率22.94%;然而成年人感染檢出的病原菌以大腸埃希菌為主,銅綠假單胞菌和鮑曼不動桿菌次之;但是老年人卻是鮑曼不動桿菌位躍居感染首位,檢出率22.00%,

表2 陜西省某三甲醫院不同人群病原菌分布

3 主要病原菌檢出情況 見表3。檢出率最高的感染性病原菌依次是大腸埃希菌、鮑曼不動桿菌、銅綠假單胞菌等。

表3 陜西省某三甲醫院檢出率最高前10位病原菌

4 不同臨床科室病原菌檢出率 見表4。原菌檢出率最高的科室是重癥監護室(ICU) 共3005株(檢出率39.25%),其次是呼吸內科1574株(檢出率37.16%),泌尿外科1002株(32.85%),新生兒科572株(19.19%),急診外科429株(15.10%)。重癥監護室(ICU) 的感染性病原菌檢出數量及比例遠遠超過其它各個臨床科室(2=996.626,P<0.01)。

表4 陜西省某三甲醫院不同臨床科室病原菌檢出率

5 不同感染性標本病原菌檢出率 見表5。送檢的臨床感染性標本來源以呼吸道痰液為首,檢出率52.39%(5432株),其次是尿液37.52%(2486株),血液13.83%(755株),胸腹水12.40%(312株),腦脊液10.84%(175株)。由此看出內細菌感染主要以下呼吸道和泌尿系統這些部位為首(χ2=5548.228,P<0.01)。

表5 陜西省某三甲醫院不同類型標本病原菌檢出率

討 論

本研究按剔除重復菌株數據后收集到臨床細菌培養標本共31980份,從中分離的感染性病原菌9466株,培養陽性率29.60%。檢出的感染性病原菌以革蘭陰性菌為主,占感染性病原菌總數的68.30%,其次為革蘭陽性細菌(21.20%),真菌較低(10.50%)。需要注意的是近年來真菌的檢出呈現上升趨勢,原因是患者本身基礎疾病較多,激素和化療的應用,侵入性診療操作,大量使用抗生素,引起體內菌群失調,屏障功能破壞[2]。

在新生兒感染患者中檢出率第一位的是肺炎克雷伯菌,檢出率將近50.00%,它通常在臨床上引發新生兒肺炎。成人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中第一位是大腸埃希菌,隨后是銅綠假單胞菌,第三位是鮑曼不動桿菌。但是在老年感染患者中病原菌第一位卻是鮑曼不動桿菌,而且感染患者大多數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老年人體質不強、抵抗力較差,再加上呼吸道黏膜方面的功能不斷衰退導致削弱了對體外物質的吸附和排除作用,從而增加了他們的易感性。

本研究中臨床檢出主要原菌為大腸埃希菌、鮑曼不動桿菌、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與王曉艷等[3]報道一致。尤其是鮑曼不動桿菌檢出率升高很快,本次發現已經提升到了臨床感染上的第二位,僅次于大腸埃希菌,而且兩者所占比例將近相等,只差0.30%。由于鮑曼不動桿菌是在大量的痰液標本中檢出,因此說明其主要引發的是下呼吸道感染。在檢出的感染性病原菌大多數是條件致病菌,這是因為近年來隨著大量廣譜抗菌藥物的不合理使用,致使患者體內正常菌群失調并不斷誘發二重感染的產生,加劇了細菌耐藥性的傳播,使耐藥細菌日益增多、耐藥率日漸增高,甚至出現了許多臨床上的多重耐藥菌及泛耐藥菌株[4]。

病原菌在臨床科室上的分布以重癥監護室(ICU)居首位,菌株數高達3005株,檢出率39.25%。這與國內ICU感染相關分析報道一致[5]。鮑曼不動桿菌是引起重癥監護室(ICU 病房)感染的首要病原菌,這主要是因為ICU 患者一般都是高危人群,而且大多數感染嚴重、抵抗力很差,除此之外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還會經常受到侵入性的醫療器械的操作,所以通常是院內獲得性感染最嚴重的病區。其次是在呼吸內科,可能因為患者在進行氣管內插管或機械輔助通氣時,發生感染的幾率比較高,常常是吸入了包含病原體的氣溶膠或分泌物而導致感染。

本次分析的標本來源以呼吸道痰液為主,所占比例57.38%(5432株);其次是尿液26.26%(2486株)、血液7.98%(755株),說明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居多,與國內文獻報道一致[6]。但痰標本污染情況較多,在臨床采集標準時應該注意采集方法的正確,以正確反應患者的感染情況。

通過對送檢標本的檢驗數據分析發現:金黃色葡萄球菌、屎腸球菌和糞腸球菌是耐藥性最嚴重的革蘭陽性菌;大腸埃希菌屬、肺炎克雷伯菌屬、陰溝腸桿菌屬和奇異變形桿菌屬是耐藥性位列前四位的腸桿菌屬細菌;而銅綠假單胞菌、鮑曼不動桿菌、嗜麥芽假單胞菌、洋蔥伯克霍爾德菌則是耐藥性位列前四位的非發酵菌屬細菌。而且這些細菌的耐藥情況越來越嚴重,可能是高抗生素壓力選擇的結果[7]。

醫院病原體的監測對于指導醫院臨床合理用藥有著重要作用,醫務人員只有了解本院病原體的分布特征,才能在經驗用藥上“有的放矢”。特別是醫院病原體的分布變遷可能提示著醫院的臨床診療方式的變化或臨床患者的變化,是醫院管理,臨床質量監控調整的重要依據。

[1] 本刊綜合.抗生素政策趨緊! 中央14部門聯合發布《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J].四川畜牧獸醫,2016,44(11):18-20.

[2] 郭青青.2012-2014年醫院獲得性深部真菌感染的臨床分布及藥敏結果[J].現代預防醫學,2016,42(8):1517-1518,1526.

[3] 王曉艷,關仙花,馬 晨,等.綜合醫院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監測分析[J].陜西醫學雜志,2015,44(11):1544-1547.

[4] 張 靜,喻 瑋,趙麗娜,等.我國細菌耐藥現狀與特征[J].中華臨床感染病雜志,2016,9(2):118-128.

[5] 董宏亮,龐 咪,范珊紅,等.2011-2014年ICU醫院感染監測分析評價[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21):4903-4905.

[6] 申翠華,徐 華,張 靜,等.2006-2008年山東省立醫院細菌耐藥性監測分析[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0,9(3):200-204.

[7] 竇學梅,宋 巍,高文旃.MRSA醫院感染及耐藥性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9):1943-1945.

(收稿:2017-02-15)

病原 細菌 抗藥性,微生物 種類分布 醫院科室

R446.5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7.06.053

猜你喜歡
鮑曼感染性病原菌
傷寒桿菌致感染性腹主動脈瘤合并腹腔膿腫1例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離、鑒定及致病力研究
《思考心電圖之177》
2014-2017年我院鮑曼不動桿菌分布及ICU內鮑曼不動桿菌耐藥性分析
MALDI-TOF MS直接鑒定血培養陽性標本中的病原菌
某院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耐藥性變化趨勢相關性分析
喜慶的春節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療中的臨床研究
TGC,MH和PB對泛耐藥鮑曼不動桿菌的體外抗菌活性觀察
殼聚糖對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體外抑制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