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十不立:推遲的成年

2017-06-29 19:56陳賽
三聯生活周刊 2017年26期
關鍵詞:成年人

陳賽

真正的成年,是艱難的美,是得之不易的榮耀,是商業力量和乏味文化不應剝奪的理想?!心帷つ锷?h3>未完成的成年人

就像童年一樣,成年是一種社會構建。中世紀早期的歐洲人根本沒有童年的概念。直到12世紀,兒童的受關注度提升,才有資格進入畫作。即便如此,他們也只是被畫作小大人,他們的表情和特征完全是大人的樣子。從希臘到中國,幾乎沒有一位古典作家表達過對童年的懷念或渴望。

成年的延遲,既是現代社會的奢侈,也有危險存在

100多年前,“青春期”還不存在。美國心理學家斯坦利·霍爾(Stanley Hall)第一次提出,在童年與成年之間有一個特殊的轉換階段,一個“風雷激蕩”的人生時期,充滿了強烈的情感起伏、哀愁和反叛。他們需要一段額外的時間,解決這個階段特殊的心理任務,才能順利過渡到成年人的角色。在美國,為了適應這個新的概念,很多社會機構,包括教育、醫療、社會服務和法律都要適應12~18歲人群的特殊需求,比如勞動法規定16歲以后才能就業、初中從小學教育中分離出來、建立了專門關押青少年的勞改營等。

在美國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k Erison)的人生八階段理論中,青春期(從十一二歲到十七八歲)屬于人格發展的第五個階段。這一階段的核心問題是自我意識的確定和自我角色的形成。在這個人生階段,他們對于自我的認知還沒有建立起來,還需要進行多層面的探索和實驗,但社會(尤其是父母)對于他所要扮演的角色已經有所規定和期待,于是二者之間經常構成巨大的沖突。

100年后,另一位美國心理學家杰弗瑞·簡森·阿內特(Jeffery Jenson Arnett)又將18~29歲單獨拎出來,作為一個獨特的生命階段,稱為“正在形成的成年期”(Emerging adulthood)。

阿內特的調查顯示,這個年齡階段的年輕人離開了童年與青春期對父母的依賴,但還沒有進入一個正常的成年生活的持久責任里:婚姻、事業、孩子。他們頻繁地更換工作、伴侶,試圖知道自己是誰,以及如何融入這個世界。

對于事業、婚姻、孩子,他們并非沒有期待,只是并不著急而已。他們對穩定保持警惕,因為穩定也意味著停滯。25歲之前,他們不愿意受束縛,因為一旦進入成年人的角色就無法回頭了。

所以,他們有時候覺得自己是成年人,有時候又覺得不是。大腦科學為這種心理狀態提供了合理的解釋——他們的大腦就處于成人與未成年人之間。

科學家曾經以為大腦的發育在青春期結束之前就完成了。事實上,在16歲之前,一個人大部分大腦功能都已經發育得很好了,包括大腦的執行功能——邏輯推理、計劃、高級思考能力等。平均而言,一個16歲的年輕人在邏輯測試上已經可以達到普通成年人的水平。

但新的研究發現,從20~30歲的整個階段,大腦一直都還處在繼續發育的狀態,尤其是邊緣系統(情感產生的區域)與前額葉皮層(控制情感的區域)之間的連接。美國國家精神健康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跟蹤5000名3~16歲的孩子,發現邊緣系統的發育與前額葉皮層的發育之間有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差。邊緣系統在青春期就爆發式發育,而前額葉皮層還要持續10年的緩慢發育,直到25歲才能完全成熟。前額葉皮層負責你控制自己的沖動、長期策略、回答類似于“這輩子我到底要做什么”之類的問題。

這是否意味著,允許,甚至鼓勵這些年輕人在安定之前游蕩是一件好事,這樣他們可以有更充裕的時間來選擇自己的事業與伴侶,探索自己的身份,而不是在20多歲就必須做出那些可能影響后半生的決定?

20世紀60年代,美國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就曾經提出,現代青少年被庇護的生活剝奪了他們即興發揮式的身份探索階段。以前的年輕人雖然很早就要靠自己謀生,人生的不確定性更大,但也給了他們更多的機會試驗自己最終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比如19世紀的美國作家赫爾曼·梅爾維爾,雖然出生名門望族,但12歲輟學在叔叔的銀行打工,在帽子店當過店員,在農場干過活,還在捕鯨船上當過服務員——這些都發生在他20歲之前。

阿內特的研究,是從他自己的困惑開始的。他自己的成年之路也遠比他自己想象的要漫長。1980年畢業于美國密歇根大學,拿著一個心理學本科的文憑,但并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他在酒吧和餐廳里唱歌賺錢,收入足以維持生計,但那是因為他跟父母住在一起,不必付房租。

幾年后,他讀了心理學的研究生,再過了幾年拿到博士學位,但仍然不知道要做什么。他有很多女朋友,但沒有一個能談婚論嫁的。直到很多年以后,他才真正找到愛與工作——35歲得到第一份長期工作(教授),36歲結婚,42歲生了孩子。

也許正因為如此,他對這些年輕人有著很深的同情。他本來是研究青春期的,但發現很難深入進去。因為處在青春期的年輕人太過于以自我為中心,以至于很難退一步往回看,思考自己做了什么以及為什么這么做。但18~29歲的人有這樣的能力,他們大都受過大學教育,尤其是那些經歷過傷害的——坐過牢、幼年受過虐待,或者單親家庭的人,他們對自己的經歷和命運有著相當清醒的自覺和洞見,正是這種洞見,讓他愿意將整個職業生涯都用來研究這些人。

美國斯坦福大學文學教授羅伯特·哈里森

但是,美國的經濟衰退使這個問題變得更復雜。這些20多歲的年輕人,即使愿意跳過“正在形成的成年期”的階段,也未必找得到工作。所以,《紐約時報》雜志的一篇長文感慨,這是一個詭異的歷史階段,我們到底應該鼓勵年輕人利用這些不斷被延長的未成年歲月,更加從容地追尋自己的真愛與夢想,還是應該告訴他們,人生苦短,別縱容自己,有什么先抓住什么,否則就再也跟不上時代的腳步?

對于這個問題,美國斯坦福大學的文學教授羅伯特·哈里森(Robert Harrison)告訴我,成年的延遲,一方面來說是現代社會的奢侈或者福利,我們可以延長青春,推遲成年,給我們更多的時間探索、學習,但危險在于,有這樣一種誘惑,你可能永遠無法到達一個點,對人生的一個重大問題做出決定、做出承諾,以及認識到人的限制性。

“認識到身而為人的限制性,是一個人成熟很重要的一部分。我的生命有限,才華有限,可以選擇的職業有限?!?/p>

但你仍然需要做出決定?!笆裁词菦Q定?決定就是消除所有的可能性,只剩下一個。關于人生的一些重大決定,比如與誰結婚、追隨什么樣的事業,什么樣的信仰、世界觀,這些決定不宜推遲太久?!?/p>

在他的書《我們為什么膜拜“青春”》中引用了李白的《長干行》: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塵與灰。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十六君遠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詩中的女子,在短短的兩年時間里,經歷了從小女孩到成熟女性的轉變,而在我們的時代,可能需要20年。

到底是什么讓你成為一個成年人?

在一個人的成年之路上,年齡是最不可抗拒,卻也最不可靠的評判標準。

我的一個朋友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他覺得自己6歲就成年了,只是社會,尤其是父母不同意而已。這話沒錯,所謂事業、婚姻、孩子,都是社會為我們定義的“成年”,沒有這些指標,社會就不承認你是成年人,而被社會所承認恰恰是成年最重要的另一大標識。

從生理上來說,每個人都會長大、變老。但從心理而言,事情就變得復雜得多——獨立的人格、獨立的思想,為自己責任、為別人負責,過一種有尊嚴的生活,都是內在的、主觀的,你需要自己做出判斷。

什么是孩子?孩子是有人保護著的。他們無須擔心生存問題?;蛘哒f,他們與現實之間是隔開的。但一旦這份保護被打破,那個孩子就長大了。

意大利女演員安妮塔·帕里博格(她曾先后與滾石樂隊的成員布萊恩·瓊斯和凱斯·理查德茲維持伴侶關系,并與后者育有子女)回憶自己的青年歲月,她在二三十歲的年紀大部分時間浸泡在毒品里。她說,當你在吸毒的時候,你停留在一種孩子的狀態里。不管你有多大,你都覺得自己只有17歲,因為毒品允許你回避現實,而現實會逼迫你發展出責任感,以及與現實談判斡旋的能力。

在我的采訪對象里,有一位38歲的女企業家。13歲父親另結新歡,將家中財產一卷而空,不肯為子女留下一點贍養費用。母親不肯離婚,最終被父親打到離婚為止。家庭的變故,以及這種變故在她的情感上引發的傷害,無安全感、困惑、悲傷、痛苦……將她迅速推入了通往成年的快車道。真實生活的帷幕揭開了,沒有人來拯救她,而她必須獨自面對其中的一切殘酷和毫無道理,自己拯救自己。

她16歲輟學,與母親和兩個哥哥一起在鎮上做紐扣批發生意,短短幾年里已經熟悉生意圈的一切事物,如何談生意,如何管理工人、計算財務。19歲結婚,28歲生完第三個孩子,到30歲已經將生意做到全世界,從歐美、意大利、巴西到中東國家,凡是有手工業、有設計業的,都會用到她的產品——一種樹脂水鉆,經常用在美甲或者頭飾上?!叭澜绲念^飾上那些閃閃發亮的東西,都與我們有關系?!彼f。

“我常常想,我之所以是今天的我,要感激童年的那段經歷,雖然那時候真的很慘。很慘的?!?/p>

幾年前,她的父親身患癌癥,他們一家人將父親接回家,傾盡所能,照顧他終老。我問她,放下容易嗎?她淡淡地說:“沒什么啊,畢竟是父親?!?/p>

反之,只要父母的那一層保護網還在,一個人成長的速度就會自然放緩,他們可以悠閑地從一份工作到另一份工作,從一段感情到另一段感情,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

我的采訪對象中還有一位26歲的女孩,在國內最好的大學里讀了7年書,專業是父母選的,房子是父母早早買好的,23歲就被安排了各種相親。按照父母的安排,她應該在世界500強的企業里當一名白領,然后結婚、生子,度過富足而平淡的一生。但有一天,她突然意識到:在我最富創造性的年歲里,每天花8個小時做毫無意義的事情——活著到底是為了什么呢?于是,她第一次反抗父母的安排,為自己找了一份薪水不高但有很多自由時間的工作。她決定試著寫作,也許將來能當一名作家。

很顯然,這個女孩仍然處在父母的羽翼保護之下。也許她還無法承擔起作為一個成年人的責任。但當她做出那個決定的時候,至少往成年的路上跨出了很大的一步。因為她決定了自己要做一個什么樣的人,而不是由別人來為她決定。

意大利女演員安妮塔·帕里博格和與她維持伴侶關系的滾石樂隊成員凱斯·理查德茲(攝于1973年)

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永遠長不大的人。這個時代患有“彼得·潘癥候群”的人越來越多,他們希望能永遠享受年少的自由與隨性,而避免扛起工作或人際關系中的責任。他們也許結了婚,有了穩定的事業,但這只是表象,在內心深處,他們仍然是一個孩子,懷抱著不切實際的夢想,希望寫出最偉大的小說,或者找到最完美的情人,但卻不真正為此付出行動,或者負起責任。

在《大人心理童話》一書中有一則童話,給出了彼得·潘癥患者的歸宿。

這個故事叫《漁夫與美人魚》,一個貧窮的漁夫愛上了美人魚,并且與她結了婚,生了五對雙胞胎——五個兒子、五個女兒。美人魚從海里帶來很多財寶,他們過著很富足的生活。他們經常結伴去海底玩,把孩子留給用人。

終于有一天,大兒子偷偷尾隨即將去旅行的父母,發現母親是美人魚,十分震驚,就死了。他的喪禮舉行的那一天,一條男性人魚從海里游出來,把棺材帶到了海里。一年后,漁夫一個人回來,不久就死了。美人魚從此再也沒有回來。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心理學家艾倫·知念。他在人到中年時,突發奇想,寫了一些以中年人和老年人為主角的童話,后來又展開了漫長的成人童話的搜集工作。這本書是他搜集的世界各地的中年童話的合集。

我問他:“你對成年人是怎么定義的?”

他的回答出乎意料的簡單:“責任?!?/p>

“當你為自己,為別人負起責任時,你就是一個成年人了?!?/p>

比如他自己,20多歲的時候在醫院實習,到了夜里,病房里只有你一個醫生,一下子就長大了。

青少年童話,常常以年輕男女離家為故事起點,到一個廣大的世界里開創自己的命運。這是因為年輕人必須從父母的控制中解放出來。而中年童話卻很不一樣。一個人年輕時百般努力奮斗才達成的目標,到了中年時會被一一徹底摧毀和重建。到了這個年紀的人,因為被迫要賺錢自立,養家糊口,不得不放棄自己的理想,年輕時的天真必須轉為腳踏實地的工作,而理想主義也轉為實用主義。

但知念教授認為,這種責任自有它的意義所在,就像大力神亞特拉斯舉起全世界?!俺赡昴信钦麄€社會的支撐點,負責教養下一代,照顧上一輩,完成這些責任本身也能帶給它們很大的滿足感?!?/p>

事實上,不止一個做了父母的朋友告訴我——“有了孩子之后,不輕言生死。遇到再難的問題,也能冷靜下來想最壞的情況是什么,我該如何應對和處理。敢于面對生活的時候,我就覺得自己是‘立的,是一個真正的成年人?!?h3>成年是一種顛覆性的理想

杰弗瑞·簡森·阿內特在分析所謂“正在形成的成年期”時,分析了很多可能的原因:從制造經濟轉到信息經濟以后,年輕人需要更多的教育和培訓才能適應新的工作,更長的教育時間推遲了他們結婚生子的時間。此外,性革命、女性運動也是重要原因,隨著婚前性行為的普遍被接受和生殖技術的進步,進一步推遲了婚育的年齡。但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在這個時代,成年并不是一個多么令人向往的圖景。至少在美國,長大成人,不再是一件值得向往、令人激動的事情。

如果說,三四十年代的美國,好萊塢電影里還有凱瑟琳·赫本、加里·格蘭特這種成功、優雅、有擔當的成年人形象,到了今天的電視屏幕,就只剩下《廣告狂人》《絕命毒師》里各種自戀、長不大的孩子。

“總是有人告訴你,成年人過著一種絕望沉默的生活。19世紀流行成長小說,會描述一個年輕人追尋靈魂,發現自我的過程,成年意味著一個獨立的自我的成長,在社會留下自己的印記,而到了20世紀,尤其在‘二戰后,幾乎所有的小說家,索爾·貝婁、瑪麗·麥卡錫、菲利普·羅斯、約翰·厄普代克,他們筆下的成人生活,無一例外都是破碎的夢、破碎的婚姻、無法實現的野心、職場的疏離、家庭的隔閡?!?/p>

美國歷史學家史蒂夫·明茨(Steven Mintz)在《最好的年華:當代成人史》一書中分析了美國在過去400年里“成年人”的變遷,認為“成年圖景”的貶值始于上個世紀60年代的反文化運動,“不要相信任何30歲以上的人”。

成人小說,也叫啟蒙小說,起源于德國,是西方近代文學中頗重要也常見的一個類型。簡單說來,這類小說處理的是主角自幼年或少年至成年、自天真無知至成熟世故的歷練過程:或許進入社會吃虧吃苦而逐漸明白世途艱難人心險惡,或許經歷某個或某些重大事件而使人生有所領悟有所改變;而在這番“長大成人”的領悟和改變完成之際,故事也由此到達(圓滿的,或雖不圓滿但尚稱釋然的)尾聲。

在美國哲學家蘇珊·奈曼(Susan Neiman)看來,成年的貶值來得更早,形式也更加的隱秘。在她看來,彼得·潘是一個真正的轉折點。這本小說寫于1911年,與其說是在“浪漫化”“理想化”童年,倒不如說是在描述成人世界有多糟糕。而到斯皮爾伯格改編這部電影時,成年人(彼得·潘寧)變得更加悲哀可笑。

“真正的自由意味著控制你的生活,學會做計劃、承諾和決定,為你的行為結果負責。一個孩子,比如彼得·潘,如果他受著欲望的擺布,怎么可能學會這些,怎么可能發展出有能力支配自由的自我?”

蘇珊·奈曼今年60多歲,定居柏林。她說,自己在50歲的時候,經常聽到別人恭維她說,“你看著真年輕”。作為哲學家的她立刻捕捉到這種恭維背后的問題——不僅是對青春的拜物,也是在暗示,你只有在你并非所是的狀態(年輕)里才看起來很好。

《絕命毒師》、《廣告狂人》(右)的主角是各種自戀、長不大的孩子

“我們生活在一個慶祝不成熟的文化里?!彼f,“成年則是一個令人望而生畏的圖景。成年意味著放棄自己的希望和夢想,接受既定現實的限制,屈從于生活,盡管它遠不如起初想象的那樣刺激、有價值或者有意義?!?/p>

“成長的艱難,不在互聯網,不在社交媒體,甚至是當下的經濟狀況,當然,這些問題都讓成長變得更艱難,但關鍵的問題在于,我們的文化不再提供任何有吸引力的成年人的模型?!?/p>

她甚至認為,當下西方伊斯蘭極端主義的興起也與西方文明中“成年的危機”有關。缺乏道德目的,無法在現代經驗中找到意義,導致年輕人投向那些可怕的宗教教條?!奥犆谀切┳诮虣嗤男袨楹翢o成年而言,但我們又能提供什么另外的選項呢?”

在《為什么長大》一書中,她試圖回答這樣一個問題:有沒有可能從哲學中找到一個成熟的模型,不是屈從于無可避免的失去,而是關于成為一個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我總是不斷地回到各種被詬病的啟蒙時期,因為那是我們的根基所在。在啟蒙之前,你很難想象成長是一個問題,因為根本沒有選擇——你的命運取決于你的父親。難怪對盧梭和康德來說,成長是一個核心的問題。盧梭的父親是鐘表匠,而康德的父親是造馬鞍的,他們未曾想象過自己兒子會成為大哲學家?!?/p>

盧梭和康德是《為什么長大》一書中的主角。盧梭一生狂放不羈,而康德過著刻板枯燥的生活。但康德卻說,盧梭改變了他的一生,他的房間里唯一一張照片就是盧梭的肖像。盧梭寫了世界上第一本育兒書——我們關于育兒的很多現代觀念都來自這本書,比如孩子應該由母親撫養,孩子應該有機會玩耍,教育不應該基于機械學習,而是尊重孩子的興趣與好奇心。也是盧梭第一次提出,童年有其自身的重要性——它是人類最接近“自然狀態”的人生階段,也是天性保存得最完全的時期。它并非工具,而是目的本身。但他的目標并不是浪漫化童年,而是為一個自由、自覺的成年人打下基礎。但與此同時,他也認識到,在一個不想要自由公民的社會里想要撫養這樣一個孩子有多難。而正是這個問題,引導康德寫出了《何為啟蒙》。

在《何為啟蒙》里,康德把“成熟”定義為——理性將自己從自我招致的不成熟狀態中解放出來。

按照成長的邏輯,一個人剛出生時只是一個無助的嬰兒,但隨著身心的發展,我們將逐漸掌控人生以及與之相伴的世界。我們會逐漸融入世界并穩固我們在其中的位置,然后變得越來越獨立,越來越有經驗,直到我們可以成為自作主宰的成年人。但另一方面,我們最壞的本能卻無時無刻不在阻止破壞這個過程——處于被動狀態是一件舒適的事情。我們選擇了不成熟——讓別人替你做決定,遠比你自己做決定要舒服得多。

“如果有一本書照顧我的理解力,一位牧師照顧我的良心,一位醫生規定我的飲食,我絲毫不用自己費勁。只要我能付錢,我就不需要思考,別人自會幫我打理一切事物?!保档拢?/p>

但奈曼認為,康德更深刻的洞見在于,不長大,并不只是我們的錯,而是我們生活其中的社會結構在保持我們的“孩子氣”。因為我們不長大,永遠保留在青少年的心智狀態,符合社會的利益——即便是最好的政府也會發現幼稚、消極的臣民比獨立、理性的公民更容易統治。國家控制的欲望與我們貪圖舒適的欲望,創造了一個更少沖突的社會,但這不是成年人的社會。

在康德的時代,這固然意味著審查和懲罰,但消費社會發明了更好更隱秘的方法。以消費而不是生產來定義一個人——長大成人意味著有能力購買昂貴的玩具、更貴的車、更新的手機、更時髦的鞋子……而建立一個公正人性的社會反而被斥之為孩子氣的夢想。所以,我們周圍充斥著各種各樣的信息,有一半的信息迫使我們變得務實,不再做夢,接受世界實際的樣子,并把成人的世界描繪成對現狀的妥協。另一半信息則是關于如何保持年輕的產品和建議。這種“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比審查更有效——“如果你阻止人們得到信息,總會有一些勇敢的人起來反抗,但如果你用大量無意義的選項淹沒他們,他們只想讓噪音停止?!?/p>

“正因為如此,真正的成長不是一種順從,而是一種顛覆的理想。和所有的理想一樣,它永遠無法真正實現,但不代表它不能引導我們的行動?!蹦温f。

“在康德看來,哲學在幫助我們成長方面所起的作用恰恰是相反的。它不會安慰你,也不會減輕你的疼痛;實際上它一定會使你的生活更加艱難。因為現實是不合理的,理性的任務是確保我們不會忘記這一點。通過獨斷論和懷疑論之間的辯證法,哲學引導我們尊重兩者都包含的好奇與憤怒。它要求我們直面永遠得不到想要的世界的事實,同時卻拒絕放棄心中想要的世界?!?/p>

所以,在康德的成人模型里,“成長,更多的關乎勇氣而非知識:世界上所有的知識都無法代替你運用你的判斷力的勇氣”。判斷力至關重要,因為真正觸動我們的問題不可能通過遵循某一個規則找到答案。我們需要勇氣去學會相信自己的判斷力,而不是依賴國家、鄰居或者喜愛的電影明星的判斷力。

也就是說,獨立思考,是成人的關鍵。其次,要有勇氣去接納貫穿我們生命始終的裂縫。理性的理想告訴我們世界應該是什么樣子,經驗卻告訴我們現實往往不是理想的樣子。長大需要我們面對兩者之間的鴻溝——兩者都不放棄。

是的,成年必然遭遇失去。我們失去年輕,失去外表,失去健康。父母死亡,朋友離去,婚姻終結,孩子長大,終究離去。對于大部分成年人來講,即使最親密最重要的情感依戀,也會證明是短暫的,一半的婚姻以離婚收場。

但是,正如李劍,一位中國的哲學家告訴我:“成年,意味著成為一個有人的尊嚴的人,過一種有人類尊嚴的生活。這包括,能夠去愛,去悲傷,去經驗到渴望、感激和正義的憤怒;能夠形成關于善的觀念,能夠對自己的人生進行批判性反思;能夠得到平等的、尊重的對待等等?!?h3>在歷史中“成年”

比起蘇珊·奈曼,羅伯特·哈里森教授對于這個時代的“青春迷戀癥”有著更復雜的心態和思考。

幾年前,我在斯坦福大學采訪他的時候,他就曾經表達過對硅谷青年文化的某種深切憂慮。我記得他說,這個時代很可怕的一件事情就是,現代人正在放任自己的文化由一群“硅谷的孩子”(介于男人與男孩之間)來領導,任由他們重寫社會的規則,決定我們的生活方式。這與蘇珊·奈曼的《為什么長大》所談的恰恰是一個問題的兩面,奈曼批判的是成年人放棄了對一個應然的、更好的世界的希望;而他擔心的,恰恰是年輕人對這個世界過于魯莽的改造。

2014年,他寫了《返老還童:我們為什么膜拜“青春”》(Juvenescence),一本關于“年紀”的哲學思考,從一個更宏大的文化史的角度切入成長的問題——“人類有許多不同的老化方式:生物上、心理上、社會上的,此外還有一個文化年紀(Culture Age)。如果這樣考慮年齡,我們或許比想象中老很多?!?/p>

他從美國生物學家史蒂芬·古爾德(Stephen J.Gould)那里借來“幼態持續”(Neoteny)的概念,認為我們當下的青春迷戀癥,恰恰是“幼態持續”在文化或者精神層面的一個體現。

當代進化生物學的研究認為,某些重大的進化改變是通過發展的延遲(或阻滯),而非積累來實現的。當有機體通過進化獲得改變以便其成體保持幼年的某些特征,這種過程就叫作“幼態持續”。

人類是“幼態持續”的動物。我們演化的方式之一就是直到成年都還保留了我們祖先原本的幼態特征,比如我們的腦生長得更慢,骨骼骨化得很晚,新生兒的未成熟狀態更為徹底,他們的生存完全依賴父母的照料。從進化的角度來說,幼態持續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好處,我們巨大的腦至少部分是因為出生前的快速生長率延續到了后來的階段。

哈里森教授認為,如果將“幼態持續”的概念用到精神層面,我們可以用它來指代一種童年心理在經過保存與修改之后,被延續到成年期?!叭绻祟惖男睦碇袥]有保持了某種‘內在的孩子,世界上大概就不會有各種父神、母神、各路神明。世界上就不會有宗教,不會有俄狄浦斯情結,也不會有藝術、詩歌、科學、哲學,因為所有這些人類的創造都源于在某種現象面前某種孩子氣的驚奇感。而人類對生活的許多期待——我們的存在很重要,某人某物應該關心我們——本質上都是孩子氣的。這些孩子氣的欲望、夢想、失望,并沒有隨著成年而終結,而是延續我們的一生?!?/p>

這樣的“幼態持續”并非壞事——青春(youth)對文化的創新和天才的光芒閃現至關重要。一方面,人類史無前例地被延長的青春依賴于成年人提供的智慧與穩定,另一方面,正是因為有了這樣被延長的、受保護的青春,我們才得以成長、成熟,創造了社會和文化,積累了足以與天才抗衡的智慧。從這個角度來說,人類文明的發展依賴于“青春”與“老年”,“天才”與“智慧”之間的平衡與轉換——“天才”專注于創造屬于未來的新事物,“智慧”專注于繼承過去的遺產,并在傳遞的過程中予以更新。(“智慧”這個概念是從漢娜·阿倫特那里借來的,指對世界延續性的一種關切。)但他認為,我們今天的文明呈現了一種不同尋常的特征——過去的文明,一次次警告,青春的天才是如何被老年的智慧所壓迫毀滅的。但我們的時代恰恰相反,青春的天才被慶祝,而年老的智慧則遭到了拋棄。

“我不知道我們的文明是否可以只靠青春的天才而存活?!彼f,“當創新、變化來得過快過于魯莽,文明更新的源頭是否會遭到破壞?”

在他看來,這個時代最大的詭計就在于,一邊迷戀著青春,一邊卻又正在對其自以為崇拜的青春發起戰爭——“一方面,它給年輕人對文化的主導權,但另一方面,這個時代又在剝奪這些年輕人養成真正的創造力所需的閑散、庇護所以及孤獨,而這些是一個人形成自己的身份、創造力的根源。它剝奪年輕人的即興發揮、驚奇以及失敗的自由,剝奪他們閉上眼睛,在屏幕的巫術之外形成自己的圖像的能力。剝奪他們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沒有這種與自然、與宇宙的關聯感,生命將失去意義。剝奪他們與過去的關系,因此也無法形成自己的未來?!?/p>

“硅谷的年輕人喜歡說,我們連接世界。是的,我們可以越來越快地鏈接全世界,但它們是否真的有助于歷史與文化的傳承呢?”

他最擔心的是,無所不在的連接,來自所謂“云端”、整天在你腦中嗡嗡作響的集體意識的聲音,正在使得孤獨和獨處變得不可能,但只有在孤獨和獨處中,一個人才能進入與自己的對話,進入與歷史的對話。

人如何獲得歷史?

“一個人要進入那樣一個地方,超越自我的愛在一種‘鮮活的記憶中彌合了過去、現在與未來。正是在這里,一個人才能獲得歷史性的存在,從而將對自己的愛轉化為對世界的愛,正是這種愛將孩子變成大人,不僅在心理層面,也在文化與歷史的層面。比如,我作為一個西方人,隨著我對19世紀、文藝復興、中世紀、古典羅馬希臘了解越多,我對這些時代了解越多,我的歷史感越成熟,我的文化感越成熟?!?/p>

“但是,這樣的地方需要日常的內省、沉默、孤獨。一個人日后人生的智慧,是在他年輕時獨自度過的時光——閱讀、學習、好奇、觀察、做夢、想象、沉思里滋養出來的。正是這種孤獨,催生了心理、情感與文化的成熟?!?/p>

“我理想中的成年,不是在外表、行為、心智或者生活方式上無限靠近年輕人,而是經過了這樣歷史性的轉換之后,你是一個年輕人,但擔當著對自己、對他人,對世界的責任;同時,你是一個成年人,卻帶著對世界無限的好奇與驚訝、一個年輕版本的成年人?!?/p>

如何應對“1/4人生危機”?

肯尼思·希爾(Kenneth Hill)是美國一位心理學家,他在與另兩位學者合著的《人的迷失行為》(Lost Person Behavior)中,有一章節從心理學角度討論了“迷失”的概念——“迷失的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Lost)。他描述了對于迷失者行為的研究,包括他們在“找到”自我的努力過程中的情緒反應以及所采用的各種各樣的辦法。在文中,希爾提出了五個步驟,指引迷茫的年輕人找到生命的軌跡,不再掙扎。

美國自由撰稿人卡羅琳·比頓(Caroline Beaton)對此進行了總結,指出人們在面對“1/4人生危機”的時候,實際上是迷失了自己。如同杰弗里·阿內特所說的那樣,我們“有很多方向,換了不少工作,也換了愛人”。研究表明,39%的男性和49%的女性在二十多歲的時候會有一種危機感。而這個問題的解決方式實際上跟在荒野中迷失的解決方式差不多。

第一步:遠離歧途。

在荒野中迷失的人常常不顧一切地堅持某一條路線,很難改變自己的想法,而事實上那條路可能是錯的。我們在20多歲時候的選擇,也符合同樣的道理。我們不會去走那條難住了我們的路,而是盲目地遵循眼前已經設置好的路線:也許是父母規劃的路,也許是我們剛畢業時就選擇的那條路,或者我們覺得“應該”走的路。即使我們會低落、焦慮甚至憤怒,即使這些情緒都告訴我們,那條路是錯的。

事實上,極少有人能夠本能地知道他們想用一生來做什么,所以不要害怕做出改變,永遠不要擔心換一條路走是不是太遲了。神經科學揭示,我們的大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人生的知識和閱歷在不斷地進行著調整。如果身體中這個最強大的部分都能夠跟得上你選擇的新的路線,那么還有什么好擔心呢。

第二步:留在原地。

大部分人一旦意識到自己迷路了,都會感到崩潰。但是焦慮于事無補,只會火上澆油。當情感(比如悲痛、恐懼、擔心)很強烈的時候,希爾寫道,“我們的思想中會迸發出很多干擾路線,讓當事人的注意力渙散,即使是一個十分簡單的問題都無法集中精力去解決”,最后選擇了一條“沒有明顯目的性的阻力最小的路線”。這無異于像沒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撞。

重新定位自己的一個最好的方式,就是平靜下來,留在原地。跑得太快太急很可能會南轅北轍。就像作家杰夫·戈因斯所寫的那樣:“在我搞清楚要用我的一生來做什么之前,我需要先弄明白自己到底是誰?!?/p>

第三步:找到屬于你的“標記”。

一個內行的徒步者,無論去哪兒都會使用一個明顯的“標記”,如果沒有它,很容易在荒野中迷失。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在20多歲的時候不搞清楚什么是對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就會被其他人在做的事情以及我們“應該”走向何處所干擾,在混亂中迷失自己。

所以,一旦停下腳步開始重新定位的時候,我們需要找到那個能指導我們實現個人抱負的標記或者里程碑。靜下來思考幾個問題:1.我喜歡什么?2.我擅長什么?3.這個世界需要什么?

這些是你抵達目的的小基石。如果你認為你的回答自相矛盾,請跳到第五步。在便利貼上或者你容易看到的地方寫下你對上述問題的回答,在困惑的時候,用它們來引導你走回正軌。

第四步:創造一個行動計劃。

并不會出現一個搜索救援隊,來營救迷路的20多歲青年。第一次面對獨立,我們必須成為自己的救援隊。留在原地,找到自己的“標記”后,再創造一張地圖,記下你想要做的每一件事,思考何時該用何種方式。如果我們不這么做,很可能又會退回到阻力最小的那條路上。行動計劃和系統的步驟,能夠讓自己盡量免于消極怠工,從而對自己負責。

第五步;別找借口。

只有當我們對自己負責時,才會感到未來掌控在自己手里。一般來說,20多歲的人會有以下借口:“我不夠聰明”“時機不太合適”“我運氣太差”“是我老板的錯”,以及“經濟形勢太不好了”。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經濟學教授史密斯認為,你對自己的這些暗示會決定你事業的軌跡。很多人會尋找借口,例如:“我的確要追求一項偉大的事業,但是我認為人際關系比成就更重要?!钡@是一種錯誤的二分法。事實上我們完全能夠掌控自己,換個方式思考:“我想要成為一個貼心的朋友、一個出色的戀人、一位稱職的家長,并且我不會為了偉大的成就感而放棄這些東西?!闭{查顯示,尋找借口的行為本身,可能比真正的借口更會阻擋你。

剛剛脫離青春期、離開大學,第一次決定未來之路時,我們常常會感到困惑。希爾將其稱為“伍德斯休克”。但是調查數據的結論是相對積極的:那些有四分之一人生危機的人,再經歷“中年危機”的可能性會大大降低。

(文字整理/傅婷婷)

猜你喜歡
成年人
成年人快樂指南:不堵
成年人是如何漸漸失去朋友的
成年人尿碘水平與甲狀腺疾病的相關性
從“姐姐”看成年人“江湖”
沒有一個成年人,能笑著看完體檢報告
沒有一個成年人,能笑著看完體檢報告
成年人的辛苦
成年人缺血型煙霧病的CT成像特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