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控之下,鏈家何往?

2017-06-29 16:48
中國經濟周刊 2017年24期
關鍵詞:鏈家金融業務門店

政府嚴打中介違規,鏈家多次上查處名單

取消“獨家房源”只是政府整治房產中介的手段之一。中介漸漸在房產交易中占據主導地位,這在住建部門的監管思路中亦顯而易見,房產中介成為監管重點,從2016年起,鏈家也多次出現在被查處的名單中。

2016年4月,上海市住建委、市工商局對上海房地產經紀企業進行了執法大檢查。經查實,鏈家公司在開展經紀業務的過程中,存在不如實告知購房人產權調查結果,以隱瞞手段誘騙消費者交易的違規情節。鏈家和兩名涉案經紀人被合計罰款8萬元,取消了涉案門店以及相關經紀人員的網上簽約資格。

5月9日,鏈家發表聲明稱,截至目前已累計關閉近87家門店。

2016年10月,住建部公布了各地查處的一批違法違規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稱“這些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通過發布虛假廣告、惡意編造散布謠言,制造房源緊張氣氛,采取違規預售、捂盤惜售等手段,煽動消費者購房,以達到其抬高房價、牟取私利的目的”。深圳鏈家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出現在45家被查處的企業中。

2016年11月和2017年3月,住建部先后兩次舉行規范房地產中介行為的電視電話會議,前者主題為“規范房地產中介行為,持續整頓市場秩序”,后者則更進一步,題為“整頓規范房地產開發銷售中介行為”。

分析人士認為,從北京“3·17新政”開始的這輪調控很明顯是沖著二手房市場去的。

就在3月底,北京市住建委通報中介市場執法檢查結果,28家中介門店因涉嫌違規代理商辦項目、涉嫌參與炒房哄抬房價等行為被責令停業整頓。其中就包括鏈家8家門店、我愛我家6家門店、中原地產2家門店和麥田地產的1家門店。

頻頻被監管部門“點名”后,4月8日,鏈家對外承諾,對在鏈家成交未滿12個月再次出售的房源,不予接受委托;對明顯高于市場價的房源,特別是明顯高于市場價的所謂學區房,不予接受委托;鏈家承諾立即全面停止商辦房買賣、租賃等。

新一輪的調控政策下,鏈家的日子似乎并不好過。

5月9日,鏈家發表聲明稱,截至目前已累計關閉近87家門店。盡管鏈家聲明其中34家“開墻打洞”、44家商辦、9家學區門店,關店理由并非收縮戰線,而是“優化資源配置,加強管理規范”,但數據顯示,2017年5月鏈家在北京的成交量環比下降23.9%,不到3月成交量的1/6,處在自2015年以來的最低點。

也有報道稱,鏈家已下調中介費。此前,鏈家2.7%的中介費為業內最高。對此,上述鏈家市場部人士告訴記者,鏈家沒有下達統一文件要求降低中介費,但是個別門店會有自己的動作,浮動幅度可能比原來大一點,主要還是受市場情況影響。而深圳一位購房人告訴記者,5月份通過鏈家成交一套二手房,傭金為1.3%。但一位分析人士提示記者注意,融創、萬科投資發生在鏈家屢次被監管部門處罰之后,說明這些“瑕疵”并未影響資本對鏈家的押注。

鏈家金融業務“以退為進”?

曾經在鏈家產業鏈條上占據重要位置的金融夢想,如今似乎變得有點“不可言說”。

今年1月,鏈家剝離了金融業務。原鏈家理財官網信息顯示,“鏈鏈金融”于2017年1月3日作為一個完全獨立的品牌啟動運營并替代“鏈家理財”?!版滄溄鹑凇苯洜I主體變更為北京美錦互聯網金融信息有限公司,但管理團隊仍為原鏈家理財團隊。

鏈家相關人士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作為獨立品牌啟動運營后,“鏈鏈金融”是完全獨立于鏈家的公司,與鏈家不存在股權關系。未來,鏈家是“鏈鏈金融”的合作方之一,“鏈鏈金融”也會有來自其他合作方的業務。

2015年,互聯網金融興起之時,鏈家成立了金融業務平臺鏈家理財,但其業務模式一直備受爭議——鏈家中介業務,與鏈家理財、擔保機構中融信、第三方支付理房通,均屬鏈家旗下,造成“資金池”“自擔?!钡蕊L險。

在評級機構大公國際2015年9月的一次評定中,把鏈家理財平臺列入了“黑名單”,大公國際認為其存在重大信息披露不充分、涉嫌設立資金池、債務人償債能力無法評估和風控措施有效性存疑等問題。

2016年2月,上海市消保委責成鏈家解決兩起糾紛,也均涉及鏈家金融業務,比如鏈家曾勸說買家從鏈家借錢幫賣家還清抵押款等;2017年3月,鏈家及旗下中融信、理房通3家公司被告涉嫌“非法資金池”等問題的案件也在北京朝陽區法院開庭審理。

上述鏈家人士對記者表示,由“鏈鏈金融”替代原“鏈家理財”,一方面是為了符合監管要求,另一方面,也因公眾認為,“鏈家和金融搭在一起就是不好的”,故而獨立運營。

鏈鏈金融官網顯示,用戶均在首信易支付開立獨立的資金管理賬戶,北京海大富林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為其合作方。這兩家公司未發現與鏈家有關聯。

記者注意到,在鏈鏈金融官網,其主要經營的還是原鏈家理財銷售的家多寶系列產品,分為自用、裝修、經營、消費等四類,年化收益率大多在6%,投資期限從30天到12個月不等。

鏈鏈金融當真和鏈家沒有絲毫關系了嗎?原鏈家理財負責人魏勇2015年6月曾表示,目前金融業務已占鏈家整體盈利的近10%,在未來5年里做到50%也是有可能的。雖然如今鏈家已將金融業務剝離,但仍可從這組數據中看出金融業務的前景。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查閱工商登記資料發現,鏈鏈金融運營主體北京美錦互聯網金融信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6月,之后發生了兩次股權變更:2016年4月,由自然人股東劉軍、法人股東北京美臣保理投資管理公司和北京世佳美臣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兩名自然人股東:彭永東(現任鏈家網CEO)和閆覓(現任鏈家網副總裁)。2016年12月,再次變更股東為北京博恒泰和廣告有限公司(下稱“博恒泰和”)。

記者查詢相關資料發現,左暉系博恒泰和法定代表人,持股超過50%。此外,記者在博恒泰和股東名單中還看到了鏈家管理層單一剛、徐萬剛、高軍等名字。

有分析人士認為,鏈鏈金融繼承了原鏈家理財的經營范圍,甚至較之前更為豐富。鏈家對于金融業務的看似“剝離”,也許是“以退為進”。

猜你喜歡
鏈家金融業務門店
綠色金融回顧與展望
鏈家,莫拿“個案”當說辭
新店商,創造新增量
“巨怪”鏈家犧牲毛利率瘋狂擴張 萬科30億買張合作券是否值得
郵政儲蓄銀行金融業務管理的現狀與優化策略研究
中小型商業銀行金融市場業務風險管理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