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時代數據新聞的可視化傳播效果分析

2017-06-29 22:05孟文瑤
采寫編 2017年2期
關鍵詞:數據新聞可視化大數據

孟文瑤

內容提要:數據新聞的可視化主要是指借助圖形化的手段,清晰并有效地傳達與溝通信息。數據新聞是未來傳媒行業的發展趨勢,對傳統新聞的生產方式和流程會產生劇烈的沖擊。數據新聞通過對大數據的挖掘,利用豐富的可視化傳播方式,豐富了新聞報道的內容,符合當下社會受眾對于新聞報道的需求。

關鍵詞:大數據;數據新聞;可視化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各個行業的數據系統不斷擴大,系統運用并產生的數據也呈爆發式增長。數據新聞是在大數據時代新聞業不斷發展,以求適應媒介環境的變化所產生的一種新的新聞生產方式,因此又被稱作“數據驅動新聞”。開放的數據、嚴謹的敘事邏輯、恰當的可視化呈現方式共同構成數據新聞的基礎,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新聞的生產流程。2009年,英國傳統報紙《衛報》 在其官網設立了“數據博客”,率先開啟了數據新聞實踐的先河。在中國,從2013年起,包括搜狐、新浪、網易、騰訊四大門戶網站在內的國內媒體緊跟世界潮流,最先開始數據新聞的實踐,掀起了數據新聞本土化的實踐熱潮,從而逐漸改變了傳統新聞的生產模式和運作體系。

一、 數據新聞的可視化發展需求

新聞生產研究表明,媒介能夠試圖發展出來一種新的樣式來組織、建構以及展示信息并形成常規。數據新聞就是通過一系列的數據、表格、圖像甚至動畫將整個新聞事件的發生、發展以及結果完全展現在受眾眼前,因此,可視化是數據新聞最具創新表現的一個特點,同時也是數據新聞異于傳統新聞,并能收到更好的傳播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數據新聞就其歷史來說,它是新聞報道長期發展的結果,是新聞報道方式不斷地適應目前信息環境變化不斷探索而產生的一種具有創新性的新聞報道模式。全媒體時代,由于網絡的互通發達,微博、微信等都可以成為新聞信息發布的第一平臺,任何人在任何時間都可以發布新聞消息。在這種情況下,記者必須具有更加敏銳的觀察度以便能夠成為新聞的第一發布者。大數據便是在此環境中發展起來。記者在計算機技術與信息收集結合利用方面,可以通過對數據的追蹤統計,從數據的變化中發現事態變化的端倪,從而根據數據找事實,完成一項調查報告,做到快捷、簡潔、方便。

全媒體時代新聞媒體的一大特征就是受眾的參與性。在大數據時代,微博、微信的廣泛使用,受眾可以隨時隨地發布簡潔明了的短新聞,使得新聞的時效性、真實性比過去有了質的飛躍。受眾每天能接觸到成千上萬的信息,而數據新聞的可視化特點滿足了受眾對于信息簡潔明了的要求,在新聞競爭中,誰贏得了受眾,誰就贏得了勝利。

二、 數據新聞的可視化傳播效果

傳統新聞中,受眾處于弱勢的一方,只能依靠媒體提供的信息去了解新聞事件,同時,語言繁瑣、邏輯復雜使得整個新聞報道容易帶入記者本身的偏見,這大大偏離了新聞對于客觀性以及真實性的要求。大數據時代中,隨著計算機技術與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數據與數據庫已然成為記者獲取新聞信息的重要來源,大數據對于新聞傳播的影響是巨大的,并且在媒體融合時代傳播平臺的多元化、復雜化使得媒體的傳播效果相較于傳統媒體來說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全媒體時代、大數據時代來臨之后,各種數據的分析與應用,使得媒體的新聞生產中,數據的權重越來越大,過去從事實中找數據,而現在轉變為從數據中挖掘事實。為了使受眾在閱讀新聞時有更清晰的邏輯,以及更好的閱讀體驗,數據新聞將新聞事件的細節、過程以數據圖的方式呈現。同時,媒體可以根據受眾在數據圖中的點擊量來確定受眾喜好的有效數據,方便媒體以后的信息傳遞,在媒體與受眾間架起了一座數據的橋梁。數據新聞對于新聞報道流程的變革,使“眾包新聞”得以實現。

數據新聞的可視化傳播是利用美觀高效的可視化圖形來講述事件,滿足了受眾在大數據傳播時代對于新聞表達的個性化需求。尤其是近幾年來,編輯記者運用多媒體集成工具和繪圖編輯排版軟件,使得媒體的可視化手段越來越豐富,收到了良好的傳播效果。數據新聞使得大眾傳媒逐漸擁有強大的影響力,成為故事的講解員,形成社會共識的工具,并以獨特的視角報道社會熱點,引導輿論的走向。同時新聞的可視化傳播方式改變了受眾對于新聞事件的認識結構,取得比文字更好的敘事效果,使受眾對于新聞事件能夠重新解構,更容易認知復雜而繁瑣的情境。

三、 數據新聞可視化傳播的問題與局限

我國的數據新聞還處于初級實踐階段,多數新聞從業人員對于數據新聞的理解還不夠全面并且較為淺顯,受眾對于數據新聞的認識也僅僅是停留在數據圖的階段,對于與媒體的互動還較少??傮w來說,數據新聞在目前還是存在很多的局限性。

(一) 數據新聞的傳播強調的是“大而全”,反而忽略了新聞的細節內容。大數據思維追求的是數據的整體性,單個數據的信息密度較低,通過全局的統計總結出事件的一般規律,這與傳統的新聞報道方法正好相反。過分追求“大而全”導致了數據新聞中的許多數據報道是為數據而數據。在數據新聞中,數據圖的大量使用對于受眾了解事件的整體始末具有幫助,但事件中的許多細節會被忽視,缺乏了新聞的實用性與其本身的價值。在這種情況下,數據新聞容易產生形式高于內容,讀者對于新聞事件無法真正了解的問題。

在利用大數據可視化去完成新聞報道時,編輯記者首先要站在一個整體的角度去考慮報道方式,抓住新聞的方向,同時挖掘新聞事件中的細節,盡可能把新聞全方位立體地展現在受眾面前。不能流于形式忽視內容,出現本末倒置的情況。

(二) 數據新聞的可視化運用,弱化了對于文字的重視程度。數據新聞力求讓受眾感受到新聞的理性之美與深度之美,因此編輯記者在采編新聞的時候受大數據的影響,將新聞報道置于一定的情境之中,突出數據新聞的可視化特點,用數據圖滿足受眾完成個性化、社交化的需求。然而,可視化的不合理使用同樣會導致問題的出現。整篇報道以可視化的數據圖來完成,過于依賴于大數據,甚至濫用大數據,容易導致受眾產生視覺疲勞,不利于數據新聞信息的傳播。

四、結 語

我們目前正處于大數據與全媒體時代,媒體的不斷變革對媒體從業人員的技術要求也日益提高,受眾在這種情境下對于新聞報道內容的理解也逐漸發生變革。數據新聞目前在我國還處于初級階段,需要探索的地方還有很多,媒體從業人員需要不斷提升自我的數據統計以及計算機應用技術以適應大數據時代的需要。數據新聞可視化的呈現方式雖然使信息簡化并符合當代社會受眾的受傳需求,但數據新聞的局限性會隨其深入發展而逐步體現出來,這需要媒體從業人員進一步去探索并解決。

參考文獻:

[1]陳虹,秦靜.數據新聞的歷史、現狀與發展趨勢[J].編輯之友,2016(1):14.

[2]劉義坤.大數據時代的數據新聞生產:現狀、影響與反思[J].大數據時代的媒介生態,2014(11).

(作者單位: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猜你喜歡
數據新聞可視化大數據
數據可視化設計在美妝類APP中的應用
思維可視化
復變函數級數展開的可視化實驗教學
復變函數級數展開的可視化實驗教學
復變函數共形映射的可視化實驗教學
復變函數共形映射的可視化實驗教學
中外數據新聞編輯流程比較研究
大數據時代新聞的新變化探究
媒介融合時代數據新聞可視化教學探索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