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風情】

2017-06-30 05:15
中外企業文化 2017年6期
關鍵詞:俄國俄羅斯

俄羅斯,在我心目中是個神秘的國度。

去年一個秋風乍起的日子,我們途徑綏芬河踏上了赴俄羅斯遠東的旅途。

沒有睡著的紅軍

去海參崴的公路路旁是一望無際的長滿野草的黑土地,山崗上茂密的原始森林連綿不斷。不是親眼所見很難認識俄羅斯的地大物博。一位二戰時的德國將軍曾發出這樣的感慨:俄國太遼闊了,這種無邊無際的遼闊讓我們連打勝仗的士兵因看不到勝利的終點而產生極度的憂郁。

俄國人對邊境安全是敏感的。蘇聯解體前,包括海參崴在內的很多遠東地區不僅不對外國人開放,連本國人出入都受到嚴格限制。公路上不時駛過軍車,一輛烏拉爾軍用越野卡車上的軍人在大聲地合唱,歌聲粗獷。他們是俄軍最鋒利的尖刀,齊裝滿員,常備不懈,一位陸戰隊軍士說:我們比美國人厲害,我一人可以輕易殺死兩個美國的綠色貝蕾帽。在車臣戰事最吃緊時,太平洋艦隊的陸戰隊奉命馳援,一舉扭轉戰局。

在一個軍事基地門口,一個士兵懶洋洋地望著來來往往的客車神情寂寞,他們在遙遠的俄國邊疆執行著繁重的勤務,每月津貼不過10美元,肉蛋奶供應不足,但艱苦的生活同樣磨就了俄國軍人“斯巴達克式”的堅韌。

我們的車被攔下檢查。一個穿迷彩服的上士背著一支瓦藍色白AK—74自動步槍警惕地望著我們,他們身后平原上矗立著十幾座碩大的拋物狀天線,那是俄國的眼睛——航天測控中心。俄國軍人給人印象深刻:他們仍保持著一個大國的自尊和警覺。幅員廣大的國土,二戰刻骨銘心的傷痛,加上冷戰對峙后的慣性,這支龐大的前紅軍并沒睡著。

友好的俄羅斯人

俄羅斯國民素質較高。我們曾在一家副食品店排隊購買剛出爐的黑面包,一位高個子俄羅斯小伙兒從隊列中站出來,用英語招呼我們:您先來,您是外國人,不必排隊了。我們在海邊照相時,一位過路的水兵立即停住,以防進入鏡頭,且還打著手勢示意:不著急,慢慢來。給我們一行開旅游車的司機是個六十開外的老人,俄方伙伴規定出車不管飯,他中午就在車上啃幾個干面包充饑。開一天車很辛苦,我們請老人到餐廳和我們一起用餐,老人堅持不肯,用俄語說:不行,這是紀律。我們最后只好買了一袋香腸送給他,言明是給他孫子的禮物。老人感動了,不顧疲勞執意拉上我們上海參崴最高點觀賞軍港夜景。

在金角灣碼頭,一艘俄羅斯水翼船靜靜地泊在錨地,一位船員見我們好奇,就熱情邀請我們上船參觀,并允許到船長室“體驗生活”。臨別時,我握住船員的手再三致謝,他笑著用英語說:Friendship(友誼),FriendShip。

近年來,不少中國留學生來到俄遠東地區求學。熱情的俄國少女喜歡和他們中的中國小伙兒交往,她們覺得中國學生文靜含蓄,最大的優點是不酗酒。不可否認,俄羅斯人對中國的感情是復雜的。當彼此的國門打開后,飽受物資匱乏折磨的俄國人驚羨中國市場商品的豐富,但隨之擁來的中國“星期鞋”、“雞毛服”又讓他們感到迷惑和憤怒:“你們不能把垃圾給我們!”國內一些在俄滯留者和少數同胞的胡作非為,也讓俄國人的眼光里增加了幾許疑懼。俄羅斯雖博大,但并不接納不速之客。

到俄羅斯去

在遠東,我邂逅了俄羅斯烏拉爾汽車公司駐華首席代表,這位四十多歲的俄國商人操著熟練的漢語對我說:過去我們俄羅斯理解12億中國人要吃飯的難處和壓力,但也不能總讓我們像15年前用十卡車的原木來換你們一卡車的熱水瓶吧,現在中國已經強大了。他的話很有感情色彩,過去那不公平的貿易已過去了。那時邊貿最紅火時,三四臺收錄機便能換回一輛“莫斯科人”轎車,現在產生這類不符合貿易規則現象已消失,已成歷史。

上世紀90年代初,蘇聯解體后的商品極度短缺,造成大量中國假冒偽劣商品充斥俄羅斯市場,盡管這么長時間過去了,而后果仍在呈現。漫步海參崴街頭,我們幾乎難覓中國商品蹤影,只在“古姆”商廈見到一些中國的牙膏孤零零地躺在日用品柜臺里。海參崴正規商店里的服裝多產自韓國,質地上乘,價格比我們國內還便宜。俄國人說:如果你們把賣給美國、日本的產品賣給我們,這塊市場早就歸你們中國了。

商品凝結著國家的形象和民族的性格。我們通過豐田車和松下電器認識了大和民族的進取心和認真,我們想給俄國留飛什么印象呢?

我在商店里購買一件風衣時,營業員小姐把我誤當成了日本人,通過翻譯告訴我:這是韓國產品。你放心,不是中國貨!

是的,韓國人乘隙而入,越過對馬海峽運來了成船的韓國貨,它們質量高于中國,價格低于日本,在俄羅斯市場大行其道。

中國商品恢復信譽的路將依然是艱難的,但遠非沒有希望。上海的一家糖果廠,以獨特的經營方式,去年一年在海參崴銷掉了價值二百六十萬美元的餅干、糖果,今年的生意更紅火,產品已輻射到俄國腹地。

前蘇聯的大鍋飯養懶了俄國人,艱苦職業無人肯干。俄遠東有許多煤礦,但招不到礦工,只好停產,改從中國進口煤炭。勞動力短缺困擾著俄國,他們有活無人干,我們有人無活干,雙方合作潛力巨大。

一位專家提醒中國商人:我們不能老想著賣幾雙鞋、幾件衣服,也不要只盯著俄國的原材料,其實在大部分高科技領域,俄羅斯幾乎具備和美國對等的實力,這才是俄國的精華所在啊。

俄羅斯,我們曾經尊稱為“老大哥”,也曾戲稱為“北極熊”。

俄羅斯,那里是列寧、托爾斯泰的故鄉。過去有點搖晃,今天正在復蘇,但仍是強有力的巨人。endprint

猜你喜歡
俄國俄羅斯
俄羅斯貓展
七顆鉆石
俄國戲劇舞美特點初探
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工業壟斷資本與國家
另辟蹊徑
先救誰——原載俄羅斯漫畫網▲
同舟共濟
嚴防死守
欲蓋彌彰
哥德巴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