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領大廈”變成“紅色家園”

2017-07-01 17:21湯艷新
共產黨員(遼寧) 2017年12期
關鍵詞:白領黨群區委

◎文/湯艷新

“白領大廈”變成“紅色家園”

◎文/湯艷新

人民路街道黨工委組織大廈白領開展“廢舊電池換綠植”活動

行走在大連市中山區的人民路和中山路上,120余座5000平方米以上的高樓大廈鱗次櫛比,濃郁的現代化商業氣息撲面而來。這些大廈中匯聚了8000多家企業,230家總部企業,46家排名世界500強的企業,9萬余名從業人員,貢獻了地區70%的稅收,是名副其實的區域發展“制高點”。為將黨建工作推向這片新高地,中山區委大力實施“大廈黨建工程”,著力從破解黨組織組建難、陣地建設難和活動開展難入手,推動大廈經濟、社會治理和黨的建設“三位一體”同步發展,書寫了大廈黨建的新篇章。

“一廈一式”破解黨組織組建難。大廈內業戶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決定了黨建工作必須堅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通過“1+N”多方聯動建、開展“民間外交”爭取建、共續同源文化凝聚建等七種方式,在臺資企業勝利廣場、外商和外國專家集中的亞泰大廈等90座樓宇大廈中,先后建立黨組織791個,組織覆蓋率75%,工作覆蓋率100%,管理黨員2600余名,稅收“億元大廈”和“千萬元大廈”100%建立了黨組織。

多措并舉破解陣地建設難。在寸土寸金的商務區建黨建陣地是頭等難事,中山區委多方籌措,通過合理使用政策、加大專項投入、區域共建共享、鼓勵企業自建等辦法,投入數千萬元建起16個實體化與智慧化一體的“海之云”“紅壘驛站”等區域化大廈黨群服務中心、48個各具特色的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陣地,并統籌60個街道和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全天候向大廈企業開放。

穿針引線破解活動開展難。圍繞大廈小企業多、經營類型各異、管理封閉、獨立開展活動難的實際,中山區委緊緊把握企業利益的匯聚點、青年員工的興奮點、區域治理的需求點這三個關鍵點,積極搭建平臺,提升活動實效。依托區“民情互聯網”和大廈“智慧黨建平臺”,開設閑置樓宇和閑置區域等資源發布平臺,吸引企業參與交流積累“人氣”;組織開展牽手聯誼、志愿服務等活動,解決大廈青年白領壓力大、圈子小、溝通少等問題;通過開展非公企業黨員進社區,幫扶困難家庭、開展敬老認親等活動,引導企業和黨員職工共同參與社會治理和社區建設。

猜你喜歡
白領黨群區委
拱辰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家門口的“紅色家園”
新形勢下油田黨群工作思路的探索和研究
電力企業黨群工作的精細化管理對策
白云區委離退局深入調研“311”工程
論黨群工作在電力企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一線城市白領青年怎么住
小白領的搞笑生活
碧江區委老干部黨校掛牌成立
實用白領
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與其青團廣西區委簽定《合作框架協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