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使農村初中寄宿生走出心理陰影

2017-07-01 12:30陳文
新課程·中旬 2017年5期
關鍵詞:寄宿生輔導心理健康

陳文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中小學校布局的調整,農村寄宿制學校越來越多,規模也越來越大,如何做好寄宿生管理,已成為當前農村學校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學校管理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本人針對目前學校對寄宿生管理的新要求,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對農村初中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進行了探索和實踐。

一、寄宿生心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中小學寄宿生由于過早離開家庭,離開父母獨自生活,對學校集體生活的不適應必定對其心理產生一定影響,這就要求教師更多地關注他們的情緒變化,關注他們的人格形成。在教育教學中,我們已經發現部分寄宿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問題。在學習上學習積極性不高,怕學、厭學;在生活上缺乏自信,自由懶散,依賴性強;與人交往中自私冷漠,嫉妒心理強;在認知方面是非觀念不清,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悅納自己與他人。這些病態心理,導致學生出現心理與行為上的偏差。因此,關注寄宿生的學習與生活,對寄宿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成為我校教師和家長共同的、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對寄宿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來,全國各地出現了許多因學生心理原因而釀成的悲劇,為心理健康教育敲響了警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中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特點,運用有關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長期以來,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并未受到足夠重視,特別是一些寄宿制學校學生問題特別嚴重,這不得不讓人深思。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緩,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使他們健康成長,這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也是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保障。

三、對寄宿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與方法

(一)學校要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大力宣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

1.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

針對寄宿生的心理狀況,心理健康課必須常抓不懈。結合學生情況,心理課應該涉及諸多內容,如學習輔導、人際交往輔導、適應性輔導、自我意識輔導和自信心輔導等。心理老師要對學生的情感、意志及人際交往等方面進行指導,并運用情境法、角色扮演法、討論法等方法,在輕松、愉悅的情境中進行心理調適、人格重塑等。我校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心理健康課一直作為一門重要課程,定時足量上好每一節課,隨時發現并解決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2.分級建立心理班委,舉辦專題性講座

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不同心理狀況、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心理老師要定期開展心理健康專題講座??梢葬槍W生心理方面出現的一些心理偏差,進行專題講座。比如,針對學生面臨的中考問題,開展畢業生考前心理輔導等講座,著重在對學生考試心理與考試技巧進行指導,包括考試動機的激發與考試技巧的應用,幫助學生較好地克服考前心理恐懼與焦躁,以便更好地在考場上發揮自己的最佳水平。講座中以互動的形式,對學生形成正確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進行正面的引導和教育。這些講座和活動,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學生的心理狀態,大多數學生已經能夠正確認識自己并自行調整,以良好的心理狀態迎接生活中的一切挑戰。

3.利用黑板報、校園廣播、校園網等途徑大力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工作

學校要通過黑板報、校園廣播、校園網等途徑大力向學生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認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學會自我調適,自我解壓,知道心理出現問題自己無法解決時,求助于他人或心理老師。我校的學生成長支持中心通過大力宣傳,咨詢的學生與以往相比有上升的趨勢,來咨詢的問題主要是學習問題、人際交往問題。這也說明了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對心理問題的回避轉變為能積極主動尋求心理上的幫助。

(二)利用學校心理健康室設備、軟件篩選心理異常學生,對其進行心理干預與輔導

1.篩選心理異常學生,進行早期心理干預與疏導

學校心理健康老師通過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問卷調查、心理測評、班主任調查等,對學生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并篩選出心理方面存在一定問題的學生,將其作為心理學教師的重點輔導對象。

2.經常開展各種形式的心理輔導

由于寄宿生在校時間長,與家長缺少溝通。有條件的學校要面向全體學生開放心理咨詢(輔導)室,并通過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預防、干預、疏導。如:利用心理咨詢室的現有設備,讓學生釋放壓力,放松心情,并由心理咨詢老師對個別學生進行一對一的溝通交流,解決個別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利用陽光信箱、溫情電話、QQ群等多種方式,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

四、思考與打算

根據我們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實踐,感覺還存在一些問題與困惑:

(1)一些孩子因為害怕隱私被人發現而拒絕幫助,從而封閉自己,不敢向老師求助,導致心理問題越來越嚴重。在如何保護孩子們的隱私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探究,盡力讓每個孩子都能敞開心扉,走出心靈的陰霾。

(2)解決孩子心理問題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但是寄宿生家長大多在外務工務農,給交流與溝通造成嚴重的阻礙,不便開展工作,有待在這方面想辦法,找措施。

總之,農村寄宿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其心理健康教育要備受重視,這需要社會、學校、家長共同參與,只有對寄宿生的行為和心理進行及時引導,才能塑造寄宿生健全的人格,從而使寄宿生走出心理陰影,擁有健康的心理和幸福的人生。

基金項目:本文為武威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農村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立項號WW[2016]GH153)研究成果。

編輯 李建軍

猜你喜歡
寄宿生輔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農村寄宿生有效管理對策分析
寄宿與非寄宿初中生學業成績和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比較研究
每天給“小小寄宿生”一個香甜的夢之吻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輔導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輔導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學習輔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