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初中生人格健康教育途徑探析

2017-07-01 12:33宋清峰
新課程·中旬 2017年5期
關鍵詞:農村初中生三位一體

宋清峰

摘 要:健全人格的發展是每一個人人生當中的一大課題;在農村學校辦學環境發生巨大變化的境況下,農村初中學生健康人格的教育任重而道遠。如何讓這些有點邊緣化的孩子的人格得到健康、全面的發展,必須引起家長、學校、社會三方面足夠的重視。

關鍵詞:農村初中生;人格健康教育;三位一體

以城市化、工業化、市場化為主導的城鎮化快速進程,使越來越多的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涌入城市打工謀生;大規模的人口流動和學齡兒童減少,今天的農村教育正處于前所未有的大變局之中;持續十年之久的“撤點并?!闭?,致使鄉村教育出現“城擠、鄉弱、村空”的局面;大量增加的農村留守兒童無疑成為新的邊緣化群體。

家庭教育的缺失、教育因素以及文化生活單一的制約,使得留守兒童在生存、心理、教育方面出現了諸多問題。如何把健全人格培養與農村初中學生的生活需要、心理訴求、個性發展和道德內化相結合,使其自信、博愛,有安全感、喜歡創造,有樂觀開朗、積極進取、勇敢堅強的個性心理品質已至衍生為有平穩正常的心理狀態、適應社會和新環境的能力;使其轉化成學生自己的堅定信念、內心驅動和行為品質,避免德育中“雙重人格”現象的形成呢?

一、學校管教是關鍵——細

一是育德和育心相結合。以核心價值觀為統領,引導學生學習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文化,奠定人生航標,健康成長、修身養性。二是特色和機制相結合。強化農村初中生健康人格工作的針對性:重視家訪、來訪工作。以納入班主任德育工作考核為抓手,以學生成長記錄為載體,實行動態監管,形成有效管理機制。三是課內課外相結合。課內強化內容和授課方式改革,重視心理健康教育課。課外要加強養成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校園文化建設。四是線上線下相結合,線上運用好網絡和信息化手段,線下根據制度安排和關愛活動載體,充分發揮自身創造性。五是貼心知暖,搭建平臺,培養學生建立良好的家庭、師生、同學等人際關系。

二、家庭教育是核心——活

家庭教育作為現代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更日益凸顯其特殊地位、功能和價值。當前農村初中生家庭教育的主要類型有溺愛型、專制型、放任型、民主型。而農村初中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父母學歷低、教育觀念落后、教育方式失當、教育影響不一致等諸多問題亟須化解。

1.提倡農村初中開辦家長學校,在農閑時間成立文化補習班和教育專業培訓,學習教子理論,提高家長的文化素質。定期聘請有關專家和學者舉辦家庭教育講座,有針對性地對家長進行具體輔導,提高家長的教育素質。引導家長身教重于言教,想方設法營造家庭學習的氛圍,經常保持與孩子進行有效的交流和溝通。

2.樹立正確的發展觀、親子觀和教養觀是農村初中生家長必備的新理念。一是當今社會要求人才既要有一定的知識技能,更要有完善的人格,因此,家長要樹立使孩子全面發展的發展觀。二是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每一位家長都應樹立“為國教子”而不是“為己教子”的親子觀。三是樹大并非自然直,孩子要成為棟梁之材,家長必須隨時關注成長中的問題,合理地教育和引導。要樹立教養結合、自覺承擔起教育責任的教養觀。

3.注意教育方式的科學與靈活。每一位農村初中生的家長都要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在教育實踐中做到:以民主、平等的態度對待孩子,理解、尊重并善于與孩子溝通和交流。引導并幫助孩子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滿足其合理需要,同時對孩子提出明確要求,從而形成融洽的親子關系。在求知方面,要鼓勵孩子發揮主動性和創新精神,不斷探求新知;在品德修養方面,應要求孩子自覺按社會的道德行為規范約束自己,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達到慎獨的境界。

三、社會支持是保障——準

1.充分發揮政府職能。為未成年人人格健康教育創造良好的環境與機會,切實起到政策扶持、經濟支柱、后勤保障的重要作用。

2.從國家戰略高度認識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切實貫徹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拓展鄉村教師補充渠道,提高鄉村教師生活待遇,統一城鄉編制標準,職稱評聘向鄉村傾斜等舉措全方位、多角度,著力解決鄉村教師師資短缺、專業結構失衡甚至職業倦怠等突出問題。

3.借乘教育扶貧契機精準發力。扶貧先扶智,教育扶貧是最根本的精準扶貧。各級各類部門要從戰略性高度來認識和實施這一需要長期堅持的重大民生工程。通過貫徹教育脫貧十三五規劃,從單純扶貧轉向綜合扶志,從大水漫灌轉變為精準滴灌等舉措切實解決輟學失學過多問題;解決讀書無用問題;解決貧困農民和普通農民在教育上差距拉大的趨勢問題。

4.整合德育力量,凝聚德育智慧,優化德育資源,建立健全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的德育網絡。

總之,健全人格的發展是我們每一個人人生當中的一大課題。在農村學校辦學環境發生巨大變化的境況下,農村初中學生健康人格的教育工作任重而道遠。如何讓這些有點邊緣化的孩子的人格得到健康、全面的發展,家長、學校、社會三方面應加強重視,形成合力,全方位、多層次,通過多種方式、途徑分不同年齡層次對學生進行堅持不懈的教育和指導,這樣才能幫助他們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強挫折承受能力,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注:本論文是2015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學規劃“十二五”立項課題《城鎮化進程中農村初中生健全人格培養途徑的實踐研究》(批準號:GS[2015]GHB1276)階段性成果之一。

編輯 李建軍

猜你喜歡
農村初中生三位一體
農村初中生情緒智力、應對方式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