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生物學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2017-07-01 18:10林希賢
新課程·中旬 2017年5期
關鍵詞:創新能力實驗室實驗教學

林希賢

素質教育的今天,如何切實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教育改革的公認主題,學生創新能力的強弱直接關系到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快慢和水平。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把學生培養成創新型人才是我們教育事業的根本任務。本文從當今實驗教學的現狀入手,提出適合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理論依據,總結出了幾點關于生物實驗教學改革的策略。

一、當今生物實驗教學的現狀

1.師生對待生物實驗的思想觀念

既然“生物科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是探究生命現象和生命規律的科學”,那就是說,實驗應該是生物這門學科的基礎,我們在教學中也應該針對學科的這個特點,把實驗作為探究生命現象和生命規律的重要手段。但就目前的實驗教學現狀來看,很多師生卻只把生物實驗課當做生物教學的“副產品”,甚至認為實驗可有可無,上課上到以往幾年一直在做的實驗了,就給學生布置下去“某節課做某實驗”。而學生大多就是為做實驗而做實驗,帶上實驗冊或課本到實驗室煎熬或者荒廢一節課。

2.當今實驗教學模式

(1)講解實驗代替演示實驗甚至學生實驗,扼殺了學生創新潛能的開發。

在素質教育的大潮中仍有少數教師由于學生考分、自身教育理念等原因對“應試教育”“樂此不?!?。

(2)用模仿式實驗形式代替了其他學生的實驗形式,限制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揮。

有的教師為了每節課能讓學生訓練與考試有關的本節課內容及題目,簡化演示實驗的操作步驟,只是將課前事先準備好的演示實驗留下最后的一兩步在學生面前演示一下,重結果,輕過程;在學生實驗的教學中都是采用模仿式實驗,即在實驗時,教師一邊講解實驗的原理和操作要領,一邊示范操作過程,學生一邊聽、一邊看、一邊仿照進行實驗,全班學生的步驟一致,在同一時間內進行同一實驗步驟。

二、生物實驗教學中應如何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1.學生的創新潛能如何激發

注重直觀的演示實驗,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直觀地參與到演示實驗中或自己動手,這是掌握基礎知識、形成基本技能、提高學習效率的強有力的措施,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積極地思維,激發學生內在創新潛能。

2.創新思維如何形成

充分利用實驗現象,啟發學生聯想。聯想是由所感知或所想的事物想起相關的事物的思維活動。聯想雖然并不能直接產生有創新價值的新形象,但它卻為產生新形象的想象思維活動提供了一定的基礎。通過自由想象可探索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案,通過強制聯想可找到實現預期目標的途徑,使學生學會聯想,善于聯想,敢于聯想,以發揮他們的聯想能力,萌發創新思維,并使學生的這種思維始終處于積極狀態。

3.創新能力如何培養

指導學生的啟發式探究實驗。啟發式探索實驗,是學生在觀察實驗現象的同時,收集整理材料,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自己獲得未知的知識和技能的實驗。在這類實驗課中教師作為引導者、點撥者,學生作為新知識的主動探索者和發現者,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自己探索解決問題的正確途徑,通過思維活動找出規律,得出結論。

三、實驗教學的改革

1.改驗證實驗為探究實驗,讓學生參與實驗探究

傳統實驗多半是驗證性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只是被動地參與,我們的實驗改革應充分利用一切手段,改驗證實驗為探究實驗,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進行大膽的猜想、假設,然后為驗證自己的猜想和假設進行實驗。

2.開放實驗室,提供探究平臺

探究性實驗由學生自己提出實驗方案,這對實驗室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按學生個性和要求來準備儀器和試劑將面臨一定的困難,所以,我們可以把個別實驗室作為開放實驗室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完成自己設計的實驗,以補充時間和設備的不足。

3.增加社會調查課,實驗從課內延伸到課外

任何學科的發展都離不開社會的需要和發展,其研究目的都是為社會服務,生物科學更是與生活緊密聯系的學科。所以,生物實驗的目的不僅僅是使學生獲取知識,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體現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認識日常生活中的生物科學,認識到社會對生物科學的需要,認識到自己該去了解社會和服務社會,同時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在中學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值得我們去思考的還有很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但無論用哪種方法,都要從培養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入手,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科學素質的人才,從而更好地為社會需求服務。

編輯 張珍珍

猜你喜歡
創新能力實驗室實驗教學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創新能力培養視角下的無機化學教學研究
電容器的實驗教學
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高職音樂教育改革探討
幾何體在高中數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