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智學校校本課程開發摭談

2017-07-01 20:36鄭志鋒季紅霞
新課程·中旬 2017年5期
關鍵詞:校本課程開發可行性

鄭志鋒+季紅霞

摘 要:“校本課程”的概念是舶來品,實質是一種課程開發策略,指學校根據自己的育人目標自主進行的課程開發。

關鍵詞:開發;校本課程;可行性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為保障和促進課程對不同地區、學校、學生的要求,實行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管理。這給培智學校的教材建設提供了政策基礎。筆者極力倡導在培智學校進行校本課程的開發實驗。

一、校本課程開發的必要性

從學校發展來看,一個學??梢院鲆曋攸c學校的殊榮,但絕不能沒有自己的特色。辦學特色是針對學校的差異而言的,其實還有更具體的學生的差異性,國家課程無法照顧到客觀存在的具體學校的學生差異性,教育要滿足這種差異性,只能由校本課程來實現。培智學校的情況更為特殊,學生按智力殘疾程度可分為輕度、中度、重度、極重度。相較正常學校兒童來說,他們的個體差異極大,具有“一個班級,多個世界”的特點。教育教學長期為“吃不飽與吃不了”的矛盾所困擾,這是僅靠國家統編教材所不能解決的。

從宏觀層面講,現版教材內容陳舊,缺乏針對性,觀念落后。以語文學科為例,目前使用的教材是1992年沿襲普小體例編寫的,選文與編排在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觀賞性等方面明顯落伍;從適用性看,因為生源素質已發展到以中度、重度為主,而不是十年前以輕度為主,教材使用價值不大;最近的十年是特教事業理論與實踐飛速發展的十年,而在教材中這種成果無所體現,一線教師難以把握特教發展動向,教育教學理念滯后。

從微觀角度看,教材中謬誤迭出。以語文第八冊(1999年10月版)為例,摘錄若干如下:

第8頁第二自然段:“兄”的注音錯為“xōng”,應為“xiōng”;

第12頁第二自然段:生字“撲”未注音;

第30頁練習六:(一)中多了個句號;

第40頁第二自然段:“他”與圖中小女孩圖像不符;選用煤球爐缺乏時代性。

總共九十四頁教材,出現明顯訛誤竟有幾十處之多,實在令人吃驚不已。編寫教材的首要原則是科學性,如果偏離了這條原則,其他哪怕做得再好,也只能說功虧一簣。何況在其他方面,尚有許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教材具有很大的隨意性,缺乏應有的嚴謹作風。

以上的文字是枯燥的,但卻讓人瞠目結舌。我們要把學生培養成什么樣的學生?面對這樣的教材,教師的工作熱情、工作態度又會怎樣?家長研究了教材,又怎么來看待學校,看待特殊教育?

二、校本課程開發的可行性

“校本課程”的概念是舶來品,實質是一種課程開發策略,指學校根據自己的育人目標自主進行的課程開發。

我校歷時四年的勞動技能課的實踐研究,效果明顯,學生就業率達到60%以上。自去年九月份起我校又開始了德育工作的研究,聘請了區法院兩位同志定期到學校以講座、討論等多種形式進行法制教育,并多次向公安部門、交通部門借來圖片進行展覽,讓學生觀看法制影片等等。所有一切都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有效遏制了學生不良行為的升級。從上述兩項研究過程中我們可以得出一些啟示。

校本課程的開發參與度廣,包括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及校外專家等,在這些人員當中,校長是校本課程的主要決定者和責任人。正是學校自己的教育哲學思想和辦學宗旨的貫徹落實,才開始了具體的校本課程開發的實踐過程。反言之,沒有明確的教育哲學和辦學宗旨的學校是沒有可能進行校本課程開發的,即使有也只是盲動或者是低水平的。

提高教師社會地位,社會環境的改善固然重要,但一個不容忽視的內在因素是必須提高自身,走專業化發展的道路,改變過去教師人人能干的落后局面。而提升教師專業化程度的一個有效途徑是提升教師的課程意識,參與到課程開發與管理的過程中,使教師有更多的機會進行不同程度的課程試驗,參與完整的課程開發過程,從而改變教師只作為“匠”的形象,成為一個有思想的教育者。

教師是校本課程實施過程的直接參與者,校本課程開發的成功與否,教師是一個關鍵因素,取決于教師的工作態度、專業素養、創造能力,教師由原先的“教書工匠”“教書機器”轉化為課程研究、設計、開發并負責實施和評價的專業人員。教師“活頁課程”“口袋課程”意識顯著增強,隨時隨地視教育教學情況的需要對國家課程做必要的增減。

經過課題研究,給教師賦權增能,為教師提供了無限的表現與創造空間,極大調動了工作熱情,覺得工作著是美麗的,一改過去死氣沉沉的工作局面。同時教師參與課程實驗研究后深感自身知識的欠缺,學習氣氛更加濃厚,勁頭更足,生活重新變得充實。

教育不僅是學校的事情,僅靠學校來完成教育,這是難以實現的。教育教學要充分利用社會共享資源,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社會力量。要緊緊鎖定社會,結合本校實際制定教育目標,培養目標要務實,視點不能過高。

三、存在問題

不但缺少與兄弟單位的合作交流,而且本校教師之間也沒能很好地建立起有效的合作機制。應該說校本課程開發不僅是某一個學校,更不是某一個人的事情,是一種合作與交流的事業。

沒有能動員廣大學生家長參與研究開發,沒能充分了解學生家長的需求。校本課程開發應當有家長一席之地。

缺少課程專家的參與,使得實踐中理論指導不足;缺少強有力的、共享的、易得的課程資源中心或網絡。

要把握好點還是面的問題,結合本校情況,目前應以選擇或改編現行部分課程為主,等積累了一定經驗后再逐步鋪開。

編輯 趙飛飛

猜你喜歡
校本課程開發可行性
河南方言文化資源的保護及其開發利用的研究
遵義紅色旅游開發對策研究
新疆高職院校少數民族漢語教學的課程設計及開發研究
單片機在電子技術中的應用和開發
PPP物有所值論證(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選擇醫??尚行远啻?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質控品作為室內質控品的可行性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