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語文閱讀教學如何培養閱讀能力

2017-07-01 10:18魏有紅
新課程·中旬 2017年5期
關鍵詞:詞語課文文章

魏有紅

摘 要:閱讀是學生與文字之間的橋梁。閱讀是一種活化大腦的重要途徑之一,它既可以激發人的興趣,又可以增長人的知識,還能開發人的潛能。閱讀更是語文閱讀中的重點,通過閱讀,學生可以從中學到自己想要的知識,了解外面的世界,可以怡情,可以長才。喜歡閱讀的人一般不會感到孤獨,喜歡閱讀的人與人交談時會出口成章,而且閱讀能力強的人處理事情的能力也會比較強?,F討論一下如何閱讀,如何培養閱讀能力?

關鍵詞:閱讀;能力;中學語文

隨著教學課程的不斷改革,對初中生的閱讀能力越來越重視,《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規定,七年級課外閱讀總量應該達到200萬字以上,如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是擺在語文教師面前的重大課題。閱讀教學重點應該培養學生的閱讀方法,營造讀書的良好氣氛,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以促進學生的全面閱讀,激發和提高學生的潛力與素質。

一、明確“讀”的意義

要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教師就應該明確讀書的重要意義。多讀書最大的優點和好處就是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語感。那什么是語感呢?顧名思義,就是語言的感覺,就是人們對語言文字符號刺激所產生的一種直覺,既然如此,我們培養學生的語感就應該從語言文字的刺激入手,而“讀”則是最有效的方法,讀多了,語感就上來了,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也提升了。具體來說,讀文章有以下六種好處。其一,多讀可以識記生詞。讀書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不認識的詞,這就需要學生自己去查找,查找的次數多了,有助于學生記住單詞。其二,多讀可以分析詞句。通過反復的閱讀,學生體會文章的意思,從而很好地理解詞語與句子的意思。其三,多讀可以深化理解。只有多讀,讀透了,才可以與作者產生共鳴,理解作者的意思,從而站在作者的角度理解作品。其四,多讀可以背誦美詞美句。初中學習時期是學生學習記憶的黃金時期,這個時候多讀書,讀好書有利于為以后文學素養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其五,多讀可以強化思維。作者的思想是通過文章表現出來的,多讀書,多體會作者的情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強化他們的思維。其六,多讀有利于掌握寫作技巧。學生讀得多了,詞語積累深厚,語文素養功底深厚,多讀有利于感知領悟寫作手法,這是課堂上很難學到的。

二、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動力。有興趣就有樂趣,有樂趣就愿意去做。只要讓學生體會到閱讀的興趣,就能增加他們在閱讀中的主體性,從而從中感到快樂。特別是對于七年級學生來說,教師應該極大地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具體的做法有以下幾種。

1.循序漸進地提高理解能力

在閱讀的過程中,很多時候學生并不能很好地抓住作者的思想,因此體會不了作者流露的細膩感情,只能理解字面上的意思,但這并不是閱讀的目的。下面我們來看個列子。

……一場以西方借以發跡的技術革命戰勝了所有其他文明,并強行將他們聯合成一個差不多是世界范圍的社會。革命的西方人發明的是以“海洋”代替“草原”,作為全世界交往的媒介。西方首先以帆船,然后通過輪船利用海洋,統一了整個有人居住以及可以居住的世界……

這一段文字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沒有字詞的障礙,但是學生要想看懂它,卻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甚至有些學生看完之后并不清楚文章說了什么,要理解這段文字還需要其他一些能力,如以下幾點能力

(1)學會分析這段文字的層次。(分析、概括能力)

(2)能夠找出句與句之間的關系。(推理能力)

(3)發現句中并沒有理解的關鍵詞語,并推測其含義。要合理地加上自己的想法。(質疑和推理能力,在心理上尋求解釋的能力以及記憶能力)

(4)學生要學會重新組合各層含義,盡量歸納出核心意義。(綜合能力、概括能力)當然這比較困難,一般來說學科與綜合學科材料的閱讀與上面的例子都會有相似之處。

2.合理安排任務

新學一篇課文時,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以安排一些任務,讓學生帶著目的去閱讀,讓學生學會自己獨立思考。第一,比如新課文開始上課前,教師可以講明這次閱讀的主要目的,慢慢引導學生確立閱讀的目標,知道自己為什么讀,讀什么。第二,要讓學生學會質疑,讓學生自己給自己提問題,然后找答案,也可以討論、交流自己的想法。第三,要求學生在閱讀課文時細讀,根據教材的結構與問題進行針對性的閱讀。第四,多讀,閱讀一定要多讀幾遍,文章每讀一遍就會有新的感受,多看、多想會更容易感受到作者的感情起伏。第五,讓學生自己思考文章的寫作手法、修辭和語言風格等方面的特點,教師最后補充并總結。

3.培養好的閱讀習慣

文章可分為結構和內容,文章會有段落和層次,長篇的文章還會有章和節,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分析這些結構,并可以通過圖表來分析各部分的關系。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材料注釋法,注釋法不是指簡單地對生字詞進行解釋,它更多的是補充,對文章背景的補充以及對作者早年經歷的補充,并引導學生發現文章中矛盾的地方,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心得。如有篇文章就是寫周恩來總理坐飛機去參加一個很重要的談判,結果飛機遇到氣流很危險,周恩來總理就把自己的降落傘讓給了一個沒有降落傘的人,當時好多學生都被周恩來的行為感動了,結果一個學生就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這就是融入了自己的思想。

4.通過有感情的閱讀激發閱讀興趣

有感情地閱讀有利于學生體會語文課本的魅力,有利于學生去感受其中的美,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感受、體會與理解,從而激發閱讀興趣。同時體會文學所表達的情感,結合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情感去富有感情地讀文章,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深刻含義。

5.利用教學資源激發興趣

現在的初中語文教材有許多對高尚情操的陶冶,對美好理想的追求,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的美文,它們啟迪學生積極追求美好的人生。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除了因勢利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之外,可以利用多媒體,讓學生在優美的課件背景下感受語文的美,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課內課外有機結合,并逐步向課文拓展

讀課文要理解其中的詞語和句子,才可以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基本思想。要學會自覺地使用學過的詞語和語法來組成句子,才能更準確地表達出真實的感情。掌握一定的詞語知識和句子知識,是閱讀與寫作的重要基礎。因此,學生不只要在課堂上有效地閱讀課本的知識,還需要在課下閱讀一些有意義的、有價值的書籍。同時教師也要相信初中學生有一定的閱讀能力,不要以為他們什么都不懂,課本全部靠教師講解,即使學生懂了,老師也要反復地講解,這樣學習興趣就不濃厚了,抑制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只是聽而沒有了主動地思考。這樣,閱讀能力怎么會提高呢?課內課外有效結合,并逐步地向課文拓展,有利于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提高閱讀能力。

總之,閱讀教學還需要我們在長期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去發現、去積累,才能找到最好的途徑去幫助學生去閱讀、去思考,從中找到快樂,從而使學生喜歡去閱讀,愿意去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高鐵臣.中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1(87):49.

[2]林鴻舉.談中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J].甘肅教育,2014(13):46.

編輯 高 瓊

猜你喜歡
詞語課文文章
容易混淆的詞語
細讀課文,讓思路清晰起來
背課文的小偷
細致入微的描寫讓文章熠熠生輝
放屁文章
小處著眼,寫大文章
一枚詞語一門靜
關于初中課文知識拓展教學的若干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