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里話”促我成長

2017-07-01 11:33付立偉相春梅
新課程·中旬 2017年5期
關鍵詞:心里話教室作文

付立偉+相春梅

案例回眸:

那是五年級的一次語文測試,我想通過作文來了解一下學生的心理情況,側面了解一下學生心中的我,于是我設計了這樣的作文題目《我和老師說說心里話》。

考試成績出來了,班級的語文成績很好,幾年來的心血沒有白費,我欣喜地翻開試卷,準備欣賞一下學生的作文,讀著讀著,不由得使我很生氣,一種無名的傷心充斥著我的內心。

“老師您是優秀的,是值得我尊敬的,可您知道我們心目中對您的不滿嗎?您總是愛占用我們的其他課,音樂課等來的是您的身影,美術課上等來的也是您的身影;您卻只能帶給我們語文、數學知識,我們更愛學習音樂、美術。我們也要全面發展??;您還總愛發脾氣,動不動就大發雷霆;有時候您出爾反爾,上次說這個,下個又改口說那個,您的承諾很少兌現……”天哪!我竟是這樣一位老師,學生竟然這樣指責我?我努力工作,早出晚歸,那份高度的責任感,在學生眼里竟是這樣不值得尊重?他們竟這樣不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此時,氣憤、傷心……各種情緒在內心交織著、翻滾著。一種想為自己辯解的力量,促使我走進教室:“同學們,從你們的作文中看,老師了解到你們非常不理解我、不尊重我,我這樣做是為了什么?還不是想讓你們多學點知識,考出更好的成績。難道老師不想輕松,不想歇一歇嗎?上課時學生不專心,課后不做作業……我是發過脾氣,但老師不都是為你們好嗎?”越說越生氣,越說越難過,那種心痛,我無法用語言形容。學生見我如此激動,此時,教室里鴉雀無聲,直到下課鈴聲響起,才打破這種僵局。后來,幾個女同學找到了我,對我說:“老師,您原諒我們吧,別生氣了……”聽了學生的話,心里有了一絲暖意,難道自己就是為了學生的原諒嗎?

案例分析:

面對學生的指責,我根本無法接受認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為他們好,沒有什么不對的,可他們一點都不領情,竟對我不滿,進行指責,說我脾氣大,這不都是由他們而起嗎?如果他們聽我的話,我就不會這樣做,心中這樣想著,于是才走進教室,想要與學生討個公道,得到學生的理解。對學生的不理解我感到憤憤不平,這也許是虛榮心在作怪吧!畢竟,學生與我相處五年多了,他們面對老師情感上的如此激動,才安慰了我,我想他們的內心并不一定真正接受我的做法。

我的反思:

我逐漸冷靜下來,學生能夠坦率地向老師表白,有啥說啥,而我卻那樣狹隘,不能接受他們的指責,思索中使我清醒認識到:學生好不容易盼來一節音樂、美術、體育課,卻讓我給占用了學語文、數學,他們能高興嗎?又何談全面發展呢?這種做法不僅給學生身心健康帶來不良的影響,而且違背了學校正常的授課計劃。

學生上課不專心,作業不完成,這也是教育中的正?,F象,我怎么能以發脾氣來解決呢?這種教育方式不妥??!老師就是學生的表率,就要說到做到,今天這樣,明天改口那樣,還叫學生如何相信老師呢?自己都不信守自己的承諾,如何去教學生呢?我越想越慚愧,越想越后悔,現代教育要求學生全面發展,教師的素質全面提升,可自己卻停留在這樣的層面,真是自慚??!

第二天,心平氣和地走進教室,對學生說:“同學們,昨天老師不對,你們的意見提得很好,老師愿意聽你們的心里話。今后,老師不再占用你們的其他課,我決定改掉,不發脾氣……請你們幫助老師,歡迎大家對老師提出批評、建議!”學生為我說的話而感到高興,教室里響起掌聲、歡呼聲。

教學評價: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我們要尊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語文、數學知識固然重要,但其他課程更不容忽視,我們培養的是全面發展的人才。課時安排是根據學生的身心科學制定的,我們違背課時安排,就違背了學生的身心健康。

“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這必然要求教師必須尊重每位學生,贊賞每位學生,動不動發脾氣,訓斥學生,會給學生自尊心帶來傷害,我們要更新觀念,轉變角色,學會尊重,贊賞學生。作為教師,我們要正確對待學生的“心里話”。為人之師,要與時俱進,全面提升自身素質,要能“每日三省吾身”,正視自己的言行,及時分析、反思,使自己成為一名真正的師者。

我感謝學生的“心里話”,我要讓學生“心里話”伴我成長,促我進步。

參考文獻:

[1]彭桂芳.論教師教學行為監控能力:內涵、特征與結構[J].課程教學研究,2014(2).

[2]申繼亮,劉加霞.論教師的教學反思[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3).

編輯 孫玲娟

猜你喜歡
心里話教室作文
敬酒的心里話
“313”教室
這里的教室靜悄悄
說句心里話
長時間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視
說句心里話
心里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