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淵沖:歲月困不住的翻譯大師

2017-07-03 21:56芮希
大作文 2017年6期
關鍵詞:紅與黑許淵沖詩詞

芮希

中央電視臺近期播出的《朗讀者》節目火了很多人,其中最賺足觀眾眼淚的莫過于著名的翻譯大師許淵沖先生。如今已是96歲高齡的許淵沖,在談論自己熱愛的翻譯事業時,依舊滔滔不絕,說到動情時仍然熱淚盈眶,每一個眼神中都流淌出智慧的光輝。他和董卿的一席對談更是感動了無數網友,這也讓這位翻譯界的泰斗瞬間圈粉無數。許淵沖著作等身,如此高齡卻仍嘔心瀝血,為翻譯事業奮斗終身的雄心壯志,值得我們引為楷模。

許淵沖·素描

許淵沖,1921年4月18日生于江西南昌,從事文學翻譯長達60余年,譯作涵蓋中、英、法等語種,翻譯集中在中國古詩英譯,形成韻體譯詩的方法與理論,被譽為“詩譯英法唯一人”。許淵沖在國內外出版了中、英、法文譯著60本,包括《詩經》《楚辭》《李白詩選》《西廂記》《紅與黑》《包法利夫人》《追憶似水年華》等中外名著。2007年,許淵沖得了直腸癌, 醫生說他最多還有7年生命。但就在2014年,醫生說的那個生命的終點,許淵沖不但沒有離開,還獲得了世界最高翻譯獎項——“北極光”杰出文學翻譯獎,系首位獲此殊榮的亞洲翻譯家。

許淵沖·素材club

少年才俊 嶄露頭角

許淵沖的母親受過良好的教育,擅長繪畫,因此賦予了他愛好文學和追求美的天性。許淵沖的表叔熊適逸是翻譯家,他將劇目《王寶釧》譯成英文,在英國上演時引起轟動,并受到英國戲劇家蕭伯納的接見,使得年幼的許淵沖對英語產生了強烈的興趣,立下了學好英語的志向。他在當地最好的南昌二中上學時,英語成績就已出類拔萃,并在1938年以第七名的優異成績考入了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外文系。

西南聯合大學雖然在1937年9月成立,在8年抗戰期間,環境極為艱苦,但是由于名師薈萃,學風優良,因而成為當時中國最好的大學之一,楊振寧甚至認為它可以算是世界一流的大學。在西南聯合大學畢業的學生中,有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楊振寧、李政道,獲得“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的王希季、朱光亞、鄧稼先等杰出的自然科學家,在文、史、哲等社會科學領域也名家輩出,許淵沖就是其中之一。1939年,他在讀大學一年級的時候,就把林徽因的詩《別丟掉》譯成了英文,并發表在《文學翻譯報》上,這是他最早的譯作。

歷經坎坷 忍辱負重

1948年時,許淵沖到巴黎大學留學,深入研究法國文學。 在巴黎,他參加了留學生組織的“星期五學會”,學習了馬克思主義,他認識到報效祖國才是真正的出路。1951年,他與數學家吳文俊、畫家吳冠中等一起回國后,被分配在北京外國語學院法文系任教。

許淵沖性格豪放,心直口快而胸無城府。俗話說樹大招風,言多必失,他因此在歷次政治運動中備受磨難。早在50年代初期的“三反”運動中,他的蓬勃朝氣就被說成是“個人英雄主義”和“名利思想嚴重”,前后做了7次檢討才勉強過關。接踵而來的肅反運動更加厲害,他由于在陳納德麾下當過翻譯,差點被打成國民黨特務。于是他被停職反省,批判檢討,被軟禁達半年之久。幸好組織在審查了一年之后,認為他“個人英雄主義思想膨脹”,按人民內部矛盾處理,他才得以幸免。

1956年,在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短暫日子里,許淵沖早年翻譯的德萊頓的《一切為了愛情》得以出版。接著他又與鮑文蔚合作,把秦兆陽的《農村散記》譯成法文,由外文出版社出版??上Ш镁安婚L,鮑文蔚在反右運動中被打成右派,而許淵沖在1958年的大躍進運動中也被批判為思想右傾,罪名是他主張學習外語要“少而精”,被認為是反對“多快好省”的總路線。

十年動亂中,許淵沖經受了種種凌辱,還被扣上“漏網右派”的帽子。1971年,他被調到洛陽外國語學院任教,在這期間,他完成了毛澤東詩詞的翻譯。但直到“文革”后的1978年,他獨自翻譯的《毛澤東詩詞四十二首》的英法格律體譯本才得以出版。

詩譯英法 舍我其誰

許淵沖從1956年開始出版譯作,但由于歷次政治運動的干擾,他在解放后的30年里只出了4本書。10年動亂結束時,他已近花甲之年,步入了一生中最美好的金秋季節。1983年,他回到北京,任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兼英語系教授,從此筆耕不輟。他對翻譯中國古典詩詞早有心理準備,而且有了翻譯毛澤東詩詞的實踐,翻譯起古典詩詞來自然駕輕就熟。

許淵沖的法文譯著主要有《唐宋詞選100首》《中國古詩詞300首》。英文譯著主要有《西廂記》《詩經》《宋詞300首》《楚辭》《中國古詩詞600首》《漢魏六朝詩150首》《元明清詩150首》《唐詩300首》和《新編千家詩》等。他的30首譯詩還被國外的大學選作教材。

許淵沖盡管在翻譯古典詩詞方面首屈一指,但也會為一詞一句而絞盡腦汁,為此他幾乎到了癡迷的程度。有時靈感突發,他便會半夜起來,記下睡夢里想到的詩句。他有許多文章談到譯詩的體會和甘苦,例如陶潛的名句:“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闭f的是詩人在喧鬧的環境里依然保持內心的寧靜,原因在于“心遠地自偏”。有譯者按字面譯成:“心在遠方,地上就沒有車馬喧鬧的聲音?!倍S淵沖則認為,如果沒有車馬喧鬧的聲音,是否“心遠”就無所謂了。之所以強調“心遠”,意思就是只要心高意遠,即使是車馬喧鬧的地方也會變得和偏僻的地方一樣寧靜。因此他把這一句譯成“Secluded heart creates secluded place”,強調心靜自靜,顯然更貼近原詩的神韻。

態度嚴謹 奮斗不息

在把中國古典詩詞譯成外文的同時,許淵沖也把英國和法國的許多名著翻譯成了中文。他在古稀之年參與翻譯普魯斯特的巨著《追憶似水年華》,獨自翻譯了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司湯達的《紅與黑》,到78歲時他還出版了羅曼·羅蘭篇幅浩繁的長篇巨著《約翰·克利斯朵夫》。本著與人同樂的愿望,許淵沖重譯古典名著,力求使譯文達到神似和“三美”的境界,然而陽春白雪,和者蓋寡,他的翻譯理論和方法屬首創,難免眾說紛紜。他翻譯的《紅與黑》,在90年代中期的一場不大不小的討論中,幾乎成為眾矢之的。只有翻譯家羅新璋支持他的觀點,指出“現在是‘俗文化的狂歡節”,認為“治史,才學識;治譯,也要靠才學識。沒有創造力的譯文,總沒有生命力。生命就是創造。創造,才是生命”。兩位追求美的翻譯家惺惺相惜,因此許淵沖視之為“一士之諤諤”,勝過“千夫之諾諾”多矣。正因為如此,當他翻譯的《紅與黑》出版之后,湖南文藝出版社經過研究,認為只有他的譯文勝過傅雷,所以約他翻譯《約翰·克利斯朵夫》,當時75歲的許淵沖如逢知音,愿意盡心竭力也就不足為怪了。

許淵沖·譯作

《大風歌》

大風起兮云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SONG OF THE GREATWIND

A great wind rises,oh!The clouds are driven away.

I come to my native land,oh!Now the world is under my sway.

Where can I find brave men,oh!To guard my four frontiers today!

《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FISHING IN SNOW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lonely fisherman afloat is fishing snow in lonely boat.

《西廂記》

那不是她嗎——五百年前在我心中播下愛情種子的美人。

Who is there if not the beauty who has sown love seed in my heart for five hundred long years!

《登高》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

The endless rive rolls its waves hour after hour.

《道德經》

道可道,非常道。

Truth can be known,but it may not be the well-known truth.

《飲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The brimming waves delight the eyes on sunny days.

The dimming hills present rare views in rainy haze.

West Lake may be compared to Beauty of the West.

Whether she is richly adorned or plainly dressed.

猜你喜歡
紅與黑許淵沖詩詞
元 日
詩譯英法唯一人:許淵沖
“第三屆許淵沖翻譯大賽”英譯漢原文
折桂令·客窗清明
詩詞之頁
《紅與黑》的主題意義與愛情觀
紅與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