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系攝影談《藝術與錯覺》的藝術主觀性

2017-07-04 18:13牛爽
北方文學·下旬 2017年6期
關鍵詞:錯覺攝影藝術藝術作品

牛爽

云南師范大學

《藝術與錯覺》這本書是由英國作家E.H.貢布里希著作的。前面的內容分析了包括關于寫真的界限問題,從光線轉化為顏色、真實和定型的討論,還有功能和形式的問題,有關于皮格馬利翁的能力、論希臘的藝術革新、是按部就班的公式還是經驗優先的問題等等的看法,看完之后很有感觸,同時也陷入了思考。

我們在欣賞研究一幅畫的時候是把它的主題和風格聯合在一起看的,不能單純地脫離它的時代背景去理解。藝術不只是一種簡單的視覺體驗,視覺只是開啟認知藝術的一個入口,藝術帶給我們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感受和慰藉。某一個時期的藝術批評家評斷當代作品是建立在藝術再現是否準確的標準上,這個明顯無理可說。欣賞一幅作品的好與不好,并不能以這幅作品的呈現是否逼真為主要依據。比如以我國的繪畫傳統悠久的國畫為例,國畫更多的注重的是詩意的表達,是意境,是心境,并不以逼真地再現現實為目的,那樣也就失去了最初的想要表達的意義。

藝術獨特的魅力就在于它是一種作者自我表達立場的方式,每幅作品都滲透著作者自己的情感和感情,是心理的一種宣泄,最終以藝術作品的形式展現出來。這點和攝影也有共通之處,攝影不是一個簡單的對世界的再現,而是通過照片這一物質的介質來表達拍攝者的精神,照相機是沒有態度的,攝影師的觀點決定著照片的方向。馬克.呂布說過:“我們不是握著機器的機器”,意識的接收能力成了拍攝的前提。哪怕是“紀實攝影”,也是攝影師摻雜著自己的氣質對客觀的人和事物進行表現,所謂的“紀實”也是攝影師特殊的角度拍攝出來的“現實”,攝影也是會“撒謊”的,也在營造著視覺錯覺。思想決定看法,思想決定操作。藝術作品也是如此,不僅僅是對客觀的再現,它的再呈現是作者經過對現實世界的審思然后精心設計的,更重要的是作者的思想,作者的內心活動決定了圖像再現的主題和風格。

攝影藝術是一種瞬間藝術,不僅僅是按下快門那么簡單,它是空間與時間相結合的藝術,加上純熟的攝影技術,才能創作出好的攝影作品。攝影不僅僅是記錄物象本身,照相機只是一個用來記錄的工具,更多的是攝影能夠表現人的思想、觀念、情感以及對事物深刻的理解。攝影藝術的兩大任務:第一是獲得最佳的畫面表現形式,第二是能夠最好地表現主題;而前者是運用的手段,后者則是需要達成的目的。為了突顯攝影中所要表現的主題,要做相應的刪減,凈化畫面,所以說繪畫是加法,攝影是減法,相同的是都是為主題服務的。這就要求我們在構圖時應運用一些形式美法則來優化畫面,使構圖達到對稱、平衡、黃金分割、對比、多樣統一、變化和諧等的要求,也要學會使用避開、舍去、隱沒、遮擋等方法,來突出主題。因為攝影圖片只能通過視覺去感受,它不是聲音,不是氣味,不是觸覺,所以在我們將綜合感受簡化成單純的畫面時,一定要使畫面有視覺方面的沖擊力。攝影藝術并不是簡單的拍攝,它是一門視覺藝術,要經過思考各種方面的因素和手段,既要有熟練的技術,又要有新穎前衛的構思。

俗話說“眼見為實”。在我們對自己的看到的東西深信不疑、總是以經驗判斷的時候,藝術家們卻開始開啟腦洞玩起了視覺游戲。我認為,實際上我們看到的東西只是我們選擇看到的,并不代表我們所看到的就是事物的全部。就像我們在瀏覽信息的時候,最先接收到的是我們最愿意看到的一樣。藝術也是如此,我們看到的藝術作品是作者通過對客觀存在的主觀再加工、變形之后呈現,藝術家就是有這種魔力,他們可以說是視覺上的魔術師。

藝術源自真實世界又凌駕于真實世界之上,藝術和真實世界的關系是一種微妙的存在。藝術家在處理這種關系的時候也加入自己的思考和認識,有的藝術家認為圖像再現真實是標準,但隨著時代的腳步越來越快,人們對藝術的認識也越來越開放,開始有了新的看法?,F在的藝術鑒賞課程也不在提倡能夠寫實的藝術就是好的藝術。甚至之前大學時候老師在鼓勵我們進行藝術創作的時候告訴我們:“如果你們的作品能讓我看不懂了那就是好的作品了,你的作品就成功了”,我一直記得這句話,看不懂的作品就是好作品,雖然這種說法并不完全準確,但至少說明一個道理:藝術創作并非真實圖像再現才好。很多時候我們也在尋求“什么是藝術性”、“怎樣才能設計出好的藝術作品”等這些問題的答案,在圖像再現功能方面,繪畫設計是比不過攝影的再現還原功能的。有些畫家的繪畫作品追求極致的寫實,這樣一幅寫實的作品又遠比不上攝影的寫實性,繪畫取代不了攝影,紀實性也不及攝影,所以我們是不是要轉變一下思路,尋求一下新的設計方法呢,思考一下圖像再現的形式和意義。還有功能和形式的問題,一件好的藝術作品一定是功能和形式相互結合的,注重外觀是否美觀的同時更要考慮它的實用性,不能只好看不好用,只好用不好看也會影響視覺的最佳體驗,要找到二者最恰當的結合點,才會使它發揮出最佳的效果。我們值得思考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

參考文獻:

[1]張春繼.敢于“試錯”——貢布里希與《藝術與錯覺》芻議[J].湖北美術學院學報,2014(02):144-145.

[2]丁妮.對貢布里希與《藝術與錯覺》的理論分析[J].藝術科技,2014(04):214+220.

[3]劉國柱.貢布里希的藝術心理學與波普爾的科學哲學——從平行論角度解讀《藝術與錯覺》[J].新美術,2008 (05):28-33.

猜你喜歡
錯覺攝影藝術藝術作品
五彩繽紛的藝術作品
第26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入選名單
第26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福建入選作品
論攝影藝術
錯覺極限
何晉渭藝術作品
張杰藝術作品
陶瓷藝術作品
有趣的錯覺逗圖
有趣的錯覺逗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