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設計師道德底線與奢侈包裝的消費文化

2017-07-04 09:27鄭坤
北方文學·下旬 2017年6期
關鍵詞:設計師

鄭坤

四川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摘要:近年來,設計師的道德被大眾所關注,設計師逐漸從一個職業,發展為一個評論某樣作品的形式。設計師在做設計的時候不單只是一味地追求創新帶給人們新鮮刺激,在設計概念出來的時候也應當考慮這樣的設計會帶來哪些潛在的社會影響。本文重點論述設計師的道德底線與過度消費包裝以及設計師的責任與限制因素。

關鍵詞:設計師;道德底線;奢侈包裝

一、設計師的道德底線

(一)對商家負責,對消費者負責

1.對消費者

兒童產品把糖果做成香煙,像爸爸一樣的動作;給小孩子食品作成手槍,每吃一粒向自己喉嚨開一槍;把薄荷味道的粉面作成像毒品包裝的粉面;這樣的設計我們可以說設計師是有道德的嗎?難道這樣的包裝對于思想為成型的小孩子對于以后的發展不會有難以想象的影響?

2.可持續環保時尚

有人統計,美國人在2006年花費了2820億美元購買新衣,平均每人丟棄了68磅重的衣物。2008年,英國大約有24億件衣物放在衣架上落灰。棄舊從新、喜新厭舊正是時尚的基本表征,它潤滑了這個產業的每一個齒輪,正如羅蘭-巴特所說:“每一個新的時尚就是一份對繼承的拒絕書?!薄爸袊鴥鹊刈鳛闀r尚產業的加工地,尤其需要理解可持續時尚的可貴性?!盋hristina Dean希望,“從設計環節開始,慢慢影響大眾對于時尚的想法?!睂τ诃h保的時尚,設計師義不容辭。

(二)在道德的灰色地帶堅持自我

1.人脈的灰色地帶

前段時間,朋友圈有一個很火的帖子《20大最坑甲方》,其中就提到了某大型公司,專門以比稿之名,涉嫌騙稿,對于這個大公司的行為,但凡是設計師都不能忍,而且比稿很多時候都會內定,而內定的必定是“關系戶”,目前存在一些道德的灰色地帶,越是在這些灰色地帶越能看出設計者的品德,我們不應該在這些灰色地帶打擦邊球,去思考兩者之間的界限,堅持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線。

2.設計師中的抄襲

本人始終認為,人人都應該遵守這個道德底線,不可在實質上或者精神上有任何逾越。有一種觀點是,中國環境差,本來本土品牌就弱,需要給他們一些空間。抄著抄著就能出自己的東西…抄襲別人的設計并標榜自主品牌,這無關乎設計水平問題,這是嚴重的道德問題,做設計不抄襲,這是原則。原則就不可逾越。

二、探討消費文化

(一)名牌效應引起的高昂消費

以奢華品牌的風格來包裝生活雜物,比如Bulgari的黃油,Versace的雞蛋,Hermes的鹽和胡椒,Cartier的咖啡,Dolce&Gabbana的黃油餅干,以及Tiffany的低脂酸奶等等,其實意在拷問目前的消費文化,在任何一家雜貨店就可以買到的食鹽、面粉、意大利面,為何加上高大上的包裝之后就變得奇貨可居?試問我們買大牌時都在買些什么?

1.消費心理學對包裝設計的重要性 貨架上琳瑯滿目的商品,使每個消費者對商品的關注時間相當短暫,大多數消費者只是從貨架上“瀏覽并選取”商品,而不是仔細的閱讀所有東西。杜邦定律指出,大約63%的消費者是根據商品的包裝和裝潢進行購買決策的,可見包裝設計的影響力。

看似如此短暫的決策,但消費者購買商品的過程經歷了五個心理階段:引起注意,產生興趣,勾起欲望,選擇商品,購買產品。

2.過度的奢侈包裝名品效應 隨著消費成為社會分層的代碼標識,人們開始注重產品品牌和品牌的附加值,企業為了追求最大的利潤,同時利用人們對品牌產品的熱愛,從而對產品進行名牌包裝,過度包裝以滿足消費者的虛榮心、面子觀。消費者喜愛著名品牌,追求有品位的生活沒有任何錯誤,但是若把對品牌的喜愛轉化成對產品外包裝的過度裝飾來滿足自身和消費者虛榮心那就是自欺欺人。

(二)過度包裝的解決方式

1.設計師的個人追求與限制設計 設計師追求的新、特、異、奇,是設計師的夢想,設計師追求個人價值,展現才華是設計進行的原動力,追求設計在形式上創新、材料上創新、結構上創新,應該鼓勵提倡的。但對在過度包裝設計上的“創意”和超越商品本身價值的過度包裝制造名牌效應,刻意顯示卓爾不群的新穎和獨特,可謂“過度”、“矯情”的設計傾向,應該反對。對設計師利用消費特點惡意引導使用過度包裝消費的設計行為,反映了消費市場因素對設計文化的侵蝕。

2.培養設計師的社會責任感 設計師要對不符合道義設計委托說“不”,必須共同維護設計真與善的價值。

三、總結

從包裝設計中取得利潤無可厚非,但它不是首要的動機。對于所有人來說,在嚴酷的商業壓力下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履行應盡的道德義務。道德本身的壓力永遠存在,誠如約翰·拉斯金所說:“作為制造商,工作便是形成市場,并且滿足市場?!?/p>

參考文獻:

[1]柳冠中.當代文化的新形式——工業設計[J].文藝研究,1987(6):72-84.

[2]柳冠中.工業設計的再設計[V].裝飾,2001(2):3-4.

[3]郭睿.產品設計的文化內涵和藝術表現研究[D].青島理工大學,2013.

猜你喜歡
設計師
敵樓的“設計師”
我是小小設計師
比黑洞更大的,是設計師的腦洞
創意設計師
MADE IN CHINA
中國最具成長力青年設計師
小灰熊設計師
設計師劉思聰
天才設計師
流行色(2009年9期)2009-10-2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