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鄉融合視野下的農村經營體制創新

2017-07-06 09:27蔣建軍
科技經濟市場 2017年4期
關鍵詞:城鄉融合

蔣建軍

摘要:城鄉融合是未來社會的重要特征。實現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就必須加快農村綜合改革,創新農村經營體制,進一步解放農村生產力;在確保農村原有優質生產力要素不外流的前提下,加大對農村生產力要素的投入,使農村社會生產力更好更快地發展。建德實踐是農村綜合改革的一個縮影,其農村經營體制創新的一些做法對我們加快推進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有著一定的啟示和借鑒作用。

關鍵詞:城鄉融合;農村經營體制創新;建德實踐;啟示建議

1.農村經營體制創新:走向城鄉融合的必然選擇

自我國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經濟得到飛速發展。但是,在我國經濟建設成果中也存在了農村與城市間的發展不平衡狀況,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城鄉收入的差距??焖侔l展的市場經濟加大了城鄉差距,導致了城鄉之間的分離和對立。在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城鄉關系一般要經歷由“一體”到“分離”到“耳關系”最終到“融合”的過程,這個過程也是社會分工高度發展和人類走向完全自由與解放的過程。城鄉之間的對立是隨著野蠻向文明的過渡、部落制度向國家的過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過渡而開始的,它貫穿著全部文明的歷史并一直延續到現在。同時,馬克思、恩格斯還認為,城鄉分離、對立及融合的根源是生產力發展和生產關系變革的結果。他們看來,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它直接或間接地決定著社會的經濟制度、政治制度和人們的觀念形態。一切社會關系、社會制度和社會觀念的產生、發展、變革和消滅,歸根到底是由生產力引起的。

改革開放以來盡管我國農村社會生產力有一定的發展,但嚴重滯后于城市,其后果直接造成城鄉差距逐步拉大。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有新的發展思路。黨的十七大報告在談到國家發展戰略問題上,明確了統籌城鄉發展,縮小城鄉發展差距,走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把統籌城鄉發展作為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大關系??梢?,統籌城鄉發展,消除城鄉對立,在更高層次上實現城鄉融合,已是我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必然選擇。因此,在我國城鄉二元結構表現突出的特殊國情下,大力發展生產力,尤其是農村生產力,對于縮小城鄉差距,消除城鄉對立,實現城鄉協調發展意義尤為重大。

2.建德實踐:農村經營體制創新的創新模式及績效評估

農村經營體制創新的最初起源和動力主要是國家城市和工業建設對土地的需要,當國有的土地資源不足時,需要向集體土地即農民的土地進行征購。在對土地的征購過程中,農村經營體制改革在城中村及城郊地域的征地工作中應運而生。

但是,在農村經營體制創新的政策上,中央及各級地方政府只是通過法規、文件、通知、意見等方式提供一個大致的政策框架,如在集體資產上強調要積極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胺e極開展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置換城鎮社會保障、以農村宅基地和農民住房置換城鎮產權住房、以集體資產所有權置換股份合作社股權改革,積極探索跨自然村、行政村甚至跨鄉鎮、街道集聚建設農民住宅小區的模式和途徑,提高土地利用率。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加快推進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農業規?;洜I和組織化水平?!敝劣谌绾握{色、上色則提倡“因地制宜”。因了這個緣故,我國的農村經營體制創新雖有大致的體系,但內容與模式卻有很強的地方性,形態各異。

在實踐上,建德市的農村經營體制創新也呈現出與各鎮、村實際相一致的千地千面。如果概言之,主要有三種模式,即土地流轉模式、項目推進模式以及專業合作社模式。

2.1土地流轉模式——案例:航頭鎮土地流轉信托服務中心

這是一種拓寬農民收入渠道,實現土地資源效益最大化,農村生產力大發展的創新模式。該模式的典型是成立于2009年8月的航頭鎮土地流轉信托服務中心,這也是浙江省第一家土地流轉信托服務中心,主要從事鎮域范圍內土地承包經營流轉信托、土地儲備及開發、農業招商引資等服務,對有需要流轉和存入土地中心的土地進行評估,給出合適的土地承包租金(利息),并與其簽訂合同,再通過招商引資和其他方式引進大戶,種植農戶則按一定的要求進行種植即可,從而實現土地的規?;?、集體化、集約化經營,促進農戶集中居住后生產方式的轉變,土地流轉信托服務中心以賺取差額利益用于自身發展和建立風險資金等。通過這一方式可實現“土地銀行”、農民和龍頭企業三者之間的利益互相結合。這種由投資公司出資,農民出地,政府出政策,共同合作打造新型農村經濟經營模式。政府不出資,提升農業的產業化水平,建設“規行矩步、風光秀麗、鳥語花香、環境優美”的新農村;農民不出錢,既能就地就業,也能增加收入;投資者則在發展中實現盈利。通過土地流轉,轉變了農民農業發展的理念和模式,促進現代農業、特色農業的快速發展,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繁榮農村經濟。

2012年4月2日,省委常委、組織部長蔡奇來到航頭鎮大店口村調研,在實地考察了位于該村的浙江瑞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并與該村村民樊素娟進行現場交流后,蔡奇在自己的微博上寫道:“到建德大店口村調研。實地察看了農業科技園,占地1000畝。遇見正在干活的村民樊素娟,她丈夫在外打工,自己1人種5畝地,糧食畝產800斤,現轉包給園區,租金每畝600元,一年3000元,今后還隨糧食收購價上浮。樊本人每天收入40元,每月1000余元,全年12000元,日子過得滋潤?!?/p>

但是,在當前,土地流轉模式也存在著一些限制,我國現有土地制度實際上對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持否定態度?!吨腥A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63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于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并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發生轉移的除外?!边@樣的制度激化了在土地方面政府與農民之間的矛盾。在一方面,由于要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政府在開發農村經濟產業方面,對集體用地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在另一方面,農民為了獲取長遠的發展和利益,要求自己在自己擁有的土地上進行開發建設。又由于目前對土地征收的補貼資金偏低,相關的安置措施不完善,對集體征地問題部分農民表示了不滿。這類情況間接性的引起在部分城鄉結合的地方,以隱性的形式進行集體用地的流轉。由于制度方面的歷史性問題,農村建設用地缺少規范的管理制度,對集體用地的流轉還處在一種自發或者無秩序的狀態。

2.2項目推進模式——案例:梅城鎮利群村拓溪山項目

這是一種設施農業、生態養老、新農村建設三者有機結合的創新模式。該模式的操作主要有兩種途徑:

(一)村委會結合本村的實際,對本村進行整體包裝或單個項目包裝,利用杭州市統籌城鄉區域的契機,積極爭取上級有關部門、幫扶單位的扶持資金,支持村莊整治、帶動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如建德市李家沙墩頭村,該村有市重點企業正發實業公司,村里很多村民都在正發公司上班,是村民收入主要來源之一。2003年8月在正發實業公司的倡議和支持下,該村確定了利用三年時間創建杭州市“生態村”的目標,治理“臟、亂、差”現象,改變村莊面貌,提高村民生活環境質量。由于先行一步,該村被列入建德市“十村示范”和杭州市“園林綠化村”,杭州市“衛生村”創建行列,上級有關部門也紛紛將沙墩頭列為新農村建設創建示范點。經過幾年的努力,村里的面貌煥然一新,被命名為全省第二批全面小康建設示范村。

但是,參與農村幫扶的相關政府部門和工商企業,多數通過出資的形式支持幫扶對象解決部分基礎性項目的投資或年度開支等,幾乎沒有真正形成直接帶動農民增收、新農村建設的項目,也不具有可持續性。

(二)通過招商引資,尋找投資商,與村委會簽訂整體或單個項目合作的協議,對整個村莊和項目進行重新規劃,用于發展設施農業,創辦生態農莊,建設集辦公度假、有機特色農產品的種養、生態旅游展示、創意產業承接于一體的生態循環經濟的示范區。如梅城鎮利群村拓溪山項目。

梅城鎮利群村拓溪山項目簡介如下:利群村屬于一個自然村,在鎮政府實施下山脫貧計劃中,已將全部村民遷移到山下。柘溪山具有一座小型水庫,另有300畝左右農田,500畝左右的山坡地,還有2000畝山林。距離高速公路站口大約20公里,距離梅城縣城大約13公里。利用本地資源,柘溪山創辦生態型農莊。改建了3公里長的通往山上的盤山公里,建造了有機綠色蔬菜大棚,并建造了一個用于農產品周轉的冷庫。在種養方面,改建了種養基地水道,修建機耕路面,基本可以實現了機械化的耕種。建造了生產和管理用房,并為其建設了水塔,滿足了基本需要。

該項目現已經與華東勘測設計院簽約,由華東勘測設計院對山林、土地進行整體規劃和開發,并與浙江省科研院所進行合作,將該項目建設成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的典范。華東勘測設計院通過對柘溪山科學、合理的開發,為當地農民引進高效、優質種植品種,提高農民收益,并積極為當地農民創造就業機會。項目總投資額為1億元。

但梅城鎮拓溪山這種能全面帶動農業、農村、農民,同時也惠及市民的發展模式還為數不多。而有條件通過吸引社會資本,實現宜居、宜游、宜業的村莊則有不少。當前的主要問題在于如何才能實現二者的有機結合。所以,改善發展環境、創造發展條件、互通發展信息,顯得十分重要和緊迫。

2.3專業合作社模式——案例:三都鎮西紅花專業合作社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講求規模經濟、競爭經濟,因此合作是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必經之路。我國的廣大農民在人口總數上占據世界第一,但是在現代化進程中,農民的發展沒有依托的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正是從組織上以及參與新農村建設中市場主體的角度解決上述問題。建德市從2001年成立第一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到目前為止,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已達到493家,其中規范化合作社達到83家,2011年產值達到5.8億元,為農民致富起到了積極的帶動作用。建德市農業經濟的發展總方向就是將一家一戶分散經營與大市場銜接起來,把農村合作組織建設作為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三都西紅花專業合作社。

建德市種植西紅花已有近30年的歷史,是全國最大的西紅花種植基地之一。西紅花產業是一個投入高,效益高但風險也高的產業。如果出現滯銷狀況,銷售者和花農都將受到很大的經濟損失。三都鎮西紅花合作社成立于2003年,專門從事西紅花種植、技術服務和銷售于一體的專業組織,合作社主要由從事西紅花種植和銷售的專業戶組成。按照“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回”的原則,合作社形成了一個經濟利益共同體。對社員實行了六統一服務原則,即進行統一調配種球,進行統一種植技術培訓和管理,進行統一的病蟲防止和施肥管理,進行統一的花絲采摘和收購標準,進行統一的烘干冷藏,進行統一的花絲保護價。

自西紅花合作成立以來,成立自己的產品品牌,在國內構建了穩定的銷售渠道,也同時與一些外商進行了長期供貨合作。合作社帶動了本地860戶西紅花種植戶,輻射帶動了本省級周邊地區的260余戶種植戶,共帶動1600戶花農達到共同致富。合作社在促進西紅花產業運營和品牌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2004年合作社被杭州市評為示范性專業合作社。在2005年被評為十佳合作社,在2006年被浙江省評為省級示范性專業合作社。

但是,在當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還面臨著諸多難題,如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融資問題?!掇r民專業合作社法》實施已經有五年多時間,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融資工作實踐依舊停留在《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從宏觀政策層面對其融資做出的抽象規定中,落實到執行層面,各金融機構或相關部門并沒有針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制訂出臺具體的融資管理辦法或細則。這都需要我們在下一步的改革中予以解決。

上述三種模式的核心都是農村的市場化。自2006年國務院第一次提出新農村建設的號召后,許多地方政府是摸著石頭過河,大多地方靠財政撥款,搞起了新農村建設的形象工程、樣板工程。農村市場化是指將市場機制引入到農村的經濟活動中,并完善農村市場,使市場的資源配置與價值發現功能滲透入農村經濟的各個環節與各個方面。航頭鎮的最大進步就在于承認農民對土地的事實權利,在實踐中通過建立土地流轉信托服務中心,引入工商資本,促進了農業產業化、多元化的發展;梅城鎮則是通過招商引資,將市場機制滲入到農村,發揮了市場獨特的資源整合效率;三都鎮則是升級版的‘‘農業生產合作社”。當然,在實踐中,這三種模式并不是絕對獨立的,而是往往相互滲透的。

3.建德實踐所帶來的幾點啟示和建議

由建德市推進農村經營體制創新的實踐發現,推動農村經營體制的創新不是簡單地由一種或者幾種因素構成,而是來自多方位的合力。農村經濟的發展必須突破原來就農業提升、新農村建設和農家樂經營“單兵作戰”、“單方突進”的思路,而應該采取相應的政策措施,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鼓勵工商資本選擇適合的村落,進入農業農村領域,以新村建設為主要抓手,實現工商資本的更大發展和社會價值的體現,帶動當地發展農業生產,組織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經營,使農村經濟在一個更高的層面得到良好的運行。這不僅需要從農民自身挖掘動力,更要注重市場、政府、制度因素在其中的促進作用。

3.1市場導入,農村經營體制創新的主要依托

(一)市場導入需要有效做好項目規劃。目前,“十二五”發展的各項專業規劃都已出臺,特別是在加快城鄉區域統籌發展的浪潮下,我省全面啟動了美麗鄉村(我市叫“秀美山村”)建設行動計劃。各地應在對照項目的可進入性、自然資源和人文條件、地形村貌、現有農業生產的基礎等方面,進行分析探討,改變現行“就下山移民而建新村”這樣單一內容的規劃,形成涉及農業生產、村莊建設、農民生活等內容豐富的“新模式”建設項目規劃。

(二)市場導人需要充分發揮指導作用。做好新農村建設,需要相關職能部門的指導。由傳統農業提升為休閑旅游農業經營,注入旅游經營要素,需要旅游部門在有機結合現有的農業生產條件、農村設施建設及經營管理等方面加強指導;而鄉村傳統習俗、人文資源的開發利用,也需要文化(文保)部門指導提出“復活”的辦法與形式。

(三)市場導入需要建立有效信息平臺。有句老話叫做“世界上沒有垃圾,而只有放錯了地方的資源”。這就是對信息不對稱的一種通俗解釋。新模式項目的引入也是一樣,需要在規劃好項目的同時,通過一個適當的信息平臺,使外界得以認識。建議使用好既有的信息平臺和宣傳途徑,增加新模式項目推薦發布的板塊,或通過市里的相關重大活動加以推薦,以實現社會資源的充分利用與項目的有效推廣,進而推進新模式項目的建設,形成山區農民幸福美好新家園。

3.2政府主導,是農村經營體制創新的必要手段

農村經營體制創新如果單靠市場的作用來整合農村內部資源及“一家一戶”的農民自己的作用,根本難以啟動。政府強有力推進是農村經營體制創新的必要手段。

(一)政府主導需要通過加強組織領導來推進。組織領導在經濟建設中起到“元帥”作用,正確的指揮領導,可以使得士兵發揮出其潛在能力,贏得勝利。我國是以“家庭承包責任制”為農村經濟體制的主導,另外也出現了與之不同的新型農民經濟合作組織。政府需要認可和重視這種新型的農民經濟組織形式,加強對其的組織和領導,提供良好的發展平臺,以促進農民經濟合作者得到更好的發展模式。這將有益于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同時也可促進農民政治文化素養的提升。

(二)政府主導需要通過出臺政策制度來推進。完善的政策制度是保障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農村經濟體制創新過程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有待解決,特別是將農村土地資源朝向土地資本轉變的過程中。雖然建德市的“三個置換”及農民住房改造工程在清除農民住宅建設障礙上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農村土地資本化的限制,農村經濟產業和市場化發展得不到充足的土地供給。馬克思曾指出土地是一切生產和存在的源泉。土地資源是人類的生活生產的根本,是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條件。土地具備雙重功能,即是農民生存的物質基礎,也是社會生產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因此,必須依據市場發展的規律,促進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制度改革,規范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流轉秩序。

(三)政府主導需要通過加大財政投入來推進。政府必須改變投資偏重于工業建設而農業經濟偏少的狀況,增加對農業方面的投入力度。交通條件和生產環境差是影響農村經濟引資的重要原因之一。政府應增加在交通基礎建設方面的投入,同時加大對通訊設施的建設投入,為農村構建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另外,政府應鼓勵新型的農村合作組織及形式,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和優惠政策,鼓勵農村經濟運行模式和組織形態的創新。

猜你喜歡
城鄉融合
縣域經濟發展新趨勢
城鄉關系視域下撤村并居社區的融合性治理
鄉村振興:從衰落走向復興的戰略選擇
從分工理論出發解讀馬克思主義城鄉觀及其現代應用
透過“博士春節返鄉記”爭鳴看鄉村問題、城鄉矛盾與城鄉融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