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鑒碟|巴赫“斗法”

2017-07-10 16:11湯晗瑋
音樂周報 2017年1期
關鍵詞:低音提琴配器管風琴

湯晗瑋

提起馬友友,樂迷們可能會有兩種不同的第一印象:一套風情萬種的巴赫大提琴無伴奏組曲錄音,和近年持續進行中對音樂新表現形式的探索。若是這兩者合二為一呢?

筆者幾乎是帶著微笑聽完這張專輯第一曲的:一首巴赫的BWV 530,它既是管風琴獨奏作品,也因為其三重奏鳴曲的形制而被后世當作自由配器的絕好素材。曼陀林驚艷的撥奏一改管風琴的緩慢和深沉,讓人眼前一亮,兩位弦樂演奏家奏出的主題進入也比管風琴多了一分戲謔和競奏的氣氛。只聽第一樂章就可以打消對此奇特配器的一切顧慮。這次馬友友找的搭檔非??孔V:曼陀林演奏家克里斯·泰爾(Chris Thile)時常充當固定低音中鍵盤樂器的作用(和弦演奏者),低音提琴演奏家艾德加·梅耶(Edgar Meyer)從旁輔助(如果你常聽魯特琴或吉他的固定低音伴奏就不會對這種組合感到意外)。而且此二人的獨奏家特質也時有彰顯,室內樂的一團和氣也可以隨著曲風的變化切換成斗技的舞臺:BWV 530慢樂章還風平浪靜,末樂章由大提琴挑起了“戰火”,曼陀林和低音提琴撥奏的加入讓此曲熱鬧非凡。

隨后的眾贊歌和《平均律鍵盤曲集》選曲更體現出合奏的融洽和精妙。BWV 645“醒來吧!有守望者向我們高呼!”是頗受改編者歡迎的名曲,改為曼陀林和低音提琴伴奏后煙火氣盡褪,大提琴的旋律明晰高潔。管風琴眾贊歌BWV 639“我呼喚你,耶穌基督”也和鋼琴改編版一樣洗去了管風琴的清冷,大提琴還比鋼琴更添歌唱性。平均律BWV 889的賦格將主題旋律用樂器分拆后展現出了勃勃生機,復調鮮明呈現但又不失統一,筆者聽鍵盤樂器演奏此曲時從來沒有這么饒有興致地追逐過主題。后續兩首《賦格的藝術》選曲從配器層面進行解構就更理所當然了:越來越多的人相信《賦格的藝術》不是只為鍵盤樂器而作,而這兩首三聲部賦格拆解為三件樂器也可謂渾然天成。

最后一首巴赫的維奧爾琴奏鳴曲BWV 1029又回歸到三重奏鳴曲的“斗法”氣氛,快樂章中曼陀林的快速顫動和大提琴的震音螺旋上升,低音提琴不緊不慢地游走其間;三種樂器在速度上都能形成追趕之勢,魄力十足之外還顯出演奏者的從容不迫。曼陀林和低音提琴不止是大提琴低吟淺唱的伴奏,更是一只推波助瀾的妙手,讓扣人心弦的音符不斷翻騰。

毫無疑問,對筆者來說這張唱片最大的魅力就是那種從巴赫古樸織體里迸發出的新的活力,充滿了現代感、演奏家灑脫的自我意識和在改編成果中隨時閃耀出的合奏的魅力。馬友友在Nonesuch公司的第一張唱片,正如公司名字的意思那樣“無與倫比”。

猜你喜歡
低音提琴配器管風琴
淺談低音提琴在交響樂隊中的地位及作用
武漢琴臺音樂廳管風琴的設計與應用
對稱
七問管風琴
賈欽多·謝爾西室內樂作品《IPRESAGI》第一樂章的配器分析
竹笛協奏曲《愁空山》研究現狀及思考
解析歌曲《大江之歌》的管弦樂配器
帕切貝爾的管風琴寶藏
豐戲曲傳統之翼振民族文化之聲
低音提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