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賞析|圣彼得堡交響的 “俄羅斯之音”

2017-07-10 16:20王紀宴
音樂周報 2017年1期
關鍵詞:列寧格勒圣彼得堡交響樂團

原創 2017-05-09 王紀宴 音樂周報

俄羅斯圣彼得堡交響樂團再度蒞臨國家大劇院,又一次契合了國家大劇院聽眾不止一次遇到因而備感親切的“候鳥”風格:日期上幾乎是不可思議的相同和相近——2015年的兩場音樂會是在4月29日和30日;2017年則是在4月28日和29日!此次指揮圣彼得堡交響樂團的,依然是自1977年起擔任首席指揮整整40載、年逾八旬的亞歷山大·德米特里耶夫。更讓人恍若穿越到兩年前的,是第一場即28日晚音樂會的開場曲,與2015年的第一場音樂會相同——格林卡的歌劇《魯斯蘭與柳德米拉》序曲。但在這首膾炙人口的序曲之外,圣彼得堡交響樂團與德米特里耶夫帶來的是激動人心的新曲目:28日晚在序曲之后是肖斯塔科維奇第九交響曲,下半場是拉赫瑪尼諾夫第二交響曲;29日晚以里亞多夫的交響音畫《魔湖》開場,之后是穆索爾斯基的《荒山之夜》和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鳥》組曲,下半場是柴科夫斯基第四交響曲。而與曲目對應的,是兩個鮮明標題:2015年的“紀念抗戰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和2017年的“俄羅斯音畫”。

紀念抗戰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的標題以及作為演出重頭曲目之一的《列寧格勒交響曲》,讓圣彼得堡交響樂團的2015年音樂會有了一種獨特的感染力,這種感染力中不可避免地融入了一種音樂之外的聯想和情懷:在戰火紛飛的1942年8月,在列寧格勒的頹垣斷壁間,《列寧格勒交響曲》雄渾激越的旋律響徹在這座不屈的城市上空,而演奏這首交響曲的,正是圣彼得堡交響樂團的前身、當時的列寧格勒廣播交響樂團!這樣的聯想,讓那場演出成為對所有人而言非常特殊的經歷,也讓肖斯塔科維奇這首宏大音樂篇章的很多時刻具有催人淚下的巨大力量。

相比之下,“俄羅斯音畫”少了紀念因素和情懷感,回歸到藝術層面。在一些考驗樂團技巧、音色和表現力的時刻,圣彼得堡交響樂團與我們近年來熟悉的馬林斯基交響樂團和去年6月來訪的圣彼得堡愛樂樂團相比,不免顯出遜色。但圣彼得堡交響樂團的演奏再次證明,交響樂團的演奏并非只是技術的競賽和打擂,限于技術層面的評頭論足也無法充分感受音樂的力量。圣彼得堡交響樂團不僅賦予他們熟稔于心的俄羅斯音樂杰作以風格感純正的闡釋,更可貴的是,在樂團的合奏音色中,有一種卓爾不群的特征,一種因保留了一定的粗糙質樸因而質感強烈的聲音。相比于圣彼得堡愛樂樂團和馬林斯基交響樂團尤其是前者更精致圓潤的演奏,這是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心目中更具傳統的“俄羅斯之音”。如果說在里亞多夫的《魔湖》中,德米特里耶夫與圣彼得堡交響樂團的音畫描摹不如數年前“姐夫”捷杰耶夫與馬林斯基交響樂團作為加演曲那般色彩斑斕和意味深長,《火鳥》也不如“姐夫”的闡釋那樣詩意與野性兼具,那么,在柴科夫斯基第四交響曲中,圣彼得堡交響樂團則爆發出強大的震撼力,尤其是銅管樂器銳利而辛辣的強奏與打擊樂器的結合,帶來一次又一次激動人心的高潮。肖斯塔科維奇第九交響曲是此次兩場音樂會曲目中一個具有特別吸引力的亮點,這部既沒有合唱也沒有宏偉氣魄、雖有五個樂章但加在一起演奏時間僅為27分鐘的交響“短章”,有一種評論家指出的“孩子氣的欣喜”,德米特里耶夫與圣彼得堡交響樂團的闡釋再次顯示了對肖斯塔科維奇音樂的深入理解與把握:不僅是欣喜、詼諧和抒情,還有反諷、悲悼和思索。

猜你喜歡
列寧格勒圣彼得堡交響樂團
環球圖說
圣彼得堡“木偶”奇遇記
俄紀念列寧格勒解除封鎖
卡內基特別支持,為青少年音樂家搭建平臺
125克黑面包
世界十大交響樂團
更正啟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