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子寓言故事藝術特質探析

2017-07-12 13:58鄭州圖書館450000
大眾文藝 2017年3期
關鍵詞:寓言莊子

董 琦 (鄭州圖書館 450000)

莊子寓言故事藝術特質探析

董 琦 (鄭州圖書館 450000)

戰國是我國寓言文學飛速發展和空前繁榮的時代,代表著不同集團、不同社會階層和學術流派的知識分子紛紛在這個時候登上歷史的舞臺,并極力向社會宣傳自己的治世之法。于是不少思想宣傳者出于增強學說宣傳效果的目的,常常會特別注重文章的修辭和內容的吸引程度,使用各種具有魅力的簡短故事來闡述個人理論思想成為了流行之法,本論文即以莊子寓言故事為研究對象,具體分析莊子寓言故事中蘊含的一些藝術特質:寓言故事以“道”貫之;人物形象為“道”而設;開拓以物為寓的新領域;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強烈的批判諷刺精神。

《莊子》;莊子;寓言;藝術特質

戰國是我國寓言文學飛速發展和空前繁榮的時代,隨著社會各階層矛盾的尖銳化和經濟水平的發展,戰國時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文化現象。代表不同集團、不同社會階層和學術流派的知識分子紛紛在這個時候登上歷史的舞臺,點評天下治道,并極力向社會宣傳自己的治世之法。不少思想宣傳者為了增強宣傳的效果,常常會特別注重文章的文辭色彩和內容的吸引程度,于是用各種能夠吸引人的簡短故事來說明他們要表達的觀點和問題成為了流行的說理方法。而這些“故事”,就成為了我國古典文學中早期的寓言。在我國古代文學史中,“寓言”一詞最早出現于《莊子》。據統計,《莊子》寓言數量共有227則。本文以《莊子》中的寓言故事為研究對象,通過文本分析,總結出了莊子寓言所含有的以下五點藝術特質。

一、寓言故事以“道”貫之

“道”是《莊子》文中頻繁出現的概念,是莊子哲學中基本的思想觀念。莊子寓言為“道”而設,以“道”貫之的藝術特色集中表現在設置寓言故事的目的上。以《逍遙游》一文為例,《逍遙游》通篇是由四個大的寓言故事組成,通過這四個故事,莊子闡明了自己乘正御辯以游無窮的逍遙無為的人生觀。在“惠施謂莊子”這個寓言中,他嘲笑惠子就象世代從事工作的宋人一樣,雖身懷制作不龜手之藥的絕技,卻不善利用。一客人以區區百金便買走藥方,去游說吳王,在吳與越作戰中取勝,受到裂地分封的賞賜。宋人雖一時獲利,卻終不免一生勞苦。大瓠雖無所可用,卻可浮游于江海。臃腫的大梅雖不中規矩,卻可免于死亡。并可把它“樹之于無何有之鄉,廣漠之野,仿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鼻f子通過這個故事闡明了一個道理:逍遙之境無處不有,只是世俗之人不善發現這種“道”。能夠認識并達到不受任何羈絆的自由逍遙境界只有至人、神人和圣人。只有他們才能處于無何有之鄉、無為之境無功無名無已,達到真正的逍遙境界。而這種逍遙之道,也正是莊子之極力宣揚和推崇的“道”。再如其《空髑髏》,通過遇見骷髏并與之交談的寓言故事,表達出了他“同死生”的人生哲學?!肚f子》種其他的寓言也都多類似于此,寓言的最終目的基本都是為了說明莊子的“道”之哲學。所以“道”是貫穿在每篇寓言中的,它是莊子寓言故事的內在核心和最終歸宿。

二、人物形象為“道”而設

莊子寓言中的人物形象涉及到社會的各個階層,既有國君官吏,也有閑人隱者、貧士工匠。這些人物普遍有一個突出的共性就是為“道”而設,以意剪裁。比如歷史或傳說中的人物,莊子并沒有受到歷史和傳說中人物形象的局限,而是對原有人物形象進行了新的補充、虛構和改造,從而順應作者要表達的哲學觀念,凸顯作者的創作意圖。再如黃帝、莊子、老子、孔子等形象的設置也具有很強的為“道”而作的意味。試以孔子為例:以儒為本的孔子,本應與莊子的思想體系較有分歧,司馬遷曾言莊子“作《漁夫》《盜跖》《胠篋》,以詆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術?!倍f子的故事并未注重二者之異同,反而是重借孔子的歷史形象,從正反兩反面來傳達自己的學術觀點。因此在莊子寓言中,孔子的形象多變,時而溫文爾雅,墨守陳規,時而宛如道家弟子成為道家思想傳遞者。

為了講述“道”而虛構出的人物,也是人物形象為“道”而設的另一具體體現。比如前面提到的逍遙游中的至人、神人和圣人。他們都不是實有其人,是作者為表到他們的觀念而設的。莊子寓言中的寓設人物,常是某種哲學觀念的人格化。他們自身就是一種哲學思想,為了完善莊子的哲學故事,表達莊子的哲理而設置。如《大宗師》中的副墨之子,洛誦之孫,《徐無鬼》中的大塊、方明、昌宇、張若,《知北游》中的知、無為謂、狂屈等等,這些寓設人物言行詼諧生動,饒有趣味,不僅有助于表達哲學觀念,而且在詩學的層面上也提升了莊子的寓言品格。此外,莊子寓言中的一些反面否定形象,如輕用其國的衛君,以己養海鳥的魯侯,盜墓的儒徒等等,常是作為一種反面參照物來表現“道”,仍是為“道”而設的人物形象。

三、開拓以物為寓的新領域

《莊子》寓言沖破了前人寓言單純的以人為中心形象的藩籬,開拓了以物為主要描寫對象的新領域。在莊子寓言里,出現了大量以動植物為描寫中心的故事。動物有鯤鵬、學鳩、蝸牛、井蛙、猴子、澤雉等,植物有大樗、櫟社、五石瓠、柏、桑、山木等,甚至還有風云、金礦、桔槔、影子等無生命之物。如在《逍遙游》里,第一個出現在讀者面前的便是氣勢磅礴的大鵬。莊子用夸張的筆法寫了鵬之大,又用“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把大鵬的壯闊風姿描繪出來。莊子在文中還刻畫了蜩與學鳩這兩個無知愚昧的角色。如蜩與學鳩的一段對話:“我決起而飛,槍愉枋,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莊子用擬人的手法,描寫了蜩與學鳩的對話情狀,這些動物都被作者賦予了人的感情和語言,從而擺脫了物的狀態,具有了人性。這些以非人物為寓言主要形象的情況在其他先秦作者的散文中是較少見的,可以說這是莊子寓言的一個鮮明藝術特質。

另外,莊子寓言形象還有一個特點即是“隨物賦形”。寓言中的動物、植物和無生命物多以自然界中實有的事物為本源,經過作者的“隨物賦形”,加入自己的想象、夸張和虛構以后,它們明顯有了不同于自然界實有事物的形象特征。比如鯤鵬之大,比如蝸角上的觸蠻之戰等等。這些形象塑造想象奇特,意出塵外,也正是莊子寓言的魅力之一。莊子以非人物形象入寓言,這個新的寓言領域的開辟,不但擴大了描寫對象,而且極大豐富了文章的形象性和吸引力,是莊子寓言較突出的藝術特質。

四、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

縱觀《莊子》寓言的浪漫主義風格,具有如下一些特色:

1.恢宏奇崛、恣肆無涯的想象力

《莊子》一向以想象力豐富、構思奇妙為世人稱道。如《逍遙游》一開始就展開了大膽而豐富的想象?!肚f子》寓言想象力的蔥籠,使他作品中的人物脫于流俗,給人以奇譎怪誕的新鮮感。如《人間世》中奇丑無比的殘人支離疏,由于是個完全無用的人,反而能得以長生,其形象的怪異實非常人所能想象?!吨翗贰分械暮△胄造`可贊,其富有哲理意味的言辭更是蘊涵豐富、耐人尋味,凡此種種不勝枚舉。其寓言故事不僅利用想象把古人和今人聯系起來,而且還想出許多奇人和奇事。甚至非生物在他的文章世界中也是可以有思想、有活動的、有情感的。

2.“虛無”的理想精神境界

《莊子》寓言多不是現實寫照,而是以否定現實出發,表達自己主觀的理想和追求,展示“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理想精神境界。正如莊子在《逍遙游》中所追求的至高世界,既不是蜩與學鳩的“決起而飛”,也不是“御風而行,冷然善也”,而是無始無終游于無邊無際的宇宙之中的忘我至人,以及修養達到深不可測的神人和不樹立名望的圣人。這種思接天地的理想精神境界,為其寓言故事描繪了一個無邊無際的虛空之境,體現了道家獨有的浪漫主義美學精神。

3.浪漫主義修辭手法

莊子的寓言多用擬人、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最具特色的便是其氣勢磅礴的排比句式。為表達感情并增強作品的說服力和論辯力量,莊子寓言常使用大量的排比句。如《天運》以“獨與天地精神相住來”的氣勢而向云天發出了一連串的疑問:“天其運乎?地其處乎?日月其爭于所乎?孰主張是?孰維綱是?孰居無事推而行是?意者其有機緘而不得已乎?意者其運轉而不能自止邪?云者為雨乎?雨者為云乎?孰隆施是?孰居無事淫樂而勸是?風起北方,一西一東,有上仿徨。孰噓吸是?孰居無事而披拂是?敢問何故?”1這種反問和設問使文章語氣帶有感情力量,排比則使文章具有不容致辯的威力。這二者相給合,其氣勢猶如江河傾瀉,壯闊且有力度。

五、強烈的批判諷刺精神

莊子在大力宣揚“道法自然”的哲學思想同時,又以犀利的筆鋒對現實進行了辛辣嘲批判諷。如果說哲理寓言是莊子哲學思想的形象表述,那么諷刺寓言便可以說是莊子政治思想的藝術體現。比如在《馬蹄》篇里,莊子生動地描述了違背自然,殘害生命給社會帶來的巨大災難。在莊子看來,任其自然,無為而治的“至德之世”,才是人間的樂園,而圣人制禮作樂,則破壞了人們天生的淳樸道德觀念,破壞了“含哺而熙,鼓腹而游”的人間樂園,把人們從無限的樂園推進苦難的深淵,正是圣人“有為”造成了人間原本秩序的混亂。再如《逍遙游》中虛構了“堯讓天下與許由”的寓言,許由完全不為堯的贊美之辭所動,還流露出對堯的不恭“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這表現出許由不屑為政,更不喜歡聽禪讓之辭態度,實際上這也是莊子自己的政治態度。為了進一步貶低堯舜,莊子還故意設計了神人的形象和堯舜抗衡。堯舜是儒家的尊祖,可他們卻是由神人身上的污垢、渣滓陶鑄而成的。在莊子的寓言中,儒家的尊祖成了一個塵垢糟糠的混合物,這已是對儒家的極大諷刺??梢哉f,莊子諷刺寓言以敏銳的觀察力、高超的想象力和絕妙的文筆,鮮明地表現了他的愛憎好惡。這些諷刺寓言,有通過比喻進行的,如《列御寇》篇中“曹商受賞”的故事,也有通過諷刺對象的荒唐言行進行批判的,如《外物》篇中著名的“儒以詩禮發家?!钡墓适?。還有一些運用對比手法進行諷刺,褒貶明確,愛憎分明。

綜上所述,莊子的許多重要哲學思想都蘊含在他的寓言故事之中,這些寓言氣勢雄偉、想象豐富、夸張變形、恢詭譎怪,他們包含著作者的詩人氣質和理想主義精神。同時,莊子寓言的文學氣質對其后代文學的創作也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巨大影響力。本文以寓言文本為研究基礎,總結出了其寓言故事的一些藝術特征,謹望這些初步探索亦能窺得其寓言奧妙之一二,從而為莊子寓言的文學研究盡微薄之力。

注釋:

1.《莊子今注今譯》,陳鼓應,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360頁。

[1]《莊子集解》,[清]王先謙,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版。

[2]《莊子集釋》,郭慶藩,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版。

[3]《莊子譯詁》,楊柳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4]《莊子哲學》,王博,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董琦(1985-),女,31,鄭州圖書館助理館員

猜你喜歡
寓言莊子
寓言
成長的寓言
時裝寓言
《莊子說》(二十三)
《莊子說》(二十二)
《莊子說》(二十)
《伊索寓言》是誰寫的?
《莊子說》(十八)
《莊子說》(十五)
A FABLE寓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