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的“點彩派”
——“米氏山水”

2017-07-12 13:58付美橋青島科技大學266000
大眾文藝 2017年3期
關鍵詞:墨點瀟湘米芾

付美橋 (青島科技大學 266000)

中國的“點彩派”
——“米氏山水”

付美橋 (青島科技大學 266000)

在繪畫藝術中,點是構成畫面的最基本元素。在我國以米芾及其子米友仁所創的“米氏云山”最具代表性,而此技法與西方的“點彩派”在表現形式上有異曲同工之妙。本文以《瀟湘奇觀圖》為例概括了米氏在我國山水畫中具有的四個特點,并簡要指出其對我國文人畫所具有的劃時代的影響。

米芾;米友仁;米氏云山;點彩派

無論在何種藝術門類中,點都是構成畫面的基本元素,中國著名藝術家潘天壽先生在《聽天閣畫談隨筆》中寫道:“畫事用筆,不外點、線、面三者,然線實由點連接而成,面亦有點擴大而得,所謂積點成線,擴點成面是也”。中國畫中的“點”種類繁多,形式多樣,如花鳥和人物畫法中,有一種以點狀筆觸來完成的畫法,名為點垛或沒骨畫法。因為中國畫視線條為骨架,功夫的深淺就主要看“點”使用得如何了。而在西方繪畫史中也一度出現了以“點”為代表的繪畫流派——“新印象派”,該畫派的畫家們根據當時的科學理論,認為光可以分解成七種顏色,照在物體上也會反應出各種顏色的不同效果。因此該畫派在作畫時,干脆用五顏六色的圓點和方點去拼綴成像,使觀者用視網膜重組畫面,史稱“點彩派”。由此可見,“點”的藝術在中西方繪畫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則主要探討“米氏山水”的“米點”(這里所說的“點”是指在畫面上產生點狀筆觸的藝術,如披麻皴,斧劈皴等)在我國繪畫中所呈現出的獨特面貌?!懊资仙剿?,也稱“米氏云山”,因其點像“米?!惫识妹?,稱其為“米點”?!懊c”是由北宋書畫家、書畫理論家、“宋四家”之一的米芾及其子米友仁所創,是中國畫中最有代表性的點狀筆觸的藝術表現形式。

一、筆墨表現

“米氏云山”墨點攢錯,以墨色見重,暈染見長,一改中國畫重線條的傳統。例如《瀟湘奇觀圖》中“無根樹”的造型,刷新了中國山水畫的表現方式。畫家還用帶有體積感的短線甚至墨點來表現江南丘陵的地貌特征,山間的云氣也是在畫面未干時隨心勾畫的,更有些地方只用墨染,畫出云煙靈動的感覺。遠山和坡丘皆用淋漓的水墨大筆掃出,一揮而就。有些地方用清墨鋪染,顯出朦朧之意,用其特有的筆墨表現形式勾勒出獨特的秀美山河。

另外,“米氏山水”也是米芾所追求的獨特境界,“無一筆關仝,李成俗氣”。根據真實的重巒疊嶂的景色和他天真脫俗的個性,畫出江南朦朧蒼潤的山水和自己輕松爛漫的心境??芍^是:“即其筆墨所來到,亦有靈氣空中行”。博克也曾說:“美是物體的一些特征而引起的?!倍懊资仙剿痹诶L畫中所呈現出的“點”,則是建立在體味自然的寫意基礎上的,對物象形貌有深刻的把握,通過對物象特征的歸納、概括而形成了具有明顯“米點”特征的山水符號,進而形成了一系列符號化的具有筆墨韻味的“米氏山水”特征。

二、創造藝術意境,寫意達情

“意境”的表現在米氏父子的繪畫創作中尤為突出?!稙t湘奇觀圖》是米友仁據真景所繪,他不像董源那樣構圖多變、刻畫精細,而是在經營位置中簡明扼要、大刀闊斧。以《瀟湘奇觀圖》為例,當我們徐徐展卷,卷首映入眼簾的便是濃云翻滾的景象。霧蒙蒙的煙雨之中,遠處的山巒似隱似現,隨著云氣的游動盡顯變化。那些云氣似乎是游蕩著的,在聚散變幻間,顯露出山形,層層疊疊地向兩側延伸。到了畫幅中段,山峰才在云端顯露真容,主峰聳立如劍,似乎要刺破蒼穹。兩側群巒起伏,山間林木疏密相間,風景中的一切都在云遮霧繞中,山巒走勢卻清晰明了。到了畫卷末段,畫家的筆鋒一轉,又進入了“山色遙看近卻無”的淡遠迷茫之中,體現了造化生機。畫面中所呈現的那種起伏連綿、云煙泮合、茂林闊木、煙雨迷蒙的景象,使觀者如臨仙境,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南方山水的華滋潤澤。

其次是“情”?!扒椤笔切撵`對于印象的直接反映。從米友仁于《瀟湘奇觀圖》中的提字:“余生平熟悉瀟湘奇觀,每于登臨佳處,輒復寫其真趣?!笨梢钥闯?,其所作之畫是心靈對于自然的直接反映,生氣遠出,儀態萬千。他不是局限于自然物象的一時一地、一草一木,而是將大自然全幅生動的山川草木都收于紙面之上,云煙晦明,才足以表征其心胸中蓬勃無盡的靈感與氣韻。米友仁這種微妙境界的實現,端在于他能以平素的精神涵養,培養一片天機,然后在凝神寂照中一揮而就。

三、形成“米氏美學”

繪畫藝術既作為視覺造型藝術,就應通過視覺表現傳達思想、情感或觀念。從這一角度上來講,《瀟湘奇觀圖》所體現的哲理性的傳達,都是通過視覺情景的再現和升華來表達作者對美和藝術的深刻思考。與此同時,在這一創造性的表達過程中,它們又都體現出了“米點”這一視覺符號本身所具有的獨立的情感特征。因此,“米氏山水”中的“點”不僅是構成山川物象的基本造型符號,更是一種被畫家賦予了其寫意性、抒情性的有意味的價值符號。因而,也使米氏父子在我國的山水畫發展史上形成了具有獨特意蘊的米氏繪畫美學。

四、承上啟下

米氏以前,就有董源于畫作中常用小墨點、披麻皴畫山,然而這種小墨點已露米家點的端倪。所以有種說法為:“米點”起于董源,成于米芾,臻于米友仁。此外,米氏父子也與同時代的文同、蘇軾所畫之畫有一個共同點——即他們都沒有徹底屏棄“形似”。而米友仁的畫作受其父的影響頗深,所作山水畫多是“點滴煙云,草草而成”,與北宋李成、范寬的雄峻山川迥然不同而別開生面。古人謂山水畫至“二米”而畫法大變,蓋意過形。另外,在山水畫的理論方面米芾不僅提出了其影響深遠的“高古”和“古意”論,還提出了反對“富艷”“格法森嚴”的院體畫的觀點。米芾曾說:“今世貴侯所收大圖,猶顏柳書藥鋪,形貌似爾,無甚自然,皆凡俗”。因此從中可看出其講求作畫應作“適興之具”,抒寫“胸中盤郁”的自由精神。認為繪畫應“自適其志”,而不是裝點皇室的工具。

由此可知,正是由于其開創了“米氏云山”的水墨山水技法及其所推崇的抒寫“胸中逸氣”的自由精神開創了文人畫的新局面。從而也使其成為推動文人畫發展最具影響力的畫家之一。到了元代,高可恭得到普遍認可,被認為是“米氏山水”的繼承者。明代以后,米氏畫法滲透到“南宗”的山水畫中。近代山水畫大師黃賓虹也受其影響,黃賓虹晚年不拘一格的積墨畫法與米氏所倡導的繪畫藝術精神不謀而合。

綜上所述,“米氏山水”的獨特技法不僅使其與產生于法國19世紀的新印象派的“點彩”技法在形式上具有異曲同工之妙,而且它還以其獨創性,為我國山水畫的創作技法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劃時代地確立了文人畫的審美標準和情感基調。從而也豐富了我國山水畫的藝術意境,使我國山水畫多了些“文人墨戲”的意味,從此,文人畫常盛數百年,至今遺韻猶存。

付美橋,出生于1992年,女,漢族,黑龍江人,碩士,青島科技大學,研究方向為美術學水彩畫。

猜你喜歡
墨點瀟湘米芾
米芾拜石
墨點,對不起
墨點,對不起
用“心”寫字
人間最美是瀟湘
墨點無多淚點多 淺談朱耷花鳥畫的藝術特點
小小瀟湘上學記
小墨點洗掉了
瀟湘之夢
不到瀟湘豈有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