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鑒賞中的音樂表述

2017-07-13 17:57廣州市番禺區香江育才實驗學校510000
大眾文藝 2017年12期
關鍵詞:解釋學語境音樂

劉 洋 (廣州市番禺區香江育才實驗學校 510000)

音樂鑒賞中的音樂表述

劉 洋 (廣州市番禺區香江育才實驗學校 510000)

本文以素質教育的社會現狀做背景,探討了音樂表述的一些基本原理及其在音樂鑒賞活動中應予關注的一些問題,通過音樂鑒賞表述模塊的建立,克服構建音樂教育關系中教育表達與教育溝通存在的現實困難——即音樂抽象性在普通教育層面面臨的局限,最終實現音樂鑒賞教學對于素質教育中審美行為外化的目的。

音樂鑒賞;音樂表述;樂境;音樂教育;素質教育

音樂在情感方面的感染力一直以來影響著人們,其社會價值帶來的教育、文化和傳播力量越來越被人們重視,這也在素質教育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成為了一項重要的內容。

音樂鑒賞是開展音樂教育、教學活動的一個主要途徑,也是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在《藝術教育指導規程》、《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等教育主管部門下發的一系列文件中,顯示出,無論是基礎教育、普通教育、還是職業教育,它在整體教育布局中的意義和價值都是非常重要,且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一、實施音樂鑒賞表述的理論基礎

普遍觀念可能多會認為,對音樂的鑒賞更多的是聽的藝術問題,這樣就忽略了音樂教育的一個基本要求,音樂鑒賞不能只是接受音樂信息和積累審美經驗的問題,還應考慮到審美行為的外化和釋放的問題。從受眾的角度來說,音樂鑒賞決不只是停留在“我明白了音樂告訴了我什么或是怎樣告訴我的”這個“默默無聞”僅自知的層面,這里還要求我們能夠運用更社會化、更通俗化和更加普及的手段或媒介——甚至是一種綜合的手段或媒介,來表現音樂藝術魅力的特性,并表達出我們的理解——實現音樂表述。

二、音樂表述的基本含義

音樂具有表述特性?!缎呛R魳穼W院學報》曾發表謝嘉幸的一篇論文《解釋學在音樂心理學中的方法論意義及其實踐探索》:“解釋學基于‘感悟’認識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音樂心理研究中‘文本——語境’的基本方法?!浴魳纷鳛槿祟愐环N有目的的活動’為基本前提,通過確立‘音樂情感’、‘音樂形態’以及‘音樂意念’為音樂心理現象的基本語境結構,以對人類音樂活動中‘解釋學復原’(聆聽、體驗和感悟)和‘解釋學創意’(創意、表演、創作和反思)的剖析……?!彼鼜膫让嬲撟C了音樂實施表述的理論過程。

因此,音樂鑒賞的教育目標將考慮音樂的表述問題,這也就要求參與者既要讀懂作品傳達的含義,也要運用語言、文字等基本工具完成判斷和再度創造工作,撲捉難于確認的抽象含義,反映自己的認知和感受結果,在時間中與音樂藝術魅力的心理因素同步,并在此基礎上自覺或不自覺地實現表述意愿和情感流露,完成審美價值的自我確定或啟發——即音樂實現表述,音樂也要求表述。

三、音樂鑒賞表述的層次與模型

在鑒賞過程中對音樂的表述可以分為兩類,即理性化(客觀)表述和感性化(主觀)表述。

針對音樂的含義,英國音樂理論家杰?漢斯基于自己的觀點把欣賞音樂的復雜思維巧妙地比喻為兩種耳朵:

“在聽音樂時,我們要‘平行地’使用著兩種耳朵。第一種是從聽音樂中產生聯想的畫面或聯覺的情感。它帶有主觀的色彩,傾聽的結果是千差萬別的,它似乎是先天的,也是自發的。第二種是從音樂中體驗到音樂美的構造。它是建立在客觀基礎上的,傾聽的結果是同一的,它是后天的,是需要有心‘培植’的?!?/p>

那么,進行音樂表述的起點又在哪里呢?

“音樂的感覺性是驚人的,它在可能的范圍內包含有各種各樣的感覺樣態,堅強、柔軟、明亮、暗淡、溫暖、冷淡、色彩等等?!?/p>

正如日本音樂學家渡邊護所說,我們欣賞音樂,總不會急于得到關于音樂作品內容方面的問題,而是首先建立一些相似性的感受,這就是我們常常談到的“有些明亮”或是“有些暗淡”、“非常鮮明”或是“非常朦朧”……的話題。這些表述顯然是主觀的和感性的,但同時又是普遍的和相似的——有的美學家(如康德),把它解釋為人的某種“共同的感覺力”,即人所共有的心理、生理基礎,還有,人之所以區別于其他生物的地方,主要在于它所具有的社會本質。這種能夠被多數人所認同的表述,我們常把它作為是審美感受直至審美認知過程中對某種音樂基調的確定。

不可否認,是客觀存在的音樂音響狀況造成了人們的初步體驗。人們需要聯系一些因素來解釋是什么讓自己產生了某種基調感受結果,這可能會激發進一步的欣賞熱情,讓欣賞者去認真地分析一下音樂的外在形式規律。例如人們會說由于配器或是速度的這樣一個效果,使音樂顯得如此、如此……,這樣,表述開始建立起一些依據了,似乎這些更容易獲得可信度。

音樂告訴了我們什么內容,多數情況下,我們仍然不得而知,于是就要開始考慮和這部作品相關的某些問題,如作品寫作的時代背景、音樂家的創作動機和藝術生活背景、作品的排練與演出狀況等問題。

總結一下,音樂鑒賞表述的模型可以分為五部分:

1.音樂的基本格調。它是音樂鑒賞的初始體驗階段,也是表述的起點,雖然是主觀和感性的認識,但帶有人們對音樂普遍規律基本認同的心理結果,是具有普遍性和統一性的。

2.音樂及其音響的現實。它是音樂鑒賞對象的客觀存在原貌,是理性把握音樂要素的高度聆聽關注,是受到音樂基調撞擊和啟發而形成的知覺和思維規則化的認知發展結果,是不能為欣賞者隨心所欲、為人的意志所轉移的現象(或存在)的基本表述要求。

3.音樂的背景。這是結合社會學、歷史學等有關領域經驗的內容,是對音樂意義作出判斷的側面補充,是音樂鑒賞審美判斷和再創造的客觀依據,是支持最終表述結果的佐證材料。

4.音樂的表現內容。在表述行為的要求下,它是由抽象的音樂瞬間感受轉化為直觀的標題化、文學化的理解結果,是感性和理性認識堆積而成的初步判斷,是音樂藝術受眾結合自身并通過音樂作品實現自我價值飛躍的具體化表現形式。它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給人類開拓了自由想象的無限空間,也是人們豐富音樂藝術生活而為之存異的部分。

5.音樂的價值感悟。它是音樂表述的最后結果,是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解決某種矛盾的終極判斷,是回歸于自我、反哺于社會的某種思想意識形態,是尋覓音樂真諦的歸港旅程。

綜合上述問題形成的音樂表述模型:音樂中出現了音色、旋律、節奏、調式等要素的某種形式,產生了心理、感官、意念等某種層面的基調,考慮到曲作者、流派風格、歷史社會狀況等情況,敘述、描繪或是抒發了怎樣的內容,讓我們得到了怎樣的社會認識和人生感悟。

四、音樂鑒賞通過表述來實現教育教學的成效

當前,通識教育體系中的音樂鑒賞課程,以放音樂、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形式為主。學生實際學習結果在大課室條件下難以反饋,教師和音樂、及學生和音樂之間形成了認識方面的鴻溝,音樂藝術的魅力特點難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獲得有效實現。加強學生對音樂的表述練習,提高其表述能力,將是現有條件下,引導學生主動欣賞的良方。

謝嘉幸的《解釋學在音樂心理學中的方法論意義及其實踐探索》提到了一個概念:解釋學是關于文本的理解活動的理論,和語言學有密切的關系?!Z言必須使用概念(詞語)……只有在具體使用中,上下文在整體文本中,文本在特定社會(時空條件)語境中,才能被了解或才具有‘意義’”。這一表述包含的基本意思十分清楚,即語言的意義是由不斷被豐富的文本所產生的語境來決定的。

音樂表述模型提供了一個基礎構架,但不能直接縮短音樂作品文本樂境和音樂表述文本語境的距離。但是它仍然暗示了在音樂鑒賞表述中,可以較為成功的實現音樂固有魅力的關鍵——即語境與樂境的融合或貼近。而重塑樂境的起點,則在于我們要如何把握音樂的基調和語境運用的固有經驗。

語境得以實現的因素有很多,除了文本本身不斷被豐富和具體化以外,表述節奏、表述語氣、表述語調、表述語態等因素也發揮著重要作用。能夠與音樂同步或是音樂之后體現其特性的表述要素,就集中在我們的措辭及其表達環節,這也是音樂鑒賞過程中能夠充分激發大家的題目。藝術的多元與綜合所賦予的教育價值,也正是在此實現了融合。

當然,音樂的藝術效果在于其內部不斷出現的對比和變化,這對欣賞者嘗試音樂表述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包括需要熟悉作品和具有敏銳的鑒賞能力。對素質教育下的音樂鑒賞來說,核心問題不在于讓大家掌握更深、更廣的音樂形式內容,而是確定好一個特定的音樂藝術目標,在多類型思維可允許的彈性框架下,“運用好”自身吸收的豐富多彩的素材,并在你我相互之間或為更多的人,獲得具有一致性的美感體驗和發現。那么,音樂表述在音樂鑒賞的教育過程中,將會完善和促進生本教育核心下對應教師主導地位的教學關系,讓各種開放性和創造性強的音樂表述形式都能參與進來,并使藝術鑒賞品悟的歷程具備教育科學邏輯。這樣,以實踐欣賞和創造欣賞的新方式,取代傳統聆聽和單純過深地專業講解,將能有效避免學生在抽象音樂鑒賞中產生迷茫,這正是素質教育所需要的一個結果——讓學生去發現美、體驗美、認識美、創造美、實踐美和追求美。

五、小結

“當語言不能表現某種情感時,更雄辯的語言——音樂就‘全副武裝’地登臺了?!比缤窨煞蛩够f的那樣,音樂是一種特殊的情感語言,能夠表達普通語言不能表達的感情?;蛟S努力嘗試對音樂進行普通語言的重塑是困難而又看似空洞的,可對于素質教育效用外化的目標來看,作出得當的音樂表述,會成為音樂鑒賞體現音樂審美教育效果的一種外化地表現途徑。從培養起來的、帶有音樂性的、美好人際溝通和文化交流關系上看,音樂表述或許會影響我們的未來和社會,那將是一個富有魅力的、充滿藝術和諧關系的未來和社會。音樂及其表述在人類社會更多領域的現實運用,也將會成為文明進步的一個特征,這既是藝術真善美的追求,也是自由、平等、和諧、友善的核心價值觀的體現。

[1]謝嘉幸.《解釋學在音樂心理學中的方法論意義及其實踐探索》[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6:2期.12.

[2]周暢.音樂與美學[M].北京:京華出版社,2001:27.

[3]周雪石,胡向陽.音樂欣賞教程[M].武漢: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出版社,1999:6-8.

[4]渡邊護.音樂美的構成[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6.

[5]李澤厚.歷史本體論[M].三聯出版社,2002.

[6]洛秦.音樂的構成——音樂在科學、歷史和文化中的解讀[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192.

[7]費鄧洪.弦外之音——隱內容初探[M].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2004:54-55.

劉洋,男,1976年出生,出生于鄭州,音樂學碩士,講師,現在廣州市番禺區香江育才實驗學校從事音樂教育工作,主要研究方向:音樂教育、音樂鑒賞。本文曾獲得廣東省第二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藝術教育科研論文音樂類二等獎。

猜你喜歡
解釋學語境音樂
創作與做夢:精神分析語境下的“植田調”解讀
論法律的確定性、妥當性與交談合理性*——評《法律解釋學》“法律確定性問題”部分
主題語境八:語言學習(1)
主題語境九:個人信息(1)
音樂
跟蹤導練(三)2
20世紀西方解釋學發展概況
——從狄爾泰到伽達默爾
哲學解釋學美學對柏拉圖和黑格爾傳統的批判繼承
創建“中國文學解釋學”的若干前提性問題
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