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媒體對大學生的影響分析

2017-07-13 03:06張小敏南昌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消費導刊 2017年19期
關鍵詞:南昌大學社交大學生

張小敏 南昌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王菥 南昌大學管理學院

社交媒體對大學生的影響分析

張小敏 南昌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王菥 南昌大學管理學院

隨著經濟全球化,IT技術不斷發展,以社交媒體為代表的綜合型社交媒體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逐漸加深。本文首先對研究背景和問題進行了簡略描述,介紹了當代大學生對綜合型社交媒體的使用狀況;接下來詳述具體的影響,分別討論了一系列正面影響與負面影響;最后提出合理利用社交媒體的呼吁,做出總結和展望。

新社交媒體 大學生 影響

一、背景

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網民整體素質水平的提高和成熟化,不再局限于開始的娛樂等需求,更希望可以借助網絡平臺對自身工作及個人發展提供幫助。網絡平臺的快速、高效充分刺激和滿足了這些網民的需求,在一系列技術支持下,智能手機等新興媒體快速發展起來,在大學生中得到了廣泛的普及,受到了廣大大學生的青睞,對大學生的社交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根據最新調查顯示,有70%以上的大學生正在使用微博、微信等網絡社交工具。

二、優點

1.有利于促進大學生的創新意識。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及其共享性使文化擴散到各地,使每個網友受益,達到“文化快速索增值”的作用,也突顯了文化自身的價值,激發了大學生創新意識和探究未知的信心。信息技術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大學生擺脫了知識認可度的從眾心理,從而更有益于大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揮。

2.有利于大學生產生協同學習的觀念。協同學習是指學習的人在與他人相互配合過程中所進行的學習。利用網絡可以讓很多的大學生不受地域約束實現特定內容的高效學習,大學生也可以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自由快捷的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觀點。

3.開闊大學生的視野,分享信息資源。社交媒體功能強大,堪稱是一部百科全書。網絡大大降低了知識的學習成本,節約了時間。使大學生為獲得信息所付出的時間、精力、金錢被減到最小,這是任何媒體都無法比擬的。善于利用的人可以從分享中獲得許多有用的資源,為當代青年的學習工作提供舉足輕重的便利與價值。

4.符合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在網絡環境中,大學生越來越覺得,雖然他們在不停地接受各種教育,但卻還是靠征服信息獲得各種知識的,而不是知識的被動消極接受者。這樣學生的自主性就會成為一種必然趨勢,表現在自主選課、參加考試、決定學習進度和時間等,更有利于大學生的個性發展,調動大學生的學習自覺性與主動性。

5.放松心情,減輕學習壓力。社交媒體功能豐富,通過它我們可以玩游戲,改狀態,給好友留言,分享有意思的視頻,為繁重的學習生活增添許多樂趣。

6.擴大朋友圈,方便與家人朋友聯絡感情。社會中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是以圈子的方式存在的。由于社交媒體使用的是非強制性的實名制,搜人便成為社交媒體的特殊功能之一。與此同時,關注家人好友的狀態更新并及時回復更加增進了雙方之間的感情。

三、缺點

1.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偏離。大學生正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趨于形成,是容易被外界不健康、庸俗的東西所感染的群體,容易受到侵蝕,甚至導致個別大學生網絡犯罪。

2.學業的荒廢。網絡為大學生提供了求知和學習的廣闊園地,利用網絡可以查找各種學習資料;網絡為大學生提供了獲得各種信息的新的渠道,利用網絡可以找到各種實踐、兼職、打工、招聘的信息。但是大學階段,學生的首要任務還是刻苦學習專業知識,應該把絕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學習中來。

3.能力的缺失。大學生各種能力的獲得不是自發的,需要他們自己尋找機會,創造機會,把握機會,積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鍛煉提高自身的才能,充分發揮自身的潛質。他們可以通過參加各種學生組織或參加班級的管理工作,鍛煉自身的組織能力、團隊合作精神,深刻體會到集體合作的重要性;通過參加各種校內外的活動、比賽,開拓他們的視野,拓寬他們的知識面,增強他們的實踐能力和競爭能力,為日后走上社會打下一定的基礎;科學研究是大學的另一個主要任務,大學是一個創造新知識的場所,是科學研究的中心,學生可以通過參加科技創新的項目的研究或者各類設計比賽,鍛煉實際的動手操作能力,很好的鍛煉他們的創造力、科技創新能力。

4.弱化現實人際關系。大學階段是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養成的重要時期。大學生中獨生子女很多,在成長過程中養成了太自我和追求獨立的個性,相對較弱的人際交往能力,沉迷網絡必然會影響到其人際交往能力,導致他們忽略真正現實的人際關系。一方面,熱衷于虛幻的“人際交往”,通過QQ、微信等進行交流,對網友產生依賴心理,另一方面,卻害怕和逃避現實中的人際交往,拒絕參與集體活動,害怕面對沖突與矛盾,從而導致人際關系變差,忽視友情、親情,不關心同學和集體,集體榮譽感和團結協作精神下降,嚴重影響了自身的生活方式,從而導致人際關系的淡漠,形成人際障礙。網絡對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影響可見一斑。

5.不利于個人安全,導致個人信息泄露。網絡是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我們永遠不知道藏在符號背后的是一個怎樣的人。社交媒體絡上填寫的資料大多是詳細而真實的,這便加大了個人信息泄露導致嚴重后果的風險性。社交媒體幫助我們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但是誰保證志趣相投就不是陷阱?

四、結論

21世紀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既是時代的享受者,又是時代的受害者。通過五花八門的社交網站,我們獲得了更廣的展示自我的平臺,獲得了更便利的與朋友聯絡感情的渠道,獲得了更加豐富的信息資源,獲得了承載感情的虛擬平臺;但同時我們也在失去,失去了直面現實的決心與勇氣,失去了眼神碰撞的火花與肢體接觸帶來的溫暖,失去了與朋友拜訪的驚喜和外出踏青的陽光。

凡事沒有絕對的好或壞,只要我們利用好了社交媒體這個時代的產物,我們便能趨利避害。而克服這些缺陷的關鍵就在于把握好平衡度:合理利用社交媒體提供的資源,在保證現實人際關系的基礎上,適當得以之為情感交流的媒介,不對之產生依賴,理性合理利用。

綜上所述,社交媒體對大學生的影響沒有一定的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只要利用好了社交媒體,合理規劃時間,不沉溺其中,就可以充分發揮社交媒體的好處,使大學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猜你喜歡
南昌大學社交大學生
社交之城
《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稿約
《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稿約
社交牛人癥該怎么治
《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稿約》
《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稿約》
社交距離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為內向
大學生之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