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生院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的臨床研究

2017-07-20 10:53魏坤林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7年14期
關鍵詞:普外科傷口住院

魏坤林

衛生院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的臨床研究

魏坤林

目的分析探究衛生院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為臨床研究應用提供依據。方法回顧分析2016年1—12月來我院就診的376例普外科手術患者中發生術后感染的患者的基本材料和相關治療資料。結果普外科手術患者376例樣本中共發現術后感染患者56例(14.89%);年齡超過60歲患者、肥胖患者、II類手術切口患者、手術時長超過2 h的患者、住院時長大于15天的患者發生術后傷口感染數量明顯較高。結論II類手術切口患者、較大年齡患者、體質量過大患者、手術時間過長的患者和住院時間過長的患者,是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發生的潛在對象,在臨床治療中應該重點防治該類患者術后感染發生。

普外科;切口感染

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發病率高,最高可達外科院內感染的40%[1]。同時,術后切口感染的發生可明顯影響患者術后的康復,增加患者的精神壓力,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2]。研究表明,手術切口感染的發生與包括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等在內的多種因素密切相關[3]。因此,加強術后切口的感染因素的分析對降低臨床感染發生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本研究重點回顧分析376例患者中發生術后感染的患者的相關治療資料。

1 資料和方法

1.1 基本資料

選取2016年1—12月來我院就診的376例普外科手術患者進行分析?;颊吣挲g為22~84歲,平均年齡為(43.2±6.9)歲,男性和女性患者的比例為1.3/1,其中共包括乳腺癌患者69例,胃癌患者84例,直腸癌患者77例,闌尾炎患者69例,胃炎患者58例,其他患者19例;所有研究對象中不包括合并心臟、腎臟、肝臟等器官性疾病的普外科手術患者。

1.2 方法

以2008年我國開始實行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標準于術后3天、5天和7天對所有研究對象的傷口進行檢查,選取疑似普外科術后傷口感染患者;在普外科術后傷口感染患者傷口感染最明顯地方進行取樣。實驗過程中應用無菌拭子采集淺表傷口或切口面較大的傷口,應用注射器抽取閉合性膿腫傷口的樣品收集。最后采用常規培養法對所取樣本進行細菌培養,并根據NCCL標準對細菌培養結果進行判讀。

1.3 危險因素調查

記錄統計各疑似普外科手術傷口感染患者的年齡、性別,并回顧分析住院治療期間的相關資料,統計分析手術切口類型、手術持續時間和住院時長等基本信息,進一步尋找傷口感染因素。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軟件對實驗中所獲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和比較,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本次研究收集普外科手術患者的376例樣本中共發現術后感染患者56例(14.89%);同時,分析主要的術后感染致病因素可知,年齡超過60歲患者、肥胖患者、II類手術切口患者、手術時長超過2 h的患者、住院時長大于15天的患者發生術后傷口感染數量明顯較高,詳見表1。

表1 各致病因素與術后感染之間的關系(n,%)

3 討論

手術切口感染常發生在淺表或深層切口,多在術后30天內發病,其中普外科術后切口的感染所占比重可達40%,是術后切口感染中較為常見的一類[4]。21世紀以來,該類感染的發生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其大范圍的爆發勢必會影響到患者的術后恢復情況,其并發癥的發生甚至會增大患者死亡的可能性,增加醫護人員的壓力和負擔[5]。研究表明,術后感染的發生受多重因素影響,其發生情況與患者自身身體因素、外界環境因素和手術等相關因素的綜合性影響有關[6]。因此,明確普外科術后感染的致病因素,降低術后感染的發生率則是預防術后感染發生工作的重點。

本研究中376例普外科手術患者中共發現術后感染患者56例(14.89%),與文獻報道基本一致[7]。同時在研究中發現,年齡超過60歲患者、肥胖患者、II類手術切口患者、手術時長超過2 h的患者、住院時長大于15天的患者發生術后傷口感染數量明顯較高。研究表明,普外科II類手術切口(相對有菌)的手術操作中涉及到呼吸道、消化道或者泌尿生殖道等的手術侵入,極易引發患者手術切口的感染[8-9];同時,年齡大于60歲的老年患者自身機體免疫力低,身體素質差,很難抵擋外來細菌的入侵,因此,老年患者成為術后傷口感染的高發人群。本研究指出,手術時間大于2 h的患者術后切口感染的發生率高達19.8%,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手術時間越長,人體器官和內臟與空氣接觸的時間越長,相對應的細菌侵入機體的可能性也隨之增大;因此嚴格控制手術時間可以防范切口感染的發生。

綜上所述,體質量過大、年齡過大、II類手術切口、手術過長和住院時長過長的患者是術后切口感染的高發人群,應增強防范意識;同時嚴格控制手術時間,減少住院時間可以明顯控制術后切口感染的發生。因此,相關部門應就相關因素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從而降低術后切口感染率。

[1]成昌霞,周學穎,李?,|,等.手術時間對手術切口感染影響的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5):1111-1112,1123.

[2]陳小青,項賢美.芒硝外敷治療術后傷口感染35例[J].中國藥業,2013,22(4):80-81.

[3]何瑾玢,李卿,江金燕.101例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調查及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2,12(2):110-111,115.

[4]陳金明,毛澤軍.外科手術部位感染的危險因素及干預措施[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11):2302-2304.

[5]屠芳蘭,賈彥霞,劉麗榮.普外科患者不同備皮方法對術后感染的影響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16):3771-3773.

[6]葛揚天,楊玉.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相關因素調查與干預措施[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0(12):1674-1676.

[7]張紅永.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相關因素調查分析[J].中國醫學工程,2013,21(11):105.

[8]繆連彬.分析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的相關因素研究[J].吉林醫學,2010,31(12):1618.

[9]畢麗娜,梅艷.手術患者發生切口感染的手術室相關因素及護理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20):193-194.

關于作者署名

論文作者對內容負責,又為文獻檢索中的作者索引提供讀者查詢。作者署名不宜過多。作者應是(1)參與選題和設計、資料分析和解釋者;(2)起草或修改論文中關鍵性理論或其他主要內容;(3)對編輯部的修改意見進行核修,在學術界進行答辯,并最終同意該文發表者。集體署名的文章必須明確負責的關鍵人物,其他有貢獻者可以列入文章最后的致謝部分,作者中如有外國人,應征得本人同意。人名后一般不注明學銜職稱。作者單位地址書寫格式通常由小到大。并注明郵編。

Clinical Study of Surgical Incision Infection in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WEI Kunlin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Lishi Town Health Center,Chongqing 402274,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main factors of surgical incision infection in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clinical research.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376 cases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in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patient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6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In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376 cases of surgical patients were found in 56 cases(14.89%); Patients over 60 years of age, obese patients, II surgical incision patients, surgery longer than 2 h patients, patients longer than 15 days in hospital, the number of postoperative wound infe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ConclusionII surgical incision patients, older patients, overweight patients, patients with long operation time and long hospital stay are the potential targets of surgical incision infection in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we should focus o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in this kind of patients.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incision infection

R619

A

1674-9308(2017)14-0118-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7.14.061

重慶市江津區李市中心衛生院外科,重慶 402274

猜你喜歡
普外科傷口住院
為什么傷口愈合時會癢?
媽媽住院了
為什么在傷口上撒鹽會疼?
普外科治療急性胰腺炎的療效觀察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譜
那只給我帶來傷口的大橘
精神病人住院自縊 醫院擔啥責
傷口“小管家”
兩種深靜脈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靜脈治療中的應用比較
淺談普外科中引流管的醫學臨床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