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托工會優勢,踐行“雙循環”人才培養模式

2017-07-25 20:32蔡宏標
教育界·下旬 2017年6期
關鍵詞:雙循環會計人才培養模式

蔡宏標

【摘要】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會計專業依托廣東省總工會干部學校的優勢,開展校企協同育人,從“學生→準學徒→再學生,準學徒→再學生→準員工”的“雙循環”過程,校企“雙主體”共同育人,構建校內外“雙模塊”課程體系,實施“雙導師”指導,制定“雙標準”考核機制,最終實現“從學生到再學生、從準學徒到準員工”的“雙循環”的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會計;工會;“雙循環”人才培養模式

【基金項目】本文是廣東省教育廳2013年度省高等學校質量工程項目(項目編號:20130201092)、廣東省第二批省級高職教育重點專業建設項目、2014年廣東省省級民辦教育專項資金項目和廣東省教育廳2014年度廣東教育教學成果獎(高等教育)培育項目的階段性成果。

一、“雙循環”人才培養模式的理論基礎——情境學習理論

傳統的職業教育認為學習發生在一個相對獨立的環境中,按照預先設定好的步驟,接受、存儲授課知識。職業院校一般將分門別類(課程分類)的內容傳遞給學生,并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掌握相同的知識和技能。由于脫離了職業崗位的具體情境,知識和技能成為分離和孤立的狀態,獲取的知識無法被有效激活。

1989年,布朗(J. S. Brown)、柯林斯(A. Comns)和杜蓋德(P. Duguid)三人聯名發表的文章《情境認知與文化》(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中指出:“知識與活動是不可分的,活動不是學習與認知的輔助手段,而是學習整體中的有機組成部分?!睆男睦韺W視角說明了情境化活動在獲得知識方面的重要性。1990年,萊夫(J. Lave)與溫格(E. Wenger)出版了《情境學習:合法的邊緣性參與》一書,用“合法的邊緣性參與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來描繪情境學習的過程,即在知識實際應用的真實情境中呈現知識,把學與用結合起來,讓學習者像專家、師傅一樣進行思考和實踐,通過社會性互動和協作進行學習。情境學習理論認為學習的本質是個體參與真實情境與實踐,與他人及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是培養參與實踐活動能力、提高社會化水平的過程;是一種文化適應及獲得特定“實踐共同體”成員身份的過程(姚梅林,2002)。

會計專業經過多年摸索和經驗積累,高度認同情境學習理論的觀點,即如果職業教育脫離真實崗位,會計知識將孤立存在并無法與能力相互轉化;會計知識與實際頂崗操作將沒有實現路徑,校內習得的會計理論和知識將無法在具體工作情境或工作過程中被激活。因此,本專業在建設過程中,高度重視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并堅定認為,只有在真實環境中的崗位體驗,才能實現學以致用。

二、“雙循環”人才培養模式的演變過程

本專業實踐教學最初的開展方式,與其他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基本相同。從最初增加校內課程的實踐教學學時,開設獨立的實踐課程,通過“請進來”的模式邀請行業專家進校園,通過“走出去”的模式讓學生參加頂崗實習,到開設特色訂單班。雖然,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在逐步推進,但是始終以學校為主體進行育人,校企合作仍停留在淺層基礎上,企業沒有參與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尤其是教學過程的深度參與。因此,學生習得的會計知識與真實工作情境缺乏直接連接,難以達到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要求。

三、“雙循環”人才培養模式介紹

從“學生→準學徒→再學生,準學徒→再學生→準員工”的思路出發,整體教學過程實行工學交替的“雙循環”,由校內專任教師和企業師傅“雙導師”共同完成人才培養,即實行“從學生到再學生、從準學徒到準員工”的“雙循環”的人才培養模式。

第一個循環:初期在學校學習;中期在企業實訓。(采取1.5+0.5模式)

初期在校內對學生的理論知識進行入門教育,能達到對所從事的工作有基本的了解。從學生學徒今后所從事工作的崗位出發,逐步增加相關知識和理論的教學,能做崗位所需要的基礎性工作。中期學生在企業學習,企業對學生進行實訓教學,完成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崗位實踐的初步對接,能完成崗位基本工作,并加強會計從業資格證的考證教育。

會計專業安排第一、第二和第三學期在校內完成文化課程和會計類專業基礎的學習任務,掌握專業所需各項基本技能,具備高職學生所需的基本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能達到對會計工作有基本的了解,能勝任會計工作各崗位的基礎性工作;第四學期在企業完成學生會計理論知識與實踐的初步對接,能完成基本的會計和稅務處理。

第二個循環:中期完成企業實訓后,學生再回到學校學習;最后期間學生再回到企業實訓。(采取0.5+0.5模式)

第五學期,會計專業的學生學徒從企業回到學校,對今后所從事的會計工作各崗位所需欠缺的理論知識進行再學習,能完成基本的會計工作,加強職場抗壓能力的培養和職場晉升能力的培養。

第六學期,學生再回到企業,企業對學生所從事的崗位所需要的技術技能進行強化訓練,使學生能基本獨立完成會計各崗位的工作,能完成初級的會計管理工作。

因此, “雙循環”是在整個人才培養過程中,通過校企雙方深度合作,在充分調研和討論的基礎上,將課程體系有機分解為校內課程模塊和校外課程模塊,并采取 “雙導師”授課,“雙標準”考核的機制,形成學校到企業、企業再到學校并最終再次回歸工作崗位的人才培養模式。

(一)“雙主體”協同育人

校企合作理事會的主要成員為企業和校內專任教師。校企雙方共同開發核心課程,共同參與教學過程,共同參與質量評價,形成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

(二)“雙模塊”課程模式

校內和校外兩大課程模塊分別培養學生的職業通用基礎能力、職業基礎和核心能力、職業素質、崗位操作技能和拓展能力。校內課程模塊進一步分解為職業通用能力課程、職業基礎理論課程、職業基本能力課程、職業綜合能力課程和職業能力拓展課程五個部分。校外課程模塊進一步分解為職業基礎實踐模塊和職業綜合實踐模塊。

猜你喜歡
雙循環會計人才培養模式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經貿合作的新內涵
打造內外“雙循環”安全生態系統
玩具產業如何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
李奇霖:“雙循環”下的宏觀調控政策取向
獨立學院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