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淚史詩

2017-07-28 17:07劉洋
青年文學家 2017年21期
關鍵詞:真跡

摘 要: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叛軍首領安祿山起兵造反,唐代的盛世由此轉折。顏真卿等老臣效忠朝廷,作為忠烈一門的顏氏家族為此次事件做出了巨大犧牲。無論是中西方,偉大的藝術作品往往是最真實的性情流露,顏真卿在這個時期寫下了流傳百世的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無論從內容還是技法,《祭侄文稿》都堪稱上乘之作,實乃“神品”也。

關鍵詞:安史之亂;悲壯;真跡

作者簡介:劉洋,男,曲阜師范大學2015級藝術學全日制學術碩士,研究方向:中國書法理論與創作研究。

[中圖分類號]:J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21--01

中西方的文化差異往往結合著自身的特色,無論是從建筑、繪畫、服飾、音樂、飲食等,都有著傳統的理念,這種理念是根深蒂固的。藝術更是這樣,和生活中的各個方面息息相關。我們可以比較歐洲的“哥特式”建筑和中國漢唐時期的宮殿,是截然不同的風格?!案缣厥健苯ㄖ呗柖?、直指蒼穹,象征著當時歐洲政教合一、基督神權的至高無上;而中國的宮殿建設講究寬博大氣、接近地面,蘊含著“天人合一”的思想。

其實提到了唐代恢弘大氣的建筑,則不得不提唐代書法。作為極具代表性的標簽,楷書在唐代的發展達到了極致,顏真卿書法更是獨樹一幟。后人經常臨摹的有《麻姑仙壇記》、《大唐中興頌》、《顏世家廟碑》等,《祭侄文稿》則是顏真卿留世的稀有的行書墨跡,目前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因為是手稿,上面有很多涂抹的痕跡,看上去可能繚亂,但正是作者在書寫隨意的同時,感情卻最真摯的表現出來。臺灣著名的學者、畫家蔣勛先生曾經對《祭侄文稿》有一個直觀的評價,他說當他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看到這一件真跡的時候,不覺得僅僅是一件傳世的書法作品,給人的感覺就是“血淚斑斑”,因為這件作品創作的背后是一個悲壯的歷史故事。

顏真卿真草并重,唐代的行草書都是以“二王”為一脈繼承和發展。自歐、虞以下,莫不善加摹習,惟《圣教序》一出,斂入規矩,李邕以行作楷,趨于平實。開元、天寶年間崇尚隸書,一改初唐行草筆勢,且張旭晚年,化繁為簡,用筆由清健轉為圓勁。顏真卿用筆大凡三變,初則清健,源于母族殷氏,而得力于張旭。我們常說顏體書法中“篆籀”氣這個概念,其實“篆籀”作為筆法來講沒有具體的概念或者詮釋,誰也不能單純地去演示什么叫“篆籀”,更多的是體現一種書法線質的風格。顏真卿在“乾元元年”,也就是公元的758年寫下了《祭侄文稿》,在“天寶十四年”,即公元755年發生了著名的“安史之亂”。安祿山、史思明起兵造反,唐明皇沒有辦法就逃亡到四川。當時留下了一批對朝廷非常忠心耿耿的大臣,他們不忍心看到老百姓受到迫害和殺戮。在這里面顏氏家族更是一門忠烈,當時顏真卿的哥哥顏杲卿駐守在常山的常山郡,人稱其為“顏常山”;常山郡作為地理位置險要的戰略要地,如果被攻破唐王朝則十分危險。因此顏杲卿帶領其子、也就是顏真卿的侄子顏季明死守常山,而后讓顏真卿去守平原郡,平原郡則是相對比較安全的地方,所以顏真卿在《祭侄文稿》中寫道“仁兄愛我”,沒有讓他去危險的地方。后文中寫道“孤城圍逼”,常山郡被破,顏杲卿被安祿山抓到并勸其投降。顏杲卿作為唐朝的忠臣,如果投降則新政權會更加鞏固,他寧死不屈大罵安祿山逆賊,后被安祿山殘忍的割掉舌頭。最讓人憎恨、逼迫顏杲卿的,是叛軍的刀架在顏季明的脖子上,如果不投降歸順就當場殺掉,最終父子難以保命、以身殉國。在文章的開頭,顏真卿寫道“清酌庶羞”,“清酌”就是清水,“庶羞”就是一些素菜,意思是我來祭奠亡侄“贈贊善大夫季明”,因為顏季明年齡很小,沒有官位,但是為國家殉難了,朝廷就封他為“贊善大夫”;“贈”在這里的意思指追贈,顏真卿就是在其侄季明的靈位旁寫下這篇文章。特別是在文章的中后篇,顏真卿筆筆悲痛地寫道“賊臣不救,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已經不再去考慮技法,每一個筆畫都像是砸在了紙面上,或涂抹、或漲墨,或枯筆,或連帶,到最后“魂而有知,無嗟久客,嗚呼哀哉”全然變成了草書,文字之間,頓挫縱橫,一瀉千里。歐陽修曾形象地評說“點如墜石,畫如夏云,鉤如屈金,戈如發弩,縱橫有象,低昂有態,自羲、獻以來,未有如公者也?!彼晕覀冏x到這段歷史,再去欣賞《祭侄文稿》,它真的是悲壯、是血淚斑斑。

很多人都會評價《祭侄文稿》,說它是一部很偉大的藝術作品,顏真卿的技法有多么的高超,其實最偉大的書法作品無疑是最真實的性情流露。我們看天下三大行書,《蘭亭序》是書圣王羲之寫在蘭亭雅集之時,眾多文人墨客盡顯魏晉風流,寄懷于天地之間,留下這千古名篇天下第一;《祭侄文稿》則是在顏真卿極度悲痛之時所書,感情宣泄肆意涂抹;第三行書《黃州寒食帖》是蘇東坡被貶黃州,失意傷情之作,同樣是內容、書法俱佳?!稄V川書跋》評價《祭侄文稿》稱:“峻拔一角,潛虛半股,此于書法,其體裁當如此矣。至于分若抵背,合如并目,以側映斜,然后成書,而古人如此,蓋盡之也。魯公于書,其過人處,正在法度備存而端勁莊特,望之知為盛德君子也?!标惿钤凇锻T崎w帖題記》中說:“此帖縱筆浩放,一瀉千里,時出遒勁,雜以流麗,或如篆籀,或若鐫刻,其妙解處,殆出天造,豈非當公注思為文而于字畫無意于工,而反極其工邪!”

參考文獻:

[1]劉子瑞,顏真卿書法全集[M].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

[2]朱關田,中國書法史隋唐五代卷[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歡
真跡
《寫生翎毛圖》全幅現身,99%是徽宗真跡?
怎樣讓學生真心真意地愛上寫周記
李白賦詩 宋瓷真跡——國酒故里 產品極具收藏價值!
指向素養:“千篇”不可“一律”
李白賦詩 宋瓷真跡——國酒故里 產品極具收藏價值!
《萬山煙靄圖卷》考析
新發現的譚嗣同書簡
吳昌碩真跡換“真跡”
吳昌碩真跡換“真跡”
畫錯的牌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