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背景下的網絡輿論影響問題及應對策略分析

2017-07-29 00:46李昊明
新媒體研究 2017年12期
關鍵詞:網絡輿論監管影響

李昊明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網絡傳播學院,浙江紹興 312000

摘 要 信息化背景下,傳播媒介傳播方式產生了較大的變革,傳統媒體所具有的輿論信息壟斷、控制局面被打破,促使了信息傳播媒介開始向著公眾媒體、自媒體轉移。新時期加強信息化背景下的網絡輿論監管,確保網絡輿論傳播正?;?,具有現實必要性。文章在網絡輿論傳播特征研究基礎上,分析了網絡輿論的社會影響表現,在客觀分析網絡謠言導致的社會公眾不滿情緒等負面因素基礎上,提出了網絡輿論監管的對策建議,希望更好地引導網絡輿論發展。

關鍵詞 網絡輿論;影響;問題;監管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7)12-0012-02

1 網絡輿論問題及產生原因分析

基于網絡輿論特征分析可知,目前網絡輿論發展存在著良莠不齊的情況。特別是在網絡強交互特性、匿名性特征之下,較多網絡輿論事件經歷了不斷發酵的過程,在眾多公共訴求及意見傳遞中,若缺乏良好引導,便會誘發一系列的輿論危機情況產生,導致社會環境穩定性受到影響,因此還需積極關注網絡輿論動向,做出有效把握,以避免不利影響。下文中,本人將以網絡輿論影響問題體現、產生原因做出綜合分析。

1.1 網絡輿論問題的影響體現

1.1.1 虛假輿論產生的公眾誤導問題

針對網絡輿論負面影響的存在,本人認為同網絡信息內容存在的碎片化特性有著密切關聯,尤其是微博、博客、論壇等平臺之上,各類短信息發布處于匿名狀態下展開,網絡用戶個人素質水平存在差距,對于不同信息發布不夠詳細,且因為言語內容表達無費用產生,各類輿論信息大幅度產生,碎片化輿論信息內容堆積出現,其中不乏出現不實信息,導致不明真相的信息接受者,被虛假信息誤導。

1.1.2 個人情緒宣泄導致的負面輿論影響

目前,隨著社會化進程不斷加快,較多公眾面臨著較大的工作、生活壓力,現實中無從尋找發泄點,從而將網絡作為了壓力釋放領域,縱觀各類社交工具平臺之上,不乏充斥著較多的負面言論信息,有工作不滿、政府不滿、惡毒言論、抨擊他人的消息??梢哉f,出于價值觀念、個人素養的不同,很多人會以極端情緒化在網絡之上表達自身態度,當遇到價值理念不同者,甚至出現對罵、挑釁情況,在網絡之上發生罵戰,導致網絡語言暴力、垃圾信息、負面言論頻生。并且網絡負面言論傳播更為持久,還可能因非理性轉載、討論,而對無辜大眾產生影響。

1.1.3 暴力輿論擾亂了社會正常秩序

網絡主導的開放、交互特性,賦予了大眾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但是在這一空間之上,最大限度賦予了民眾話語權,在虛擬的網絡平臺之上民眾能夠各抒己見,且不必考慮自身言語可能造成的惡劣后果,此類情況也相應體現出了現實網絡輿論監督、管理層面的不足,也由此產生了多類網絡謠言的

出現。

2 網絡輿論問題應對策略分析

2.1 加速網絡輿論立法,完善輿論信息監管機制

現實來講,無規矩不成方圓,網絡不應是法外之地,為避免部分有違道德、法律的相關輿論信息傳播,對社會產生不利影響,今后還需進一步做好立法監管工作,確保網絡輿論環境朝著好的方向推進。在現實立法環節,可以采取普通法律與網絡立法的結合展開,形成一種前瞻意識,做好網絡輿論法制監管工作。比如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九條中,對侵犯網絡系統的行為、網絡惡意攻擊他人的行為,做出了對應的治安處罰要求,后續則可根據此類法律條款,做出網絡言論信息領域的法律補充,完善網絡法律規定同時,形成網絡言論偏激失實、牢騷、攻擊他人等行為的立法條款,根據此類言論行為危害性及他人權益侵犯性,細化法律責任,構建網絡追責機制,切實依托實務操作經驗、教訓,對已成熟化法律規章做出補充、統籌完善。

另外,網絡輿論立法的過程中,立法機關還可積極邀請網絡機構人員參與進來,在集思廣益的前提下確保網絡輿論立法存在現實操作依據性。同時,還可通過構建網警巡查機制,對涉及違規輿論信息發布人員展開思想引導教育,若不悔改或仍持續出現失實言論,則予行政追責,以此借助行政監管契合道德體系,形成穩定的網絡輿論環境。且針對部分網友自身法制意識不足,盲目存在的輿論信息參與、錯誤轉載情況,還應進一步加強司法教育,在網絡頁面中依托醒目的法制警示語,強調網絡輿論不實信息發布可能導致社會危害同時,觸犯法律底線,從而潛移默化的督促網友群體形成網絡法制意識,遵循互聯網使用規則,客觀分析網絡輿論信息真實性,杜絕故意煽動網絡輿論的不良行為。

2.2 加強媒體融合,提高輿論信息可信度

目前,針對大眾對網絡輿論信息的真假難辨情況,應加速傳統、網絡媒體間的融合發展,整合各自媒體優勢做出良性互動。例如,借助電視、報刊、電臺等傳統媒體實施深度化、系統化的輿論信息專題報道,傳統媒體在輿論事件報道權威影響力方面優于網絡,能帶給公眾較高的可信度。而現代網絡信息平臺,如騰訊、搜狐、百度等網絡媒體,在信息傳播、操作方面具有快速、受眾面廣等優勢,能夠在第一時間內做出輿論事件內容傳遞,實現正確輿論引導。因此,今后可以鼓勵傳統媒體多開設官方平臺賬號,盡量爭取第一時間參與重大事件的報道,對輿論事件進行追蹤和連續報道。

同時,還應鼓勵網絡媒體組織真實的輿論信息,向公眾及時發布,監督引導網絡輿論走向,遏制輿論風險的擴大。呼吁公眾理性核實關鍵信息的真實性,減少謠言的滋生。以此通過發揮網絡媒體傳播快速的優勢,兩者互補、有效良性聯動,讓公眾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全面、真實、權威的重大事件信息。且現實中,還需進一步提高媒體人的專業素質,加強媒體、記者的媒體網絡使用能力,更加突出媒體的理性和建設性,對重大事件的報道信息來源要進行多方求證核實,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并應設置網絡專門管理人員,通過多元媒介傳播更多的真實信息,遏制謠言傳播。

2.3 注重塑造公眾意見領袖,引導網絡輿論方向

意見領袖是引導公眾輿論導向,規避負面輿論形成的重要主體。在網絡輿論場中,意見領袖如明星般具有的影響力,因經常在網絡平臺上發聲,此類人群備受受眾關注,且能短時間內獲得較高的公眾轉發率及支持率。例如,2013年4月蘆山地震后,中山大學傳播學院院長張志安第一時間通過微博,對趕往震區的記者提出了若干建議,獲得了廣大微博粉絲轉載,也取得了良好輿論效果。同樣,具有較高網絡影響力的“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微公益事件,由中科院于建嶸教授微博發起,其呼吁公眾將街邊乞討兒童照片上傳微博,幫助丟失子女的家庭找回孩子,眾多網絡意見領袖李開復、李承鵬等意見領袖積極關注轉發了此信息,促使更多受眾了解并參與了此輿論熱點事件。

因此,這類積極的網絡輿論事件,體現了輿論意見領袖的現實作用,今后若想良好引導網絡輿論的發展,那么通過集合網絡意見領袖,加強跟他們的交流互動,不失為一項良好舉措。通過意見領袖來理性發表輿論話語,形成公眾的正確引導,同時緩解消除公眾群體的負面言論、態度,減少造謠傳謠可能性。另外,政府機關也需積極培養自身的意見領袖,如具有影響力的官員進駐網絡平臺,及時發布權威信息,充分利用政務微博等平臺,積極對輿論事態發表正確看法,并對重大事件提出見解,吸引廣大公眾的關注,促進信息公開披露,促進網絡輿論健康和諧的發展。

3 結論

現實中,網絡輿論所具有的社會影響力日益增加,且在網絡交互性之下,促使了較多輿論事件在短時間內獲得更多的公眾群體關注,輿論影響范圍日漸廣泛。因此,為了減少網絡輿論的不良影響問題,在后續還需充分關注網絡輿論傳播的特征,將網絡視為監督改變社會的有力工具,充分借助網絡傳播實時性、便捷性優勢,在正確輿論引導下,讓用戶隨時隨地發表信息的同時,加強輿論信息分析,客觀理性的參與輿論熱點事件的討論、評價范疇。同時,還應借助網絡輿論立法及網絡監管機制完善,避免網絡信息失實和網絡謠言造成的社會不良影響,通過積極引導、干預,將網絡輿論管理視為一項長久任務看待,從而促使網絡輿論向著健康有序方向發展,創建更加優質的網絡輿論環境。

參考文獻

[1]劉靜.網絡輿論主要要素分析及政府引導策略[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11(5):122-125.

[2]林凌.移動網絡輿論傳播機制及引導策略[J].當代傳播,2012(5):27-29,38.

[3]張海兵.社會媒體環境下高校網絡輿論的特點及引導策略[J].新聞知識,2013(11):85.

[4]金兼斌.網絡輿論調查的方法和策略[J].河南社會科學,2007,15(4):118-121.

猜你喜歡
網絡輿論監管影響
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
淺論我國會計監管體制的創新
這是一份不受影響的骨子里直白的表達書
高校新聞媒體如何引導校園網絡輿論的思考
網絡集群自組織特性對網絡輿論引導工作的影響研究
“互聯網+”環境下的中國特色公共關系研究
網絡輿論對公共政策制定的影響
如何搞好期末復習
監管交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