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成新時代工會報刊抓手

2017-07-29 18:52馬超
新媒體研究 2017年12期
關鍵詞:新機遇挑戰新媒體

馬超

勞動午報社,北京 100079

摘 要 隨著以微信為代表的新媒體時代來臨,微信便成了人們獲取各類信息的重要渠道。新媒體時代,運用信息交流是大勢所趨,上至八九十歲老叟,下至幾歲的娃娃,運用微信交流已然十分廣泛。面臨新媒體沖擊,傳統媒體節節敗退,工會報刊也不例外。在新媒體沖擊危機下,工會報刊既有挑戰,也有機遇。唯有變革、創新,適應潮流發展,才能新生。在新媒體時代,從事工會報刊的新聞工作者,應當將新媒體引入到工作中,借助新媒體的力量,延伸報道的觸角,抓住更多讀者群。借勢新媒體,傳統的工會報刊不斷創新,保持工會報刊的活力,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10萬+閱讀量,把丟失的讀者拉回來了,獲得新生。

關鍵詞 工會報刊;新媒體;挑戰;新機遇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7)12-0050-02

1 工會報刊的危機

近年來,隨著智能終端的普及,移動閱讀快速興起。在北上廣深的地鐵和公交上,人手一部手機閱讀是常見現象。在移動閱讀的沖擊下,國際上一些著名報刊???,國內紙媒也紛紛休刊???。2017年元旦,京城著名的《京華時報》也休刊轉向新媒體。雪上加霜的是,近年來報刊的發行量和廣告收入總體呈現下滑趨勢,紙媒危機已然全面爆發。

工會報刊作為紙媒的一種,自然面臨市場沖擊不小,大多退守為工會機關報,但在微信等新媒體所帶來的新的話語方式和新的互聯網思維,給工會報刊帶來了新的挑戰。新媒體環境下,職工網民自主建立單位微信群,群內輿論環境復雜、話題多樣,從生活到工作,從形式到內容都超出了傳統媒體環境下的職工交流,這也導致工會報刊職工越來越不愛看,也使得工會報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讀者老齡化,工會新聞影響力日趨下降。目前,工會報刊新聞報道影響力日趨下降,因為傳統的紙張載體,讀者更多只是老年讀者,而青年群體基本不讀紙質工會報刊,沒有人閱讀,自然造成影響力下降。早在2004年,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針對北京市場進行的調查顯示,“北京地區閱讀報紙的人群中,35歲以下的年輕讀者已經有11.6%,由過去的經常閱讀報紙轉變為現在幾乎不讀報紙——他們已經習慣于從互聯網上獲取新聞及相關信息。而且,北京綜合性報紙讀者的平均年齡已超過41歲?!盵1]如今,十多年過去了,在北京的地鐵和公交上還在讀報的讀者幾乎絕跡了。在大環境下,人們閱讀方式已經改變,年輕人幾乎不讀紙質報紙,閱讀紙質工會報刊者更少,工會報刊影響力下降趨勢明顯。

(2)網站止步電子版不前。順應時代發展,全國各省市工會報刊開設了電子版。但也僅限于將報紙上的內容放過來,并無其他更新。目前,僅《工人日報》的中工網一家可以做到大量原創新聞,其他工會新聞網站更多是轉載,原創極少。網站原創內容的減少,進一步導致讀者不愛閱讀工會新聞。

(3)工會新聞單向宣傳較多。從工會報刊與讀者互動看,目前全國各地工會報刊與讀者互動的版面較少,甚至沒有,與以前黃金時代一天數百個熱線電話打爆成鮮明對比。很少有工會報刊開設編讀往來欄目,讀者投稿也不積極。讀者有什么需求,工會報刊也并不真正清楚。

2 工會報刊的新機遇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蔽⑿诺刃旅襟w給工會報刊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機遇。借助開發手機新聞客戶端App,《工人日報》《勞動報》等工會報刊又多了一種新聞載體,不僅可以及時推送新聞,還能與讀者互動參與,利用新形式盤活了舊載體。

(1)互動性強。點對點即時傳播是微信新媒體最直接的本質。單個人既可以是信息的接受方,也可以是信息的傳播者。接收方與傳播者的身份互換僅僅在于按幾下觸摸屏即可。受眾可以在接受信息后直接添加評論后轉發,讓更多的受眾獲取到傳播的信息。這種信息交流的實時互動性,使得職工會員更加樂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激發參與熱情,在自己的“朋友圈”或微信群內討論、評論過程中得到對信息本身更深的理解與認同。工會報刊利用新媒體平臺和職工互動,也讓職工有了可以說話表達意愿的地方。

(2)傳播迅速。微信作為新媒體的新星,最典型的功能就是即時通訊功能,具備傳播速度快,傳播內容個性化、人性化等特征。工會報刊通過即時推送新聞,可以讓職工會員在第一時間關注到同一個宣傳事件,職工會員通過自主轉發、實時評論、群內互動等途徑,使得事件的傳播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消息面,特別是職工會員中的部分“意見領袖”員工的參與評論轉發,也會使得消息影響面得到相應的擴大,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工會宣傳信息的引導和激勵。

(3)盤活舊載體。工會報刊舊的載體是報紙和雜志,借助新媒體手段,工會新聞延長了手臂,煥發了生機。

全國總工會宣教部和勞動報聯合發布第46期“全國工會系統微信公眾號排行榜”,“全國工會媒體榜”前三甲是勞動報、山西工人報、勞動午報。其中,山西工人報繼進入前三后,再升一位,來到第二。該公眾號還有兩篇文章進入閱讀數前十名,成為工會媒體的一大亮點。在閱讀數排行榜中,有幾篇文章憑借突出的地域特色成為閱讀熱點。甬工惠的《寧波13個露營好去處,挑個時間一起去看星星吧》,則精選了寧波周邊的露營地,炎炎夏日,有戶外避暑打算的可以參考。富士康工會的《【聚焦】舌尖上的富士康:揭秘中央大廚房》一文,小編深入龍華園區中央大廚房,還原了一個真實的《舌尖上的富士康》。

3 新媒體在工會報刊中的實踐

新媒體時代到來,工會報刊紛紛在實踐中摸索出適合自己的特點。借助新媒體形式,工會報刊發揮了“新聞+評論+深度報道”的優勢,可通過深度報道,挖掘事件的起因、經過,用事實表達鮮明的態度,用評論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使受眾享受到全方位信息服務的同時,更能引發深層次的思考,從而保持并吸引更多的讀者。

(1)抓到“活魚”。抓“活魚”,指的是新聞報道中要鮮活,發現好新聞。但好新聞也需要好的形式來呈現。工會新媒體,承擔了此職能?!豆と巳請蟆沸旅襟w在欄目設置方面,微信賬號主要推送時政熱點、工會工作、社交職場等多方面的信息。例如,新媒體欄目主要推薦《工人日報》微博等新媒體平臺的信息。專欄設置了職工天地、評論精華等小欄目。在宣傳推廣方面,《工人日報》采取微博大號推薦、媒體互相推廣、線上和線下同時推廣、活動推廣等多種方法,推動“兩微”影響力持續“升溫”。

(2)增加讀者黏性。在實踐中,工會新媒體一改過去舊載體只有老年讀者的面貌,吸引到了年輕讀者的關注。近年來,全國各地工人報刊新媒體賬號紛紛運營。工會新媒體立足工會又不唯工會,內容可以包羅萬象,但萬變不離其宗,還得是職工感興趣的、與職工密切相關的,即圍著職工轉。工會報刊新媒體運營不僅為報紙增加了新的傳播渠道,更重要的是,借助新的平臺,提升報紙的知名度,增強受眾黏性。

(3)參與感強。參與感強是微信新媒體的一個特點。工會報刊借助此特點,開設的工會新媒體賬號紛紛與讀者互動?!豆と巳請蟆访恐苋盏摹熬幾xe時代”專欄,收錄網友熱評,吸引感興趣的網友參與報紙采編。新舊媒體的融合給內容呈現帶來了更多的可能和角度,值得進一步探索與嘗試。只有讓職工真正參與進來,讓親近工會媒體成為職工的一種生活習慣,工會新媒體才能擁有更多“鐵桿粉”,從而樹立品牌,更好地助推工會工作。

4 工會報刊運用新媒體進行創新

近年來,各工會報刊利用新媒體進行新聞報道創新,取得了顯著的成果,新聞影響力又逐步開始回升。

(1)工會報道也有“10萬+”。工會報刊運用新媒體進行新聞報道創新后,拉回失去的讀者,贏得“10萬+”閱讀量也不是難事。

上?!秳趧訄蟆吩?1期全國工會系統微信榜單中,名列前茅。其中18期占據榜首;誕生了8條“10萬+”微信,解答了7000余名職工的勞權問題,并舉辦了13場線上線下粉絲互動活動,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力[2]。企業工會公眾號也能獲得10萬+閱讀量。上汽集團是目前國內產銷規模最大的汽車企業,集團共有所屬二三層次企業312家,從業人員總數達到21.8萬人。在上汽,“上汽職工之家”的熱度從幾組數據中可見一斑:截至2016年年底,其粉絲量已達11.3萬多,超過集團在滬總人數,發布文章總數達530余篇,累計閱讀量超過456萬人次[3]。經過3年來的上線運營,2017年3月24日,廈門市總工會微信公眾號“廈門市總工會”的“粉絲”突破40萬。據不完全統計,廈門職工總數約為170萬,這也就意味著,每4名在廈職工中,就有一名微信公眾號的“粉絲”[4]。

(2)簽到積分、互動抽獎、交友聯誼這些商業化自媒體輕車熟路的互動做法,也時常被拿來為工會報刊新媒體所用。在征文活動中,《山西工人報》公眾微信號運用分享就抽獎的形式,擴大影響。

5 結論

沒有壓力,就沒有發展。工會報刊在面臨新媒體危機時,主動創新,變不利為有利,把握住了新媒體時代的脈搏,也就把握了未來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蘇林森.新媒體環境下報紙如何留住年輕讀者[J].中國報業,2007(7):56-58.

[2]周齊璇子.“勞動報新媒體之友”昨日正式成立[N].勞動報,2015-10-17.

[3]鄧崎凡,錢培堅,潘萱.上汽職工之家“10萬+”大號是如何煉成的?[N].工人日報,2016-12-29。

[4]吳鐸思.工會的“溫度”在互聯網傳播[N].工人日報,2017-05-30.

猜你喜歡
新機遇挑戰新媒體
中國最北自貿區助力龍江擴大開放
5G賦能產業企業如何把握新機遇
新高考 新機遇 新挑戰——對福建省推行新高考制度改革的思考與對策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嘰咕樂挑戰
第52Q 邁向新挑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