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靈深處的王國

2017-07-31 09:14韋負
博覽群書·教育 2017年5期
關鍵詞:人格理論自我人物形象

韋負

摘 要:本文運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分析了《巴黎圣母院》中主要人物愛斯梅拉達,伽西莫多。本文試圖從一個全新的視角更客觀地挖掘人物人格變化的原始動力:愛斯梅拉達是超我的形象代言人;伽西莫多則是理性逐漸覺醒,超我將本我的正確引導,散發出無窮的人格魅力。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不僅為我們分析文學作品提供了新角度,也正確處理了協調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間的關系。對于更好的完善發展自己的個人與心靈,對于指導我們的行動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人格理論;本我;自我;超我;人物形象

一、概述

自從《巴黎圣母院》問世以來,人們進行過很多相關分析。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本文從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入手,利用它可以找出本質的原因與人物的人格行動變化的內驅力。而此前的分析往往缺乏“人”的維度,不是從自身出發的,而是以某個外在“第三者”再看心理,也就是作者的、讀者的、人物的心靈為中心的“作為一種現代西方的文學批判理論,精神分析學在中國文壇的幾起幾伏是難以避免的,但是,作為一種文學批判方法或者是文本閱讀模式,其潛在價值遠遠沒得到充分的發掘,但是其廣闊的批評前景卻是無限的”[1]

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將分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最原始的,與生俱來的潛意識結構部分。自我是人格意識結構部分,介于本我與超我之間,按照現實原則,監督本我,適當滿足。超我則是人格中最文明道德的部分,他代表良心,以及自我理想,按照至善原則,指導自我,限制本我,達到自我典范。

三者之間并沒有明顯的界限,三者之間的相互作用構成了統一的人格。本我不顧現實,只要求欲望滿足,尋求快樂;超我按照道德準則對人的欲望和行為多加限制,而自我則活動于本我與超我之間,它既要通過知覺和思維來滿足本我的要求,又作為控制系統把人們違背道德規范的欲念驅回到無意識中,對精神活動起調節控制作用。這是因為“人格中的能量是穩定的,當自我獲得了能量,本我和超我就必然失去能量。一個方面獲得能量后,其他方面勢必失去能量。[2]

二、理論品人物

1.愛斯梅拉達:“超我”形象

善良美麗的愛斯梅拉達天真純潔,樂于助人。在她身上,本我,自我與超我達到了和諧的統一??梢哉f,愛斯梅拉達是“超我”的形象代言人。她漂亮而善良,道德與理性的力量在指引與約束著她的一舉一動。

從本我上說,雖然對于伽西莫多的外貌她不能接受,但看見他在烈日下受笞刑,因口渴而呼號時,她還是給他送去了救命之水。她用理性克服對伽西莫多的恐懼,而完成超我中所追求的至善原則。后來他一直在幫助她,內心感動卻還是接受不了他,這實際上也無可厚非,本我中的快樂原則在起作用。

在巡兵追捕時她本可以安全地藏在她媽媽的“庇護所”里,但看見了弗比斯之后她卻抑制不住到窗口呼叫他,自己將自己暴露了。因為本我中對他的愛已無法克制,自我這個監督者和仲裁者也克制不住本我的非理性沖動,其防御職能已崩潰。在一次次瀕臨死亡之際,副主教都以她的自由與性命威脅她,試圖讓她屈從,但她卻誓死抗爭到底。雖然副主教也同樣熱烈地向她表白,渴望與她在一起生活。但他為了得到她所采用的種種卑劣手段讓她至死都無法接受他。在她心中,他是個怪物、兇手。因為超我中的良心與道德使她認清他的真面目,而正確指導自我用理性去限制本我。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她的死直接原因是她本我中的愛欲即自身愛的迷誤所導致的。誠然,她對愛情的執著是純潔、善良、高尚的表現,但人格中的能量是穩定的,超我獲得了能量,本我和自我就失去了能量。

2.伽西莫多:“獸一人一神”的轉變過程

伽西莫多是個不幸的人,是個棄兒不說,丑得被人們稱為魔鬼。一開始他的超我幾乎是一片空白。因為在他的成長過程中,他從周圍發現的只是憎恨、嘲笑和咒罵,于是他也學會了憎恨,拾起了別人用來傷害他的武器。而實際上,他的本性也許并不是兇狠的,否則他也不會被愛斯梅拉達的舉動所感動。

然而,追求美是人的本能欲望,看到善良美麗的愛斯梅拉達他同樣也抵擋不住美的誘惑。在以后她身陷困境中,他都義無返顧地挺身而出。他意識到自己的丑使他的愛不可能得到她的接受,但他還是用自我的理性與她保持適當距離,默默無聞地保護著她,不求回報,這正是出于他本我中對她深深的愛,也是人性中所散發出的美好光輝。雖然內心里他很渴望得到她的愛,但他這種本能的愛沒有扭曲,因為他自我中的理性發揮了很強的控制作用,他不強迫她,也不威脅她,更不會傷害她。超我中的道德使他不忍心破壞美的事物。他接受現實,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后來他的英雄壯舉,可以說是超我加自我的力量,即道德和理性的力量。這兩種巨大的力量也是本我的能量被理性化,被道德化,也就是說加西莫多的本我能量是受理性的約束,逐漸轉化為道德力量。我們看到的是他身上散發出來的神性的光輝。這種心靈的偉大與美已掩蓋了他外表的丑。在物欲橫流的今天,有多少個人能做到像他那樣去愛呢?相比之下,我們自嘆弗如。一個人的外貌雖不能由自己決定,但一個人的心靈卻是可以塑造與培養的。一個人如有著天使的容貌但卻有著魔鬼般的心靈,那是很悲哀的。伽西莫多值得我們學習與稱贊。

三、結語

當我們換個角度,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去分析人物心靈深處的王國時,發現我們給予了他們更客觀的評價:愛斯梅拉達并非完美無缺;加西莫多并非丑陋不堪。因為每個人心靈深處都有自己的一個王國,有著原始的欲望與道德底線。若想讓這個花園不荒蕪,永遠美麗,就需要我們處理好本我、自我與超我的關系。如果我們能很好地協調自我、本我與超我的關系,讓自己的心多一份寬容,讓自己的人格更加完善。

注釋:

[1]陳厚誠王寧主編:《西方當代文學批評在在中國》,百花文藝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第42頁.

[2]吳光遠徐萬里編著:《弗洛伊德一—欲望決定命運》,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第146頁.

猜你喜歡
人格理論自我人物形象
從心理層面思考家庭環境如何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品質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論近年來中國網絡劇人物形象創新
巧用側面描寫,豐富人物形象
對弗洛伊德人格理論的解讀
真實的人生,完整的人性
科幻中的美與自我
人格理論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研究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