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古詩中“月”意象對比分析

2017-07-31 16:18劉繼萍
北方文學 2017年17期
關鍵詞:寫景情感

劉繼萍

摘要:中日古詩中的“月”意象,主要有兩種功能,一是用來傳達愛情、親情、思鄉等各種情感,二是單純寫景賞月。相比而言,中國古詩里更多用“明月”、直接寫景賞月之詩較多,且多為明快清澈之感;日本古詩里更多用“殘月”、感情之詩多于寫景賞月之詩,且多為憂愁傷感之作。

關鍵詞:月意象;情感;寫景;明月;殘月

一、數據選擇的原因

中日古詩浩如煙海,全部拿來對比不具可能性。因“中小學古詩詞”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而《小倉百人一首》在日本家喻戶曉,傳誦度最高。盡管唐詩三百首在中國知名度最高,但是任何一本選用的唐詩數量都遠大于《小倉百人一首》的一百首,不具備可比性。而人教版中小學課本課內必背部分為83首,與《小倉百人一首》100數據較接近,具有可比性。

二、二者“月”意象使用數據

“中小學古詩詞”課內必背83首中有13首用到了“月”意象,占16%,《小倉百人一首》中一百首詩共有12首詩用到了“月”意象,占12%。顯示中日兩國詩人對月亮的鐘愛,都喜歡用“月”意象來表情達意,在高興、傷感之時都有賞月的習慣。

三、“中小學古詩詞”當中的“月”意象使用情況

“中小學古詩詞”當中有如下13首詩用了“月”意象。

1.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2.吊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3.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5.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6.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7.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無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8.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9.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10.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11.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12.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13.七夕今宵看碧霄,牽??椗珊訕?。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中小學古詩詞”里面的“月”意象,可分為情感(思親、思鄉之情)寄托、寫景賞月兩大類。

(一)情感寄托之“月”意象

第1、2 首以“月”意象傳達了思親之情。第1首是蘇軾寫給他弟弟,思念家人,希望所有親人能夠共享這美好月光。只是后人把“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更多理解為對相愛的人能夠相守的美好祝愿。第2首寫兄弟姐妹四散分離、同賞一輪明月、思鄉戀親之情相同。第3首是表達寂寞思念之情的,無人相陪,只有月影相隨。

第4至6首以“月”意象傳達了思鄉之情。第4首是家喻戶曉的思故鄉之詩,第5首說春風已將江南岸吹綠,春天來了,明月何時能照我回故鄉;第6首描寫了故鄉的美景,依依惜別故鄉之情油然而生。

(二)寫景賞月之“月”意象

7至13首共七首詩都是景色描寫和賞月之作。第7首描寫了洞庭湖的美景,湖光秋月相應和,平靜清澈。第8首寫出了望月而眠的悠閑自在;第9首和第10首都是描寫一輪明月升起,驚動了樹上的鳥兒,明月與鳥鳴相呼應的動靜相和的美景; 11首指勞動至月亮出來才回家的閑適;12首是說如果哪天晚上月下漫步,說不定就來敲你的門了;13首是指七夕之時,女人們在月下穿紅線乞求巧手。

四、《小倉百人一首》中“月”意象使用情況

《小倉百人一首》中共有如下12首使用了“月”意象。

1.今來むといひしばかりに長月の有り明けの月を待ち出でつるかな(212)

夜夜盼君到,不知秋已深。相約定不忘,又待月西沉(劉德潤譯3)。

2.有り明けのつれなく見えし別れより暁ばかり憂きものはなし(30)

仰看無情月,依依悲欲絕。斷腸唯此時,拂曉與君別。

3.やすらはで寢なしものをさ夜更けて傾くまでの月を見しかな(59)

若信君難到,酣然入夢鄉。更深猶苦候,淡月照西窗。

4.嘆けとて月やは物を思ふするかこち顔なるわが涙かな(86)

見月應長嘆,憂思起萬端。蟾光何罪有,令我淚漣漣。

5.天の原ふりさけ見れば春日なる三笠の山に出でし月かも(72)

長空極目處,萬里一嬋娟。故國春日野,月出三笠山。

6.朝ぼらけ有り明けの月と見るまでに吉野の里に降れる白雪(31)

朦朧曙色里,皎似月光寒。白雪飄飄落,映明吉野天。

7.月見ればちぢに物こそ悲しけれわが身一つの秋にはあらねど(23)

舉目望明月,千愁縈我心。秋光來萬里,豈獨照一人。

8.めぐり逢ひて見しやそれともわかぬ間に雲隠れにし夜半の月かな(57)

相逢江灘上,難辨舊君容。夜半云中月,匆匆無影蹤。

9.心にもあらで憂き世にながらえば戀しかるべき夜半の月かな(68)

不愛紅塵誤,偏得命茍延。今宵何所戀,夜半月中天。

10.夏の夜はまだ宵ながら明けぬるを雲のいづこに月宿るらむ(36)

夏夜匆匆盡,依稀露曙天。云中留曉月,戀戀不思還。

11.秋風にたなびく雲の絶え間よりもれいづる月の影のさやけさ(79)

颯颯秋風起,橫云掛夜空。清輝云縫月,朗朗照蒼穹。

12.ほととぎす鳴きつる方を眺むらばただ有り明けの月ぞ殘れる(81)

曙色朦朧里,數聲啼杜鵑。舉頭無所見,殘月掛西天。

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小倉百人一首》中的“月”意象也可以分為情感(愛情、思鄉之情及憂傷之情)寄托、寫景賞月兩大類。

(一)情感寄托之“月”意象

1至4首和歌都以“月”之意象表達了男女感情。第1首是一首比較典型的閨怨詩,苦等心上人的到來,不覺已到了深秋,我仍在望著秋月癡情等待。時間之漫長油然而生,不滿與怨恨之情躍然紙上。第2首是借月抒發離情。天將亮了,到了分手的時刻,抬頭看見月亮無動于衷地掛在天上,不勝傷感,沒有比拂曉冷月之下分別更痛苦的事情了。第3首也是一首閨怨詩。要是早知道你不會來,我又何必一片癡心,從月升等到月落。表現了女性焦急盼望、期望破滅后的怨恨之情。第4首仰望明月,感慨萬千,睹物思人,淚眼迷蒙。向月亮傾訴情感,觸景生情。

第5、6首是以“月”之意象寄托思鄉之情。第5首是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呂的望鄉之詩,阿部仲麻呂18歲作為遣唐使來到中國,為中日交流做出了很大貢獻,此詩為其在準備回國之時的宴會上望月而作。阿倍仲麻呂在中國生活了三十幾年后,即將起程回國之際,看見一輪明月,感慨萬千,勾起無限的思鄉之情。想起過故鄉的明月,那輪明月可還是一樣的明亮???表達的是濃得化不開的思鄉之情。第6 首是作者從京都來到吉野,拂曉以為是明月照窗臺,原來是積雪反射如月光一般皎潔。此首和歌與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異曲同工之妙,也隱含著思鄉之情。

7、8、9首都是寄托憂愁等情感的。第7首為悲秋之歌。詩中“千愁”與“一人”相呼應,明月普照大地,可并非只照我一人,與唐詩中“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一脈相通。第8首是寫依依惜別的友情。友人意外相逢,卻又不得不各奔東西,就像這夜半的月亮,匆匆已無蹤影。第9首是表達了作者退位之前的絕望之情。早已經不愿意在人世茍活了,但明月似乎勾起一絲留戀。

以上和歌都是以月亮這一意象來傳達個人的思想感情的,且皆為一種悲傷的、憂郁的情感,但月亮似乎也帶來一絲安慰與光明,使人心存希望。

(二)寫景賞月之“月”意象

第10、11、12首都是比較單純地寫景賞月之作。第10首描寫夏夜短暫,短到月亮還在云中,曙色就已經出現。11首是寫生、賞月之作,秋風吹開云朵,露出皎潔的月光,風吹云動,月照大地,恬靜和美。12首也是一首賞月之作。夏日清晨傳來杜鵑啼聲,聞其聲卻不見其影,好在還有殘月掛西天。彌補了不見杜鵑的遺憾,呈現出一幅拂曉杜鵑啼鳴與殘月當空的風雅景象。

五、中日古詩中“月”意象對比分析

通過對以上中日古詩中的數據比較,得出以下結論:

1.中日古詩里的“月”意象都有兩大內容,一是情感寄托,二是純粹寫景賞月。

2.中國古詩里寫景類居多,有7首、占54%。日本古詩里情感類居多,有7首、占58%,

3.在情感寄托里,都有思鄉詩,“中小學古詩詞”有三首、占23%,《小倉百人一首》有兩首、占17%,略為少一點。日本古詩里愛情詩有四首、占33%;中國古詩里沒有單純寫愛情的,但有兩首專門傳達親情的,占15%。另一首是憂傷寂寞之情(第3首)。日本古詩里有一首專門寫友情的(第8首),另兩首寫憂傷之情的(7、9首)??偟膩砜慈毡竟旁娎锴楦蓄惗嘤谥袊旁?,中國古詩里寫景類多于日本。

4.都有寫景賞月詩,“中小學古詩詞”有7首之多、占到54%,《小倉百人一首》為3首、占17%,所占比例遠小于前者。

5.表達情感古詩里,“中小學古詩詞”里,多為積極向上明快之感;《小倉百人一首》多為憂傷之感,4首愛情詩和3首感懷詩都是一種閨怨、離情、傷心之作。

6.對于月亮的描述,“中小學古詩詞”里幾乎全部為“明月”,表現出的是一種夜空疏朗、月光皎潔的美好景色及良好祝愿;《小倉百人一首》多為殘月、半夜月、朧月,比如1、2、3、6、8、9、10、11、12共九首和歌,烘托出的是一種憂傷、哀怨等氛圍。

六、結語

以上“月”意象對比分析,只是限于廣為人知、耳熟能詳的所選數據部分,如果擴大數據范圍,也許會得出不大相同的結論。但筆者認為大體上日本古詩委婉含蓄、細膩簡約,而中國古詩熱情多彩、富有情趣;日本古詩多抒情感,中國古詩除了情感以外,贊美自然景色的也占有相當比例。同樣一輪月亮,日本古詩中呈現悲傷色彩,而中國古詩要明快鮮亮得多。

注釋:

①以2015年人教版中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內必讀古詩為例,83首。

②數字為在《小倉百人一首》里的序號。

③譯文皆來自《小倉百人一首---日本古典和歌賞析》劉德潤 編著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7年6月版

參考文獻:

[1]劉德潤.小倉百人一首――日本古典和歌賞析[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2]鐵軍.日本古典和歌審美新視點[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0.

[3]2015年人教版中小學語文教材課內必備古詩.

猜你喜歡
寫景情感
回憶,也是寫景的利器
如何寫好寫景作文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寫景的妙招
被情感操縱的人有多可悲
情感
寫景篇:寫一種自然現象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用疊詞寫景
寫景還需“三板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