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氧化碳性質的微課教學

2017-07-31 09:02曹明華
理科考試研究·初中 2016年12期
關鍵詞:氫氧化鈉二氧化碳密度

曹明華

參加了市微課比賽后,筆者對微課有了一定的認識,在教學中也嘗試著使用微課,在使用中對微課有了較深的理解.微課可以是教材解讀、題型精講、考點歸納,也可以是方法傳授、教學經驗等技能方面的知識講解和展示.

設計微課內容時,重點在于以學生為研究對象,從學科角度,設計優質課件,錄制成微課視頻,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難點和疑點,輔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學科知識點,滿足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按需選擇學習.

學生在微課視頻學習之前,可進行任務單和教學過程的自主學習與了解.任務單由教師設計,用作為學生自主學習微課提供“學什么和怎樣學”建議的學習導航.微課視頻是微課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圍繞能體現新課程標準的學科主題知識點,用視頻形式呈現的教學資源.以下是我在二氧化碳性質這一課題教學中的微課實錄.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

氣體的物理性質一般從如下幾個方面來描述:(1)色、態、味;(2)密度與空氣的比較大??;(3)水中的溶解性.列表展示:二氧化碳通常狀況下是一種無色無味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

如何探究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的大?一般有兩種方法.實驗法:【播放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的大視頻】(57秒);計算法:通過計算,二氧化碳的相對分子質量是44,而空氣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29,由此確定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的大.那我們如何探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呢?【播放二氧化碳溶于水視頻】(50秒)

請學生思考,還可以通過哪些實驗來探究二氧化碳密度和溶解性?

探究密度:方法一,向盛有空氣氣球的燒杯中傾倒二氧化碳,發現空氣氣球上??;方法二,向平衡紙袋的一邊傾倒二氧化碳,發現傾倒二氧化碳的紙袋下沉;方法三,向平衡天平的一邊傾倒二氧化碳,發現傾倒二氧化碳的托盤下沉.

以上三種方法,由實驗現象都可以證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的大.

探究溶解性:方法一,將一支充滿二氧化碳的試管倒扣在盛有水的燒杯中,觀察到試管中的液面上升;方法二,向裝滿二氧化碳的瓶中注入蒸餾水,振蕩后放在水平桌面上,觀察到U形管液面左低右高.

上述兩種方法,由實驗現象均可證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根據密度和溶解性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問題.⑴怎樣檢查煤氣是否泄漏?⑵若家用燃氣是天然氣,則報警器應安裝在什么位置(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教材第147頁圖).

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1.不能供給呼吸.久未開啟的菜窖、干涸的深井、深洞,絕不能輕易進入,否則可能會發生危險.在進入之前必須要做“燈火試驗”.

2.一般情況下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向裝有上下階梯上燃著蠟燭的燒杯內傾倒二氧化碳氣體,現象是:下層蠟燭火焰先熄滅,上層蠟燭火焰后熄滅.此實驗還能證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因此決定了二氧化碳一個很重要的用途——滅火.但遇到金屬活動性強的鎂燃燒會如何呢?實驗發現:鎂條點燃后,放入二氧化碳中不但不會熄滅,反而劇烈燃燒,瓶壁上出現黑色顆粒.其反應方程式:CO2+2Mg 點燃2MgO+C.因此,我們通常所說的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燒是有條件的.

3.能與水反應.【播放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視頻】(1分03秒)上述實驗的反應方程式:CO2+H2OH2CO3.由于碳酸很不穩定,常溫下就會分解,其反應方程式:H2CO3CO2↑+H2O.當烘干第四朵紙花,紙花又會由紅色變為紫色.那二氧化碳與水在條件發生變化下,產物又是什么呢?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環,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人、動物、植物呼吸、煤等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葡萄糖和氧氣.其反應方程式:6CO2 + 6H2O光照C6H12O6+6O2,產生的氧氣又可以供給人、動物、植物呼吸.

4.能與堿反應.【播放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反應視頻】(23秒)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現象是: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其反應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此反應用于檢驗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但無現象.那我們又如何通過實驗來探究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呢?

實驗一:將一支充滿二氧化碳的試管倒扣在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觀察試管中的液面變化情況.實驗二:向兩個同樣規格,裝滿二氧化碳的瓶中分別注入等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和蒸餾水,振蕩后放在水平桌面上,觀察U形管兩端液面的變化情況.請問:⑴實驗二中若觀察到U型管左端液面(填“升高”或“降低”),則證明溶液中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其反應方程式:;⑵與實驗一相比,同學們認為實驗二更合理,因為它排除了對實驗的干擾.

二氧化碳與堿反應有如下幾個方面的應用:(1)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CO2+Ca(OH)2CaCO3↓+H2O],由于此反應可觀察到明顯的渾濁現象,因此檢驗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2)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CO2+2NaOHNa2CO3+H2O],此反應無現象,但由于氫氧化鈉固體極易溶于水,可以配得濃度較大的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更多二氧化碳,因此除去二氧化碳用氫氧化鈉溶液.⑶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水[CO2+Ba(OH)2BaCO3↓+H2O],由于此反應可吸收較多二氧化碳又有明顯的渾濁現象,因此氫氧化鋇溶液既能檢驗二氧化碳又能除去二氧化碳.

實施微課能促進學生有效自主學習,提供學生自主學習的環境;能更好地滿足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教師不再是講臺上的圣人,而是身邊的導師;按需選擇學習,既可查缺補漏,又能強化鞏固知識;學生課外延伸的個性化閱讀和學習的最好載體;傳統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 內容被永久保存,可供查閱和修正.

猜你喜歡
氫氧化鈉二氧化碳密度
氫氧化鈉變質的探究
“二氧化硫與二氧化碳”知識歸納
科學家成功把二氧化碳變成石頭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
地球上的氧氣能用得完嗎?
“密度”練習
密度的應用趣談
密度的不變性與可變性
氫氧化鈉變質知多少
氫氧化鈉知識大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