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出來的真情實感

2017-07-31 21:32金東平
博覽群書·教育 2017年5期
關鍵詞:核心素養情境

金東平

摘 要:英語作為小學階段重要的學科,在學生核心素養培養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我們小學英語教學而言,為學生創設一個個形象逼真的場景,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和生動的語言環境,能把教學內容巧妙地融入其中,讓學生置身于類似現實、自然的情境中用英語進行交際。

關鍵詞:情境;合理情境;核心素養

“詞在句中,句在境中”,利用情境學習詞匯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廣泛運用于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在課堂上努力創設類似生活的真實情境,使語言自然融入生活化的情境中,是學生正確感知和習得語言的一種有效手段。

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筆者雖有創設合理情境的意圖,但是教學效果總是不理想。本文將結合筆者執教的兩堂課例,反思在創設情境和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產生的問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并結合自身教學實際和學生學習情況分享對策。

一、問題一:語篇情境缺失,教授痕跡過重

在小學英語學習階段,教師的主要教學任務是激發孩子們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從而使他們能夠樹立學習好英語的自信心,并引導孩子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有效的學習策略,并逐漸入手培養他們的英語思維能力。著名語言學家克魯姆認為:“成功的英語課堂教學應為課堂內創造更多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已學到的語言材料?!?/p>

【案例一】

筆者曾執教PEP三上unit5 A lets learn,教材內容(見圖1-圖2)

該課時教學內容是:

1.能根聽、說、認讀單詞juice, egg, milk, bread并能把這些單詞運用到實際情景中。

2.能夠聽懂會說句子Im hungry. Have some bread. 并能在實際情景中進行運用。

3.能聽懂Lets do中的指令要求,并作出相應的動作。

教學重點:能根聽、說、認讀單詞juice, egg, milk, bread

聽懂會說句子Im hungry. Have some bread.并在實際情景中運用。

{教學片斷1}

熱身完后,教師直接出示一張小狗面包,并出示句子I see______.(見圖3)

Ss:I see a dog

T:Good,you see a dog,

but I can say :“I see a dog ______.”

大部分學生略懵懂,但是top students 說:I see a dog bread.

T:wow,youre so clever.now let me show you more bread.look,cat bread,duck bread,please talk with your partners.

A:Id like some____ bread.

B:Ok,have some ____ bread.

A:Yummmy,thank you.(見圖4)

【思考及分析】

以上教學方法,雖內容簡單易懂,但是在talk時學生僅僅停留在表面,因為沒有在情境中,課后去詢問學生什么時候要用這樣的對話,學生答:老師上課沒說什么時候用???應該是吃東西吧。大體沒錯,但是對于對話使用的正確場合沒有概念,因此反思:為什么要產生文本中have some _____的對話,經過筆者所在教研組的集體磨課推敲,確定應該在早餐時間最合適,在一個完整的吃早餐情境中,學生也更加樂于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對策】

1.把英語教學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

任何語言,都是交際的功能,交際手段。無論你是一個發音多么標準,語言多么真實的學生,如果不能夠與人交流,那么這種學習最后都是徒勞的,因此,我們要重視課堂中的情景教學。為了還原文本sarah和媽媽的對話真實性,我們拓展層面,把sarah和媽媽放到自助餐廳中去用餐。

{教學片斷2}

T:listen,its 7:oo in the morning,its time for breakfast(早餐),lets go to a buffet restaurant.(請生欣賞自助餐廳多種多樣的食品區,有fruits,food,drinks。學生邊齊說邊為新知鋪墊)。Look,Sarah and mom are in the restaurant,Lets listen Sarah would like……

播放錄音Sarah:Mom,Im hungry,Id like some bread.

Ss:Id like some bread.

T:Good,Sarah would like some bread,let me show you some cute bread.

Ss:I see cat /dog/bear bread.

Ss:Id like some cat bread

T:Ok,here you are.

2.使用豐富合理的對話和教學活動豐滿詞匯。(見圖5-圖6)

學生入情入境,學習效果比預想的更好,使語言活動更自然、真實,學生也能更好地掌握語言的意義和用法。

二、問題二:單元主題脫離,感情升華偏移

筆者執教過程中,意識到語篇輸出要有目的性,于是新授完后想出一個主題,Sarah意識到爸爸媽媽每天忙碌操勞,要為父母準備一份早餐。

{教學片斷3}

學生觀看爸爸媽媽陪伴自己做作業、辛苦上班等短片,

T:what do you want to say to your parents(你有什么想對爸爸媽媽說的?)

S1: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

S2: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T:wow,so we should say “father and mother,I love you”.now,lets be Sarah and prepare a breakfast for mom and dad,please.

【思考及分析】

環節進程順利,情感升華也到位,但是教研組的老師們針對整個單元標題lets eat提出,情感在理但是和本單元不符,并且為媽媽太辛苦的情感引出花費太多時間。我們在上課過程中,總是會有情感升華的意識,但是習慣用“貼標簽”,“強拉硬拽”的方式體現情感,未免生硬和刻意,因此情感挖掘還應綜合整個單元考慮。

【對策】

1.充分利用情境。

經過教研組的磨課思考,決定保留sarah為媽媽準備早餐的語言輸出,但是情感升華需簡潔明了,為拓展表演預留更多時間。我們觀察到文本插圖中(見圖7)

sarah是想吃juice and egg,但是媽媽準備了milk and bread,那么設想請學生猜測sarah沒有吃到想吃的早餐會說什么呢? A:no,no,no.B:thank you. (見圖8)

{教學片斷4}

T:Its7:00 in the morning again.媽媽準備了什么呢?lets look at the cartoon and find “have some ____ and______.”

Ss:have some bread and milk

T:But (但是) Sarah would like (sarah想要的是什么呢?)lets watch again and think “Id like some _____ and ______.”

S:Id like some juice and eggs.

T:lets think what will Sarah say?Maybe no,no,no, maybe thank you mom.

Ss:no,no,no/thank you mom.

聽錄音:thank you mom.

T:I think Sarah is a nice girl,right?

Ss:Yes.

2.緊抓興趣設計情境。

緊跟上一環節設計sarah為媽媽準備早餐的拓展對話。

例如一組學生的對話如下:

Sarah:Good morning,mom.

Mum:Good morning,Sarah.

Sarah:Have some bread and orange juice.

Mum:Wow,thank you.

Sarah:Have some eggs,too.

Mum:Thanks.

本節課經過由無情境---有情境,脫離主題—回歸主題,使整堂課更連貫,

語言活動更自然,學生學得更有意義。

三、問題三:文化意識滲透不足,思維品質降低

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四個維度。其中文化意識重點在于理解各國文化內涵,比較異同,汲取精華,尊重差異等方面。思維品質是思考辨析能力,包括分析、推理、判斷、理性表達、用英語進行多元思維等活動。

【案例二】

例如筆者執教PEP四下《unit4 at a farm》B lets talk,教材內容如下(見圖9-圖10):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

1.學生能夠聽懂對話,理解對話大意;能夠用正確的語音、語調朗讀并表演對話。

2.能夠對what are these 和what are those?進行區別;能夠理解并在情景中恰當運用句型What are those? Theyre…和Are they---? Yes, they are. No, they arent.。

3.進一步了解農場并感受農場生活。

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理解句型What are those? Are they---?的語義與語用情景,并能運用句型進行有意義的交際。

難點:正確運用those,正確使用復數。

{教學片斷5}

Step1:sing a song《what animals do you see on the farm?》

Step2:使用遮擋、遠距離猜測、聽音方式呈現

--what are those?--Theyre _____.

(猜測兩個動物hens and cows)

Step3:進入文本回答問題Q1:what are those?Q2:How many?

Step4:朗讀表演對話

Step5:The children are happy at the farm.So they play a game at the farm.四人一組表演lets play.

Step6:to be a guider (當小導游介紹這個農場)

【思考及分析】

筆者在執教過程中,學生上課發言積極,愛表演,挖掘到文本內涵主要是孩子們參觀農場的欣喜,因為農場對于中國孩子來說是很陌生的,帶孩子們進入參觀農場的情境對學生來說是很特別的。但是教研組的老師們幫筆者在研討該課時提出,整個場景是農場的方向正確,但缺乏文化差異的對比滲透,因此該課亮點不夠。沖著文本內容簡單,學生表演壓力不大,但是趣味性應該在文化差異上突出來。在拓展部分,筆者設計了請學生來扮演導游,給參觀者們介紹農場,但輸出文本是短文形式,內容缺少思維性,猶如填空一般,本應該是課堂的高潮部分卻“冷場”了。(見圖11)

【對策】

1.拓寬文化差異的認識

筆者在網上大量搜索關于農場的素材,制作成了小短片,請學生感受國外農場生活,學生一下子活躍了起來,仿佛身臨其境。(見圖12)

2.在情境中拓展思維,實現思維的靈動和多元化和真實性。

筆者將小短文改為對話片段,PPT中的照片制作成模糊狀。在現實中,一般的動物都認識,要問--what are those?—Theyre ____,筆者和教研組的老師們思索,可能是拍攝的不清會詢問what are those?那么設定情境為Sarah拍了很多農場照片給Sam看,請學生扮演角色展開對話。(見圖13)

例如,一組學生的對話如下

A:Come on,Sam, look at my photos;

B:Wow ,theyre so cute. What are those?

A:Guess.

B:Are they sheep?

A:No,they arent.

B:Are they goats?

A:Yes,they are. youre good.

(學生說是想表達你真厲害,雖表達口語化,但體現真實性.)

B:Wow,how many goats do they have?

A:A lot of goats.

B:Wow.

這樣的活動設計做到了面向全體同學,關注到每個孩子的情感,同時發展了小組合作能力。學生也會根據自身的基礎編不同的對話,增強思維性,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激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結語

教學時創設的情境應立足故事話題,直觀、整體、恰當而不失趣味性;創設的情境應注重整體連貫性,需體現恰當真實性,要生動有趣(沈峰,2015)核心素養是學生英語學習的關鍵,更是教師教學的重點。因此,教師要將核心素養的教學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讓學生的英語學習以及核心素養的提升獲得更大的功效,促進課堂的有效互動,從而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顧亞芬 2017年第1期 閱讀 繪畫 學習—繪本在小學英語核心素養培養方面的作用 《小學教學參考:綜合版》.

[2]潘志琴 2013年第3期 一切為了運用語言——對小學英語情境創設問題的再思考 《江蘇教育:小學教學》.

[3]沈峰 2015.專家評課及教學指導【R】.揚州:2015年江蘇省義務教育教科書小學《英語》五、六年級下冊教材培訓會.

[4]倪海棠 2016年4月第39卷 創設英語課堂教學情境的問題與對策《中小學外語教學》.

猜你喜歡
核心素養情境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護患情境會話
護患情境會話
護患情境會話
思想教育視域下公民核心素養教育的研究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如何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