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評價標準》為渠道,引水灌田,收獲碩果

2017-07-31 21:04梁澤安李結群
博覽群書·教育 2017年5期
關鍵詞:評價標準標準文章

梁澤安+李結群

摘 要:《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科學業質量評價標準》在《語文課程標準》的框架內將三維課程目標轉化為較為具體的可描述、可操作和可監控的行為目標,是基于課程標準的“內容標準”進行了細化,同時對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目標也提出了指導性的要求。本文旨在通過以《評價標準》為渠道,從明確目標、教給方法、培養習慣和提升能力四方面談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評價標準;培養

一、以《評價標準》為渠道,明確目標

我充分利用好《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科學業質量評價標準》(下簡稱《標準》)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指導和監控,透徹了解各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目標。通讀小學階段的閱讀技能要求,更好地把握每個階段的教學方法和要求,調整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把握教學尺度,進行教學規劃,有計劃地全方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幫助學生反思和調控自己的語文閱讀學習過程,促進語言能力的不斷發展,而解讀《語文學科學業質量評價標準》中的評價說明,則對閱讀教學具有導向和反撥的作用。

實踐中使我認識到,教學目標的制定要準確明了,操作性強,并有可檢測性,這樣的教學目標才有實效。如我把五年級上冊《竊讀記》的教學目標制定為:

1.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竊讀的滋味。

2.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3.培養學生閱讀興趣。

在這個教學目標中,行為主體不是學生,第二、第三個目標大而空泛,放在每篇課文上都行,不具有可檢測性。經過備課組成員的討論我把教學目標修改為:

1.能結合文中的注釋和上下文說出詞語的意思。說出故事的主要情節。

2.抓住主要內容,體會竊讀的復雜滋味,感悟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知識的渴望。

3.學習作者細致入微的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來表達感情的方法。

此教學目標更明確,使教學更有的放矢,并充分體現培養高年段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文章主要內容、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動作以及心理活動等,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二、以《評價標準》為渠道,教給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評價標準》在“具體水平要求”和舉例說明時就滲透了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各種方法,如:概括能力的培養,就要學生掌握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四要素概括法,即找出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把這些要素連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段意串連法,就是把每個自然段的段意先概括出來,再把每個自然段的意思串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題目擴展法,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把題目進行擴展可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還有找中心句、過渡句法等。換言之,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是光靠訓練,更重要的是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學習方法是掌握知識的鑰匙。只有把這些方法教給學生,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能達成“能力”目標。

例如:我在教五年級下冊《地震中的父子》一課中有如下教學片斷的設計:

1.自由朗讀課文,用“——”劃出表達了強烈感情的句子,并在句子旁邊寫上自己的體會。

2.全班交流。

重點點撥以下兩句:

句子一: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

(1)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挖”,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再聯系實際,談談自己的看法。

句子二:感受兒子的了不起:抓兩個句子,其一是兒子和父親的第一次對話,了解他對父愛的堅信不疑,展現出了兒子勇敢的一面。其二是兒子讓其他同學先出來的畫面,抓住“讓”字感悟兒子是一個舍己為人的孩子。這些都原于一句話“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這句話是連接父子感情的一個基點。讓學生體會到阿曼達的無私.先人后已.災難面前鎮定,從容的品質,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體會思想感情。

我在引導學生體會重點句的思想感情時,特別注意滲透學習的方法,即: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或動作詞等來體會句子的思想感情。在這個片斷的設計中,我就是在教給學生“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教給學生方法才能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抓住了語文教學的“根”,從而引導學生去閱讀。

三、以《評價標準》為渠道,培養習慣

俗話說:語文的學習,向來都是七分靠課外三分靠課內。語文學得好,不是課堂教出來的,而是讀書讀出來的。讓閱讀成為學生生活的需要,加強課外閱讀,使學生開闊眼界、儲備知識、訓練能力?!对u價標準》中“閱讀”評價的內容有一項是“讀與積累”,明確了朗讀、默讀、瀏覽、誦讀、擴展閱讀的不同的要求以及方法。如有朗讀和積累、讀后復述、讀后思考文章的結構、默讀后說順序,談感受等,不同的要求會有不同的效果。

因此,我在語文教學中,尤其是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方面,更重視學生的“讀與積累”。以下是我的一些體會:

1.利用早讀讀書給學生聽。

2.利用課前5分鐘進行讀書以及積累交流。

3.利用午休和午讀時間對一些文章的好詞佳句進行積累。

這樣能培養學生興趣,營造讀書氛圍,引進競爭效應等。這些方法都不同程度的引發了學生的讀書興趣。從而進一步引導學生不僅愛讀,而且要會讀,讀得好、讀有成效。

如在學生學習完《梅花魂》一課后,用習得的方法引導學生去進行續寫的;在學習完五年級上冊的《鯨》這一課后,讓學生去讀《松鼠》《珍珠鳥》等寫動物的文章,讓其進行比較,并進行積累,從而到達閱讀課文的效果。

四、以《評價標準》為渠道,提升能力

《評價標準》中指出:“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在學習中利用各種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這便于學生結合課外資料,對文章產生獨特的見解”?!对u價標準》就是老師教學和學生學生的標準,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自己熟悉所有內容,更要引導學生熟悉評價標準,并為學生提供了自我反思的機會。這樣的機會,不但能使思想得以升華,而且能培養學生主動反思的習慣,掌握學習方法,提高主動學習的質量。

學生每人都有一張小學生語文閱讀評價表,每月對學生進行一次調查,了解學生閱讀的動向。我以《評價標準》為渠道,使教學做到適合每個學生,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并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總之,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難點所在,但只要以《評價標準》為渠道,引領教師明確目標,教給方法,培養習慣,提升能力,就從而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猜你喜歡
評價標準標準文章
2022 年3 月實施的工程建設標準
細致入微的描寫讓文章熠熠生輝
忠誠的標準
美還是丑?
放屁文章
小處著眼,寫大文章
建筑工程綠色施工指標體系評價標準的研究
一家之言:新標準將解決快遞業“成長中的煩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