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高效課堂中導學案運用的反思

2017-07-31 06:02李睿娟
博覽群書·教育 2017年5期
關鍵詞:做題學案作業

李睿娟

近年來,許多學校在轟轟烈烈地倡導并實踐著導學案的教學模式,我們學校自然也不例外。導學案成為了一個新詞、熱詞。所謂導學案,百度詞條的解釋是:經教師集體研究、個人備課、再集體研討制定的,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素質教育要求為目標編寫的,用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優化發展的學習方案。但我對于導學案的了解,最切近的還是從同事董老師兩年前就已經單打獨斗的“董氏導學案”開始的。

兩年前,當我們整天忙著抄教案應付檢查、將頭埋在一尺厚的作業本中時,曾經非常羨慕董老師一節課一本書一頁導學案的日子。那時,我們的期盼就是有一天能和董老師一樣實行導學案式的教學,解放自己也解放學生。沒想到,這一天很快到來了??墒?,當這一切真正需要我們去實施時,才知道“望山跑死馬”、“照貓難畫虎”,導學案的踐行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導學案的編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此坪唵蔚囊黄獙W案,當自己編寫時就沒有了當初欣賞別人成品的羨慕,才體驗到它背后凝聚著備課組成員集體的智慧和心血。導學案的的編寫要遵循“集體備課,一人編案”的原則,因為一篇切實可行的優質導學案,不僅要老師們集思廣益共同編寫,而且要執筆老師一字一句敲擊鍵盤生成。這與以往的埋頭抄教案相比,需要更多的團隊合作精神,需要有一定的時間、場合共同備課、探討問題、生成導學案的雛形。教案不再是別人的文字轉移,而是教師自己的智慧生成。每一位老師,既有自己的獨特方法,也博采了眾家之長。這樣的導學案實用性更強。這就要求老師犧牲自己的個人時間,摒棄以往單打獨斗的方式,有較強的合作意識。一個人的懈怠可能會影響到大家的工作,從這個意義上說,導學案督促了教師對教材的深入研究,在“十勤加一懶,想懶不敢懶”的團隊中提升自己。因此,我們每周制定統一的時間集體備課,為下一周的教學提前準備,不打無準備之仗,也有了更充足的時間完善導學案。而導學案最后的生成,負責編寫的老師更要花費一定的時間精力,因為我們大多數老師習慣于手寫而生疏鍵盤打字,一字一句的敲擊過程,又是一個逐字逐句的思考審核完善的過程。就我而言,這個過程雖然辛苦,倒也提高了自己熟練操作電腦,快速打字的能力。所有這些無論從時間、精力上都付出了老師們的努力和汗水,導學案的編寫生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這不是關乎一篇導學案的事,而是每天每節課都要用的事。薄薄的一頁紙,承載著老師們的心血和汗水。

第二,導學案的操作使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導學案,它以學生為本,以“三維目標”的達成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配合教師科學的評價,是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新、學會合作,自主發展的路線圖。應該說導學案的教學過程是非常清晰的,而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也是顯而易見的,可操作性較強??蔀槭裁?,剛開始在課堂一呈現,反倒讓我和學生都有些手忙腳亂,無所適從呢?因為,一時半會兒,我們都還很難轉變自己的角色。作為一名語文老師,雖然自己能力不夠,但總覺得語文老師應該像百家講壇的大家一般滔滔不絕,口吐蓮花,或者有幾分評書演員的口若懸河,激揚文字。而導學案改變了這種模式,它要求老師精講多練,還課堂與學生,讓學生自主探究,讓他們自己聽、說、讀、寫。作為學生,他們早習慣了只是“聽課”而已,唯老師的馬首是瞻,少有自己的主動學習。于是,早已習慣了這種老師講學生聽的課堂模式的我們都不太接受了:老師有了抱怨,學生有了牢騷,家長有了質疑。在我的課堂操作中,經常不經意就恢復了原狀,或者我自說自話,或者學生忙于填寫東西而無暇思考。對于學生填在學案上的東西,有多少是自己獨立思考的?學生的思維經歷了一番怎樣的過程?我的心中模模糊糊。我發現,為了按時完成任務,導學案一發到手,喜歡朗讀的同學在做題,喜歡討論的同學在做題,喜歡發言的同學在做題,他們對題以外的課文內容又關注了多少?好學生己經完成了全部的鞏固練習,而好多的“寶貝”還在第一道題上冥思苦想,這又該怎么辦?趕下課時,部分學生還完不成學案的填寫,長此以往又該如何應對?這些問題總是困惑著我。在課后的交流中,幾家歡喜幾家愁。不同的學生,不同的班級,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成長經歷,不同的認知水平,導致在使用相同學案時出現了不同的結果。學案畢竟不一定適合每個同學,而學案上的每道題也不一定適合每位同學去做。是應該“困材(教材)施教”還是“因才(學生)施教”,我們還真應該好好想一想,當然更需要我們在以后導學案的使用中多費心思,揚長避短,合理安排。通過一個個具有探索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入自主地學習之中。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能力。問題的設置,應當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充分考慮學生個性和認知規律,學科信息要準確,問題的針對性要強。設置的問題既有利于扎扎實實打好基礎又有利于加強知識的拓展,強化與生活的聯系,具有較強的思考性。從而有效地把學生引入課本,把生活納入課堂,激發自主學習,引導交流討論又學會看書。

第三,導學案的批閱不是一件隨意的事。對于導學案的批閱,是該以督促學生自主完成,教師檢查為主呢?還是要仔細詳批,從中發現問題,二次反饋給學生呢?前者會忽略學生的個性化作業,久而久之讓學生作業缺少激勵而流于形式,而后者無疑大大加重了老師的工作負擔,是他們心力交瘁。由于語文學科的獨特性,聽說讀寫、遣詞造句、文字書寫都相對費時費力。作業的批閱由原來新課標要求的一篇課文一次作業,變成了一節課一次作業,無論學生還是老師,都感覺到任務加重了。那么,如何解決這一難題,讓導學案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不至于讓老師不堪重負,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我覺得,有些作業嘗試著讓學生互批互改,不僅可以讓他們發現同學的閃光點,擇善而從,還可以對照檢查,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改進提升。以“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好生帶中生,中生帶差生,生生動起來,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相對能夠減輕老師的工作負擔。

總之,導學案這個對我們而言的新事物,從編寫到實施再到批閱,實施過程中有困難有疑惑在所難免。我所列舉的“不易”之處,不是對導學案的排斥質疑,而是我在自己的課堂教學實施中的發現、心得。有反思才有改進措施,有問題才有解決方法。而這些措施和方法就需要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逐漸去完善。這就需要我們切實落實構建生態課堂的教學理念,完善學習方式,拓展學習時空,構建立體交互環境、做到生生交互、書生交互、師生交互、組內交互、組際交互、生媒交互齊舉,倡導自主探究、讓導學案成為老師學生共同的“魔法石”,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雖說“望山跑死馬”,但山在眼中,山在心中,路在腳下,一步一步扎扎實實走,何愁到不了山,何愁登不了頂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導學案的實施,終究會走上一條高效、實用之路,給傳統的教學模式注入新鮮的血液,讓學生、老師獲得雙贏!

猜你喜歡
做題學案作業
高考做題要先后有序
聚焦高考選做題中的解不等式問題
鄉愁導學案
高考做題要先后有序
高考做題要先后有序
“比例尺(一)”導學案
導學案不能淪落為“習題單”:以“中位數和眾數”的導學案為例
學案“三何”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計第七計:無中生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