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應用意識的探索

2017-07-31 09:29王東明
博覽群書·教育 2017年5期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

王東明

摘 要:“數和形的概念不是從其他任何地方,而是從現實世界上得來的?!睌祵W來源于實踐又反過來為實踐服務。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數學廣泛的應用性日愈顯示出其特有的魅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將知識性、應用性、趣味性和諧地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小就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意識的探索

一、從實際問題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人的思維活動是由客觀存在所引起的,是從具體的感性認識開始的?!彼?,以真實、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際問題引入課題,能把學生分散的思維一下子聚攏過來,學生情緒,課堂氣氛調控到最佳狀態,為新課的開展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同時也形成學生學習數學的迫切性。

在概念教學中,教師可結合生活實際揭示概念的提出、發現、抽象、概括的過程,讓學生更深刻地認識概念,理解它本身的價值。例如:絕對值概念抽象難以理解,新課導入時,設計在車站兩輛出租車載乘客向相反方向行駛同樣路程,收取相同的車費,說明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只考慮其距離而不考慮其方向的問題,直觀形象地引出絕對值的幾何定義,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絕對值的定義,并認識到學習它的必要性。

在公式、法則的教學中,可結合生活實例抽象出數學模型,對其既作出通俗的解釋,又作出本質的揭示,闡明條件與結論的邏輯聯系,加深正確理解。例如:學習a=bc型數量關系時,對課本的一個開放型問題作如下改編導入新課:小斌家房屋進行裝修,買來一大捆粗細均勻的電線,現要確定其總長度的值,怎樣做比較簡捷?(使用的工具不限,可以從中先取一小段作為檢驗樣品)學生討論熱烈,興趣很高。在解決這個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引導學生分析其中一種較簡捷的方法,抽象得出a=bc型數量關系,然后再結合其它生活實例探究,發現a=bc型數量關系中,b、c和a的倍數關系的規律。在此過程中,學生對a=bc型數量關系加深了理解,并深刻體會到其在生活中應用廣泛。

二、挖掘教學知識點,展示數學的趣味性和奇異美

在教學中要緊扣教材,多設計或引用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新穎有趣而富于思考的問題,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富有吸引力。如在講授圓的有關性質前,提出問題:車輪為什么是圓的?電腦分別模擬安裝有三角形輪子、正方形輪子、橢圓形輪子和圓形輪子的汽車行駛的狀態,并分別配各種顛跛沉重的聲音及輕快的聲音。在生動活潑有趣的氛圍中,讓學生直觀的看到圓形輪子能使汽車平穩地前進,這是“圓”這種形狀所特有的性質決定的。然后指出:人們在生活中發現了圓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質,然后把這些特殊性質運用到運輸工具上,這樣制造了圓形輪子,輪子的形狀與生產以及日常生活實際有著緊密的聯系,學生可初步體會科學來源于實踐又還原于實際生活的道理。

在教學中要結合教材展示數學外在形式與內在結構的和諧美、奇異美,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體驗到數學學科的價值,激發學習興趣。如在學習幾何引言時,課后一些美麗圖案利用幾何畫板制作成動畫,可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圖案的畫法,并且學生會驚奇地看到:六角雪花圖案繞中心旋轉,速度由慢到快時,可另產生各種各樣效果奇特的圖案;風車圖案的每一葉片可收縮為一條線段,當葉片為伸展或收縮狀態時均可旋轉成其它圖案;紫荊花圖案由鼠標拖動旋轉控制點,可演示開花和結果的形態過程等。在美的熏陶中,學生會感到幾何圖形變換無窮,妙不可言,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從而對幾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三、精心編制習題,讓學生認識數學的“工具性”

數學是人們參加社會生活,從事生產勞動和學習,研究現代科學技術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教師可在遵循教學大綱和教學要求的前提下,根據當地實際,適時地編寫與生活、市場經濟等有關的內容,融入到教學中。學生可以看到,利用所學數學知識可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很多問題,進而體會到數學應用的重要性。

在方程的教學中,可對學生介紹儲蓄、保險、股票、債券等知識。例1:王先生以兩種形式分別儲蓄一年期2000元和1000元,一年后全部取出,扣除利息稅后實得利息43.92元,已知這兩種儲蓄的年利率和為3.24%,求這兩種儲蓄的年利率各是百分之幾?(利率稅=利息金額×20%);

四、利用“讀一讀”,讓學生了解數學的產生、發展和應用

在新教材的編排中,穿插了一些供學生閱讀的短文,即“讀一讀”欄目。其中的“關于代數的故事”、“有關幾何的一些歷史”、“關于中國古代的一次方程組”、“中國古代有關三角形的一些研究”等內容,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有關數學知識的產生和發展,把握數學與生產生活實際密不可分的關系,另一方面通過了解我國在數學上的重大成就,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扒捎貌牧稀?、“完美的正方形”、“黃金分割”、“求平均數”等內容起著對課本知識引深拓廣、消化應用等重要作用,是訓練學生思維,培養數學意識的重要素材。五、重視實習作業,開展探究性活動,學以致用。

數學并非僅僅是一堆知識,它更是一門活生生的學科,應把學數學作為一種過程。學生只有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通過親身經歷概念與過程的相互作用后才能真正理解數學,思維能力進一步發展。例如:讓學生設計并剪制勻稱美觀的軸對稱及中心對稱圖案,適當地用在黑板報、宣傳欄、筆記本上,用在聯歡會、文藝晚會的布景上,或運用軸對稱及中心對稱知識設計建筑物造型、家居飾物,改變自己房間的局部布局等。又如綜合運用長方體表面積展開圖的知識,美術、生產常識等知識,引導學生設計制作多種多樣、經濟美觀實用的長方體形狀包裝紙盒,將所學知識變成“產品”。開展“奇妙的黃金矩形”活動課,學生通過畫、剪、折等實際操作,感到數學的美,并了解其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應用。讓學生用計算機動手編制簡單的計算程序或應用軟件。在三角函數的教學中,讓學生測量底部可以到達的旗桿高等,當他們需要解決一些感興趣的又與他們的實際能力相適應的問題時,他們便發現需要數學知識,從而產生學習的積極性,并抓住學習要點,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輔導支持學生以科學研究的方法,應用網絡作為學生閱讀或查找大量的資料來進行學習的工具,學會大量信息的收集,運用統計學知識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創造能力、終身學習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教學過程中,堅持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滲透應用意識,促進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和發揮作用,突出實踐性,有利于培養出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創新型人才。

猜你喜歡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
試分析初中數學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數的教學
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談數學教學中的“頓悟”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學案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培養團精神,開展合作學習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